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戚家軍自嘉靖三十八年成軍,先後剿滅倭寇,破蒙古鐵騎,鏖戰後金八旗,共斬首近二十萬,至遼陽之戰全軍盡沒。戚家軍在正史中被稱為“南兵、浙兵”,嚴格的來說屬於戚繼光的“私兵”,鼎盛時期也僅有四千餘人。作為私兵對主將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導致外人無法調動這支軍隊,而朝廷最忌諱的事情就是武將擁兵專權,縱觀歷朝歷代越是軍功高的“私兵”,越不會什麼好結果,如南宋的岳家軍。那麼萬曆朝對薊鎮的“南兵”進行剿殺也就好理解了。

石門鬧餉

自古就有好男不當兵一說,很多人當兵不僅僅是為了一份工作,主要還是為了吃飯養家,如果軍隊不給飯吃,沒有軍餉,那麼必定會引發不滿造成兵變。戚繼光的治下,士兵的軍餉每年十八兩這個不算高,但殺敵獎勵極高,每殺十個倭寇就能得三百兩,殺得越多獎勵越高。被張居正拖累的戚繼光被剝奪兵權調離薊州後,薊鎮“南兵”的糧餉開始出現問題,軍餉降為每年十兩,只夠勉強餬口。而在朝鮮戰役後,由於兵部侍郎宋應昌和尚書石星意見相左,戰前承諾的待遇根本就沒有兌現,於是軍中牢騷頻起,隱隱有兵變的跡象。在政局相對穩定的萬曆朝,兵變絕對是不可饒恕的大事,促使總兵王保誘殺了三千戚家軍,至此戚家軍算是名存實亡了。

失去靠山

位居首輔的張居正,可以獨攬大權甚至控制皇帝,主要的依靠就是手握兵權的戚繼光,而作為首輔大人的左膀右臂,待遇自然不薄,軍隊的糧餉、後勤更是優先保障。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繼而被清算,戚繼光被調任廣東失去了兵權,幾年後病困交加中死去。沒有了保護傘的戚家軍就像沒孃的孩子一樣風光不在,加上朝廷的猜忌和有兵變嫌疑,隨即被剿殺也就是理所當然的啦。


用戶80752119016


萬曆23年,地表最強軍隊戚家軍,在一場內訌中,為明朝政府無情地絞殺,看上去原因是因為這些官兵因為長期拖欠軍餉,士兵鬧餉,譁變,當地軍事主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但是這只是我們看得到的原因,我們只要深入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個事情不簡單,其中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欠薪

前兩年每逢年關的時候,農民工欠薪的問題,甚至驚動了中央。在明朝的時候,欠薪問題也存在,這主要集中在軍隊。那時候,這些戚家軍,北上去朝鮮,打日本鬼子,他們的表現可圈可點。

當時的經略宋應昌,大嘴一張,答應給所有的士兵,一年43兩左右的軍餉。這可是一筆大數字,在這些軍餉的刺激下,入朝明軍打得異常的精彩。宋應昌也是好樣的,他在位置上,這筆錢能夠按時發放,沒有寒了將士們的心。

但是人走茶涼,宋應昌離開了這個位置之後,他說過的話,自然就不管用了,軍餉就出現了拖欠,沒有及時發放。還有一點就是打仗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軍官會開出賞格,但是由於戰後沒有兌現,這也讓戰士們非常的不爽,不過怪只能怪那些文官,他們的臉皮太厚,說過的話,換一個人來就不承認了!

第二,就是地方保護主義

戚家軍是南軍,在北方打仗,主帥李如松也是一個北方人,或多或少存在偏袒北方軍隊,北方將領的事情。比如說平壤之戰,明明是吳惟忠率領戚家軍,奮勇爭先,率先登上平壤。在理論上,這個首功肯定逃不掉,可是在中國理論上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會實現,這個功能對李如松偏心的安排給了北方將領楊元。

如此種種,讓軍隊中的南方士兵和北方士兵,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這也是造成戚家軍,最後悲劇的一個原因。而在朝堂上,原本主政的張居正,軍隊的統帥戚繼光,都是南方人,他們自然能夠罩著自己的小弟。

但是,隨著他們兩人相繼的去世,整個南方勢力在朝廷中失勢,再也沒有人為南方的士兵們撐腰。所以,當兵變爆發的時候,北方軍官王保,就採取了辣手摧花的方式,自毀長城。

總結

其實這件事情的爆發並非沒有積極意義,他給整個大明王朝敲響了警鐘,只要當時的大佬能夠注意,及時緩解這些情況,大明朝也不至於在幾十年後,被流寇所滅。可惜當時的人們都忙著爭權奪利,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實事了,這才造成了大明朝最後的覆亡,所以明萬曆也是有道理的。


歷史評說


大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明朝北方軍事重鎮薊州城內爆發了一場似乎並不起眼的兵變。

說它不起眼,是因為如今的我們很難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因為當年朝廷的刻意隱瞞,眾多史家都對那場譁變保持緘默。但是當年參與兵變的士兵並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就導致了很多人又對那場兵變抱有極大的興趣。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東南抗倭任務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鎮守薊遼,在那裡,戚繼光針對蒙古人的作戰特點,對戚家軍進行改造訓練,並先後多次打敗南侵的蒙古人。

然而令戚繼光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精銳部隊會在二十多年後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關於那場薊州兵變,《明史》沒有任何記載,而《明神宗實錄》也只有寥寥幾字:

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根據這段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那次兵變的表面原因是,戚家軍以兵變為要挾向朝廷索要軍餉,而薊州總兵王保則以此為藉口誅殺了參與兵變的士兵,至於那些沒有參與兵變的士兵則盡數被驅逐回南方,之後王保將此事奏報朝廷,朝廷予以默認。於是,威風一時的戚家軍就這樣被自己人剿殺在了自己駐防的薊州城內,對此,筆者感到非常的痛心。

那麼,當年為朝廷立下大功的戚家軍為何會因為軍餉而發動兵變呢?

