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評《安家》,說明了中國電視劇、電影、娛樂圈哪些問題?

娛樂抖料


這幾天看到了很多關於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的報道!網傳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來自工人日報的文章,標題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

正文內容大肆批判《安家》《完美關係》這類“懸浮劇”,即使有孫儷的加入,也無法改變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要知道,孫儷可是連貫多年的“電視劇女王”。“孫儷出品,必屬精品”一度成為大家的固有印象。可無奈“演技派也拯救不了懸浮劇”。

先不談這篇文章是否中肯,我想先糾正一個問題,人民日報並沒有轉載這篇名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作為一個官媒,一言一行都影響甚廣,前幾天剛看到類似的報道,我就查找了人民日報的頭條號和微博,並沒有看到這篇文章,又或者發完又刪了?但是正常情況下官媒應該不會有這種操作。畢竟人民日報不是娛樂號。

既然說到了《安家》,我們就來談談這部劇,《安家》自開播以來便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基本上每天都掛在微博熱搜上,網友對這部劇褒貶不一,但是就目前來看,《安家》的確有點低於預期了,豆瓣評分只有6.2。

當然也可能是大家對孫儷的期望值過高,其實孫儷在這部劇裡的表演並不是很出彩,感覺有點用力過猛,演技被客串的海清吊打。倒是羅晉和配角的表現都很亮眼。尤其是相聲小王爺王自健的出演,讓人感覺他終於走出低谷,開始新的生活了。

每天都有很多網友說,看《安家》要被氣死了。首先是女主的標配,悲慘的原生家庭,從母親到弟弟,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壓榨著女主,沒有絲毫的親情。其次,說是房產中介職業劇,編劇強調了每個故事都有原型,可是每賣一套房,就有一個惡人出現,每個故事都讓人很生氣,感覺房產中介做的是居委會大媽的活。

各種調節矛盾,幫客戶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甚至幫客戶勸退小三,的確挺懸浮的,不切實際。

當然看多了娛樂圈新聞的網友也都知道,闞先生和知否的故事倒是的確來源於生活,畢竟喜餅,靠原配發家,文藝小三,編劇就差把原型的名字說出來了,你是不是也猜到了呢?

一部劇好不好,除了演員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劇,職業劇就要切合實際。《安家》雖然說是一部職業劇,但觀感上更像是一部狗血倫理劇,把各種不幸和戲劇衝突摻雜在一起,很難讓觀眾引起共鳴。

同期上映的職業劇還有《完美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劇的導演都是安建。兩部劇撞配角撞場景,多少看著有點跳戲。《完美關係》作為一部公關行業的職業劇,豆瓣評分低到了4.0,可以說比起《安家》,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完美關係》作為國內首部公關題材劇,開播後,在公關行業內引發很大爭議。公共關係諮詢公司萬博宣偉中國區董事長劉希平在接受新浪時尚採訪時表示,該劇對公關行業和公關人的呈現完全是誤導的,“這個劇把我們公關人塑造成很霸道、很自以為是的形象,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情,包括申奧,幫政府機構和企業做事等等,全都沒體現,取而代之的都是些八卦之事,公司內鬥、名人緋聞、富二代逃逸…沒有正面的案例。”他還表示,現實中的公關人不會做私家偵探的工作,不會取英文名,更不會像劇中那麼“客戶至上”,“如果客戶違反常識,違反法律道德,而你還要繼續幫他,這是不可能的。為了賺錢無所不用,這完全不是我們公關人的想法。”

希望在創造行業劇的時候編劇能夠好好的去了解一個行業,而不是想當然,一味地製造戲劇衝突。

娛樂圈現在太過於浮躁,希望從業人員能用心的去完成作品,帶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商業化,粗製濫造。


八卦小天后er


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安家》還是一部不錯的劇,看到後面尤其是劇情一次次發展,我忽然發現,這裡面的好人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先說其他人,當老嚴夫婦將自己積讚了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房子,但最終二老還是落得居無定所之後,我就準備棄劇了。

小編深知社會上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但是在劇中還是希望有個完美的結局。我們不希望在社會上被洗禮過的自己,在看到這麼壓抑的劇情。是的,這不是逃避,只是自己給以自己心裡面的那一點點安慰。

劇情在一點點發展,可是幾乎沒有一個劇情是可以以歡樂美滿的劇情結束。或許是自己身處的社會太過骯髒,所以更希望從劇中看到那麼作為一點點的光明。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社會,我們需要在社會中一點點摸爬滾打,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獨立勇敢的站起來。


