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如果我不是因為有認識的朋友在海外,其實我也不會把關切的目光投向他們。畢竟,國內的疫情還未到放鬆警惕的時刻,我們在國內的人尚且自顧不暇。在沒和朋友聯繫前,我內心的態度是:你們能回來就趕緊回來吧!但真的和他們聯繫之後,我發現他們比我們看到的更加堅強和勇敢,也非常有大局觀。

在捷克工作的高中室友,去年十月份飛的歐洲,到現在一直在那邊。本來聯繫她只是問問她有沒有買到回國機票,結果她告訴我,她早就決定了不回來。

全球疫情|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首先是買不到機票,或者有的航班中轉太多次,她覺得這樣被感染的風險反而比留在家裡更大。而且,大概是因為中國人真的很怕死,即便在國外,她都一直非常關注疫情的發展,明確知道這不是外網輕描淡寫的樣子,甚至買了兩三百個口罩一半運回國給家人用,一半留給自己,所以自己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她平時在我們中間就挺有號召力,這次在海外依然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跟華人同事們一起堅決上班戴口罩,無視任何人的眼光,而且其實普通人也不是沒事找事,看習慣了也就不瞅你了。更何況他們那邊新冠肺炎鬧起來的時候誰還顧著所謂的歧視?也都著急找口罩呢!

全球疫情|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當地時間3月15日晚,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宣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進一步傳播,捷克政府決定從2020年3月16日零時至2020年3月24日6:00禁止人員在捷克境內自由流動。捷克成為繼意大利、西班牙和奧地利之後第四個實行限制人口流動措施的歐洲國家。

我們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或許會帶入我們國內封城的情形,但捷克沒有,布拉格的超市、藥店都是開門的,只是大家必須減少聚集,購物彼此離遠點。朋友很搞笑,買了一些一次性雨衣,穿著雨衣去超市採購差不多一週的食材,回來就把雨衣丟掉。現在他們那邊的物資也比較緊缺,華人華僑很抱團的,會打電話問缺不缺物資,甚至還有人組織給警察或者老人們送。其實還是蠻新奇的體驗。

全球疫情|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布拉格時報報道華人華僑志願服務

而聽她講述這些的我,除了提醒她注意防護,上班也要戴口罩、消毒、洗手外,好像還沒有她樂觀呢。

還有一個朋友,是課外學習網上認識的,在泰國留學,想回來卻回不來。因為還在上課,學校不停課。辛辛苦苦申請的大學,不想修不夠學分畢不了業,被迫無奈留在那裡。由於不安引發一些焦慮情緒,所以特別希望找人聊天發洩發洩,我自然當仁不讓成為了他的樹洞。泰國的情況比歐美好很多,大街上很多人都戴口罩,校園裡也不少見,尤其朱拉隆功大學確診一個後大家更是小心翼翼的。

全球疫情|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做好防護措施,被感染的幾率很小,但是焦慮是會傳染的,當週圍有人恐慌的時候,自己不自覺就跟著恐慌起來。一開始我總是勸他,遠離人群,不去人多的地方,多消毒,我發現並不是太有效,因為這些他都已經在執行中了,甚至可能已經做到極致了,所以我再說你多消毒,多洗手反而更給他增加焦慮之感。

所以我靈機一動,採用迂迴戰術。告訴他現在回國的風險也很高,你很可能跟攜帶病毒的人一班飛機、一個機場、一個高鐵、一節車廂……如果現在你周圍是相對安全的,那麼其實你就是安全的。不要給自己預設太多極端情況。

這樣說過後,果然效果要好很多。

全球疫情|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目光看向那些無法回來的同胞

因為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例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總是在對著海外喊你們要學習我們的應對方式,你們的領導層要發揮作用,你們要聽話等等,其實都挺空的。真的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他們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也許比那個國度傳遞給我們的聲音更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