其實,筆者個人認為,當年戚家軍發動兵變一事是假,但索要軍餉一事是真,而索要軍餉所反應出來的則是當時戚家軍所受到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這才是戚家軍最終被剿殺的根本原因。

當年隆慶皇帝調戚繼光北上,主要是戚繼光率領的南兵戰鬥力極強,讓他們面對蒙古以及日益強大的女真人,可以加強北方的防禦,此舉也得到了張居正等朝中大臣的全力支持。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戚繼光很快遭到打壓,最終遭到罷免抑鬱而終,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戚繼光離開後,戚家軍在老將吳惟忠的帶領下,繼續征戰沙場,他們迎來的最後一戰便是萬曆三大徵之朝鮮戰役。

關於朝鮮戰役中戚家軍的表現,朝鮮人的評價最為中肯:

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事實上,平壤戰役中,吳惟忠打的最為勇猛,也是第一個攻入平壤的,而且吳惟忠治軍嚴格,深受朝鮮地方官員百姓的尊重:

(吳惟忠)性簡約,馭眾嚴整,秋毫無所犯,民甚悅服。

由此可見,雖然失去了戚繼光,但是吳惟忠所率領的戚家軍依舊是明朝最閃耀的光芒,可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遭到北兵的嫉妒,繼而遭到打壓。

此種情況,從戰後吳惟忠以及戚家軍遭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可以看出來。

前面說過,吳惟忠當時參與朝鮮戰役取得的功績最高,而且主將宋應昌也曾許諾過先進入平壤者當居“首敘”之功,按此條件,“首敘”之功非吳惟忠莫屬,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首敘”之功最終被北兵將領楊元所得,而此事引起南兵及南方將領的不滿。對此,接替宋應昌的顧養謙也曾說過:

平壤之捷,先等者各有其人,而歸之楊元,則眾論不平。

那麼,吳惟忠遭到不公平待遇僅是個例嗎?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當時以戚家軍為主的南兵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以及軍紀,還有將領的素養都是北方本土軍官士兵所不具備的,朝廷對他們的重用甚至不遠千里調派他們到北方駐守邊關重鎮就已經觸及到了北方本土軍官士兵的利益,所以在朝鮮戰役中,南兵處處受到北兵的打壓,對此,朝鮮人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當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李如松)不為錄功,是以南兵多怨對者

除了功勞被搶之外,南兵還受到了剋扣餉銀的不公平待遇:

以月銀不給事,人多怨詈

當初戚繼光北上,朝廷答應給戚家軍的餉銀要遠高於普通士兵的餉銀,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朝廷需要用更多的餉銀來保持戚家軍的高昂的戰鬥力,二是戚家軍都是義烏人,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來到北方本就應該給他們增加餉銀。

可是,隨著張居正,戚繼光的相繼去世,戚家軍的餉銀便時常遭到拖欠,再加上朝鮮戰役中功勞被搶奪,導致戚家軍將士們心生怨憤,於是發生聚眾索要餉銀一事也並不為過。

但是自古以來,不管因何原因,士兵聚眾鬧事影響非同小可,戚家軍單純聚眾索要餉銀恰好被當時的薊州總兵王保所利用。

王保是北方將領,早就對這些南兵不滿,於是他心生毒計,將那些聚眾的戚家軍全部剿殺殆盡,而後奏報朝廷這些人意圖謀反,自己則是先斬後奏。

因為王保的行為得到了以兵部尚書石星,御史馬文卿的支持,所以萬曆皇帝也沒有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於是三千多戚家軍就這樣成了北兵們的刀下冤魂,而隨著他們離去的還有薊遼地區曾經固若金湯的防守體系,二十多年後,明朝面對後金的崛起一敗塗地,最終在內憂外患下滅亡。


鹹魚閒聊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在薊鎮被殘酷剿殺了。表面原因是薊鎮三協的南兵由於被長期欠軍餉,導致士兵群情激奮。而薊鎮總兵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表面的原因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就是說索要欠餉,聚眾鬧事。然後總兵官就設計殺了鬧事的人。但究其根本,還是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呢?