安米心理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為懸浮劇,實則上也反映出了國內市場影視片的一些不足之處。

第一人物角色: 從房似錦的人物出生來看就有點不和邏輯,她的身世是被親人扔進井裡,還撕了她的錄取通知書,如果放在如今的社會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還有其次的朱閃閃,一個在工作方面沒有什麼作為的女生,老實說如今這個社會,老闆如果看到你沒有業績,就直接開除了,也不會有什麼機會不機會的。

第二劇情:《安家》的劇情歌《完美關係》得劇情有著相似之處,從整個劇本來看編劇沒有太多的個人主觀觀點,更多的是效仿完美關係的劇情。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也表明了國內影視劇有許多的改進之處。

也是通過《安家》讓我明白了劇本的重要性。一部好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離不開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和有創新的劇本才吸引觀眾,才會讓觀眾感興趣。






Movie之旅


說到最近很火的《安家》我也挺喜歡看,但是看的久了你就會發現電視就是電視,變不了現實生活!其實這種問題大多數電視電影都存在,而且問題太多,接下來就談談我的感受,關於娛樂影視圈的問題:

第一 內容嚴重不符合事實

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就拿《安家》來說,這個門店就是個問題,這一群人真的能像電視機裡一樣和諧有鬥志而且戀愛的風生水起麼?如果你也這麼想我只想說孩子你太天真!

第二 對行業不負責!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電視上演的真的是那樣麼?人們往往喜歡從電視裡提取出不好的地方!佣金高?內部操作?欺騙?等等!你以為拍這個電視是為了這個行業,我只想說你毀了他!

第三 劇情狗血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都喜歡加愛情在裡面,本來好好的電視你加點愛情進入,不倫不類!你覺得房似錦和徐姑姑看起來是情侶麼?還有王自健和閃閃這相處方式!是給現在的情侶個壞榜樣麼?






天使vlove美麗


近日,人民日報轉發了一篇工人日報名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該篇文章中直接點名批評了最近的熱播劇《安家》,《完美關係》以及《精英律師》。


該篇文章中用了犀利的言辭,大膽批評所謂的影后視後,影帝視帝,頂著光環也沒能扭轉職業劇的口碑,職業劇的一貫作風是拍一行,毀一行。目前國產劇(不僅僅指職業劇)都有瑪麗蘇的狗血情節,霸道總裁,豪門傻白甜,帥哥靚女多角戀愛這些都是標配。雖然故事情節,會讓人覺得不太真實,但是隻要不偏激軌道太離譜,我認為這都沒什麼,本來是閒暇時打發時間,何必那麼較真。

但是唯一不能忍就是演員的演技,如果故事情節離譜,演員的演技又浮誇到不行,那就簡直不能直視了。比如《完美關係》劇情能接受,但兩大主演的演技卻讓人失望,尷尬,浮誇,用力過猛,人民日報批評的一點沒錯。

人民日報批評的這三部劇恰巧我都看兩部(精英律師沒看過),《安家》與《完美關係》中的主演都是非常成熟的且有知名度演員,兩部劇的都是職業劇,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打著職業劇的旗號談戀愛。其實這樣的劇情形式也是現下觀眾所喜愛的,或許你會說賣房子就賣房子,幹嘛扯一堆家長裡短,做公關就做公關,幹嘛到處充滿著愛情的酸腐味,這樣做都是為了收視率啊,沒有情感戲的調劑,職業劇太乏味了,留不住觀眾的。


娛間客棧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說明現在影視劇圈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毫無底線。電視劇劇情狗血,演員演技浮誇,娛樂至死。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讓孫儷人設崩塌

3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對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和《完美關係》作出評價。稱它們是“懸浮劇”,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影帝的頭銜,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職業作風。




懸浮劇,顧名思義,脫離現實的電視劇。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到底是不是懸浮劇呢?

《安家》的主題是房子,有關房產中介這一個行業的職業劇。劇方在宣傳的時候,打著嚴謹、專業的旗號,讓網友很是期待。

沒想到電視劇開播以後,沒看了幾集,就沒什麼興趣了,生活中真實的房產中介,估計看了都想打人。前面幾集跟房產中介職業有關,後面完全就是胡編亂造,生搬硬套,很多不合常理,毀了房產中介這一形象,正是十足的懸浮劇。


比如有一個細節,由孫儷扮演的房似錦,竟然有權利將代售的毛坯房,裝修成了精裝房,這種行為太滑稽,真實的房產中介是不能這麼做的。

電視劇名義上是賣房子,實際上卻是在塑造孫儷在劇中的女強人形象。而孫儷為了顯示自己的氣場,就如同《甄嬛傳》中的皇后一樣,表情太浮誇,表演用力過猛,動不動就板著臉罵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她500萬一樣。


