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一國所擁有最高兵力數字的記錄是多少?

陳德霖


人類歷史上動用兵力最多的時期是在二戰,此時的人類文明已經發展的非常高了,國家組織和生產力是以往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所動員的軍隊數量也是前無古人的,甚至後無來者

在20世紀之前,人類總動員兵力最高的戰爭是1861年-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北軍的參戰兵力達到了驚人的200多萬,而南方也有100萬人參戰,在南北戰爭之前,這麼大規模的兵力投入從未出現過,堪稱世紀大亂戰。

而到了一戰時,隨著後勤保障能力的提高和進步一的工業化,世界各大強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就更加恐怖了,僅法國在一戰時就動員兵力超過350萬人,可謂是傾舉國之力。

到了二戰時,戰爭的規模已經是無以復加了,數百萬人參加的大會戰比比皆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僅僅雙方的傷亡人數就達到了230萬人!

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的兵力動員應該是最高的,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每年的現役軍人都在600萬以上,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蘇聯現役軍人多達1280萬。(蘇聯紅軍)

作為二戰的歐洲策源地,納粹德國在二戰時的兵力與蘇聯也是不相上下,到戰爭結束時,德軍尚存五六百萬軍隊,而在1943年時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200萬人,是德國的巔峰時期。(納粹德軍)

除了蘇聯和德國,美國在二戰時的總兵力也是很恐怖,在二戰結束時,美軍的現役部隊也多達1100萬人。(美軍通過凱旋門)

二戰期間之所以動員的軍隊如此之多,是因為近代工業革命大幅提高了生產力,各國的工業能力有著顯著的提升,可以支撐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軍隊的戰爭補給。並且完善的國家行政體系也方便於徵兵和訓練,這才使得軍隊數量猛烈攀升。

如果在古代,低下的生產力是很難負擔得起上百萬人作戰的,尤其是遠距離作戰。例如在1876-1878年的清政府收復新疆之戰中,左宗棠一共帶了七萬多瀟湘子弟出關作戰,雖然兵力不多,但這個數量已經是清政府所能承擔的極限了。

而且這七萬人並非全是戰鬥人員,其中只要約3萬人是真正的一線士兵,其他的都是後勤保障人員。因為在那個年代是沒有公路和鐵路的,飛機就更別想了,後勤運輸是十分艱難的,尤其是收復新疆這種遠征作戰,後勤壓力特別巨大,運輸保證人員的數量遠遠多餘戰鬥士兵數量,通常是在路上消耗兩石到三石糧食,才能將一石糧食送到前線,大部分糧食都被押送的民夫消耗了。(從蘭州到新疆伊犁的距離真的非常遙遠,而且中途幾乎沒有什麼補給站,大軍一切的軍需都要從內地轉運而來,耗費巨大)

如此一來,士兵的數量就不能很多,假如有一百萬人參戰,那麼就至少要有200萬人參與後勤保障工作,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而且這麼多人被徵調到前線,後方誰來種地?誰來打糧食?古代可是沒有化肥和拖拉機的,農業生產力比今天要低多了,需要大量密集的人口去耕作,所以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徵調走。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征戰所動用的兵力確實恐怖,在2000多年前,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就投入了上百萬的兵力。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軍隊中也並都是一線戰鬥人員,這裡面同樣包含了大量的民夫。並且中原國家大戰時戰線都不是很長,後勤運輸尚且在承受範圍之內,再加上一些河流輔助運輸,這才使得戰國時期出現了幾十萬的大會戰。

可是如果是出關的遠距離作戰,即便是大一統的中原帝國,最多也只能發兵十幾萬作戰,因為要保證這十幾萬人的後勤,政府要組織二三十萬人搞運輸,壓力非常大。

後勤保障的難題一直到工業革命後才得以解決,汽車、火車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後勤保障能力,而無線電技術的應用也讓指揮官可以控制更多的軍隊,此後戰爭中各國所投入的兵力就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在17世紀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時,沙俄軍隊從歐洲跋涉而來,最多時也就七八百人。而清軍由於距離後方較近,可以調集3000多人迎戰,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然而到了1900年,沙俄趁八國聯軍侵華之際,在遠東調集18萬大軍入侵中國東北地區,所動用的軍隊甚至遠超清軍在東北的駐軍。

沙俄之所以能調動那麼多軍隊前往遠東地區,就是因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雖然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完全建成,但是已經大大緩解了俄羅斯往遠東增兵的壓力。(西伯利亞大鐵路極大的加強了俄羅斯對遠東的控制)

後來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到了二戰時,各國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爆兵,甚至出現了擁兵千萬的空前壯舉。


千佛山車神


蘇聯在二戰時期動員了3400萬人,包括差不多800萬女兵,在當時絕對是兵力全球第一。而且冷戰時期,蘇聯兵力也是世界第一!

