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淡生老病死?

辦公室大管家


看淡?說看淡就能淡倒好了。


中海3284


生死病死是人類的宿命,雖說都知道是這麼回事,但是,要讓每個人輕鬆放下,談何容易。

我婆婆生病的那年六十八歲,我們一大家子都在廣東。我女兒接到她堂妹的電話,說奶奶病了,在縣城人民醫院已經確診為膽囊癌,準備動手術。

我家先生離我們有五公里,我打電話告訴他,他當時就在電話裡哭了。

第二天,女兒一個人就先回家了。兒子晚上就上網查關於癌症的一些資料。第二天跟老闆請假。編程就他一個人,老闆說找個人來了就讓他回家。兒子不善言辭,直接跟老闆說:我奶奶病得很厲害,我必須回家看奶奶,你同意我也走,不同意我也走。老闆同意了。

我等我先生請好假了,一同回去的。

時值臘月。婆婆動完手術,在醫院呆了半個月就回來了。

醫生只給婆婆用手術刀切開了患處,醫生說癌細胞已經擴散,然後就把刀口縫起來了。

婆婆氣息微略,面部以及整個身體部位都是黃黃的。汗水不停地出現在額頭。我們都守在她身邊,給她擦汗,給她端水,給她削水果。婆婆她不呻吟。

她拉著我的手說:你可能是最後看我了。我動了手術,開始還好,現在這麼久了,感覺沒有好轉。

我騙她說:老年人不比年青人,老年人恢復慢,慢慢來,會好的。

婆婆說:我不怕死,你們兄弟姐妹都搞好了。我放心了。

我先生和二個弟弟躲到一邊哭。小姑子也揹著婆婆哭。我女兒和兒子一直陪著奶奶。

婆婆出院的時候,醫生拿了一包藥給公公,說叫婆婆很疼的時候給她服下。公公很想給婆婆吃,但被弟媳婦搶過來了。我們都不捨得婆婆離去。

婆婆越來越不行,開始還可以扶著上廁所,後來只能用尿不溼了。婆婆她心裡面明白,可是我們都不忍心開口跟她說:只是割開了患處,卻什麼都沒有做!

如果不動手術,婆婆會少受很多罪。如果不動手術,後來死了,我們也會自責為什麼不動手術,動了有希望活下來……

動完手術,婆婆一個月後就走了,刀口剛剛拆線。


6431065246235



我沒法批評你,因為你和我以前很像。

我這麼講,並非抱著一個過來人的態度,覺得有資格教育你了。事實上,我很少認為成長就是對過去的否定。

所以我只好跟你聊聊我的事情。

在我年歲不大的時候,爺爺就中了風。起先是半邊身子腿腳不利索,但倒還能自己拄著柺杖四處走走。

他是個講究人,當年在服裝廠上班,七十年代就買了牛仔褲。當然這都是從長輩那兒聽來的,在我有限的關於他還健康的記憶力,就是他喜歡戴著一頂禮帽,騎著一輛黑色永久來接我幼兒園放學。

說起來,我也沒覺得跟他感情深過。相比其他人和藹慈祥的爺爺,他顯得過於嚴厲。犯了錯就要罰跪,一跪就是一下午。我爸打我的時候,他也從不攔著,就在一旁事不關己,冷眼地看。

我總覺得比起我,他更喜歡我哥,家裡人也這麼說。我哥好玩,聰明,喜歡野,而我當初是個憨孩子。可能因為父母離了婚,所以更受老輩的疼愛。

別人家裡都是哥哥讓弟弟,而我很多時候,被教育著要讓著哥哥。

我媽對此頗有微詞,畢竟於情於理我才是孫,何況五代單傳,不說要獨寵,理應當個寶貝。

但喜歡誰,對誰好這種事,真不是人能改變的。

在他還能自己走走的時候,每每還會把自己打扮得整齊乾淨。待到後來突然只能靠人攙扶著走路了,人也就開始不清醒起來。看個電視劇,一下哭,一下笑,問他剛剛的劇情,卻是絲毫不記得。

