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援鄂抗疫記:醫護人員日記選(十八)《山川一帶同煙雨》

印象貴州網訊(吳子朗)人物檔案:周品嬌,貴航三OO醫院援鄂醫療小組第1批成員,護士,一線護理工作經歷10年。

3月20日,春分,來鄂州的53天,我們即將返程。53天裡經歷的難忘點滴,又不禁湧上心頭。那些從省內各醫院挺身而出,和我們並肩作戰的醫護戰友;那些經我們救治,從重症病房轉出去輕症病房的病友;那些在後方關心慰問我們家人的領導、同事;那些從貴州源源不斷運來鄂州的物資、“溫暖包”;那些照顧我們食宿的駐地工作人員;……

貴州援鄂抗疫記:醫護人員日記選(十八)《山川一帶同煙雨》

記得有一天中餐,駐地酒店的大堂經理、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排隊打飯時,除了自己吃的,還專門用一個餐盒打了一份。簡短交談,知道她是給自己的兒子準備的。她說,她兒子是本地交警,當天執勤,她又在酒店上班,家裡沒人做飯,街上餐館也都沒營業。一會她吃完,要把這個餐盒送到兒子的執勤點。特殊時期,一個個她這樣的鄂州家庭,不同成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著,普通又堅韌。能戰勝疫情,我不會忘記他們的默默付出。我們今天的早餐提前到早晨六點開餐,駐地酒店的工作人員,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忙碌的呢?想到這,不禁又有些感動。

去餐廳打早餐,遇見本院同科室的援鄂醫療小組組長鍾俊,他在等車去鄂州中心醫院上班。這一次,他和隋穎姐留下,將堅守到最後的病人清零。他說:“你們先行一步,我們隨後會來。”

雖然平時總和鍾俊主任拌嘴,但現在想到他不能和我們一起回去,我一時有些難過,相信他們肯定能完成任務,不辱使命。在山莊外,大巴車已停靠在路邊,隋穎姐給我們送行,大家擁抱作別,場面令人激動、感傷、不捨。揮手,高喊“鄂州貴州、風雨同舟”,高唱《我在貴州等你》……

一個多小時的飛行途中,想父母、想丈夫、想兒子。

貴州援鄂抗疫記:醫護人員日記選(十八)《山川一帶同煙雨》

“你每天治的這些病人都很重,這是你的職責,你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想那個每次通話都反覆這樣說的親媽。也想那個四處為我買辣子雞準備真空包裝好寄來的婆婆媽。

想起“情人節”之前,和丈夫開玩笑要個錢買不到的節日禮物,結果“情人節”收到他寄來的畫,——他照著結婚照上的我畫的一幅素描。他想了好幾天、畫了好幾天,真難為了這個非專業人士。電話裡,他提示我:你忘了我的籍貫了?你去湖北支援抗疫是“應該的”。

我這才想起,我是湖北人的媳婦啊,支援“婆家”抗疫是“應該的”。丈夫的爺爺是湖北鍾祥縣人,家裡唯一的男丁,從當“紅小鬼”起,家裡人十幾年沒有他的音訊。他走後,家裡面怕斷了香火,他姐姐招了一個入贅女婿。

新中國成立後,爺爺在貴州公安系統工作,落地生根,最後從貴陽王武監獄離休。爺爺生前,他姐姐的後代們多次到貴陽看望,我來鄂州支援抗疫期間,也接到一個堂哥從荊門打來的問候電話。想起這些,我覺得支援“婆家”抗疫確實是“應該的”。這真是“山川一帶同煙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視頻通話裡,兒子知道我是在鄂州和病毒在打仗,但他最常問的還是“媽媽你多久回來?”我說需要坐專機才能回得去,其他的飛機來不了。大概是太想我了,他說:那我喊小姨在淘寶上買個飛機,我來接你回去。

貴州援鄂抗疫記:醫護人員日記選(十八)《山川一帶同煙雨》

飛機在貴陽降落,兒子電話裡告訴我,他和他外婆給我準備的“驚喜”已經好了。他外婆帶他去商店買了金色的紙、氣球,還帶他在我們去往隔離、休整地點的必經之路邊,目送我們的車隊離去。

回來了,住進休整的酒店了,吃到了久違的酸粉、豆腐園子。

飯後不久,兒子打來視頻電話,大約是實在忍不住了,他說:“媽媽,我想過來和你一起住,想真正的抱抱你。不想在電話裡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