1. 軍隊財政制度的缺失:

軍餉:明朝軍事從起初的軍戶制到後面的募兵制。萬曆晚期的財政很難支持軍費的支出。當時一般士兵軍餉是每年十八兩,而當時經略軍務的宋應昌答應東征援朝士兵一年43兩左右。宋應昌在位時,都得以實行。而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前,宋應昌被解職了,軍餉未能按期發放,這就埋下了隱患。

賞金:入朝作戰大家都是出生入死,提著腦袋拼命去打仗。戰前答應的賞金一直沒有兌現,這讓士兵們寒心,也是引起兵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宋英昌為了能提高士氣,激發戰鬥力,優待入朝作戰士兵的初衷是好的。但他離職後一切都不能兌現,這反而成了士兵的情緒失控,引起兵亂的原因。

2. 內鬥南北之爭:

軍中:戚家軍都是浙江人--南方人。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中,吳惟忠率領3700多戚家軍參戰,戰功卓著。軍隊統帥李如松(北軍的靈魂人物),在軍功分配上,偏向北軍,把南軍的戰功分到北軍頭上。比如平壤的“首敘”之功,是吳惟忠奮勇先登,結果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卻被北軍將領楊元佔了。李如松這做法引起南兵的憤怒。南兵沒有得到公正對待,事先許諾的獎賞也不到位,明軍內部北兵與南兵之爭愈演愈烈。

朝中:南北之爭,在朝堂上,也是表現得非常明顯。南方的靈魂人物張居正、戚繼光去世後,繼任者多是北方人。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罷官後,南兵更沒有話語權了,之前一切的承諾都找不到兌現的人。薊鎮總兵王保就是北方人,薊鎮兵變的爆發,就是南北矛盾的爆發,南兵被北方軍官誘殺,隨後扣上個謀反的罪名。

薊鎮之變這樣的事情肯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可惜萬曆皇帝和群臣選擇性忽略了。不去解決財政和內鬥的根本原因導致明朝最終的倒塌!

萬曆皇帝


沙雅筆記


要想說清楚戚家軍為何慘遭剿殺,不得不說歷史上最黑暗的“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

看過電影《繡春刀2:修羅戰場》的,大家應該會記得這樣一幕場景,薩爾滸之戰後,陸文昭在慘淡的夕陽下看著屍橫遍野的戰場,悲涼地說了一句:“幾萬條人命,說沒就沒了。要想不這麼死,就換一種活法。”

無論陸文昭還是他的師妹丁白纓,實際都是戚家刀傳人——也就是戚繼光一手創制的戚家軍餘脈。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作為戚家軍的餘脈,為何在這部電影中會刀口向內,參與到一個“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的政治陰謀中? 當帶著這些疑問翻開記載戚家軍的歷史的文獻後,我們會發現:真是黑暗啊——真實的歷史比電影中更黑暗!

“薊州兵變”--一場朝廷縱容的陰謀


話說萬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明朝北方九大邊鎮(類似今天的軍區)薊鎮發生了一件事,在歷史上很不起眼。這一年正是萬曆朝鮮戰爭的第三年,由於前線戰事趨緩,明軍將第一階段入朝的部分士兵調回國內,駐紮在山海關、石門等地。他們的人數約3700人。

戚家軍這支部隊被稱為“南兵”,都是從義烏、處州等地招募,按戚繼光兵法訓練和作戰的軍隊。主將是跟隨戚繼光數十年的老將吳惟忠,也就是說這是不折不扣的戚家軍。

戚家軍在朝鮮的表現非常出色,在平壤戰役中他們奮勇登先,連吳惟忠本人都被鳥銃射穿肚腸,但戚家軍還是第一批登上了城牆,一天一夜就拿下了被日軍佔領了多日的平壤城。

按說遠赴異國,收復一國之都的功勞可以載入史冊,但等待他們的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新任的上司薊鎮總兵官王保,把他們叫到演武場上,然後他們被已經武裝好的明軍友軍包圍、屠殺,最終死亡人數是1700人。

隨後,戚家軍被冠以兵變的罪名上報,雖然有熱血御史為之鳴不平,但是在當時兵部尚書石星的擔保下,總兵王保不但無罪,甚至還因“平定變難”得賞。史稱“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

戚家軍罪名之一是趁亂搶劫殺戮附近的商戶居民,但從朝鮮君臣對這支部隊的評價“功最廉操”,“一路皆立碑頌之”來看,這支部隊軍紀極佳,在朝鮮時是少有的不搶劫不擾民的軍隊,朝鮮當年所立碑到兩百年後還看得見。 在國外戰區尚且如此,到國內反而會搶劫商戶殺戮自己人民? 那原因是什麼呢?他們因何被殺戮?在戰場上他們不過犧牲數百,回國後倒在友軍刀下卻有上千?

戚家軍是一支高薪酬的職業士兵

雖然戚家軍很強調愛國保民教育,但士兵們確確實實是為了高報酬而來,戚繼光也並不諱言這一點,他只是教育士兵們:養貓是為了抓老鼠,養狗是為了看家,你拿著朝廷和百姓的銀子,出力殺賊乃是本分。 在朝鮮期間他們更是雙餉待遇,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達到約43兩,遠遠超過明朝軍隊一般水平。更何況在平壤之戰中,明軍李如松曾經許諾:先登上城牆的賞賜300兩。 但平壤之戰過了接近兩年了,不但先登賞銀沒有兌現,連應該拿的雙餉也有拖欠。冒死和他們一起登城的副總兵吳惟忠也只得了個可笑的20兩賞銀了事。忍無可忍的士兵們鼓譟著要討個說法,

於是,本來就和他們有宿怨的北軍軍官們趁機發難,用兵變的名義殺人,從而節省了這筆費用。 朝廷財政本就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支撐大規模軍費開支,此時看到這樣一個可以一筆勾銷的機會,朝廷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對戚家軍的剿殺。


上千的人命,就這麼沒了,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不會想換一種活法?