開始臥床不起以後,照顧他成為了家裡的一個任務。不知在知乎的各位有沒有過照顧老人的經驗。因為半身完全癱瘓,尿不出來,所以只好插了尿管。每當尿滿了,就要排到痰盂裡,然後再去馬桶倒掉。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拉到了床上的次數,數不勝數。

我每次給他喂水的時候,得一勺一勺放進他的嘴裡。我看著他可憐地躺在床上,卻從來沒生出什麼同情心來。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爺爺,而爺爺就像一個身份,我是他的孫子,他現在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所以我照顧他。我可以比他的女兒們照顧得更勤更好,但就是不會傷一點心。

我從來就這麼覺得,盡到義務就好。

在病了十年,臥床三年以後,他終歸是走了。臨走的那些天,家裡人知道時辰要到了,所以經常就在我家打打麻將。等到爺爺呼吸消失的那一刻,都沒人注意到,只是走進去準備看看情況的時候,才發現人已經不在了。

我拿著剃鬚刀為他剪了鬍子,姑姑在旁邊哭得喘不過氣。殯儀館的車來了,把他的遺體往下面抬,送行的家人一片慟哭,情緒難控。唯獨我毫無感覺,就覺得早晚有這麼一天,倒也不稀奇。於是,最後只有我一個人上了殯儀館的車,將他送進了冰櫃。

火化那天,作為唯一的孫子,我一路抱著他的遺像——依然就像一個義務一般。圍繞屍體送其最後一程時,一幫子人又哭成一團。這次我連誰是誰也分不清了,有些是我認識的親戚,有些是我不認識的親戚。

到了要火化的時候,就只准我和我爸兩人過去了。我看見他安詳地躺在那裡,然後猛地被推進火化爐的那一刻,突然就用力跪了下來。

我想喊一聲爺爺,但是喉嚨哽住,張著嘴,只會發出難聽的聲音。

眼淚一滴沒流,只是感覺臉皺成了一團,好像可以擠出汗一樣。

腦海裡既沒想起他對我的好,也沒想起他對我的壞。我甚至忘記了他是我的爺爺,我是他的孫子。

我就想跪下去,我就想喊一聲。

剛走的那段時間,我還時常夢到他。後來日子長了,我甚至偶爾會忘記,原來自己還有過爺爺。

冷血嗎?我不知道。

我照顧過他,很用心地照顧過,但是少有關心。他走的時候,我沒有流淚,但我有過傷心。

所以題主,我不想批評你,也不是拿我的經歷教育你。也許等有一天,發生了和我同樣的事情,你依然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

因為我也曾這麼暗暗發誓,誰死了我也不要傷心,因為流眼淚很沒用,解決不了問題。我要堅強,我要理性,我要很厲害。

所以,其實我沒承認過,人心都是肉長的。

他們說這叫中二,我也不知道中二是好是壞。好壞如何,反正又無法改變。

但我只想告訴你,不要用理性去束縛自己的感情。不要因為時刻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所以變成對什麼事情,都一副淡然的樣子。

誰也不能逼你哭,但也不要強迫自己不流淚。

望安好。

雲龍老宮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醫院工作的人,對生老病死應該看的最多了。

人,從一生下來,就開始“漫漫旅途”了。從生到老,應該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童年、讀書、長大、工作創業、結婚生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著品著就老了。昨天彷彿還朝氣蓬勃意氣風發,今天就想吃吃不動想幹啥幹不了了,關鍵是自己還不服氣。哎,感嘆這日子真的是“38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呀!

