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稿之後還有挽回的餘地嗎?

當一篇稿件被期刊拒絕時,我們可能會覺得一切都失去了。在將數月甚至數年的心血投入到稿件中之後,一旦編輯拒絕接收,必然會感到備受打擊。而不幸的是,這卻是學術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即便是意識到這一點,也並不能讓被拒絕這個事實變得讓人容易接受。有時,在剛剛被拒稿時,甚至很難去仔細查看編輯和審稿人所給的意見——但這一步卻是不容忽略的。

拒稿並不意味著這是最終的決定。

要知道,根據所選的期刊的不同,期刊編輯可能每天需要處理數十篇稿件,每月甚至可能高達數百篇稿件。他們需要每天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抉擇。有沒有想過,即便只是決定在咖啡中加雙份糖還是三份糖就夠難的了,所以決策疲勞是確實存在的。這意味著有時編輯可能會“弄錯”,誤解審稿人的評價,並在您覺得或許還有其他可能時拒絕您的稿件——這就是為什麼閱讀這些審稿意見非常重要!

讀過之後,如果您覺得有足夠多的正面評價,並且負面評價也是您可以及時解決的問題,那麼是時候給編輯進行回覆了。記住,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編輯說“不”,不會比現在更糟了!在寫信給編輯時,尊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編輯工作非常忙,而且根據期刊的不同,甚至可能沒有報酬。他們不是機器,當提出您的論據時,最好的方式是表述清晰、簡潔並且不帶著負面情緒。

在保證簡明扼要的前提下,這封信應表述出您論文的優點,最好是審稿人已指出的部分,並且闡明這些優點是如何勝過負面評論的。但同時請不要忽略這些負面評論,簡要概述您打算如何處理這些負面評論也是十分重要的,畢竟,這就是編輯認為要拒稿的原因。應該讓編輯非常清楚地瞭解到,您明確地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他們無需對此表示懷疑。您積極回覆他們的信件的行為,會讓編輯覺得您有能力寫出他們樂意刊登的稿件。

所以,深吸一口氣!閱讀審稿意見,然後考慮下一步的計劃。記住:拒稿不等於沒有挽回的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