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手”總理不好當

3月17日,伊拉克總統薩利赫任命阿德南·祖爾菲為新總理,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薩利赫任命的第二位總理。

現年54歲的祖爾菲此前並沒有在國家層面任職的經驗。他曾經擔任納傑夫省省長,現在是前總理阿巴迪領導的“勝利聯盟”成員和國民議會議員。

祖爾菲將有30天的時間來組閣。但在伊拉克,總理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燙手”的職位,祖爾菲的組閣必然多艱。

2018年5月伊拉克國民議會選舉後,充滿分歧的各黨派經過5個月的討價還價,才同意由經濟學家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出任總理。

1年多後的2019年11月,面對國內動盪和民眾不滿,阿卜杜勒-邁赫迪被迫辭職,國民議會於當年12月1日予以批准。阿卜杜勒-邁赫迪從此轉任看守總理。

2020年2月1日,薩利赫任命前通信部長穆罕默德·陶菲克·阿拉維為總理。然而由於各政治派別分歧和法定出席人數不足,國民議會多次推遲表決內閣名單,導致阿拉維於3月1日宣佈放棄組閣。

如今祖爾菲受命組閣,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絲毫不比以前小。

祖爾菲要順利上任,首先要獲得各政治派別的認可。目前國民議會的主要派別有“行走者聯盟”“法塔赫聯盟”和“勝利聯盟”等。各派別圍繞總理人選已經激辯許久。此前,由於與議會在總理人選上有矛盾,薩利赫一度想要辭職。

這次薩利赫選擇祖爾菲,或許因為他是巴格達政壇的“局外人”,更易被各方接受。但是,“法塔赫聯盟”目前已經明確反對祖爾菲擔任總理,認為薩利赫的任命沒有獲得各派別一致認可。

祖爾菲面臨的第二道考驗,是能否得到民眾認可。

自去年10月以來,伊拉克多地爆發示威抗議活動,抗議政府腐敗、服務不力以及高失業率。據伊拉克國民議會下屬人權委員會表示,示威活動截至今年1月30日已導致536人死亡、2.3萬多人受傷。

阿卜杜勒-邁赫迪的辭職,意味著伊拉克示威民眾的訴求已經包含了政治層面,那就是要求改革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實行的教派分權制度。

按照戰後形成的慣例,伊拉克總統由庫爾德人擔任,總理由什葉派人士擔任,議長由遜尼派人士擔任。這一安排雖然有利於平衡各方利益,但也被認為增加了政府施政難度並助長腐敗。如果民眾認為祖爾菲不具備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可能會繼續抗議施壓。

來自美國和伊朗的壓力,是祖爾菲面臨的第三個考驗。

2018年議會選舉後,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增強。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安全上,伊拉克都離不開與伊朗的合作。伊拉克每年從伊朗進口大量天然氣和電力。

伊拉克同樣對美國存在依賴。伊拉克央行在美國紐約聯儲開設賬戶,以便存儲包括石油出口在內的外匯收入。伊拉克每年還從美國獲得數以億計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而隨著美伊對抗升級,伊拉克有淪為雙方戰場的風險。自今年1月美軍在伊拉克炸死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後,美國和伊拉克什葉派武裝之間就衝突不斷。

3月11日和14日,巴格達以北的塔季軍事基地連遭襲擊,導致2名美軍死亡,美國隨後襲擊了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真主旅”的5處設施。

一方面是對伊朗的切實需求,另一方面是美國不斷要求伊拉克加強對駐伊美軍保護的壓力,祖爾菲如果能正式上任,也需要具備“左右逢源”的本領。(畢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