老了接著就病了。打交道最多的是醫院,最熟悉的人是大夫。我也曾經在大醫院呆過,尤其內科病房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被“送走的人”,有時候還送走好幾個,早晨下班回家的路上心裡格外不好受,一整天都不願意說話。在“走”這條路上,有時候真的是不分年齡,也不是誰有沒有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沒人可以逃脫。父親今年83歲,患有高血壓、輕微腦梗等,走路需要拐杖還不穩。我看著父親,父親就知道我要說啥,他搖搖手告訴我:人活多少歲都得死,看淡點,無所謂。這幾句話看似說給自己的,其實也是說給我聽的。從父親對生命從容的心態裡,我也感悟到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新詮釋。兒時記憶中,父親曾那麼陽光帥氣,熱愛生活,他當過兵,參加過抗美援朝,一輩子兢兢業業埋頭苦幹,他話語很少,但說的每句話彷彿都富含哲理。

現在自己也到了“老病”階段,雖然見得很多,但也有種不知所措的之感,就是感悟生命如此短暫,似乎還沒體驗人生的真諦還沒品味生命的意義就老了。死亡,其實一直距離都離自己很近的,它就像個影子,如果不理會一直往前走,或許生命還會前行的遠一點。

“看淡點,無所謂”,我會記住父親的話,好好生活,讓餘生活出自我和精彩,真的有那一天,我要感謝這個世界我來過。





親吻生活一愛欣


記的前幾年有一位臺灣老人八十五歲了,可能身體得了某種疾病,動員家裡人一起去瑞士做安樂死,他說他已活夠了!還說做人活著就要精彩,到老的時候就要痛痛快快的走!開始他家裡人都想不通,但經過他路口婆心的做工作後,最後終於同意了他的決定。在安樂死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在酒店裡一起聚餐,並照了全家福,似乎他老人家不是去赴死,而是像外出旅遊的告別!這種心境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這說明他已看透了紅塵,理解了生死的必然,所以對生死就看的如此淡定。

話說回來,每個人的生活觀念不同,所以這裡並不是叫大家都去學習他這種模式。而是要平淡的對待生死,“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強求沒有必要,還是順其自然的對待生死問題。平時多注意身體健康的保健,這樣就能延緩死亡的時間。年齡大起來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功能肯定會衰退,注意保健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健康些,也給下一輩少添一些麻煩,平靜的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當然,很多人也都想長命百歲,因為人畢竟只有一輩子,這種想法也很好理解!但如果真的讓你活到一百多歲,到那時的想法可能又會不同。這裡再舉一個例子,前幾年看到一個消息,說孟加拉國有一位老人,當時已經146歲了,從照片上看還比較健康,這位老人說他十年前就想死了,但就是死不了!主要像他這樣年齡的人太少了,活著感覺到最難受的就是孤獨,這種孤獨感正是他想早點死的原因!可見,人活著有夥伴一起玩也才最重要,不然強烈的寂寞感會讓人生不如死。

總之,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到了一定的歲數自然要去見上帝。最重要的是活著身體健康,死了沒有遺憾。


用戶大運河


➖➖➖生死天定,不隨人意➖➖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考慮人的生死問題。但要看淡生死,那談何容易啊!要是都能看淡生死,醫院就不會有這麼多病人了。

老年人一半以上的求醫次數,都是因為怕死才去得。身體略感不舒服,定要去醫院,非要醫生說一句:“唉!你沒病,身體很好啊!”才會放心。

要真正能看淡生死,人必須要有極高的思想境界。你如要看淡死,首先就得了解生是什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你得活明白,活著的最終結局是什麼?

