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王莽篡漢之後,西漢王朝驟然崩塌,天下再度陷入了混亂之中。王莽執政前後,民間的武裝力量此起彼伏,赤眉、綠林不斷髮展。短短十餘年,王莽的新朝江山就被起義軍的戰火焚為灰燼。但是天下的大亂局面卻沒有得到改善,各地方勢力割據一方,逐鹿天下。公元25年,劉秀登基稱帝年號建武,拉開了東漢的序幕。這一年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神奇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竟然同時有六位天子並立,各自為政,征伐不斷。十一年後,在經歷了艱苦卓絕的統一戰爭後劉秀最終勝出,統一了天下。劉秀為何能夠以柔克剛脫穎而出,其中的具體歷程究竟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東漢政區圖


神奇的建武元年


西漢在其兩百餘年的饗國歲月中繁衍了人數眾多的皇族宗室。這些宗室在王莽篡漢之後扛起了“復興漢室”的重責大任,紛紛投身於各路起義軍隊之中。在推翻了王莽之後,各路勢力又開始了再一次的權力爭奪,正好似“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時之間的中華大地上真的不知是“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在東漢建武元年,神州大地上同時出現了六位天子,互不承認,互相吞併。他們分別是更始帝劉玄、西漢孺子劉嬰、漢光武帝劉秀、梁王劉永、蜀中公孫述,赤眉劉盆子。更始帝劉玄最早發跡,在當時勢力最大。劉盆子是赤眉軍擁立的領袖,當時的赤眉軍士氣正銳,兵鋒直逼更始帝劉玄。劉玄幾度發兵抵擋,但是都被擊潰。孺子劉嬰即是西漢末年被王莽擁立的傀儡皇帝,為宣帝玄孫、廣戚侯之子。王莽稱帝后被封為定安公,位同國賓。建武元年春正月,平陵人方望擁立劉嬰為天子。劉永是西漢宗室梁孝王之後,看到天下大亂,就憑藉祖輩的威名在梁國自稱為天子。漢光武帝劉秀平定河北之後,逐漸不滿更始帝的統治,在諸將的擁戴下於鄗邑登基稱帝。同時,蜀中的公孫述憑藉地利的優勢,稱霸川蜀自立為天子。《後漢書》關於這一情況有這樣的記載:

“建武元年春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劉嬰為天子。

夏四月,公孫述自稱天子。

六月己未,(劉秀)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於六宗,望於群神。

是月,赤眉立劉盆子為天子。

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奔高陵。

十一月甲午,幸懷。劉永自稱天子。”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新莽末年勢力圖


這樣就形成了六位天子共居天下的景象,國家內部的統治秩序也出現了動搖。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更何況是六位天子同時在位。天子的貶值,直接導致了天下賢達紛紛自選陣營,民心士氣四散投靠。這六位天子也勢同水火,絕對無法共存。

最早出局的是西漢孺子劉嬰。他原本是六人之中血統最為純粹的皇族宗室,曾經有過皇帝的經歷。他是漢宣帝玄孫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登上西漢皇位時年僅兩歲,因而需要王莽居攝。在建武元年,他也不過22歲。從禮法規則和社會輿論基礎上看來,他復位為皇帝倒也是名正言順的。在當時的社會中,民眾對於西漢皇朝的好感度很高,對於西漢宗室的支持度也很強。謊稱是漢成帝私生子的王郎都能夠裹挾這股民意而僭位稱帝,還曾經一度把漢光武帝打得落荒而逃,足見當時社會對於漢室正統的支持。但是,劉嬰的問題在於實力弱小,擁戴他的人只是平陵人方望代表的民間力量。加上他曾經接受了王莽的定安公爵位,實際類似於西漢的亡國罪人。因此,很快就被更始帝派遣丞相李松擊潰斬殺。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西漢孺子劉嬰像


第二個退出歷史舞臺的是更始帝劉玄。劉玄本身是西漢皇族的血脈,論宗室尊卑在劉秀兄弟之上,因而被擁戴為更始皇帝。不過其人品德有虧,嫉賢妒能,擅殺劉秀之兄功臣劉縯。史書記載:

“更始因其資以據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統,敗亂綱紀,盜賊日多,群生危蹙。”

所以說,天下的各方勢力都不甘心在更始帝的統治下臣服。赤眉軍坐大後,直接劍指更始政權。更始帝被迫從洛陽宮室中逃回長安,赤眉軍兵鋒正盛直接衝破了關中險隘。到了建武元年,更始政權已經是搖搖欲墜。就在劉秀登基後的三個月,長安被攻破,更始帝逃走。劉秀特意下詔:

“更始破敗,棄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為淮陽王。吏人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劉玄和劉縯