據統計1984時,蘇聯有193個師,其中136個摩托化步兵師、50個坦克師和7個空降師。擁有主戰坦克5.3萬輛、裝甲車7.4萬輛、大口徑自行火炮5.4萬門。三軍總兵力達到了600多萬人,僅僅在遠東就部署了上萬的裝甲部隊,百萬大軍。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蘇聯巨大的預備兵隊伍,戰爭一爆發。蘇聯擁有大量庫存武器,以及大量預備役士兵,可以迅速使陸軍擴大到1500萬人!這在當時有多麼恐怖,只需要蘇聯鋼鐵洪流開動,整個歐洲大陸都得顫抖!

然而現在,看一看烏克蘭的坦克墳場,我們就知道了,國好戰必亡!


小司馬遷論史


導語: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莫過於二戰了,這次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



二戰中軍隊規模超過千萬的國家有3個,分別是蘇聯、德國和美國。擁有最高兵力的毫無疑問是:蘇聯


那麼蘇聯最高兵力數字的記錄是多少?



他們不愧為戰鬥民族,民風極為彪悍,在二戰對抗德國的時期,一共就動員了整整3400萬人的可怕軍力,在這其中還包括了差不多800萬的女兵。這個兵力在當時是公認的全球第一。


由戰爭初期的500萬餘人發展到戰爭結束時的近1200萬人,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蘇聯軍隊的數量都大體維持在900萬到1100萬的水平。

蘇聯在二戰中擁有軍隊1200萬人,絕大部分是陸軍,裝備火炮10多萬門,坦克1萬多輛,飛機2萬多架。值得一提的是,前蘇軍在東線與精銳德軍浴血廝殺四年,本土遭受摧殘,軍隊損失高達1000多萬,而還能保持如此龐大規模。其動員力度堪稱空前絕後,在短短四年中達到近3000萬人。


其中蘇聯陸軍是最主要的作戰力量,蘇聯在戰爭中組建了最龐大的裝甲部隊和步兵、炮兵部隊,正是依靠這支強大的地面部隊,蘇聯才最終擋住了納粹德國陸軍的進攻,並最終將戰線退回到德國本土。

戰爭結束時,蘇聯陸軍是世界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擁有最強大的裝甲部隊,擁有6個坦克集團軍、23個獨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坦克和自行火炮總數超過2萬輛。


附帶說一下:蘇聯在1941年至1945年二戰期間的死亡總數達到了2640萬人,這對於的地廣人稀的蘇聯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且這個兵力也保持了很久,即便是到了冷戰時期,這些兵力也還剩下至少一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當初不敢動俄羅斯的原因。

  

下面來看下戰後的蘇聯軍隊變化


1948年,287.4萬人,

1953年,蘇聯軍隊475萬人,這是在朝鮮戰爭的刺激下,蘇聯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迫在眼前,緊急徵招了近二百萬人。

1955年,576.3萬人,

1964年,330萬人,

1966年,330萬人,

1967年,350萬人,

1969年,355萬人,

1970年 ,353.5萬人,


總結:二戰時期的人類文明已經發展的非常高了,國家組織和生產力是以往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所動員的軍隊數量也是前無古人的,甚至後無來者!