但是現今大多數人活著,本能地就是為了聚財,就是為了謀官,就是為了貪色,就是為了子孫。其實這種本能的行為,在紅樓夢當中的“好了歌”中早已為人們指點了迷津,然眾人就是不懇去醒悟。“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存在於天地之間;人的一生不過就是雁過無痕的結局,是無人能看到你在此經過的痕跡的。現在研究泡沫經濟的大有人在,但研究泡沫人生卻難見其人啊。人生如泡沫,風吹全無影。人生辛辛苦苦幾十年,到最後能若於你東西一點一滴都沒有。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最終全部歸大地。

我覺得要真正能看淡生死,應該好好地看一看(心經):活著我們先要修心;修到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化空,一點也不存真假之跡,生死之跡!森羅萬象,皆是自身;草木叢林,無非我心!欲尋一個身外之物,了不可得。人得心體;就是那能大能小、能方能圓、能長能短。非大非小、非方非圓非長非短之心體。心;變化莫測、妙用無邊。小就是大、大就是小;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再沒有別的東西能與它相比了。弄明白心的作用,就弄明白了生死的道理;才會看淡人的生死。......。





假語勿言


生來的每個人都是在通往墓地的路上,只是有人著急插隊,有人慢慢行走而已。生命如花,該綻放時,就不要虛掩,該凋謝時,也不要強撐。美麗過,傷殘過,入土,迎接下一個輪迴。



夢裡A獻花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四個字:明心見性。

問心:

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心答:

你是你,你是我,你是他,你是眾生,你是萬物,你是宇宙;你是少,你又是多;你是上,你又是下;你是左,你又是右;你是好,你又是壞;你是真,你又是假;你是有形,你又是無形――總之,你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你!因此,你來自無形,又將回到無形。無形在哪兒?有形的世界誕生之前就是無形,有形世界毀滅之後就是無形。這不還是有生死嗎?不,有形世界只是無形真理的變現罷了!

你還不明白?請捫心自問!(建議:藉助《楞嚴經》修心!)


真理的徒弟


曾經不止一次的忽然間想到,哦…原來人都是會去世的。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以來,自開國皇帝秦始皇以來就一直追求著長生不老藥,到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化作一堆塵土。任何世間萬物沒有長生不老,沒有死而復活。

我們不禁思考,在這一生中,短短的三萬多天,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沒白來到這個世界呢?人生有喜有悲,我們都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總理,多次陪毛主席檢閱三軍,直到去世的那一天還在為新中國崛起而操心,他的心裡裝的是人民,是中國,他的一生燦爛無悔,唯一遺憾的是自己不能再為新中國效力了。他死後,沒有家人,沒有財產,,只有揮淚送別的百萬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大家都知道的一篇文章,天安門兩邊道路密密麻麻的站著兩行人,他們莊嚴肅穆,眼淚婆娑,在送別偉大的周總理,在向他告別。我們不禁思考,這麼偉大的共產黨階級人物,一生都在為我們操心,為什麼不能停留在這個世界上?當然不能,這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們只有無悔我們來過這到這個世界才能對得起自己。



夢裡回陝北


人是沒有機會,從死亡之後迂迴過來,然後告訴別人,死亡對人類來說是怎麼一回事情,絕對與相對在這兒有沒有辯證的可能。

也正是因為死亡事件的絕對性,讓活著的人,難能明白,爾後,便有了千萬種的猜測,與萬千種的思想,更產生出許多流傳經久的故事,捕捉眼球的事件,以及人神作家的怪誕文章。

死亡,可以這樣說,它既是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課題,又或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就像一條狗,一隻雞,一隻飛鳥,或你隨手按死在牆角的臭蟲,死就死了,象電腦關機,如燈沒了電源,一切介乎於清零。

作為人類,誰也不願意自己是後面這一種答案,讓人生草草收場,讓自己或光鮮,或晦暗,或多滋味,或帶苦澀的一生,如滴水於沙漠,如寸草於火堆,灰飛煙滅,㾗跡了無。

有心的人,都會從各個不同的渠道里,去發掘可以安慰自己那已帶有恐怖與失望的心靈的信息,總是想從某專家某機構,某組織的最新發現裡,看到可以讓心安靜下來的發現,人這樣做,真的無可厚非,畢竟,我們活著的時間太短,而死去的時間又太過於漫長。