不過,劉秀的詔令最終沒能保住更始帝的性命,在建武元年冬十二月,赤眉軍殺更始帝,更始政權正式垮臺。

第三位倒臺的是赤眉軍的劉盆子。劉盆子本來是城陽景王的遠支後裔,父親為式侯,有罪被免。赤眉軍發跡于山東城陽等地的民間社會,於是就選擇了這位漢朝遠房宗室作為名義上的領袖,以提升自己的聲勢。劉盆子也是五位天子中唯一一位沒有自主能力的傀儡天子,權力完全掌握在赤眉軍首領樊崇的手上。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更始帝,立劉盆子為天子,年號建世。值得一提的是,劉盆子的建世政權雖然不被後來的史家承認。但是從地下出土的簡牘文書看來,這個年號在當時的河西地區已經有人在使用,並且一直使用了兩年之久。這說明赤眉建世政權在西北地區已經積累了部分的影響力。不過,赤眉軍內部矛盾重重,據《後漢書》記載:“兵眾遂各逾宮斬關,入掠酒肉,兵互相殺。”最終,赤眉軍被劉秀麾下名將鄧禹擊敗,劉盆子主動獻出傳國玉璽投降。由於劉盆子是傀儡皇帝,劉秀念及宗室情誼,沒有為難他。任命他為自己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最後得以善終,他也是劉秀擊敗的偽天子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劉盆子是赤眉軍所擁立


第四位出局的是劉永。西漢末年,劉永在眾多劉姓宗室中身份突出,他是梁孝王的八世嫡孫,因父親有罪而被王莽廢黜王爵。更始繼位後,劉永被紹封為梁王。他的身份要比出自旁系雜支的劉秀兄弟高貴很多,而且擁有了天然的地盤和較強的影響力。其在更始政權風雨飄搖之際不僅作壁上觀,還趁機擴大地盤。史書記載:“下齊陰、山陰、沛、楚、淮陽、汝南,凡得二十八城。”他的實力在更始之後可以說是蒸蒸日上,以至於自稱天子後甚至敢於和劉秀正面對決。史書記載:

建武二年,劉秀遣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四將軍伐劉永。夏四月,圍永於睢陽。

秋八月蓋延拔睢陽,劉永奔譙。是歲,蓋延等大破劉永於沛西。

建武三年夏四月,虎牙大將軍蓋延圍劉永於睢陽。

秋七月,蓋延拔睢陽,獲劉永。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西漢梁國地圖


從中可知圍剿劉永的戰役長達兩年,中間雙方不斷拉鋸,梁國都城睢陽幾度易手。而睢陽當地的民眾也與劉永齊心協力,共同抗敵,由此可見劉永的號召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但最終由於漢光武帝重兵圍城,劉永突圍時被部下所殺,退出了爭奪天下的棋局。

最後被劉秀征服的是巴蜀公孫述政權,他是建武元年六位天子中唯一不是漢室宗親的天子,也是劉秀集團所面臨的最強勁對手,一直到建武十二年才被收復。公孫述原本是王莽手下的地方官,趁著天下大亂糾集人眾攻克蜀郡。建武元年四月,自立為天子,號成家。色尚白。建元曰龍興元年。龍興政權能夠存在多年的原因在於當時的漢光武帝主要著眼於東方地區,無暇西顧,公孫述趁此時機大修工事,囤積糧草,招納關中各地的流散武裝,由此而不斷壯大。憑藉著蜀中的地理優勢和與隴右隗囂的合作,結成了一個相對龐大的陣營,易守難攻。不過,當光武帝收復了東方地區之後,全力攻打隴蜀,最終公孫述於建武十二年被擊敗,不僅全家被殺,還連累了蜀郡百姓。負責攻打蜀地的大司馬吳漢縱兵屠城,據當事人記錄:“孩兒老母,口以萬數,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這也是蜀郡自春秋以來遭遇的第一場浩劫,公孫述也可算的上是六位天子中下場最慘的一位。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劉秀攻蜀之戰


劉秀為何能從六位天子中脫穎而出?

首先,戰略得當。劉秀在戰略上採用的是蟄伏待機、遠交近攻的策略,在他登基之前一直隱蔽在更始政權中吸收營養,尋求庇護。以蕭王的身份,蕩平河北銅馬勢力。又與當地的大族真定王劉楊等人結為姻親,坐視赤眉軍和更始政權的爭鬥。劉秀就是以這樣的戰略積累了登基稱帝所需的全部籌碼,只待時機一到,就由幕後走向臺前。劉秀登基之後,首先主動進攻劉永政權和赤眉軍。因為這兩支部隊是距離自己最近,威脅最大的兩方勢力。赤眉軍當時已經佔據關中,一旦讓他們佔據漢中就會形成高祖當年兵出關中、居高臨下的戰爭態勢。而劉永的勢力範圍集中在汝南和梁國,地處劉秀的東部,時刻對劉秀的後方構成直接威脅。所以,劉秀以遠交近攻的戰略重點打擊這兩支部隊,在兩年內得以順利解決。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劉秀征服天下的路線


