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截止發文,《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已經狂收了33億,作為動畫電影的業餘擁躉者,我也奉上了兩張IMAX版的電影票,為國產動畫加油助威。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哪吒》的實時票房遙遙領先

觀影完首先我是非常震撼的,尤其是結尾部分“藕餅”大戰高潮的處理和特效的表現極富張力,而後我又陷入了思考:這的確是一部非常適合全年齡觀眾觀看的電影,既能從裡面找到十分有趣幼向的元素,又能發掘深意。

但是從影院散場後聽到的一些家長和孩子們的對話,我發現大多數孩子們並沒有一個勁地說“好看”,我聽到的是更多的沉默或者疑問。

這不禁讓我思考,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哪吒》裡“人性”“命運”的話題,是否過早了?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不過仔細一想,中國動畫電影已經多久沒有在深度的方向上前進了?“動畫=低齡”的標籤,是否已經被中國電影市場貼了太久了?我說《哪吒》是一顆驚雷,因為它代表著很多,傳遞了很多,每個人都能從這部電影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實屬不易。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哪吒”接過的是誰的棒子?

作為一名實實在在的90後,印象裡近幾年的國產動畫電影是在不斷進步的。而在我小時候直到近幾年的時間裡,記憶裡的中國動畫電影卻還是停留在《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那個計劃經濟卻是中國動畫電影的“黃金時代”。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之前國產電影的高峰是2015年的《大聖歸來》,“大聖”的高絕之處在於人們第一次看到傳統中國題材的動畫也能在特效上打出名堂,也能完整地講好一個故事,這刷新了我們對國產動畫電影的認知。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小哪吒票房超越大聖的官宣

而更多人所熟知的以西遊記為藍本的動畫電影是上世紀60年代誕生的舉世矚目的《大鬧天宮》,《大鬧天宮》不僅成為國產電影的里程碑,其瞠目結舌的原畫質量和對細節還原的考究使它更成為了那個年代享譽國際的國產驕傲。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大鬧天宮》實為跨時代的經典

但自從1980年引入《阿童木》動畫開始,往後的20年都可以堪稱中國動畫的瓶頸,到了千禧年,一代“美術電影”的落幕,使中國動畫電影陷入了長達十年的“昏厥”。雖然不斷地有優秀中國動畫人(包括《哪吒》導演餃子)的努力和摸索,但市場環境的惡劣、人才的流失註定了這是一場十年磨一劍的苦練。

時至今日,從兩代大聖手中接下中國動畫電影這支旗幟的《哪吒》,終於讓中國動畫迷們迎來了一次久違的感官高潮,終於有了一次能夠揚眉吐氣地去談論《哪吒》這樣的國產動畫電影,有了空前絕後的熱度和流量,再加上發行方一系列的續作計劃,相信這無疑將是一個非常美妙的起點。

“哪吒”究竟為何成功?

說回電影本身,究竟哪吒為何而成功,《大聖》之後同樣口碑較好的《白蛇·緣起》、《大護法》為何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這讓我不得不分享一些對於電影的個人愚論和見解。

品宣到位,借勢發力,易成大器

作為一部想要打開市場的電影,前期宣傳是十分重要的,《哪吒》的正式預告片的時間很適宜,當然這是行內的標準和規律,沒什麼可以多說,不過重要的是《哪吒》巧妙地借勢《大聖》,聯合推出了預告片,還玩了一把《大聖》的梗,隱隱就有一種要幹大事的感覺。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名場面

此外,《哪吒》也是草根系崛起的代表,從導演《餃子》自學成才的故事到後來外包特效的故事,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營造出電影場內外豐富的挖掘點,使沒有看過電影的觀眾已經在場外被深深吸引了,這是之前《白蛇》類的電影所缺少的。