像陸文昭那樣攀援權貴做政治投機是一種活法,像後來的關寧軍那樣留起辮子向原本該保護的人民舉起屠刀也是一種活法,活法還有很多很多。

可他們是戚家軍,至少在歷史記載上來看,哪怕是到最後時刻,他們也沒有去改變自己的“活法”。

渾河之戰----戚家軍最後的榮光

薩爾滸大戰結束後,後金攻佔瀋陽。原定計劃增援瀋陽的一支明軍得知消息後,仍然執著地向著瀋陽開進。這支明軍由川兵與浙軍組成,合計人數不到萬人,幾乎都是步兵。 三千浙軍由戚繼光的同族宗親——戚金率領,他曾經因英勇和治軍廉潔(朝鮮人驚奇的發現這些人居然不吃空餉)在朝鮮被一致稱讚。

明軍遠道而來,而後金在瀋陽城以逸代勞,倚城而戰

明軍合計不到萬人,後金軍隊人數估計達到8萬

對方有步兵、騎兵,甚至還能用瀋陽城上的大炮居高臨下射擊明軍軍陣

雖然結局早已註定,但不到萬人的明軍仍然讓佔據了一切優勢的八旗付出了“死傷亦相當”的代價。 在戚家軍的最後時刻,戚金拉住本來準備騎馬逃走的上級童仲揆,讓其留下繼續戰鬥。 “大丈夫報國就在今日!”

歷史書上,對戚家軍最後的記載是“.......力盡矢竭,揮刀殺十七人。大清兵萬矢齊發,仲揆與戚金、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並死焉”。


雲鋒工作室


歷史上,以軍團戰力強大而聞名的有兩支軍隊,一支是宋朝的“岳家軍”,另一支就是“戚家軍”。

戚家軍是有明代名將戚繼光為對抗倭寇而組織的軍隊,倭寇問題一直是困擾明朝的一個邊患問題。自明朝初期,就有一些海盜勾結日本的浪人,以武裝走私搶掠過往船隻和邊境居民為業,到了明朝中期,倭寇問題已經成為大患,為消滅這股勢力,朝廷調任戚繼光擔任浙江都僉事,開啟了戚繼光數十年抗倭的生涯。

為提升抗倭軍隊實力,戚繼光將向來民風彪悍的義烏周邊地區民眾招募進軍隊,對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授之以陣法,如可以變化的“鴛鴦陣”,同時改造和改良了許多火器,大量裝配給士兵,巔峰時期,整個軍隊火器配比率達到了40%。建造了利於海戰的大小戰船。使整個軍隊的戰鬥力提升顯著。

在軍隊實力提升後,對付倭寇幾乎是百戰百勝,取得了包括“台州之戰”、“福建之戰”、“興化之戰”等數百場大捷。打的倭寇聞風喪膽,一旦聽聞“戚家軍”的名號後,就抱頭鼠竄。勇猛的戚家軍不但對付倭寇有一套,對付草原上的韃靼依舊是所向披靡,曾經在馬背上不可一世的遊牧民族,被戚家軍打的落花流水。

而就是這樣一支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的戚家軍,卻在萬曆二十三年,被明朝朝廷無情的剿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戚繼光的失勢和鬱結而終

萬曆十年六月,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病逝,死後不久,就被明神宗萬曆皇帝下令抄家,削去所有官職,一時間,依附於張居正的大臣們盡數被牽連。而被張居正一手提拔起來的戚繼光,自然是首當其衝。

張居正倒臺後,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說戚繼光不應該放在北方,“恐有謀逆之心”,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萬曆十三年,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因此遭到罷免。回鄉後第三年,御史傅光宅上疏剝奪他的俸祿。

就這樣,曾經對朝廷做出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將,被一步步奪走手中的權利,不但官職全免,連俸祿也被剝奪,戚繼光晚年的生活相當悽慘,因為沒有了俸祿,臨死前連抓藥的錢都沒有,他的妻子眼見日子沒法過,也棄戚繼光而去。官場的失勢加之家庭生活的失意,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在飢寒交迫中,與世長辭。

一場內訌葬送了戚家軍

失去了戚繼光的領導,戚家軍就開始處在危機中,當時戚家軍正在北方打仗,本來北方就不是戚家軍的主場,當地還有北軍等當地軍隊,隨著戚繼光的的撤職以及後續戚繼軍將領的不得勢,再加上與北軍的衝突愈演愈烈,整個戚家軍陷入了了一個危險的局勢。

萬曆二十一年,著名的“平壤之戰”爆發,為趕走倭寇,明軍大舉進入朝鮮平壤城下,在攻打平壤城的過程中,戚家軍勇猛異常,為戰鬥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使日軍損失慘重,整場戰鬥,以明軍完勝,日軍慘敗收場。

戰鬥結束後,論功行賞,本來是戚家軍立了頭功,但卻被擔任首領的李如松將功勞給了北軍,而之前答應的懸賞也同樣給了北軍,把戚家軍被逼急了,再加上一直拖欠戚家軍將士們的糧餉,積怨已久,最終造成了譁變。

而北軍的一個將領王保,對於這個機會已經等了很久,看到戚家軍譁變,就以商量解決問題的藉口,將戚家軍的兵士們,引誘至演武場,最終,數千位戚家軍兵士,被預先埋伏在演武場的明軍,全部絞殺,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軍隊,最終倒在了自己隊友的刀下。