至今,我們不談佛家教詣裡面的所說,我相信還沒有人能清晰的解釋過這個問題,而偶有的論述裡,大多也是在模稜兩可,及可能與假設裡,把自己說的一頭霧水,讓讀者也是失望之至。

死亡,也是我這前半生,思想過最多次的一件事情,爺爺在我八歲的時候走了,那是一個秋天,天色灰暗,西風落葉,當時我沒覺得有多心痛,只是覺得很落寞,可能是小的緣故,可能對死亡的理解不夠深入,只是覺得爺爺比平時睡著了更深沉一些,也更儀式一些。

以後的很多年裡,再也沒有了他的身影,無論我怎麼思想,怎麼呼喚,我才知曉,爺爺是在我的生命中徹徹底底的消失了,沒有了他的笑容,沒有了我掛著手的那個臂膀,就連記憶都淡薄了,我已記不清他的神情,他說話的聲音,以及所有與他相關的東西,能有的只有通過家人的說道中,來慢慢體悟。

死亡,是如此深刻,又讓人神傷。

從一個小孩子,到今天的人到中年,好在都是相安,隨著父母的老邁,在心底深處又無數次沉渣泛起,思慮又生,看著他們身形從壯年走向老年,象風雨飄搖中的朽木,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被折斷,除了心痛不安,剩下的只能是無能為力。

今,又是一個秋天,時近中秋,爸爸在病痛中離開了,先前我甚至是慶幸的,想他終於不在遭受痛苦,不在承受折磨,拖著已不成人形的身體,沒有了尊嚴,沒有了人樣,連苟延殘喘都不算。

走了,我心神凝重的望著他,除了不捨,還別有用心的從思想的高度審視活與死之間的瞬間變格,從宗教與佛家的經倫裡想體悟出肉體與靈魂的關聯,那一刻,我一面讓這一切定格,一面還要淚流滿面。

秋天,是一個最好的季節,這對於我這種略帶憂鬱性格的人來說,它可以讓我思想很多的東西,它可以無限培育我的情緒,可以走在陽光下,可以立在樹蔭裡。

今天是爸爸二七,我陪媽媽坐在沙發上,頭條有一個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視頻,我讓媽媽一邊看著,一邊告訴她地球與太陽之間有多麼遠,告訴她滿天上的星星比這個世界上的樹葉還要多,告訴她它們飛行運轉的速度有多快,告訴她如果沒有一種如神一樣的力量在控制這一切,這世界就不會存在。

下面是我講給媽媽的話:媽媽,這世界上,人是有靈魂的,你不覺得爸爸活著與離開的時候是兩個樣子嗎,人的身體真的不重要,它要承受病痛折磨,你知道為什麼人都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嗎?那時靈魂與肉身還不能緊密相連的,三歲之前的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才容易嚇來,還頭痛發熱,可只要媽媽叫一叫,魂回來了,熱就退了,三歲之前的靈魂不是自己的,陰陽先生那天說爸爸失魂十六日,那是爸爸的靈魂又要離開了,所以這世界才有失魂落魄所說。

爸爸是能看到我們的,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而我們為什麼又看不見他呢?因為我們存在的形式不一樣,他丟了肉身,成了無象之身,就像佛祖菩提他們都是無象之身,所以他們都能相互看到,而我們凡眼肉身卻只能遙拜,佛祖就算在我們身邊也不得見,這叫人有人道,佛有佛道,各不相擾,不然人鬼不分,這世界不是就少了章法。

我們國家,有道士修煉,佛家參禪,善人修心,都是為了昇華,為了以後的無象之身,寬明他們給人家老人唸的《金剛經》說過這麼一句,凡所有相,皆為虛晃,就是說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到終了都不存在的,有機的物質,就像桌椅房屋,哪一樣東西能永遠留存下來,所以,它都是最低級的,隨著時間推移,總歸虛空,人的身體是不重要的,唯精神最重要,精神就是靈魂,是記憶與思想,它逍遙自在,無病無災,所以爸爸現在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