北京,迴歸北方

北京,迴歸北方

高鐵飛機,兩位一體。

近期,北京宣佈,從海外飛來的航班,將在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分流。以免輸入性的新冠疫情肆虐京城。從這個安排,隱約可見北京作為一個北方城市而非首都的勢力範圍,這個範圍,遠超京津冀。

京津冀精打細算,大三北宏圖遠略。

歲末最後一天,籌劃多年的京張高鐵終於開通,張呼高鐵、張大高鐵也同時開通,北京終於徹底打通至山西東北部和內蒙古的高鐵,,告別北向無高鐵的歷史。

京張高鐵的開通,對於北京乃至中國,影響深遠。

在唐末以來的千年歷史中,北京至關重要,是連接華北、東北、漠北的戰略樞紐。

改革開放後數十年來,對北京最重要的京津冀戰略,是縮小的華北戰略版本。遑論北京對東北、漠北兩大區域的責任了。

北京近年來的發展困境,就在於脫離了中國地理和經濟戰略的全國大棋盤,加法和減法做的都不好。

北京應該做的加法,是增加對於華北,東北和漠北的連帶作用,但是,數十年來,北京恰恰逐步遠離了這責任。蛻變成一個殘缺的北京。

北京應該做的減法,是捨棄過多的公共資源。但是,北京幾十年來,恰恰是集中了太多的公共資源,特別是央企和高校。

未來,隨著京張高鐵的開通,北京應重新調整其發展戰略,迴歸三北樞紐的功能,帶動華北、東北、漠北三大區域。

北京,不再殘缺。終於迴歸北方。

京津冀遠遠不夠,華北都需要北京

京津冀一體化,其實對應的是北京在華北區的戰略功能。

但是,這個戰略近年是收縮的。

當下的京津冀被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群,中國先發三大戰略區之一。與長三角和粵港澳並駕齊驅。

京津冀包含北京、天津和河北全域。面積21.7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

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之前,北京涉及到的核心戰略,是環渤海。

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是指京津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廣義上則是京津冀加上遼寧,山東、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分別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3.31%和總人口的22.2%。基本上涉及到東北、漠北、華北三個區域。

簡言之,北京此前的核心戰略區,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億。

其規劃遠超京津冀。

縱使不算東北和內蒙,京津冀也難以涵蓋北京在華北的戰略地位。

除了京津冀之外,北京應該輻射的華北戰略腹地有: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山西東北部。這三個省北部的人,到北京的機會,比到省會的還多。

尤其是在高鐵時代,北京對這些區域的時間距離,全部縮小到兩三個小時之內。

北京對河南的輻射,因為鄭州的存在而被阻斷,輻射範圍主要集中在北部。包括:安陽、鶴壁、新鄉、濮陽。

北京對山東的輻射,因為濟南的存在而被阻斷,輻射範圍主要集中在山東的中北部。包括:德州、聊城、淄博、濰坊。

北京對山西的輻射,因為太原的存在而被阻斷,輻射範圍主要集中東北部。包括:大同、忻州,朔州。

北京在華北的戰略輻射區域,比當下的京津冀多了十幾個城市。

京張高鐵的開通,使北京對大同等山西城市的輻射能力,大大提高。穿越歷史上的幽雲十六州,擴大到更廣闊的華北區。

京津南下北望,最終與河南、河北、山東、山西,融為一體。

北京,回归北方

(北京蟒山,瞭望天下)

北京與內蒙古(口北,草原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無論是北朝民歌《敕勒川》,還是現代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都極度推崇大漠的雄健宏闊,亦足見塞北大漠對中國歷史與社會的巨大影響。

千年來,北京的影響力一直到達草原。

遼代實行五京制,北京為遼的南京,與草原連為一體;金取代遼成為中國北方霸主之後,遷都北京,並從北京控制廣大的草原區;至元代忽必烈定北京為大都,統治者經常往返於大都與上都之間,控制草原。

明代自成祖遷都北京,以天子守國門。北京成為典型的三北樞紐,控制華北,大漠與東北。清入關定都北京,東北為滿清舊地,北方蒙古諸部與滿清皇族通婚;民國時期,定都南方,北京數百年來首次不是都城,但是連接三北的樞紐地位不變。

至共和國時期,北京重新成為首都。中蘇交惡期間,國家曾對內蒙古極度重視。

改革開放後,大漠草原區逐步被漠視。

以經濟效益論,草原區所創造的財富確實不多。但是,草原區對於中國的生態屏障,國防屏藩作用,卻估值不足。

當下中國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物質匱乏問題基本解決,經濟發展的權重逐步下降,草原區的戰略價值,需要重估。

