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中國古錢幣歷史上的一些珍品和孤品!


本文收錄了一些中國古錢幣珍罕品、孤品、孤罕品、大珍品,敬請泉友光臨賞讀。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鎮庫錢,為了鎮災驅邪,祈求吉祥富貴、永鎮財富,朝廷在鑄幣時,多在庫房中設神堂,以供奉財神、倉主、土地、火神等神位。神堂香案上方,大都懸掛一枚特製大型錢幣,其上披紅綢,下掛流蘇,即謂之鎮庫錢。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顯年間(927—936年)鑄。“天顯通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徑2.4釐米,重約2.7克。此錢製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樸可愛。傳世僅一二品而下落不明。1940年北京駱氏曾於大房山獲得一枚,經南北泉家戴葆庭、方藥雨、馬定祥諸氏審定為真品無疑,惜於抗戰後期輾轉落日本人之手。天顯珍品有待新的發現。世存一種仿製品出於清末,錢體較厚,字體呆板,無繡或鏽色浮泛,鑑別時應加註意。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西夏文錢幣以往無人認識,錢幣界稱之為屋馱文、梵文。直到清乾隆年間,山西人、金石學家劉師陸用涼州護國寺正面書西夏文、背面書漢文的《天佑民安碑》佐證,才認定這種錢幣是西夏錢幣,幣文為西夏文。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大唐鎮庫幣是由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所鑄造(鑄造的具體時間約為南唐元宗保大元年至十五年間,即公元943-957年),元宗初年國勢較強,在大量鑄造“開元通寶”、“唐國通寶”、“大唐通寶”、“寶大通寶”的同時,還鑄造了青銅材質的大唐鎮庫錢幣,錢體厚重規整,鑄造精良,極具南唐國力強盛時的風貌,大唐鎮庫錢幣是中國錢幣流通史上十分珍稀的古錢幣,中國古代有鑄造鎮庫錢的習慣,而大唐鎮庫幣則是這一系列的龍頭,所謂鎮庫錢就是古人為了鎮災防災和祈求吉祥富貴、永鎮財富而精心鑄造的錢幣。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飛龍進寶,一種中國古錢幣,南漢高祖劉暠白龍元年(公元925年)鑄幣。乾亨九年(925年)八月,改元白龍,劉巖也改名劉龑,取飛龍在天之意,鑄飛龍進寶,僅見大錢兩枚,小錢一枚。“飛龍進寶”大錢,著名的錢幣收藏家馬定祥斷其為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王劉巖改名劉龔時(公元841年)特鑄的慶典錢,是我國曆代古錢中奇珍之品。“飛龍進寶”銀質大錢,存世更是極少,罕見品,泉界大珍。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太平天國背聖寶,太平天國錢幣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錢文,有宋體、楷書、隱起文系列,屬中期鑄幣,還有不成系列的小平錢,版式較多。1853年始鑄。流通用的主要是銅錢,有少量鐵錢和鉛錢。

早期銅錢正面鑄“天國”、背面鑄“聖寶”字樣,有小平錢、當十兩種。還鑄過背為“通寶”的當十錢。後來鑄造正面為“太平天國”、背面為“聖寶”的大小四等錢,以小平錢居多。晚期在浙江地區還鑄過正面為“天國太平”、背面為“聖寶”,正面為“天國聖寶”、背面為“太平”,正面為“太平聖寶”、背面為“天國”等多種小平和當五錢幣。非流通的錢有鎮庫錢、大花錢等。錢上也鑄有“太平天國”、“聖寶”字樣,作為鎮庫和賞賜之用。另有金錢和銀錢,均屬民間殉葬之冥錢。天京(南京)是太平天國鑄錢的主要基地,蘇州、杭州、紹興、嘉興等地亦有鑄造。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皇帝通寶,晚清期間天地會所鑄會錢。天地會鑄有天朝通寶、皇帝通寶、太平通寶、開元通寶、明道通寶、天元通寶等,背均有文字。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淳祐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南宋理宗皇帝趙昀,淳祐元年(公元1241)鑄造。“淳祐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銅錢。背文有“元”至“十二”。“淳祐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銅鐵錢。存世極少,價格頗高。另有篆書者大多為偽品。另鑄有“淳祐元寶”錢。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

錢幣收藏價值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

  1. 屬於什麼幣種?
  2. 當時鑄造局發行量?
  3. 現存世量?
  4. 屬於什麼版本?
  5. 發行背景及歷史意義?
  6. 備註:收藏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從古至今,錢幣收藏價值最主要的一點,一定要分版本。並不是每個錢幣都是幾十萬幾百萬。非專業人士還是謹慎接觸較好。

以上藏品圖片均來自網絡,真偽不做評論!!

彰顯中國歷史文化的古錢幣,你認識哪些?收藏價值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