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呂的新“外號”和小呂的“三部曲”

“老呂哥的胡辣湯和小油條真不賴,越來越好吃,我看疫情過後,老呂哥也不用回北京做‘大生意’了,在咱駐馬店擺攤賣胡辣湯得啦,小呂也別考研究生了,給你爸當幫手算啦。”3月18日晚,剛從拆遷工地忙完回到雪松社區的幾位網格員文平、葛雅麗等一邊喝著美味的胡辣湯,一邊開著玩笑。

她們口中的“老呂哥”,是駐馬店市驛城區雪松街道雪松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新華的愛人呂向陽,“小呂”是他們在鄭州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院上大四的女兒呂佳怡。

在雪松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基層一線“指揮員”,楊新華帶領社區黨員幹部以及自發加入的志願者們,組成了一支雪松社區戰“疫”攻堅隊,沒日沒夜奔波在轄區裡的每一個卡點、每一條街巷、每一座院落,築牢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道防線。楊新華衝鋒在前,呂向陽和呂佳怡在“後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支持她,給她溫暖和力量,“老呂的新外號”和“小呂的三部曲”由此成為轄區美談。

疫情防控任務重,從大年三十到現在,長時間的壓力和勞累,讓楊新華疲憊不堪,有時不免煩悶。有一次,她回到家中,抱怨說社區都是“娘子軍”,爬樹上牆扯橫幅都困難。老呂聽了,不急不躁輕聲安慰她:“不就是爬個樹上個牆嗎,有我呢,別煩。我們苦點累點不算什麼,想想武漢的老百姓比我們更苦更難。”這以後,老呂和小呂就“父女搭檔”,承包了轄區大部分的條幅張掛任務。其他社區的人很好奇,問楊新華,總看見一個男同志在你們社區幹活,你們來新人啦?“編外人員”的外號由此而得。

由於吃飯沒有正點,楊新華和社區其她10位姐妹經常是一瓶礦泉水、一碗泡麵打發了事,老呂為此專門對著視頻學會了做胡辣湯和炸油條,她們忙得飢腸轆轆顧不上吃飯時,總會隔三岔五能喝上熱乎乎的“老呂胡辣湯”,寒冷的冬夜多了一縷如春的溫暖。

而“小呂的三部曲”,就是楊新華的“專屬”待遇了。每當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女兒呂佳怡總會微笑著迎上前,先用酒精噴壺對著她進行消毒,然後端上一杯熱茶,等楊新華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她就趕緊上前按摩捶背。

母親是社區最美“逆行者”,佳怡自然不能落後,第一時間穿上“紅馬甲”變身志願者,跟隨社區人員一起走訪排查外地回鄉人員,在各個家屬院門口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還冒著危險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米麵等生活用品,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與使命。3月5日夜晚,看到母親因為擔心轄區家屬院是否全部落鎖而心緒不寧,在屋裡來回走動時,就一邊穿羽絨服一邊對母親說:“與其在家裡擔心,不如我帶你咱倆去挨個看一遍”,母女倆騎著電動車硬是把23個家屬院檢查了一遍。

有堅強的“大後方”做後盾,楊新華精神抖擻,依舊奔波在商戶企業、拆遷工地間,疫情防控不能松,復工復產要抓緊,還有三山公司及外貿圍合區域這個驛城區雪松辦2020年拆遷項目等著她們攻堅克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