路之意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那麼多回答都說: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一個國家擁有兵力的數字是一千萬左右(二戰時期的美蘇)。但是其實千萬級別並不算啥,一國所擁有兵力巔峰應該是1 Khawbhani的軍隊。注:即一廓巴尼, 即在數字1的後面再加42個零。


既擁有多達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名戰士的軍隊。

這個單位我已經數不清了,據說這個數字來源於佛教的恆河沙數。誰數學好解釋一下這大概是多少人?這個單位明確的記載於緬甸國官修史書:《琉璃宮史》中。

1829年,緬甸貢榜王朝君主巴基道命一批由佛教禪師和俗家文人組成的聯合團隊,依據緬甸歷代史籍、碑銘、檔案、佛教經典和詩文,用三年時間編成了一部約百萬字的緬甸通史,即《琉璃宮史》。

書中記載:公元前4世紀,緬甸君主竺多般王崇尚佛教,於是國勢大盛。擁有 360頭白象; 3600萬頭黑象; 1 Khawbhani的軍隊。



當然,這麼多多多多的將士們是不會全部出戰的,遇到戰爭的話偶爾出戰的士兵會少了很多。

據《琉璃宮史》記載,緬甸國王偶爾帶領士兵外出打仗之類也就帶領7200萬士兵而已。你沒看錯,不是七千二,也不是七萬二,而是七千二百萬!

緬甸國王阿奴律陀聽說還大理國(緬甸史書記錄為妙香國)有一顆佛牙,信奉佛教的阿奴律陀於是率水陸兩路7200萬人進入大理,索要佛牙。但大理皇帝拒之於城門外,不肯給佛牙,阿奴律陀施以巧計,使大理皇帝同意交出佛牙並予以款待。


《琉璃宮史》中還記載驃紹梯王即位時所收大批饋贈禮品有……黑象4000頭、內廷用馬6000匹、富外用馬6000匹等。據稱國王手下有朝臣8000名、統領16000名、步卒10億、騎兵3600萬、戰象600萬頭。

請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的歷史上寫了比緬甸還多的軍隊呢?在一國武力數量上敢和緬甸琉璃宮史作比較恐怕只有一戰就戰死了16億皇族的印度史詩了。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據《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記載,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本總人口為1.05億人,八年來可動員人口卻達到了驚人的2783萬;當時中國共有4.5億人,八年來動員兵員1220萬已經達到極限,與之相比相形見絀。

日軍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本投降這段時間,日軍總兵力一度膨脹到了800萬左右,這一數字已經遠遠超出中國所有軍隊的總和,基本達到了徵兵的極限。中國軍隊在抗戰末期達到了峰值,分別為國民黨的500萬軍隊以及共產黨領導下的約100萬部隊。

有關日本總人口的數據,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只有7800萬左右。按照其徵兵制度規定,凡17-40歲的成年男子,均有服兵役之義務。但是,到二戰末期,日軍部隊還出現了大量低於17歲高於40歲的士兵,這也是日軍數量急劇膨脹的主因之一。

德軍

全國人口僅有7000萬的德國,一線部隊峰值兵力甚至超過了不可思議的900萬人,二戰期間總動員人數也超過了1700萬,如果從動員比例來看,德國則遠比日本還要恐怖。

雖然相較於1.3億總人口的美國及1.6億總人口的蘇聯總兵力分別都超過了1200萬,二者累積動員人數不過2000萬人及3000萬人左右,甚至要麼低於總人口遠遜的日本,要麼與日本大致持平而已。

總體而言,人類歷史上單一國家擁有兵力的最高記錄,可能是二戰末期以及之後的美國,陸海空三軍總數峰值達到了1400萬左右,基本意味著平均每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士兵。

美軍

二戰時美軍的數量,也許是既前無古人又後無來者的現象級存在了。時至今天,全部美軍加起來也不超過150萬,僅為歷史最高峰值的十分之一上下了。

再者,從人類歷史上單一國家的軍事動員比來看,也許二戰末期德國創造的超出20%的紀錄,估計今後也很難再被打破了。



司馬砸光


在人類歷史上,所擁有最高兵力的國家是哪幾個?

他們分別為美國、俄羅斯還有中國。按理說,如果有人要向中國開戰的話,那麼中國至少都可以拿出2億的普通士兵。可這些軍隊大多數都是退伍的老兵和一些不正規的軍隊阻止起來的。所以,世界各國中擁有的最高兵力數字,應該就是二戰中的美國和蘇聯了,這兩個國家都是在二戰中擴軍到1000萬以上的國家,那時候中國的國共軍加起來還不到500萬人。


蘇聯

其中蘇聯最為離譜,他們不愧為戰鬥民族,民風極為彪悍,在二戰對抗德國的時期,一共就動員了整整3400萬人的可怕軍力,在這其中還包括了差不多800萬的女兵。這個兵力在當時是公認的全球第一。

