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一提起癌症,很多人認為,人就等於判了死刑,【絕症】一詞成了癌症的同義詞。

我國在癌症治療中有個“二八定律”:80%的癌症被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治癒率只有20%;而20%被發現在早期,治癒率可在80%以上。

而現在大多數癌症患者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導致治癒率很低,所以會談癌色變。事實上80%—90%早期癌症是可治癒的。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

早期宮頸癌10年生存率可達94%

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達95%以上

大腸癌息肉頂部癌變摘除治癒率96%以上

有的“小肝癌”患者手術後20餘年仍健在

從2006年起,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癒的慢性病”。

癌症,可治癒的慢性病

為什麼說癌症是慢性疾病呢?因為癌症具有慢性疾病的普遍特點,如病因複雜、多種危險因素、長期潛伏、病程較長、造成功能障礙等,而且它的發生比人們想象的更常見。

事實上,因為癌症死亡的人並不存在,實際上因為癌症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而產生的併發症,才是最終導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事實真相。細胞免疫治療的目的在於促進免疫系統的”重建“,使具備抗癌能力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讓免疫系統有充分時間重新恢復。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它其實也是有發展進程的一種慢性病。通過手術治療,對癌症的病情貢獻率為24%~30%,放射性治療的為22%,而通過化學治療等方式的為6%。免疫治療是與傳統治療手段並行的”第四種“方式,能夠進行聯合治療將癌症病情進一步延緩甚至是”醫學治癒“,不再對生命產生威脅,從而讓癌症成為慢性病的事實存在。

癌症一般分為四期,一、二期為早期,三、四期為晚期。一個健康細胞發展成惡性腫瘤,通常需要長達10年~20年時間。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醫學專家報告說:在80歲上下老年人的尸解中,有1/4的人體內有腫瘤,但這些人生前沒有與癌症有關的任何症狀。

癌症為什麼要分期

腫瘤分期,對於癌症的治療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準確的腫瘤分期可以使醫生對病人作出全面、客觀的評估,不僅有利於正確選擇治療方案,而且能大致判定病人的預後,做到心中有數。

腫瘤的分期是臨床醫生根據原發腫瘤的大小、向周圍浸潤的程度與範圍、是否累及鄰近器官、有無附近或遠處淋巴結和器官轉移等因素來確定的。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其實質是反映腫瘤的侵襲轉移程度,是評價惡性腫瘤侵襲轉移範圍、病程進展程度、轉歸和預後的重要指標。

I期:腫瘤侷限一處,沒有擴散跡象。

II期:腫瘤已擴散到鄰近的淋巴結,但沒有波及其它器官或組織。

III期:腫瘤除了擴散到鄰近淋巴結外,還波及附近器官或組織。

IV期:腫瘤已擴散到遠處的部位。

一般來說,治療時腫瘤分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患者生存時間越長。

很多人仍對癌症存在得了癌症就是患上絕症的誤解,是因為很多人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晚期,大大降低的治癒的幾率,所以,早診斷早預防,是消除癌症的法寶之一。

據介紹,近30年來日本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7%,五年存活率高達68%,居世界首位。

他們有80%的癌症在早初期就被檢查出來,其中80%的人可以得到治癒,說明早期發現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之一。

在中國則是相反的,80%以上的癌症確診發現時已是癌症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癌症能夠被檢查出來的時間機會通常只有1-2年。因此,在正確的指導下,定期接受篩查才是最有意義的。

但遺憾的是,依舊有很多人對早篩存在認識誤區。很多人認為篩查腫瘤,抽血查一查腫瘤標誌物或基因就可以了。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另一方面,日本發達的癌症治療技術也是他們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在癌症方面的領先治療技術主要有免疫治療等。日本的一個科學家正是因為在免疫治療方面的研究而獲得了2018年的諾貝爾獎,這說明免疫治療在世界層面的認可。

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新開發的癌症的第四種治療手段,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令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免疫治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提高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能力的免疫增強療法,另一類是解除癌細胞逃逸後,令原有免疫攻擊癌細胞的方法。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一例使用免疫治療的癌症病例,看看免疫療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病例詳情

病史介紹

患者,男性,60歲。2017年4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偶伴少量白色粘液痰、伴胸悶。就診醫院行抗炎治療未見好轉。

各項檢查

2017年9月咳嗽及咳痰加重、並出現痰中帶血。就診當地醫院行胸部CT示,左肺中心性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可能性大,部分左肺動、靜脈分支受侵;縱隔淋巴結腫大。

2017年10月30日完善支氣管鏡檢查示,左二級隆突銳利,左下葉背段支氣管口可見外壓狹窄;左上葉支氣管口可見新生物突入管腔。病理診斷為肺鱗狀細胞癌。免疫組化示,TTF-1(-)、NapsinA(-)、P63(+)、P40(+)、CD56(-)、Ki67(10%+)。

臨床分期肺鱗癌,T4N2M0,ⅢB期。

2017年11月至12月,行GP方案化療2個週期,具體劑量為吉西他濱2.0 g(d1、d8)+順鉑60 mg(d1、d2)。2週期後療效評價為疾病穩定(SD縮小)。

2018年1月11日2月27日,就診於放療科行肺部立體定向調強放射治療,具體劑量為60 Gy/30 f。

疾病進展

2018年6月21日因咳嗽、胸痛就診於外院。胸部CT示(下圖)右頸部、縱隔新發腫大淋巴結,雙肺多發轉移灶。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2018年7月9日到日本就診,使用DC細胞免疫療法聯合放射治療進行治療。末次治療時間為2018年10月15日,共行5次治療。

療效評價示,用藥一週期後患者咳嗽、胸痛症狀即明顯緩解。治療4次後右頸部及縱隔淋巴結縮小近消失(下圖),評效為部分緩解(PR)。腫瘤標誌物水平同時下降。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DC細胞免疫療法是什麼樣的?

DC細胞免疫療法作用原理

日本癌症治癒率高達68%,而中國患者死亡率達80%?

DC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細胞免疫療法,它通過體外培植DC細胞並增強其抗癌能力後,會疏導患者體內傳遞抗原信息,使得免疫細胞聯合作戰攻擊癌細胞,並使它具備記憶性,能夠持續對癌細胞進行攻擊,提升患者免疫力,有效防止癌症轉移與復發。它只作用於特異性癌細胞,基本無副作用,可以與放、化療聯合治療提高癌症治療有效率。

DC細胞免疫療法優點

1、可以和其他療法同時進行;

3、對於已經轉移的癌症也有臨床效果;

4、只對癌細胞攻擊能力強,治療效果佳;

5、改善體內免疫力被抑制的環境;

6、聯合使用,可以減輕抗癌藥物的副作用;

7、使得免疫細胞具備免疫記憶,持續對癌細胞進行攻擊。

當然,除了細胞免疫療法,也有其他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不過要記住的一點是,癌症的攻克是全球性的問題,其治療方式自然也是全球性的,所以治療要突破國界思維的限制,

全球化時代,要更加開放和包容,把治好自己放在首位,保證身體的健康,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癌症預防與治療的知識,可以點擊下方藍色字“瞭解更多”,也可以關注我,看看我分享的內容,私信提出你的疑惑,我會盡快回復你的,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