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老人有四棟自建樓收租,卻天天踩三輪撿垃圾,什麼心態?

老梁傳智


這個老人家是福建人,是市政工程製件供應商,是我一個店的房東,他自己買地自建四棟6層約四千平方物業,其中底層為商業,還有一塊自購900多平方的空地,租給別人做溜冰場,固定月入超過10萬,但他風雨不改天天踩三輪車去拾破爛,問他為什麼,他卻說退休了,閒著發慌,呆在家裡沒事做很難受,究竟是否真的?很多人不太理解!


老梁傳智


這個很正常的,不要問人家是為什麼。我在東莞,我認識某社區的一個獨身女人,56歲,她一月已經拿到三千多的退休金,同時她接受返聘還在上班,工資六千多,還有,她的戶口所在地的村裡,月均能分紅一千多。這位獨身女人,她一月有一萬多的收入,然後她用這些錢在一個荒僻的菜園子裡養了一百多隻流浪貓,你們說她是為了些什麼?

還有,我的老家有一個單身男人,自己的房子在一個下雨天裡已經倒塌了,一生都沒有近過女人,他到四十歲的時候就不再幹活兒了,後來他靠吃低保度日。去年時他已經剛好六十歲,因此政府幫他修了二間半的一個平房,即一間臥室一間廚房外加一個廁所。他一年已經可以領到政府發放的七千多的五保費用。他就已經住進了新修的房子裡,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小人物,他們的人生是灰色的,如果他們的人生不是毫無意義也是難以找到意義。


飛過夏天的鳥


這樣的事多著呢,在我老家農村有幾位教育事業退休的老校長,老領導,月退休工資都在五六千以上,他們一個月的退休工資要相當本村農民種地半年甚至有的農民一年的收入,可是,他們退休回到農村比本村的農民還要賣命,他們搶著開墾荒地,開出來的土地比本村一般農民種的莊稼好多了,畝產比一般農民高很多呢,本村人都說他們不會享受,瞎折騰。而且,他們不用拖拉機耕田,自己養牛,用老式傳統的犁耕地,真不可思議啊。

村民們很多人都不理解,調侃的說:奴隸命啊,每月工資那麼多,兒孫都用不完,還那麼賣命,真不會享受生活。


熱衷於泥土的芳香


這樣的人是勞動習慣了,坐不住,也不會玩,騎車出去轉轉,為什麼撿垃圾,是因為有節約習慣。

我們身邊這種人不少,我在一所高校上班,隨著城市的發展 ,我們學校周邊的村莊都拆遷了,他們都變富了,可是老人卻沒有事做了,他們不會玩,也沒有什麼愛好,就是勞作了大半生,所以閒下來很容易生病,身體不好,為了生活規律,他們又開始找工作,不圖錢多少就是為了生活規律同時和人交流 ,於是我們校園來了一批隱性富豪,他們有的當門衛,有的當保潔,有的當維修工搞水電維修,有的搞園林剪草種樹等 ,這些人在校園遊走看著很普通,穿著統一的工作服,可是誰知道他們是拆遷戶,家裡都有錢。但是他們工作還是很認真 ,這其實是一種美德,愛勞動的美德,活到老幹到老。

有一個老人70歲了,學校管理人員怕他出事,不讓他幹了,他不行非要接著幹,寫保證書說:出了一切事故自己承擔,可是管理人員不敢啊,雖然身體好,可是出事了誰負責 ,保證書是自己寫的,要是他的子女來說事咋辦,最後還是不讓他幹,可是老人不聽,他說我對學校有感情了,你們不要管我,我也不要錢了,我志願者還不行嗎?,因為這事老人成我們校園的網紅人物。

有一次我碰到他問為什麼,家裡那麼有錢還要來學校上班?他說你不懂,我們老人在家生活不規律,很容易生病。上班生活規律 ,鍛鍊身體,身體好,精神好,還能和年輕人在一起學習,不脫離社會,多好!在家沒有意思。

他繼續在學校幹活給學生宿舍換鎖,修個櫃門等活,乾的樂呵呵的。

他家的房子是12套,你說他有錢嗎?可是看著就是一個普通老頭,騎著電三輪上班。

這就是勞動的美德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勞動愛工作愛學習的民族。

中山的老人應該也是愛工作愛勞動的,只是年齡大了,沒有單位敢要,所以他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工作,好好幹吧。


橫笛斜吹未解憂


看了朋友們的評論,我有不同見解,各抒己見。恕我直言,不是我偏激,這種人就是錢奴。這種人我所見得多了,他踩三輪就是搶養家餬口人的生意,看別人掙錢他心就癢癢不舒服,閒不住為什麼不去當義工、去做志願者?完全是佔有心理作怪,也是變態表現,更是一種不良行為,不應給予宣傳贊同!


