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家長傾訴自己經常處於抑鬱情緒?

羅福添


我覺得首先應該想一下自己對於抑鬱情緒是什麼樣的認識,如果你覺得抑鬱情緒是正常,每個人在一生之中總會遇到,那麼怎麼和家長傾訴都是沒有問題的。你提了這個問題說明,抑鬱情緒對你來說是很大問題,你並不能很好的接受它,可能你的擔心是父母會不會焦慮,或者父母會不會不理解你等等。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我都建議你如實的和父母訴說你的自己問題,如實訴說本身就可能有一定的療愈作用。如果你擔心如實告訴父母,父母會焦慮或者對父母不好,這種內疚的模式可能是需要改掉的,不再內疚也就很少抑鬱。


上海潮樂心理診所


以前總是被母親壓制,什麼都是她說了算,從來不顧及我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管對否,只要超過她的認知,我就是錯的,久而久之,最能給我溫暖的人卻是我最不想溝通的人,直到生活受到影響,總是有幻覺覺得自己瘋了,焦慮到手抖,握筆都是抖的厲害,在醫院拿到確證報告的時候,我不顧一切的跟她反抗,告知她,再壓制我,可能就真的沒有這個女兒了,希望尊重一點我的想法,父母哪有不愛孩子的,在身體健康面前,什麼事情都是小事,慢慢的,不僅沒有一直壓制我,反而對我做的有些決定擔憂,害怕因為壓力,我承受不了,這個病可大可小,真實的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他們的關愛,好的會快一些


白開水


我之前也㧕鬱過,想自殺,想殺人,想報仇。沒法工作就辭了職沒有工作,不想說話,不想見人。自閉了二年,吃不好,睡不好,因為在外地,不想父母操心,什麼都沒講。但是家裡總有很多事情,父母都希望我能搭把手,可是我自己都顧不了。後來,我試著去學習,去交流,去溝通,我也把我遇到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然後父母很操心,總是不自覺的嘮叨,然後隔壁鄰居都聽到了。然後所有人都知道我出事了[捂臉][捂臉][捂臉]。後來,我發現,我想通了,不焦慮了。世界那麼大,出事的也不是我一個。再不濟,我至少還活著[呲牙][呲牙]。

我覺得你可以講,你可以斟酌一下,看是跟哪個平時聊得多一些,可以說你有點抑鬱,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講,可以去醫院看看,把抑鬱的診斷單給他看。但最主要的,還是你自己要調整好自己,可以找個信得過的朋友或陌生人把你的問題與焦慮講出來,然後自己要改變要克服,多看書,多出去走走,多加入一些正能量的學習圈子,去學習一些能療愈人心的事情,比如畫畫,寫作,練字,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可以冶抑鬱。


三玥君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是有抑鬱的這個傾向,還是比較建議你向專業的心理師去求助。

因為對於父母來說心理疾病對於他們來說很陌生,可能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聽說過心理抑鬱這個詞,所以她們就更不能有很好的方法來幫助你。

我記得我一個朋友生完了孩子以後得了產後的抑鬱症,她非常的痛苦每天都哭,她覺得自己照顧不好孩子,而且覺得自己身材走樣,每天只能餵奶是一個十足的大廢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母親根本沒有意識到他抑鬱的嚴重性,更談不上理解。

她母親覺得生娃是每個女人都會的,帶娃也是每個女人應該做的,母親覺得她很矯情。

像他這樣向母親訴說之後,不但沒有得到一點安慰,而且還讓自己抑鬱的情緒更加嚴重了。

從此以後我這個朋友再也沒有向媽媽訴說過她的抑鬱情緒,更多的時候是選擇和朋友和老公訴說一下自己抑鬱的情緒。

其實抑鬱的情緒多半還是要靠自己來排解,平時多看一些積極向上的書,多看一些喜劇類的電影電視劇,我覺得看郭德綱的相聲也是排解抑鬱一個很好的辦法。

最後希望你能夠成功的走出抑鬱的怪圈。


摯愛一生相隨


和父母多溝通,輕鬆的聊天說出你的想法,不急不躁不悲,也可以試探的話先問問,看看家人正面回答再告訴他你現在很抑鬱,有時候跟父母直接的表達確實有些父母不開敲容易咋呼緊張,反而讓你更加難受,我是一個比較獨立人從小到大什麼事情全靠自己解決從不報憂,曾經自己也抑鬱過,但沒有給任何人說,那時候高中了,甚至抑鬱的晚上睡不著,晚上上課打瞌睡,為了剋制自己不打瞌睡我告訴了老師如果我上課狀態不好點名讓我回答問題,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想變好,那時候自己治癒抑鬱的方法就是看書聽歌寫作,就這樣治療好了,不開心就聽聽音樂跑跑步大吼幾聲發現下。


慕容蘭琪


我們都是不希望向父母傾訴自己太多的壓抑心情,展現自己很多負面的狀態,俗話就是報喜不報憂吧!也不是說因為好勝心在裡面,只是希望父母不用為了子女而日日牽掛焦慮難安,如果這樣起到反的作用,我們只會內心更加的自責與無助。

以上是作為子女的考慮,但是我現在是一個兩個寶寶的媽媽了,既是別人的子女,也是別人的媽媽,有著雙重的身份,以作為母親的身份來說,何時何地,我都是希望子女能夠信任我,不要有任何的猶豫,媽媽願意和自己的孩子心永遠在一起,同甘苦也共患難,如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可能為了怕我傷心擔心,強裝歡笑,那我的心會更痛的。