明朝朝廷的不作為和軍隊不可調和的矛盾

表面上來看,戚家軍是因為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和長期拖欠糧餉造成的譁變,而朝廷是不得以才剿滅他們的。但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就在於北軍和戚家軍長期矛盾的積累以及朝廷的坐視不理。

在戚繼光管理期間,與北軍的矛盾就存在,但是因為戚繼光的名望和張居正的支持,北軍也好,戚家軍也好,還能在相對平靜的臨界點保持克制。但是隨著張居正被抄家,戚繼光去世,整個戚家軍已經被定性為“張居正一黨”,但因其戰鬥力強,朝廷不得不繼續用他們去打仗,在重視程度上,已經大不如以前,加上背後別有用心的人不斷挑唆,將當年戚繼光一手帶起來的將領紛紛調離或者罷官,使戚家軍的主心骨已經沒了,成為一盤散沙。

而此時,與北軍的矛盾就愈發明顯,沒有強有力的將領壓制,只能任其擴大。而朝廷也知道這種情況,但是置之不理,導致矛盾越來越大,並把偏向北軍的將領李如松安排在戚家軍成為將領,最終在平壤之役後,矛盾爆發,造成了數千將士被隊友殺害的慘劇。

《明史》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朝鮮,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給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時言南兵未嘗反,保縱意擊殺,請遣官按問。巡關御史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書石星附會之,遂以定變功進保秩為真,廕子。督撫孫幰、李頤等亦進官受賜,時論尤之。

總結:戚家軍被剿殺,表面上看是因為拖欠糧餉,實際上是背後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張居正、戚繼光為首的重臣失勢,造成了整個戚家軍的覆滅,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從戚家軍的消失,也看到了明朝晚期朝堂上的許多問題,大明王朝這座大廈,實則早已千瘡百孔,獨木難支亦!


史曉生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縱觀歷朝,軍功越高的“私人武裝”,大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比如南宋的岳家軍,明代的戚家軍。戚繼光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科研人才,在士兵選拔、訓練、武器裝備、排兵佈陣上,戚繼光都做了大膽改良,戚家軍也成為一支幾無敗績的強軍。

在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兩年後,原本隸屬戚繼光的“南兵”,卻被血腥剿殺。三千三百名戚家軍死於非命,也就是說這些士兵沒有死在敵軍戰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劇朝鮮史料記載:

“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戚家軍由戚繼光訓練組建,嘉靖年間在浙江、福建等地抗擊倭寇,之後在隆慶年間調入薊州,戍衛邊疆,立下赫赫戰功。朝鮮戰爭爆發後,吳惟忠率領幾千戚家軍參加了抗日援朝戰爭,在攻克平壤戰役中立下大功,不論戚繼光在與不在,戚家軍依舊延續著不敗的記錄。

那麼為何到了萬曆二十三年,強悍的戚家軍卻被自己人痛下殺手?

缺糧缺餉,引起士兵不滿

萬曆中期總體狀況基本上延續著平穩,但這其中也開始暴露很多問題。當兵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他也是保命的飯碗,很多人當兵是為了吃上飯,如果軍隊不給飯吃,不給發工資,那麼必定會引發士兵不滿,甚至造成兵變。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戚繼光很清楚提高戰鬥力的辦法,為何戚家軍戰力如此之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戚繼光給他的士兵開出了相當優厚的待遇。在戚繼光治下,士兵的基本工資一年大致只有十兩,這個工資不算高,但殺敵獎金極高。

以十二人小隊為例,殺十個倭寇就能得三百兩,殺得越多獎金越高,當然其分配到個人也是相對公平的。這些獎金和福利,戚繼光還在職的時候,是可以保證的,但隨著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被調離薊州,餉銀的問題也就開始出現。

糧餉問題是導致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在萬曆二十三年,拖欠工資的現象已經開始顯露。在朝鮮戰爭中,因為是出國作戰,且行軍路途遙遠,士兵的年薪也不少,基本能到達四十餘兩。雖然無法達到之前的戚家軍水平,但養家餬口是肯定夠用的。

李如松在朝鮮戰役前曾經承諾過相應的獎賞,只是戰後由於兵部侍郎宋應昌和尚書石星意見相左,於是宋應昌被罷免,領導更替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當時承諾的工資獎金,並沒有及時兌現給戚家軍。

雖說戚家軍紀律嚴明,但這事情安到誰頭上都得上火,於是軍中牢騷頻起,有引發兵變的跡象。兵變這件事可大可小,在天啟年間,遼東也經常發不出軍餉,但一般朝廷都以安撫為主,畢竟當時形勢緊急。

而在萬曆中期,尚沒有到達國之危難的境地,兵變就成了大事,朝廷得知後,令人剿殺了三千戚家軍,至此戚家軍也是名存實亡了。

失去後臺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半年後,戚繼光被調任廣東,此時戚繼光的兵權就沒有了,戚家軍也就成了沒孃的孩子。戚繼光是張居正的左膀右臂,張居正位居首輔,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權勢之大明代罕有,作為張居正的親信,戚繼光的待遇自然不薄。

張居正用各種手段保護、支持戚繼光,所以戚繼光的權力有保證,軍隊有保障,後勤糧餉自不必說。甚至只要是戚繼光的奏摺,張居正都會第一時間打開,哪怕是夜晚也不例外。所有人都知道戚繼光的後臺是張居正,在這個強力的保護傘下,戚家軍自然也風光無限。