好好就好69


廣州一個老爺子,有一棟樓出租,租金千萬,兩兒子一個房地產老闆,另一個也有產業,都很有錢。他一樣穿大褲衩,抽5塊的煙,吃的也簡單,穿的也簡單,跟其他人沒區別。我覺是一種生活態度。


lcjwxw


大家應該沒有忘記(讀者文摘)這本雜誌吧!它當時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瞭解世界之門。。雖然已過去數十年,名稱也變為(讀者)。但個人心中仍舊還是無法忘記曾經的它、、

上面曾摘錄一箇中國留學生的短文。講述了他的房東,一個善良的美國老人。老者曾是一公司高管,並持有股份。退休有薪水及分紅。整棟別墅一人用不了。便將空房租給留學生。價格相當公平。。

老人每天散步時都會將別人丟的"垃圾"拾回家,整理後賣掉。大家認為他很"摳"。因為他的生活相當簡樸。吃穿用度從無豪華。。但以退休金、分紅、租金相加,老人在本國也屬富人階層!可從不見任何的浪費。所有支出都認真核算。即是吃飯也是如此。待已、幾近刻薄。。

中國留學生入住兩年之後才瞭解到了真相!原來,每個月扣除基本(必須)生活費後。餘下的所有金錢全部捐於了社會!不止如此。每天散步中所拾之物,加上其它收入。於年底也是全部捐獻。。從不張揚,所以也無幾人知道。。退休已十多年。老人的捐助從無間斷!他的人生意義、人生信念,我們不知。但他追求的足跡,已足夠高貴!

始終如一!故事很短,但幾十個春秋渡過。歲月也無力將其掩沒。。人格的偉大!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老人、這樣的精神所支撐、所書寫。。。


大莫僧人


你好!

在我看來,他做什麼和他已有的財富沒有關係。

如果說現在,我養你,我給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吃穿用度,可是卻什麼都不讓你做的話,你感覺你可以待多久?

比如我們村裡的老人,本來年紀就已經很大了,可是他們還是每天會早起下地。

如果讓你天天打遊戲,你也會覺得生活很無趣。

他已經是一個老人了,難道你感覺他在這個時間去,學學怎麼創建公司,管理股票,營銷運營嗎?

我們賺錢也好,努力工作也好,目的是什麼,就是把錢賺回來,然後數數他有多少張嗎。

不用受到生活的壓迫,有著自由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還想要什麼?

在有了穩定的物質基礎上,去做自己高興願意做的事情,這不就是我們的目標嗎?

我覺得這就是享受生活的心態。

一開始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只不過走著走著就忘記了。。。


路遇少商


這樣的人,無非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有老年痴呆,不知道怎麼支配經濟?喜歡天天看著錢漲?

第二,可能是個守財奴,再多錢都不滿足?捨不得用錢,只想存錢。

第三,掙再多的錢,他都還不滿足?或者想留給兒孫後代。

第四,這些人儉省慣了,經過文化大革命餓過飯的?抱著家有萬貫家產,不如招進一文的思想。


夜貓子陳哥A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老人,他們很幸福,不在於物質的多寡,而在於心靈的充裕。

當大部分人工作是追求生存,生活而不是自己喜歡的一部分時,某一部分是可悲的,為了生存不得不謀生。

但當驅動您的是,你所喜歡的生活方式,生活是有生命力的。所以,也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很多人期待著退休,但真正到了身體不需要而不運作時,人真正的衰老下來並衰退。

熱愛著工作,本來是激發生命力的東西,在追求的環境中。人的心靈有所歸依,也更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