且這個兵力也保持了很久,即便是到了冷戰時期,這些兵力也還剩下至少一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當初不敢動俄羅斯的原因。只不過他們兵力雖然很多,可是裝備卻很差,1984年的時候,俄羅斯僅僅只有50個坦克師以及7個空降師。

其中擁有的主戰坦克為5.3萬輛,裝甲車也才7.4萬輛。可能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並且還不包括俄羅斯的庫存武器,但這個裝備數量比起俄羅斯的陸軍數量而已,就顯得太少了。不過這也真不愧為戰鬥民族,打起戰來就是不一樣。

美國

二戰時期美國的兵力,在1945年的1月1日,為了對日本展開當初珍珠島戰役上的報復。,美軍的擴軍數量一共達到了總兵力1192萬人的可怕數字,這個軍隊數字再加上美軍的高素質和裝備優勢,那無疑是極其可怕的。即便是當時的俄羅斯總兵力也才1136萬人,比起美國來還好了56萬的兵力。與此同時,英國的全部兵力加起來一共為500萬,至於已經戰敗馬上就要滅亡的德國也才500萬。

就這個軍隊數量,除了俄羅斯以外,美國想要侵略其它任意一個國家,都沒有人可以抵擋的住,因為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軍隊數量、質量上。美國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可憐的小日本在看到美國要對付自己的時候,都嚇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還放出了一個“一億玉碎”的狠話想要嚇唬一下美國,可是美國壓根就不管這些,反正他就是要幹你。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美國最終還是沒有將軍隊都登陸到日本的國土上,僅僅只是放了兩個原子彈進行警告。要是當時美國真的要幹掉日本的話,現在估計已經沒有這個小島國了。

所以說,人類歷史上一國所擁有最高兵力數字的記錄為3400萬,也就是蘇聯,緊隨其後的就是美國了。

這兩個國家都是在二戰時期,將人類的單一武裝力量人數提升到八位數的國家。

可以說,這個可怕的數字絕對是空前的,當然也有人它是絕後的。但是這可不一定,因為指不定日後就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到時候各個國家能夠組織出來的軍隊數量絕對是很可怕的。到時候只怕是中國的軍隊數量會最多,說不定還能組織並出動超過4億的軍隊。當然了,現在的核武器這麼發達,想必派出的軍隊再多也只是炮灰。

這時候大家想必會很好奇了,因為當時中國的人口不也一樣很多嗎?為什麼二戰時期中國的軍隊數量會那麼少呢?其實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誤區,因為一個國家的軍隊數量並不是依靠國家人口就能決定的。在任何國家,真正決定軍隊人數的只有生產力,要是你國家的生產力不強、科技不發達,任憑你國家的人數再多也是白費。


貓眼觀史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武裝,是1945年的蘇軍和美軍,各自擁有一千萬以上的兵力。

1945年1月1日,美軍總兵力1192萬人,蘇聯總兵力1136萬人,兩國軍隊數量基本相等。

與此同時,英國擁有軍隊近五百萬,行將滅亡的納粹德國還擁有五百萬軍隊。

美國和蘇聯,在二戰末期終於將人類單一武裝力量的人數提升到了驚人的八位數,這個數字不僅空前,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絕後的。因為高科技戰爭不再依賴於人力,很難想象未來有哪個國家會組織上千萬人的軍隊。

不過很多朋友可能好奇,認為軍隊人數不應該是以國家人口來決定的嗎?難道軍隊人數最多的不應該是我們嗎?

實際上這是一個重大的誤區,決定軍隊人數的,不是人口,而是生產力。

1945年,蘇聯和美國人口加在一起也沒有四億,而當時中國的人口接近了五億。可是彼時同樣處於戰爭狀態的中國國共軍隊加在一起都不到六百萬人(國民黨四百餘萬,共產黨一百餘萬),不到美蘇軍隊的四分之一。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中國生產力太落後了。



有一本書叫做《夢溪筆談》,作者是北宋的沈括,他在書中講了關於古代運糧供給軍隊的算式:

每個士兵可以攜帶五天的乾糧,而一個民夫可以攜帶六鬥米,可以供應兩個人(民夫和士兵)吃十八天。

可是不能一去不返啊!所以算上去和回來,民夫和士兵最遠只能走九天的路程。

如果加上一個民夫呢?兩個民夫一個士兵的話,他們的供應天數可以達到二十六天,可是這是三個人在吃飯,所以可以往返十三天的路程。

如果三個民夫和一個士兵一起出發呢?讓吃光所揹負的糧食的民夫提前回來,你還要發給他回來的口糧。這樣算下來,三個民夫和一個士兵一起出發,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也就是說只能支持十五天往返的路程。

