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停服:國產操作系統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Win7停服:國產操作系統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出品自主可控新鮮事

正文共1560字,建議閱讀時間3分鐘



2020 年1月14日,微軟正式停止了 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等操作系統的更新服務,包括軟件更新、安全更新或修復等。這意味著,全球數以億萬計的Win7用戶將失去官方支持,有統計表示,全球38%的電腦用戶將受到影響,這其中佔比最大的是中國用戶,他們的系統將在無防護狀態下運行。這似乎成了國產操作系統替代的“絕佳時期”。


在日前舉行的“亮劍出招,權威基礎軟硬件共同應對Win7停服”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龍芯中科董事長鬍偉武、統信軟件總經理劉聞歡、安恆信息董事長範淵、會暢通訊董事長黃元庚等專家分別從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生態體系、解決方案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入剖析,針對Win7停服提出了更好的應對方案以及策略。那麼,國產操作系統是否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呢?


為何Win7停服對我們如此重要?

統信軟件總經理劉聞歡在演講中提到,“根據2020年2月百度據百度統計流量研究院的數據顯示,Windows 7 在國內市場佔有率52.4%”。Win7之所以在我國市場份額高,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易用性、穩定性方面比較突出,用戶喜愛;第二是因其穩定性,Win7在工業控制領域應用較多,不易更換;第三是Win8和Win10之前沒有進入政府採購列表,且國內Win7用戶中有大量政府用戶。


正因為用戶佔比高且重要領域佔比高,Win7停服,意味著用戶將處於“裸奔”狀態,何為“裸奔”狀態?即用戶將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惡意攻擊,植入勒索病毒,甚至被黑客監聽監控,竊走敏感信息。


此前便有先例驗證了停服後可能帶來的重大危害。2017年5月,WindowsXP系統停服3年後,利用Windows系統SMB漏洞席捲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橫掃150個國家政府、學校、醫院、金融、航班等各領域,讓世界墜入勒索漩渦。2019年5月,WannaCry爆發兩年之後,堪比“永恆之藍”的Bluekeep高危遠程漏洞,再次讓全球400萬臺主機暴露在漏洞暴風眼下。


因此,為了減輕Windows 7系統受安全漏洞的影響和防止將來被黑客攻擊,用戶必須做出行動。

如何正確應對Win7停服?


面對Win7停服,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繼續保留Win7;二是把系統升級到Win10;三是把系統從Win替換為Linux。顯然,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優劣勢。保留Win7符合用戶使用習慣但可能安全性無法保證;升級為Win10有微軟官方技術支持但可能利舊機器無法使用;替換為國產操作系統無斷供風險,相對比較放心,但對用戶而言,使用習慣有所改變,需要磨合,此外,還有一大缺陷是生態建設不甚完備。一時間,國產化替代的呼聲高漲。


劉聞歡認為,我們可以採用逐步替換、平緩過度的方式,先替換操作系統,再替代芯片。長遠來看,實施操作系統替代後,未來將通過逐步淘汰的方式,將X86架構替換成國產CPU硬件平臺的障礙將大大降低。


屆時我們的國產CPU性能也將大大提升。龍芯中科董事長鬍偉武提到,目前,龍芯3A4000/3B4000使用龍芯公司最新研製的新一代處理器核GS464V,28nm工藝,通過設計優化成倍提升性能。基於龍芯3A4000的筆記本工作時間比上一代產品延長一倍以上。根據摩爾定律,未來國產CPU的發展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面對Win7停服以及可能帶來的安全影響,最根本的方案還是加快國產化替代。目前我們的國產操作系統正在從“可用”階段向“好用”階段良性發展,接下來,國產操作系統必將進入發展“快車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生態上依然存在問題。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呼籲,從2014年Win XP停服到2020年Win7停服,需要我們加快推動國產操作系統的建設,也需要加強支持開源軟件以及擴大在開源軟件生態中的話語權,加強我國軟件的核心研發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