劇中的羅晉又是一個無論怎麼樣,自己都很無所謂,裝酷的狀態。而他這個年齡又不適合裝酷,外表一看就是中年大叔,很令人無語。

所以,《安家》根本不專業,也不嚴謹,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各方面都不行,但卻在網上炒得火熱,前兩天收視率還是第一。只能說,現在的影視劇為了追求利益,全是流量當道,沒有任何底線了,難怪會遭到人民日報的批判。


而孫儷之前好不容易積攢了多年的人設則完全崩塌。以前的她,給人的印象是敬業努力,臺詞功底強,一條過,對劇本的選擇很嚴格,不會選擇故事情節不好的,不適合自己的,現在看來並非如此。演員和導演、編劇一樣,都是利益當先,其他的無所謂。

編劇、導演、演員缺少生活體驗,電視劇不值得看

可以說,《安家》與現實中的房產中介生活完全脫軌。整個故事情節就是編劇憑藉個人想象捏造出來的,他沒有體驗過房產中介的工作,也懶得去體驗。


不止是編劇,導演以及主演孫儷、羅晉都缺少生活體驗。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節,他們這些人都沒有提出過異議,竟然合夥把電視劇拍完了,更加折射出整個行業的問題。

現在的影視劇根本不是為了傳遞什麼價值觀,弘揚正能量,而是為了賺錢,故意製造話題吸引眼球。如果《安家》拍的和真實的生活一樣,就不會引發吐槽,當然就不會有熱度了,必須要狗血才可以。

藝術來源於生活,可他們卻偏偏遠離生活。所以說,現在的國產劇真不能看,孫儷這樣的明星更不值得追捧,全是娛樂至死。


R娛記


《安家》我記得有關孫儷的一個採訪,她說自己剛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也覺得很扯,現實生活中,哪有這樣的事情,但是等她見到原型人物的時候,才明白原來現實生活甚至更加無奈和狗血,反映現實生活這是沒有問題的,這部分我覺得是不應該被批評的。

但是為什麼又被成為“懸浮劇”,影視作品歸根是給大眾服務的,大眾社會就是土壤,影視作品從這裡生根、開花,再重新反哺於社會。現在我們為什麼看一些影視劇,兩三集就想棄了,說明大眾的期待上升了,這是一件好事情,證明以往的影視劇或多或少促進了大眾品味的提升。

現在的電視劇應該突破以往的模式了,不是一定得有愛情元素,也不是一定得有壞人物,是該改變了,再這樣就跟不上大眾的步伐了哦,創作者還是應該多體驗體驗生活,看看現在的大眾是不是還喜歡以往的電視劇模式。是不是偷懶了?為了出品電視劇就套用模式了?是不是有點趨利有點忽視初心了?還是不敢輕易改變呀?大眾可不是好糊弄的哦。

歸根結底說明影視圈確實該思考一下了,是否太趨利、太懶惰。

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是壞事,百家爭鳴嘛,矛盾是促進事情發展的根本動力。來啊,討論起來吧,當然別上升人身攻擊,就事論事,讓我們的影視行業茁壯成長吧。


執四水


大實話:這其實是一種價值觀導向的問題,確實應該整頓警告。

《安家》這部電視劇應該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一個劇了,除了該劇以當下最熱門的“房子”作為話題,並且劇中的演員各個也都是實力派。但是,在價值觀層面,這部劇在很多方面表達的卻是一個非常片面,甚至是有點極端的價值觀。

比如說,在劇中有一個片段是徐姑姑和張乘乘通過辦理假離婚而增加購房名額,雖然這個在現實情況中確實出現過,但是,作為一部有著很強影響力的電視劇來說,這兩個人卻沒有因為這種違規操作而受到任何懲罰,那麼,這就有問題了。因為,像這種假離婚購房的行為,本身就是都其他人合法權益的一種損害,作為電視劇來說,你的結果不應該是兩人相安無事,而是應該違規的人受到懲罰。

然後就是劇中所宣傳的一種通過賣房子給人感覺很容易暴富的感覺,這個同樣是比較不合適的。這樣的情況雖然在現實中也有,但是,這就是極端個別現象。並且,也都是相對辛苦的,而電視劇中卻體現的是處處的巧合,甚至是通過房產中介自己聯繫裝修,以加快賣房,這個顯然是跟現實不符合的。

還有就是劇張乘乘的婚內出軌也是沒有得到任何懲罰的,甚至還通過賣萌撒嬌來企圖換取徐姑姑的同情,身邊還有閨蜜幫著出餿主意。還說什麼讓徐姑姑也在外邊找一個,大家就公平了之類的話,簡直就是胡鬧。要知道,看電視不只是成年人,還有很多涉世未深的未成年,難不成,你想給他們塑造的形象就是上海的女人就是這樣?撒嬌賣萌的張乘乘,傻白甜的不務正業一心只求高富帥的朱閃閃?請問這又是什麼價值觀?