看見了吧?隨著民夫數量的增多,邊際效益卻在減少,因為民夫多了,吃飯的人也多了。如果天數越長,民夫吃的越多,最後甚至導致民夫多了而能供應給士兵的糧食減少的情況。

而且你還要考慮源源不斷的後勤任務啊!為了給軍隊持續的供應糧食,後方要不斷往前方派民夫,相信我,在路上,如果自己攜帶的糧食沒吃光的話,民夫是絕對不會餓死的。

秦始皇時期,由於長城防線推的特別遠,甚至出現了每三十石糧食只能送到長城一石的情況,剩下的二十九石全是民夫在路上的口糧。

所以古代軍隊所說的“百萬大軍”,基本都是虛指,因為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一百萬軍隊,每天人吃馬嚼就是個天文數字。補給線越長後勤壓力越大,一個士兵需要好幾個民夫為他提供補給,所謂的百萬大軍,可能只是二十萬士兵和八十萬民夫罷了。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問題呢?

因為這個問題就能讓你明白,中國在工業化之前,是根本無法維持大規模的軍隊的。

十萬軍隊作戰,就要幾十萬民夫脫離生產來補給,對於一個大帝國而言也許還挺得住。可是一百萬人的作戰,就需要幾百萬人補給,這就是帝國的極限了。

所以晚清雖然人口疆域都非常廣大,軍隊卻不多。最大規模的戰爭也不過就是幾十萬人而已,已經傾盡全力了。

而中國直到淮海戰役,後勤補給都是靠的小推車。陳毅元帥曾經說淮海戰役是“小推車推出的勝利”,需要五百萬民夫供應六十萬解放軍。這和古代的軍隊補給方式幾乎沒有區別。

知道蘇聯美國為什麼能組織一千萬軍隊了吧?

二戰中的美軍,光吉普車就生產了超過三百萬輛!!!

1945年阿登反擊戰的時候,一個德國軍官俘虜了一輛美軍吉普車,發現裡面有一個生日蛋糕,是五天前在美國西海岸舊金山生產的。當時的德國軍官非常震驚和絕望,他說:“這場戰爭我們不可能打贏,有這種後勤能力的軍隊是無敵的!”

蘇聯和美國,用海量的卡車火車汽車,讓支持上百萬人的工業化作戰成為可能。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每天要消耗上千車皮的炮彈,這在中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蘇聯和美國的工業農業生產,早就脫離了男耕女織的原始生產力。讓女人也能參與到戰爭中來。蘇聯的女工在共產里加工炮彈,美國的女人開上拖拉機耕地,這在當時得中國都是不可想象的。

動員上千萬人脫離社會生產來參與戰爭,本身就是高度工業化的體現。納粹德國在1943年才宣佈全民動員,1943年以前,五百萬德軍在東線作戰時,德國本土的男人們居然是馬照跑舞照跳,日子該咋過咋過。

這就是工業化的力量,只有生產力的大發展,才能搞出大規模的軍隊。沒有這個前提,就是有十億人口也沒用。


小約翰


人類歷史上各國所擁有的巔峰兵力都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中數國兵力已超過千萬級,可以說是規模空前龐大。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最嚴重的一場波及範圍很廣的戰爭。在伴隨著各國最高兵力出現的同時,其死亡率和動員率也是空前。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幾個國家二戰時的最高兵力記錄。

第四名:日本

1937年,日本全國只有4個滿編的師團,總兵力不到20萬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擴軍到110個師團,總兵力達250多萬人。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此後日本兵力數量急劇膨脹,到1945年日本兵力達到700多萬人。

二戰時期,日本的總人口為7239萬人,在擁有最高700多萬兵力的同時,日本總動員人數達到了920萬人,動員率達到12.7%。日本二戰的死亡人數為246萬,死亡率為3.4%。相比其它主要參戰國,日本的死亡率算較低的。日本二戰總兵力排名第4,動員率排名第8,死亡率排名第11。