其次,名實相副。兩漢更迭時期是一個混亂的社會,百姓由於王莽改制而蒙受了重大損失。正如史書中所言“天下同苦新室,思劉氏久矣。”所以,劉氏宗親在當時的社會中擁有卓爾不群的聲望,這也是為何建武元年的六位天子中有五人都是漢室宗族。但是,這六位天子中名實相副的基本上只有劉秀一人。劉秀寬仁厚德,禮賢下士,頗有文景之治的遺風。以柔治天下,更是讓百姓心嚮往之。加上他昆陽大捷,掃平王郎,誅滅銅馬等等更是為他積累了足夠的人心和實力,因而才可以笑到最後。

反觀其他幾位,最早的孺子劉嬰有名無實。他空有前任西漢皇帝的頭銜,卻沒有獲得足夠的實力。所以說他是有名無實的典範,他的出現猶如一場鬧劇,驟然出現卻又戛然而止。劉永也有類似的情況,劉永本來為更始政權的梁王,本應安分守己,卻大肆擴張地盤至二十餘城。實力上雖然可以雄踞一方,但終究缺乏戰略縱深,和劉秀等人相比還是遜色不少。周圍強敵環伺,已經享有梁王封號的劉永卻要逆勢而上自立為帝,可以說是他的野心最終害了他。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赤眉軍攻打長安路線


此外,更始帝劉玄雖登上了皇位,但是卻品德有虧,是德不配位的典型。他不遵守漢高祖制定的“非劉氏不得稱王”的詔令,分封手下的官員將領為王,大失民心。他的股肱之臣朱鮪都以“臣非劉宗,不敢幹典”為藉口辭去了封王的賞賜,由此可見人心向背。正如史書對於更始帝的評價:

“夫為權首,鮮或不及。陳、項且猶未興,況庸庸者乎!”

劉盆子、公孫述則屬於有實而無名,這二者均有足夠的地盤和軍隊來逐鹿天下,可是都輸在了社會輿論和民心向背上。劉盆子名為天子實為傀儡,赤眉軍是烏合之眾。驟然得勢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樣的政權自然在民心上失去了支持。公孫述藉助地利的優勢,大量吸收關中的散兵遊勇以擴充自己,實力可以說是六天子中除了光武帝之外的最強者。劉秀的心腹愛將大司馬吳漢與他對陣也敗仗連連,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公孫述竟然還可以

“募敢死士五千餘人,鳴鼓挑戰,而潛遣奇兵出吳漢軍後,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

在軍事上打得吳漢如此狼狽實屬罕見,由此可知公孫述的軍事實力。然而,他的性格卻剛愎自用,暴戾多疑。據《後漢書》記載“述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好改易郡縣官名。遽王皇子,示無大志,傷戰士心。唯公孫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正是這種性格導致公孫述最後眾叛親離,死於戰火。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劉秀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劉秀最終勝出對於後代歷史的影響


劉秀的勝利直接影響到了東漢社會的運作模式和國家秩序構建。正如前文所述,劉秀推行仁政,在位期間清查戶口,勸克桑農,盡力地恢復國家的財政狀況。在政治上,劉秀吸取了更始帝和劉永濫封諸侯王的經驗教訓。追隨他多年的“雲臺二十八將”都只獲得了列侯的爵位,並且他有意限制宗室諸侯的力量。這一點甚至比西漢時期還要更為嚴格,以至於東漢幾乎沒有同姓諸侯引發的禍亂。建武元年的六天子之爭表面上是關於皇權法統的爭奪,但實際上爭奪的是地盤、人口、政權和財富。如果不苛求名詞上的稱謂,這一階段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軍閥混戰。不同於西漢建國時的楚漢戰爭,這一時期的參戰方多達數十位,力量分散而且有固定的地域性。所以,劉玄登基稱帝卻無法穩定內部秩序的情況也為後世君主所借鑑,因而後代亂世君主中很少再出現劉玄這樣的皇帝。而東漢末年的曹操也是吸取了這一時期的經驗,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道義和輿論上佔領制高點。在軍事上,快速地擊潰消滅地方軍閥,防止其坐大。正如他所自述,如果沒有他的東征西討,真不知如今天下“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神奇的年份:六位天子並存的東漢建武元年,看劉秀如何脫穎而出

如無曹操,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綜上所述,兩漢更迭之際,各方勢力風起雲湧,爭奪天下。東漢建武元年,天下竟然同時湧現出了六位天子,各霸一方,逐鹿中原。國家因此而陷入了分裂混戰之中,最後劉秀憑藉著自身的德行、漢朝宗室的聲望、殄滅群雄的實力最終贏得了皇位,天下重新歸於一統。這對於中華文明的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對於後世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