張居正倒臺,戚繼光同樣被罷免,手下的部隊也會受到牽連,張居正已經成為反叛,新來的領導也就不會再給戚家軍面子。

史料記載:

“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朝鮮,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在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的頂頭上司是薊州總兵王保,假如戚繼光還在,哪怕是總督也不敢動戚家軍,而此時一個總兵就敢直接誘殺幾百戚家軍。想來一個總兵不敢擅自殺掉這麼多人,這其中一定有人主使,也就是說王保是有後臺的,有可能就是兵部尚書石星。

吳惟忠雖然跟隨戚繼光多年,萬曆十九年,負責南兵,也就是戚繼光訓練的部隊,在朝鮮戰爭前是參將之職。第一次朝鮮戰爭後,才升任副總兵,但他也無法護住戚家軍,之後還被罷官。沒有了後臺庇護,加上有兵變嫌疑,隨即成為被剿殺的對象。

剔除不安定因素

在薊州之時,戚家軍有培訓官軍的職責,一方面戚家軍是為了守衛薊門,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薊州的部隊,提高其戰力。戚繼光曾要求訓練十萬戚家軍,但被朝廷否決,也就是說朝廷只希望戚家軍作為利刃或者尖刀,但不希望戚繼光做大做強。

戚繼光直屬的部隊不過四千人,這些全部由戚繼光一人選拔、訓練,所以引發的問題也不小。明朝是很不喜歡武將專權的,朱元璋為了限制武將的權力,設置了兵部、五軍都督府、衛所制度,統兵權、調兵權分離。從土木之變後,五軍都督府權力下降,武將的權力有些許升高,但依舊是文官掌握大權。

戚家軍是明代少數以將領命名的軍隊,這就意味著戚繼光和士兵們關係密切,並且他人無法調動這支部隊,這就是朝廷最不想看到的事。萬曆皇帝廢掉了張居正的一切功勳,雖然戚繼光的結果比張居正好不少,但朝廷對戚家軍也是有所顧忌的。

另外戚家軍以義烏兵為主,士兵間關係密切,有很多都是親屬關係,極其團結。而萬曆年間的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軍隊中的將領,常常會吞併士兵的土地,於是這些南兵就成了腐敗將領的絆腳石。

既然無法從中撈到好處,那麼設法瓦解戚家軍,也可能是很多將領的迫切想法,朝廷的不信任,加上軍隊領導的歪心思,戚家軍就成了異類。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文官和地方將領聯合起來剿滅戚家軍,兵變的真假並不重要了,或許是有人暗中搗鬼,密謀暗殺。

萬曆中期的明軍早已大不如前,貪腐、兼併土地時有發生,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怠政引發多重問題,軍餉常常落實不到位,士兵開始從“精兵”蛻化為“賊兵”。一系列問題影響著明朝的走勢,戚家軍的覆滅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隨著建州女真南侵,明朝的衰亡也就再也無法挽回。

只是可惜了這支勁旅,沒有死在跟後金的戰鬥中,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下,嗚呼哀哉……


楊角風發作


萬曆22年10月,遼東巡撫李化龍向朝廷彙報,此前參加抗倭援朝歸來的南軍,從義烏、金華增補滿員,仍為原來的3700人。

因為新募了兵員,但是朝廷又沒給補充軍隊的銀子,就動用了南軍安家費和南軍軍餉。原本這軍餉朝廷就給得不到位,未能按照此前答應的標準給付。


這就導致了萬曆23年“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的事件。其實從《明實錄》對這次事件的稱呼,就可以看出,朝廷是把“雙糧”當做事件問題的重點的。

就是這隻軍隊此前都是“雙餉制”的,但是朝廷接管後,認為不合理,應該恢復和大明其他部隊普通士兵一樣的待遇。但問題是按照普通待遇的大明士兵是否還能拉出去打仗?

當時李如松率領的“遼東鐵騎”也是“雙餉制”的。結果拉到朝鮮去的軍隊,都是“高傭特種軍隊”。抗倭援朝一次戰役前,李如松遲遲不到位,也有糧餉不到位的因素。

但是這支南軍很顯然沒有李如松的底氣,硬是被兵部侍郎宋應昌額外承諾給忽悠過去了。但是回來之後,發現仗打贏了,自己也死人了,但是朝廷答應的糧餉沒有到位。


另外說他們是兵變,就連《明實錄》也不同意,因為他用了“鼓譟”一詞。啥意思?就是“和平請願”,參加的人沒有帶兵器。

沒有帶兵器能算兵變麼?顯然不能算。但是問題來了,王保仗著自己的後臺是兵部尚書石星,決定剷除大明九邊重鎮裡唯一的非北方勢力南軍。

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人心迄憤惋,故招募鮮有應者。——明·諸葛遠聲《兩朝平壤錄》

這裡說得很清楚,王保手段惡劣,是誘殺。殺了多少南軍呢?1300個。這個數據應該比《明史》裡的百餘人更值得采信。因為萬曆25年以後,南兵的編制一直都是2000多人。

對於這事,朝廷的態度是什麼?處理得非常好,王保升官加爵;“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及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有差,仍令梟示各邊鎮。”