第三名:美國

1940年,美國對二戰持中立態度,這時的美國總兵力只有20萬人。美國參戰後,武器及兵力都進行了擴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中陸軍有600多萬、空軍100多萬、海軍300多萬、海軍陸戰隊50多萬。

二戰期間,美國總人口為1.3億人,總共動員了1600多萬人,動員率為12%;總共死亡41萬人,死亡率為0.3%。美國二戰期間,總兵力排名第3,動員率排名第8,死亡率排名倒數第4。

第二名:德國

二戰爆發前,德國的總兵力為480萬。德國入侵蘇聯時,兵力已達到了840多萬。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的兩年裡,德國急速擴軍,到1943年時德國兵力已經突破1000萬人。德國的最高兵力是出現在1944年,總兵力達到1200多萬人。

二戰期間,德國總人口為7960萬人,總共動員了1780萬人,動員率為22.5%;總共死亡770萬人,死亡率接近10%。德國總兵力的70%為陸軍,導致死亡率很大。德國二戰期間,總兵力排名第2,動員率排名第1,死亡率排名第4。

第一名:蘇聯

1939年,蘇聯總兵力為100多萬人。二戰爆發後,蘇聯進行了急速擴軍,到1941年,蘇聯的總兵力已達到500萬人。蘇聯為蘇德戰爭進行了巨大的兵力投入,在這期間蘇聯兵力曾達到過2000多萬。戰爭結束後,蘇聯總兵力仍將近1300萬人。雖然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兵力是估算的,但其實際數量遠遠高於1300萬。

二戰期間,蘇聯總人口為1.98億人,總動員人數為3500萬人,動員率為17.7%;死亡人數為2600多萬人,死亡率為13%。蘇聯二戰期間,總兵力排名第1,動員率排名第3,死亡率排名第2。

綜上,蘇聯在二戰期間,總兵力、總動員數、總死亡人數,均是世界第一。


野史也是史


第三名: 美國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也擴軍了,擴的比日本厲害。1945年8月的數據顯示,美軍的總兵力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200餘萬。其中海軍和空軍數量比陸軍還多,僅航母就有一百多艘,非常適合遠程作戰。二戰結束後,美軍數量開始急速下降,1948年裁減到了170萬。

第二名:德國

在希特勒上臺的時候,根據一戰的《凡爾賽條約》陸軍被限制在10萬員以下,並且不能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掉了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不能擁有海軍,船艦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戰列艦,不能擁有潛水艇。不能組織空軍。但希特勒卻暗中擴充軍隊,準備著他的邪惡計劃。
讓我們看一組數據來感受一下德國的兵力

1939年:二戰開始德軍發動閃電戰攻擊波蘭時是兵力120萬

1940年:德軍攻擊法國是兵力335萬

1941年:全歐洲的德國軍隊有1020萬

二戰期間期間,德國共動員1700萬人參戰。包括一些婦女,兒童,老人和俘虜直到了德國宣佈投降時,兵力還有250萬左右。

第一名:蘇聯

二戰期間,蘇聯總共動員了約3440萬人參戰。二戰結束時,蘇軍總兵力也有1280萬之多。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還有,二戰期間,各條戰線的蘇軍共計損失:步兵伍器1547萬件,坦克和自動推進炮96500輛,火炮和迫擊炮31萬7500門,飛機88300架,載重汽車35萬1800輛。


程序員說歷史


人類歷史上一國所擁有的最高兵力數字應該是3440萬,而保持這個記錄的國家是二戰時期的蘇聯。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蘇聯紅軍在戰爭開始時擁有的兵力是482萬餘人。隨著德軍的入侵和戰爭深入,蘇聯開始大幅度徵召國民入伍參軍,整個戰爭期間,總共有2957萬餘人又加入了蘇軍。

在這3440萬蘇軍中,有約633萬人直接陣亡,55萬人死於疾病,又有456萬人失蹤,其中大部分被俘,其中的183萬人於戰後從德軍的集中營返回。

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官方的死亡數字是866.8萬餘人,而實際估計高達1100萬人。

當然,在這3000多萬蘇軍中,肯定包括了一些準武裝人員(預備役、民兵)和游擊隊等等,但通過一些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在蘇德戰爭最慘烈的時候,新入伍的蘇軍甚至沒有武器,沒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


這種正規軍,再去探討他們是“正式”還是“非正式”,也沒多少意義了。

如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