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脫產”去學習一項技能,一開始做錯了什麼?

畢業工作以後你會選擇“脫產”學習嗎?

你現在的工作也掙不到很多錢,現在的工作也沒有上升空間,我朋友說去學習硬件測試不錯,“脫產”速成學習一個月左右,學完會包工作的,你打算什麼時候辭職?辭職之後也去學習吧……

不敢“脫產”去學習一項技能,一開始做錯了什麼?

01

姐姐某天晚上突然給我打電話,又談起工作的事情。之前我一直說要換工作,拖了很久也沒換,這次又問起我工作的事情。問我什麼時候辭職。

我本來就是計劃在年後,說出了我的想法,她不是很贊同,覺得我的工作本來就掙不到什麼錢,還不如去學她朋友學的那個技能。有一項技能傍身未來的路更好走,辭職之後就過來一起住,沒錢的話我先給你錢,你就“脫產”去學習好了……

但是我的內心並不是很能接受,大家都是出來上班的人,雖然她是我姐姐,但是沒有必要在我出來工作後繼續支持我去學習。不完全花自己的錢我的內心有不安,也沒有勇氣去挑戰“脫產”學習。

內心不安是因為覺得工作之後的學習,花自己的錢成敗無所謂,不是自己的錢心裡難免有壓力,雖然我也知識提前消費自己的錢,後面會把錢還回去。但我也不覺得這很好,消費不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總是要付出的。

工作之後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都不容易,我沒有必要在自己還沒有能力支持自己“脫產”學習的時候,讓他人支持自己“脫產”學習。

不敢“脫產”去學習一項技能,一開始做錯了什麼?

02

越看清自己越發覺自己膽小。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有一項可以拿出手的技能很有優勢。可惜我們倆都沒有提早知道這件事,她在接近而立,遇到工作瓶頸知道。我在工作後處處碰壁之後知道。然後很遺憾我們都沒有勇氣去“脫產”學習,我們的格局都還不夠大,對自己都好不夠自信,還沒開始就害怕做不到。

計算機科學家、硅谷投資人吳軍老師就曾在《格局》裡談到,大學生剛畢業不要過分看重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剛畢業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找一個好公司好平臺,比找一份高工資更重要。剛畢業還是要以個人成長為主,讓自己幾年後的工資可以翻幾翻超越同齡人。

錯在我們一開始就走錯的方向,把順序弄混了。因為家境不好,所以畢業後的工作都過分看中工資,但是工資並沒有像預期那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我們也做不到待在一家公司到老,工資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之後,就逃不了跳槽的現實。

但是畢業幾年後,你不再是那個可以沒有技能的應屆畢業生,用人單位出於利益考量,也不會輕易招聘一位工作幾年還沒有突出技能的員工。

畢業幾年後,回頭才發現自己一開始就走錯了路,改起來卻更難了。

不敢“脫產”去學習一項技能,一開始做錯了什麼?

03

所有的眼界和格局背後,都需要一顆熱血勇敢的心去支撐,知道的再多不去做都沒有用。不去做就是機會在眼前都不會去把握,都要思前顧後,最終依舊一無所獲。

起點真的沒有終點重要,不要過分在乎工資,因為單靠一份工資的增長,沒有足夠的能力,增長速度也是輸給通貨膨脹。年齡越大越會發現換工作傷不起,要是自己有能力有資本就好了……

如果註定逃不過低薪,應該更多人都會選擇在年輕的時候領低薪,沒有人願意老了還領著低薪,無依無靠。年輕可以一無所有,但是還有時間去努力去改變,隨著年紀的增長,改變的成本也越高。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吃苦也要趁早。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天都只有24小時,早開始就是一種優勢。

不敢“脫產”去學習一項技能,一開始做錯了什麼?

確實我現在還做不到,心安理得的依靠他人的幫助去“脫產”學習,好在我活在一個還不錯的時代,可以在網上學習。既然做不到心安理得的依靠他人,就心安理得的靠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