其實發生這種事情,在張居正死後,就非常平常了。因為內閣和邊將穿一條褲子,甚至最終導致了大明的滅亡。孫傳庭後來怎麼死的?洪承疇為什麼投降滿洲?明朝的後期每個閣臣上臺,背後必然都有遼東系將領的影子。


而這支駐守在薊州的海防兵,在《明史·王保傳》中說得很清楚,“薊三協南兵營,戚繼光所募”。也就是傳說中的“戚家軍”。

但那會已經不能叫“戚家軍”了,只能叫“南兵”或者“浙兵”,當時這支軍隊的軍事統帥是吳惟忠。如果有後臺的話,也就只能算是朝廷內的兵部侍郎宋應昌。這比起萬曆10年以前,主帥戚繼光,後臺內閣首輔張居正,實在是沒法比。這支“16世紀地表最強步兵”,就淪落成了後孃養的了。

早知道戚繼光在的時候,這支軍隊絕對是“高薪特種部隊”,不但基礎底薪高,而且打仗有獎勵,有提成,以及比其他軍隊更高的安家費。大致一個戚家軍士兵一年的收入多的時候在近百兩。


所以浙兵東征之前,朝廷是答應過按照原來算法給糧餉和提成的。但是事後,連宋應昌都下臺了,自然沒人兌現這個承諾。結果發了句牢騷,差點全軍覆滅。

簡直無處話淒涼。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朝廷又是這樣的態度。“戚家軍”的結局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渾河血戰,2000多浙兵奉命援救瀋陽,結果被後金2萬騎兵包圍,苦戰無援,最終就再無浙兵了。而義烏、金華因為明末常年徵兵,幾乎也到了無壯丁的可徵的地步。


炒米視角


戚家軍是明朝戚繼光領導的一支總兵力為四千人的抗倭精銳。他們擁有東亞最先進的軍事裝備以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有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還有鳥銃、倭刀、鐵甲,每個人都經過職業化訓練,軍紀嚴明,作戰勇敢,他們善用鴛鴦陣法和方塊陣形,打遍大江南北,百戰百勝戰績輝煌,是 “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


這支軍隊成立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到戚繼光去職中間24年間共打敗敵人15萬多次。但是卻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在石門寨被集體屠殺。剩餘的被驅趕解散“餘黨盡驅南還”, 最終徹底消失。

那麼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呢?

一、戚家軍的創建人戚繼光遭貶官病死,戚家軍遭受不公平待遇

明初,倭寇們(日本浪人和本國的海盜)橫行,他們組織武裝隊伍在明境沿海地區走私、搶掠,危害十萬人。戚繼光奉嘉慶帝之命抗倭,但他苦於明朝軍隊素質太低,就從義烏招募新兵經過嚴格訓練,使其成為精銳。在新河之戰、速戰花街、伏擊上峰嶺永絕日寇 、移兵福建不到一天收復橫嶼島、夜搗牛田等著名戰役中讓日寇聞風喪膽,戚繼光領導戚家軍十餘年在東南沿海蕩平了倭寇。戚家軍威名遠揚,他們所到之處皆受到百姓擁護愛戴。

這支戚繼光一手打造的軍隊的戰鬥力不但讓日寇聞風喪膽,但也引起統治者們的擔憂。雖然戚繼光是為國防募兵,但他完全掌控著這支精銳的兵權,可以說他已經成為這支軍隊的軍魂,這讓朝中掌握軍政大權的文官們情何以堪?光“戚家軍”這個名號就夠讓他們窩心了,而一些武將中的保守派也無法容忍戚繼光的這種專權的做法。隨著朝廷內部黨爭越演愈烈,終於他們等到對戚繼光痛下狠手的一天。



權臣內閣首輔張居正屍骨未寒遭到萬曆帝的清算,戚繼光因是張居正這邊的人,而遭到給事中張鼎思和張希皋等人彈劾,一貶再貶,最後直接打回老家成了平頭百姓,最終病死。戚繼光死了,也就等於戚家軍失去了根。戚家軍也順其自然地受到“特殊”對待,他們遭到北方那些軍官的打壓。雖然戚家軍拼死參加了萬曆援朝戰爭,以及對抗努爾哈赤後金的戰爭,但朝廷長期欠工資不發。在前線拼死的戚家軍連正常的軍餉都無法領到手,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度日,軍中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二、討薪不成被冤斬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間,戚家軍奉命從半島回國,駐紮石門寨。此時仍沒有發工資,他們無法贍養家中老小,天氣漸寒,家人無錢購置冬衣甚至填飽肚腹。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更何況是血氣方剛的軍人,很快他們團結起來,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薪運動。他們呼喊著讓薊州總兵快發工資,並要求承諾給平壤之戰中立功士兵的獎勵金一塊發放。

王保早就對戚家軍有偏見,他藉助這次戚家軍的“集體鬧事”對戚家軍進行誘殺,殺戚家軍的藉口就是:

“南兵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明史 王保傳》

且王保使用的計策很卑鄙。



《明神宗實錄》載:王保先答應戚家軍所提出的一切條件,但他要求戚家軍放下武器才能進入演武場談條件領工資。當這些戚家軍進入演武場就突然遭到猝不及防的殺戮。

“薊三協南兵營,戚繼光所募” “南兵已唯唯聽命” “及甫入校場,而王保揮兵亂斬,死者無數”——《明史》

就這樣手無寸鐵的戚家軍被冤殺多數。

倖存的一少部分已經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所驚呆,但也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緊接著,王保把這些戚家軍分批處理,並點名處置。“隨點隨斬”,短短的時間內殺死戚家軍無數。對於戚家軍在演武場內被殺的具體人數,歷史上有不同的記載,《明史》記載為 “數百人”;《朝鮮宣祖實錄》的記載則是“殺三千三百餘口”;《兩朝平攘錄》則記載為“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咱們姑且不論死多少人,這次血腥的屠殺是永遠也掩蓋不了的史實。還有一點這些戚家軍死的很冤,戚家軍是因“鼓譟”被殺,但他們並沒有發動“兵變”,歷史上有幾個發動兵變的士兵,會乖乖放下武器徒手兵變呢?