向自己的父母傾訴自己這種長期壓抑的情緒,哪還需要什麼方法?你真的不必有如此多的考慮,一定要儘早的,不要隱瞞你的家人。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因為面癱的關係,一段時間得了抑鬱症,她說得抑鬱症可難受了,她會莫名的悲觀絕望,甚至想到死才能夠解脫這種無休無止的擔心受怕,我聽了整個人都不行了,淚水止不住的流,她說不敢告訴自己的母親,可能對母親來說是杞人憂天的不理解或是無能為力的憂愁。

我當時也說了一些人人都會說的一些大道理,其實這些大道理她本人也都懂,因為長期受面癱的影響,壓抑了太久,已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了。

可能一些現實的狀況真的無法改變,也許找不到任何有利的方法,藉助不到任何有利的幫助,有時候悲觀欲絕,覺得只有死才能夠不去想,不去痛,才能讓這個問題不存在。

我建議還是向父母也好,親近的人說也好,一定要說真的一定要說,生命對一個人來說真的很脆弱,很寶貴,不容我們輕視它。你若輕視它,它也會輕視你。

我們要勇敢去面對它,不躲不藏,用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它,藉助愛你的人的力量,團滅它。一定要向家長傾訴,你長期處於壓抑的情緒,如果你不說,就是對於父母最殘忍的懲罰。

勇敢,堅定,信念去活,生命就是希望。

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的。


俠俠生活錄


我曾經是一位中度抑鬱患者,在自己堅定的意志下自愈了自己。輕度的抑鬱特別容易情緒低下,內心也比較敏感,這個時候的情緒會自發性的發洩,比如哭,不開心會表現出來。中度抑鬱就會慢慢的把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慢慢的放在心裡每天想,然後話也不怎麼想說了,一天到晚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還會莫名其妙的哭。這個時候就說你不說旁人也能感受到了,作為關心你的父母也會看出來的。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會問你的。這個時候就是有問就答是傾訴的最佳時期,父母會聽著,也會適當的開導。中度抑鬱就不要傾訴了,因為到那種情況下根本不會想傾訴,已經意識模糊了,只想做極端的行為,你如說自殘,尋死,關閉自己等極端行為。父母已經不再問你了怎麼了,會立馬送你去醫院。

如果要傾訴就在意識還清楚的時候多多自我鼓勵。平時多與父母溝通,培養溝通的好習慣,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及時的溝通。如果已經有抑鬱情緒了,在父母發現你不開心並且詢問你為啥不開心時一定要及時訴說。父母的開導和親情的影響會給你帶來很多安慰。

作為過來人我有三點要分享一下,第一點就是內心一定要堅強,不要輕易的放棄。第二點就是一定要更新自己的生活,這樣就不容易活在過去。第三就是現實一點,看到自己周圍一切真實的情況。

願同病中的人可以早日走出抑鬱。加油。


十一書


我覺得如果是離家在外地工作還是報喜不報憂吧,以避免讓遠方的父母多想,為我們擔心。

如果都在家,就大大方方直接去說,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自己的家人,最親的人,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解決,一起度過。

但是如果有抑鬱情緒,最主要的是自己這一關,跟他人訴說是一種方式,但並不一定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主要是自己真正的要放開自己,找個喜歡的事情去做,唱歌,瑜伽,美食或者跑步都可以。或者是因為自己在井裡看天太侷限,如果很難緩解的話,也可以試著讀書寫作去真正的瞭解自己,學習智者的思維想法,那自己也會通透很多。


花子瑞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

輕者自己能扛,重者會出現軀體各種不適:比如頭疼、精力不濟、恍惚、失眠等,人會感到四面楚歌生無可戀。

作為一個學生患了抑鬱,內心一定會掙扎哭泣,但又無法突圍。

如果一旦感覺自己心理情緒不對,以己之力又改善不了,建議大膽向家長吐露自己的心理困境,若有常識的家長,都會幫孩子預約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會根據程度,通過疏導、調藥、場景輔助治療等手段達到緩解或治癒的目的。


木棉999


好像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都不多,不善於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跟父母溝通。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以及父母口中“自己家優秀的孩子”都讓我們倍感壓力。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想做我們自己,但是從小養成的習慣讓我們不習慣將自己的想法和壓力跟父母說,慢慢的與父母的感情越來越疏遠。但其實我們只要換個角度想想也許就能豁然開朗,父母的父母給他們的教育也是這樣,他們也許有時候想跟你溝通也不知道怎麼溝通,他們只知道怎樣是他們覺得好的,孩子要是成為他們口中的那樣那孩子以後就能過的很好,所以每次在家父母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驕傲,所以每次出去父母口中都是“我家的孩子……”我們長大了,要學會去理解父母,同時學會去表達自己的訴求,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磕著瓜子,慢慢的跟父母說,也許你剛開始跟他們說的時候他們並不是特別能理解,但是多說幾次呢?說不定就理解了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比他們懂的更多,他們說的是對的,我們要聽他們的。所以對父母耐心一點,對自己寬容一點,主動去跟父母傾訴,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也讓自己內心更輕鬆。朋友,加油[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