國家將冬奧會的會址,特意放到中原大漠過渡區的張家口,已有北顧之意。

隨著京張鐵路和張呼鐵路的開通,北京將重新加強對大漠草原區的控制與輻射。

可以預見,內蒙古將重新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快速版圖,對於振興大漠,實現多民族繁榮,穩定邊疆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通過高鐵對大漠區的直接輻射區,主要集中在內蒙中部。

包括: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包頭。

從族群心理上說,蒙古族曾與滿族長期通婚,內蒙古東部區域雖然從地理上離北京不算近,但是心理距離非常近。

北京對內蒙古東部間接輻射範圍:

錫林格勒盟,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

北京,回归北方

(內蒙武川,西魏、北周、隋唐四代奠基人宇文泰的故鄉)

北京與東北

東北歷史上與北京關係密切。

特別是自唐宋之後,扼制幽雲十六州,才能扼制北方和東北草原勢力。

至遼、金、元,明、清時期,最強大的遊牧政權,都是興起於東北。也都是將北京一帶作為進攻中原王朝的跳板。

自新中國之後,東北同樣至關重要。

建國初期,中國最主要的工業區在東北。時至今日,東北仍是中國重要的汽車和裝備產業基地。並且國防前線也在東北,中蘇珍寶島之戰,就發生在東北。

近年來,在北京的視野中,河北是無法迴避的存在,東北卻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但是,北京是一個特殊的城市,跳出京津冀,在全國範圍來看,它既是首都,還是一個負有多重功能的城市。特別要強調的是,由於東北部出海口被朝鮮和俄羅斯封死,東北僅擁有大連等少數幾個出海口。東北的資源交換,主要是通陸地交通。北京是東北出關的最佳陸運通道。

東北在市場和資源流動方面,嚴重依賴北京。北京若去掉物流基地的功能,勢必大殺東北。東北是北京無法推卸的責任。

北京的功能疏解,不僅要立足北京的首都功能,還需要考慮北京對於東北的特殊性,在圖們江開發還沒有實際性的進展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京津冀的最佳戰略,並非獨立發展。割裂東北,其戰略腹地大減。京津冀勾連東北地區,必須要把東北作為戰略腹地。同樣,東北亦需主動與京津冀連成一體。東北與京津,未來應該造成廣泛的互補。

東北對於北京同樣重要,比如,東北就是現代汽車的重要市場,也是近年現代汽車增長最快速的市場之一。

東北不僅在地理上,更在心理上與北京親近。東北人在省會之外,最喜歡的城市就是北京,可以說,北京對於東北的輻射,是全域性的。

整個東三省地域,整個東三省的人口。

早幾年前,北京與東北之間的高鐵就已經貫通,輻射東北,大局已定。

三北振興重責,北京不可或缺

北京應該重新擔負起責任,在中國的地理版圖和時間版圖中,重朔位置。

隨著雄安的推進,北京功能疏解的完成,北京在京津冀戰略中的地位即將達成。

越過山丘,重新出發。

北京未來需要重新擴大戰略腹地,超越京津冀,輻射範圍必須達到整個華北、東北、塞北(大漠草原區),成為三北樞紐,擔負起振興東半邊北方的重任。

北京目前被迫做減法,是因為此前的管制模式積弊已久,集中了太多的行政功能,積累了太多公共資源。一旦北京的管理體制理順,減負完成。北京還需要做加法。

華北、東北,漠北,三北連為整體。

中國是龍圖騰的國度,國都更是被比喻為龍居之地。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曾借曹操之口,講述了龍的神韻。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

能屈能伸,能大能小,隨時勢而變。潛伏數十年的北京,飛騰之機已至。

縱橫四海。

附:相關統計圖

北京輻射區域

北京,回归北方

注:2019年度統計公報未公開,數據採用2018年公報

如上圖,北京應輻射的區域,遠超京津冀。

國土面積近190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3億,經濟總量為全國五分之一。

三北樞紐,不可缺位。

小結:

1.京張高鐵以及其延長線張呼高鐵、張大高鐵的開通,將徹底改變北京的戰略使命。

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後,需要恢復其在中國地理格局中的使命,成為華北、漠北、東北的樞紐,振興整個中東部北方。

2.內蒙古高鐵貫通,標誌著中國重新重視大漠草原區。

3.此前中國省會或首府中,僅呼和浩特和拉薩無高鐵,京張高鐵開通體現了國家統一高鐵版圖的決心。最後完成,只差一步。

為什麼有的地方高鐵虧本還要建?

為什麼國家要誓死打通川藏鐵路?

後續羅天昊將進行詳細戰略分析。

本文來源:羅天昊國與城(ID:Luotianhao99),在此致謝,歡迎關注。

(感謝原文作者及發佈媒體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政研院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END

張五明:從規劃看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戰略價值

瑞典,不查不等於沒準備

北京,回归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