對於那些幸運的沒有去武場的戚家軍則被驅趕到南方準備隨時當炮灰。

“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返”—— 《明神宗實錄》

事變後,朝中有良知的大臣汪以時、戴士衡等為戚家軍鳴不平,主張懲治王保。但卻遭到兵部尚書石興和御史馬文卿的反對,他們二人還使王保搖身變成平叛亂軍的大功臣。

戚家軍將士的心從此寒透了!也從此 ,戚家軍的作戰能力下降,最終在對後金作戰時,在瀋陽城南的渾河一戰中全軍覆沒。不久的將來,滿清入關改朝換代。

順便說一下王保的結局,王保在一次出兵半島敕保防海時,死於海州,贈左都督。王保的兒子王學書世最終被李自成殺死。


小姐姐講史


一個政權久了,內部也就漸漸出現了問題,正如民間流傳劉伯溫那句預言所說的“明朝到萬子萬孫(萬曆年間)為止”,果然到了萬曆年間,鎮守東北邊境重鎮,驍勇善戰的戚家軍最終被自家人剿殺,所以,這其實是統治集團內部問題所在而致。

戚繼光的戚家軍是由當時在朝廷掌握著大權的張居正為支持戚繼光抗擊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花重金組建的,而張居正和戚繼光死後,戚家軍就幾乎成了明朝統治高層眼裡的“異類”,受到了張居正反對派的排擠。

平定倭寇之亂後,公元1567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領軍隊被朝廷委派到當時大明王朝東北最重要的軍事重鎮薊縣駐守,以防止蒙古軍和後金的南侵。戚家軍的鳥銃以及獨特的戚家軍陣法使得北方騎兵膽戰心驚,不敢南下一步。而戚繼光在《辨請兵議》裡上奏朝廷時也說“且鳥銃一技,乃戰虜長器。北人不習,北匠造亦不如法,此為南兵慣熟。”直接指出了北方軍隊的不足之處。

但是,隨著明朝後期嚴重的地域黨派之爭,北官看不慣戚家軍,而戚家軍也覺得北兵傻逼,從而導致南北兵之間發生矛盾。

隨著張居正死後,戚繼光也被調往南方,北方的戚家軍被剋扣軍餉一事,便把南北兵之間的爭鬥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原來,由於南兵戚家軍都是義烏等地人,當初招募時,朝廷許諾的各種薪銀加起來總和大約有43兩的年薪。這是戚繼光和宋應昌在職時給抗倭士兵的薪水。也正是有這麼高的薪水,戚家軍才答應北上。而當時北兵的傳統薪水是每年18兩。後來戚繼光被派南下,宋應昌也在黨爭中卸任後,戚家軍不但被嚴重拖欠軍餉,而且經常受到北兵的欺負。

於是,英勇無畏的戚家軍紛紛請求朝廷趕緊照常發放軍餉,但是這樣一來,就被有意欺負南兵的北方官員給利用了。北官御史馬經綸上書說:“南兵屢噪乃薊鎮痼疾……今則漸成逆亂,若復過為姑息,不行盡數驅逐,貽患必深。”這就明擺著要致戚家軍於死地,從此陰謀一直在醞釀中,直到有一天終將發生。

萬曆23年(公元1595年10月12日),當時駐紮於薊鎮的三千戚家軍,由於在東征朝鮮的戰爭中立下首功,副將吳惟忠更是第一個登上城樓。可是,北官王保為了平衡南北兵,於是分吃了戚家軍的軍功。許諾給吳惟忠的賞銀也只打發了20兩,為此,戚家軍集體向總兵王保討要說法。

王保假裝著笑臉,拍著吳惟忠的肩膀說:“吳老弟啊,你們戚家軍這麼英勇,這次你們奪得了首功,上面不會虧待你的。這樣吧,你率領你們的三千兄弟全部到校武場集合去,我這就派人把拖欠你們的薪水和賞銀全都給補上。”一邊說一邊朝身邊的親衛使了個眼色。

哪知,當吳惟忠帶著三千戚家軍集合在校武場後,卻遲遲等不到王保,反而突然之間,無數支箭矢射向戚家軍,頓時,無數的吶喊和咒罵聲響徹天空,一個個齊家軍紛紛倒地,3300多戚家軍就這樣被屠殺殆盡。戚家軍絲毫沒有料到竟然會遭到自己人的屠殺。

幾天後,王保上奏朝廷:“已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折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這只是簡單的被記載於《明神宗實錄》中,明史並無記載,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微不足道之事。而《朝鮮宣祖實錄》也說:“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錢糧不加,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這就是所謂的“萬曆23年薊州兵變”。可以說,戚家軍被剿殺,加快了明朝滅亡的步伐。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