當然,很多人會說,電視劇就應該源自於生活,源於現實,這樣才更加真實。是的,藝術確實應該源於生活,但是,更應該是通過合適的表達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應該教人投機取巧不務正業。

我這麼說吧,你會拿電視劇中表現出來的價值觀來教育你的孩子嗎?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吧。但是,你能保證你孩子看完這樣的內容後不往那方面思考?人的思想是不受控制的。我承認,現實中確實有壞人暫時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電視劇這樣表現就合理。因為現實中那些事情不是常態,但是,電視劇中一集也就四十分鐘,而受眾又是上億國人,這個影響就大了。

還有就是房四錦的母親不斷對女兒敲詐,這也是一個容易破壞親人關係的一種價值觀,這和廣坤和蘇大強那種還不通,那兩位更多是好心辦壞事,而潘貴雨則是真的敲詐勒索,完全把閨女當賺錢機器。要知道,影視作品的內容不僅僅在於反應現實,更是在於可以啟發大眾解決問題,如果只是一味地把現實中不好的一面放大,那無異於作惡。

這樣的電視劇,難道不應該接受批評嗎?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前段宅家時期,茶餘飯後總聽老婆女兒議論《安家》咋的咋的,以為又是摳圖編碼的流量劇,沒甚在意。直至看到人民日報所發《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惹起興致,於是把《安家》已出劇目打包看了一遍。個人感覺,除了一些誇張煽情的應景花絮外 ,還挺接地氣的。目前社會,房子、車子、票子就是成功與否的標準測量儀,再深刻的人文思想哲學理念偉大精神都無法遮掩住,物質條件決定了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生存準則和生活態度,直接影響著每個人面臨三岔路口時的左右抉擇 ,這是不爭的事實。

或許人們都知道,物質至上的價值觀是偏激冷酷的,但現實如此,生活如此,誰又能改變?誰又會來改變?

揹著沉重的蝸牛殼,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我們,壓根沒指望天上菩薩會有一天慈降甘露,普度眾生。所以,我們在苦海中自泅自渡時,請非誠勿擾,至於《安家》優劣,喜者自喜,樂者自樂,您忙大事去吧!




朝雨輕塵


你好,我是影視領域作者

人民日報批《安家》為“懸浮劇”拍一行,毀一行

主要反應了現在娛樂圈現在拍攝的現實題材局脫離國內現實,劇中的很多情節都搬套得生硬刻板,沒有什麼常識,甚至有些“狗血”,經常穿插著各種老套的橋段,霸道總裁、婆媳矛盾、車禍失憶等等,十分的不現實。而且,懸浮劇很多也都是翻拍國外的劇集,甚至原版復刻,很多時候也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現象。《安家》的前三集是很符合職業劇的,但是第四集開始就變得狗血。

現在的電視劇劇中的事件和情感都憑空而來,找不到真實生活的對應,動輒五十集起跳,橋段高度雷同、千篇一律,比如豪門恩怨、車禍失憶、偷龍轉鳳等橋段密集出現。

《安家》劇情懸浮主要體現在

1主角出身:《安家》中的方似錦倒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打拼,但是身世慘絕人寰,不僅把她扔在井裡,還直接撕了她的錄取通知。

2情節類似:《安家》和《完美關係》兩部劇的主角情感線也如出一轍,男女主人公一開始都看對方不順眼,後來又愛上對方。《安家》刻意安排了一個橋段,讓男主角的老婆出軌,然後男女主角就住在一起。雖然牽強,好歹也是有個相處的空間,發現對方的優點。《完美關係》則安排女主角的男朋友偷她的商業機密,然後被男主角揭穿。最莫名其妙的是,戀愛的時候,女主與男主吵得不可開交;失戀後還與男主大吵了一番,感覺兩個人都要分道揚鑣,卻又突然吻在了一起

3出軌成風:《安家》中張乘乘、闞文濤出軌而且沒有絲毫的悔意,只是覺得犯了“一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簡直是毀三觀。

總之,希望現影視圈吸取教訓,多創作出優質,真實,不“懸浮”的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