深度拔高,不玩虛的,老少咸宜

前文也提及,《哪吒》所塑造的故事和人物所面向的觀眾絕不止是孩子,更有成年人,因此《哪吒》必須包含深度,而且得讓人人都看得懂,找得到自己的影子。

其實電影主旨很簡單,就是關於對抗命運的話題,電影用很多篇幅來講哪吒和敖丙的情誼,就是兩類型人群的碰撞,一是龍族,實為靈珠;二是人族,實為魔丸,這其實對於他們都是不公平的,若是想改變這種不公平只能憑自己的成長和認知來對抗命運,走向正道。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寓意,在深刻而簡述的主題下,才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電影同時也憑藉遠高於普通動畫水準的紮實特效收穫了很多觀眾的眼球,使它在內容上沒有落下任何的把柄。

題材服眾,環境有利,有進有退

《哪吒》的成功離不開她題材的有利條件。選擇廣為人知的故事進行再創作並顛覆情節和形象,使得反差感成為一個賣點,這是非常高明的創作技巧。《哪吒》的放映時間也很有意思,《銀河補習班》那可以說正撞槍口上的排片時間,好萊塢為代表的國外市場也沒有任何動作,這使《哪吒》在暑期檔沒有對手,最終狂攔30億票房,而且還在攀升。

不僅如此,《哪吒》更將自己的版圖計劃看作了電影的一部分,末尾彩蛋的《姜子牙》預告是中國動畫電影(甚至可以去掉“動畫”)第一次敢於把下一個IP引出來,並且清晰地標明時間讓人期待,這是非常大膽的一步棋,因為沒人知道票房究竟如何,有沒有資本邁向下一階段的製作,可以說是一場“賭注”。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不過最終,這也成為了電影的一大看點,令人欣慰而期待。

國產電影是否迎來新標杆?還有哪些路要走

要說《哪吒》成為了國產動畫電影的新標杆,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論中國電影的發展,是否已經可以向更多的《哪吒》們靠攏和投資,這還需要深思。諸如美國、日本各自特色的動畫體系是領先中國二十年以上的。如果想孕育出更多的《哪吒》,仍有許多路要走:

動畫衍生品市場仍大門緊閉,急需拓展

美國迪士尼公司的每一部代表動畫電影的火熱,必將帶來一系列的衍生品市場,而國產動畫電影雖然有了《哪吒》這樣的代表作,卻仍沒有表現出良好的後續市場衍生品製作能力,這與許多的市場因素有關,因此如想達到更高層次的成功,是需要整個市場的默契配合的。

資本累計雖有成長,仍顯得捉襟見肘

老生常談的成本的問題是每一部動畫電影所面臨的困境,像《哪吒》這樣找大量外包公司完成特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更希望中國能延伸出自己特色的特效產業鏈,有中國式的好萊塢環境和創作資本,才能源源不斷地積累更優秀的作品。

部分動畫場面仍擺脫不了國產動畫“尷尬”的標誌

這其實不能算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是確實存在的,近年裡國產的質量是在不斷提升的,但是很多臺詞、配音、場面的契合度仍無法讓人接受,我在觀影時經常也會感到“尷尬”,可能只是短短的1秒、2秒,卻又一種很想跳到下一場景的感覺,體驗是有些良莠不齊的。

當然,不是專業的製作人員,我沒法具體說出是怎樣的原因,我們也都明白製作方已經竭盡全力地完成這部影片,但是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細節,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實。

《哪吒》破30億!中國動畫電影里程碑式成功的關鍵竟是這三點?

寫在最後

就在剛才,我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說“哪吒並不能讓國漫崛起”,但是我想說哪吒確實沒有讓國漫崛起,因為從2010年開始,國漫的崛起已經是註定的趨勢了,而《哪吒》是這個道路上的里程碑。

更不用說今天中紀委點名評論《哪吒》的內容,這是一種高度的認同和讚許,而某些善於去挖牆角,愛唱反調的人,只能說你的種種挑刺只會顯得幼稚而無力。

我們所希望的是有朝一日看到中國國漫走向世界,這需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和追趕才能亮出屬於中國國人的驕傲和資本,而我們必須要向這些在環境如此複雜的條件下仍在執筆構思、拼命創作的中國動畫人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