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調查認為中國仍將具有主要的競爭優勢


美企調查認為中國仍將具有主要的競爭優勢

在冠狀病毒打擊經濟後,中國的工廠正努力重新開放,面臨來自美國反疾病控制措施的新威脅,這可能會破壞微芯片及其所需的其他組件的流通。

疫情後,為振興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做的努力將受挫。隨著西方國家關閉工作場所,限制旅行並告知消費者留在家裡,這將給全球商業活動帶來壓力。

中國製造商為蘋果,三星和其他品牌組裝了超過80%的智能手機,佔世界個人計算機的一半,併為家用電器和其他商品提供了很大份額。但是他們需要美國處理器芯片和其他高價值組件。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的抗冠狀病毒抑制措施如何影響貿易。到目前為止,管制措施僅適用於旅行者,而不適用於貨物。美國工廠正在運營,但美國獨立企業聯合會表示,接受調查的300家公司中已有39%的供應中斷。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的國家風險分析師達倫·泰(Darren Tay)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美國活動的持續中斷可能會導致中國製造業活動的中斷。”

中國正在放寬管制措施,使城市街道空曠無聲,並在全球經濟中發出衝擊波。製造商正在重建供應鏈-由數以千計的汽車零部件,微芯片和其他組件提供商組成的網絡。

官員們說,鋼鐵製造商和其他國有工業幾乎恢復了正常。但是,對於作為中國經濟引擎並生產服裝,玩具和其他消費品的小型私營公司而言,情況更加不穩定。由於缺乏材料和員工,許多工廠的運轉水平只是正常水平的一小部分或已關閉。


美企調查認為中國仍將具有主要的競爭優勢

華南美國商會在週三的一份報告中稱,對3月9日至14日的調查做出回應的六分之一的公司用完了組件,而其他的則用盡了。

商會說,美國,歐洲和其他亞洲國家佔短缺的18%。它說,來自美國的供應鏈正在遭受僅次於中國供應鏈的第二大破壞。

在接受調查的237家公司中,略超過一半是美國公司,四分之三是製造商。由於爆發造成供應中斷,所有這些都報告了“一些影響”。

商會的報告說:“許多公司表示,他們經常從日本,韓國,意大利和美國運送大量需要的物品,而這些國家現在正受到疫情的壓力。”

大幅削減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的經濟學家將中美製造業中斷視為原因之一。

困境凸顯了製造策略的風險,這些策略通過使用遍佈多個國家的廣泛的供應商和工廠網絡來削減成本。

IDC稱,由於依賴中國組裝和零散的零件供應商群體,智能手機品牌可能會受到重創。

德國,日本和韓國也提供微處理器和其他智能手機組件,但最先進的芯片生產商是美國。

IDC研究人員在一份報告中說:“悲觀的情景認為,全年的供應中斷仍會持續。”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旦該行業在明年或2022年開始復甦,“行業將被永久性地重塑”。

中國智能手機和網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表示,預計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其供應鏈不會改變。去年,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限制了對美國技術的使用,該公司爭先恐後地從產品中刪除了美國組件。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說,汽車製造商也“高度暴露”,因為他們需要美國和其他全球供應商的零部件。它說中國的破壞將影響全球產業。

全球汽車製造商使用的精益系統幾乎沒有零部件。他們已經在中國重新開設了工廠,但表示復甦的速度取決於供應商開始重新交付的速度。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認真評估情況”,但預計不會因其他政府實施的防病毒措施而對其在華業務造成干擾。它說其工廠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但需要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之一的戴爾技術有限公司說,它使用全球供應商網絡,並告知客戶生產時間的變化。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不斷探索替代性的採購,生產和物流策略”,並將“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在中國擁有18,000名員工的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對其全球供應鏈充滿信心,該公司的全球供應鏈使該公司“靈活地管理和適應風險”。

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供應鏈的政治問題日益緊張。

在與華盛頓的關稅戰爭於2018年爆發後,製造商已經在尋找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方法。但是,很少有國家能與它龐大的勞動力,高效的供應商以及全新的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相提並論。

特朗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呼籲華盛頓減少對中國提供的醫療設備和藥品原材料的依賴。

貝恩公司(Bain&Co.)供應鏈專家格里·馬蒂奧斯(Gerry Mattios)表示,公司去年開始尋找非中國供應商和製造基地,但沒有什麼吸引人的選擇。

Mattios說,除了勞動力和技能的提升外,中國在採用數字技術以使其供應鏈更具競爭力方面在美國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他說:“目前,大多數人會認為公司正在迅速離開中國。” “現實是,這非常困難。”

包括韓國三星電子在內的公司已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越南,以削減人工成本。但是越南的9000萬人口比中國的一個製造業大國廣東省(1億人口)要少。

越南的港口,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正竭力跟上不斷增長的貿易。

Mattios表示:“即使在Covid之後,我認為中國仍將具有主要的競爭優勢。”


美企調查認為中國仍將具有主要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