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答孩子所問的為什麼他要上幼兒園,不可以自己呆在家裡?

23UYDE'eo


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畫外音可能是他不想上幼兒園。這個時候我們要考慮不喜歡幼兒園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1. 可能是剛上幼兒園沒有好好的適應新環境。這個階段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家長一定要好好應對。首先要讓他明白上幼兒園這個事是必須要做的,沒有商量的餘地。恰恰這個階段的孩子容不得講理,所以我們需要的就是耐心耐心在耐心!多向他講述幼兒園得好,讓老師在他心目中樹立正面形象。學會分享,獲取新夥伴,慢慢的就會適應。
  2. 可能某一階段學習遇到了困難。這個時候就要尋求老師的幫助,與老師打好配合。鼓勵寶寶學會直面困難,像奧特曼(可以是他喜歡的任何一個人物作為榜樣)一樣打敗困難!我們需要鼓勵鼓勵再鼓勵!幫孩子度過難關。
  3. 可能同伴關係受到破壞。比如在一起玩的小夥伴有了新朋友,或者與小夥伴發生矛盾。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提高孩子情商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家長需要讓孩子敢於表達,敢於行動。或者像同伴求好,或者尋求新夥伴。提醒家長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他獨立解決,我們適當的出一點建議就好。
  4. 可能覺得受到老師冷落。孩子們的想法非常簡單,一點點小事就會記在心上。比如老師今天沒有讓我當小班長,沒有給我小紅花就會覺得自尊心受挫。從而不願意上學。這個時候也是鍛鍊孩子不要玻璃心的時候,老師今天沒有滿足你,可能是你做的不夠好。你下次再做好一點,我相信老師還是會讓你當小班長的!

孩子們的成長就像打怪一樣,一關一關的闖!家長就是遊戲裡的血,必要時加一點,就會滿血復活啦!但是緊握鍵盤的還是孩子!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可能會成長的更快哦!

我是萱媽,專注於育兒小妙招!如果你家有磨人的小妖精,請關注我,我來幫你收了他哈哈!


小媽咪大能量萱媽育兒


有些孩子特別喜歡上幼兒園,有些總會有些小情緒不願意去,比如我家孩子,開始跟他說準備要上幼兒園了,他特別抗拒,說不要去,還要把幼兒園丟到馬路上去,但是他特別喜歡說“我要像爸爸一樣去上班”,我們就引導他,說上班需要會電腦,還要會寫很多字,想像爸爸一樣去上班,就要先到學校學習知識,那就要從幼兒園開始,還會引導他“你看,和你一起玩的小夥伴都要去上幼兒園了,比如誰誰誰,大家在幼兒園可以接觸許多新奇的東西,還有許多家裡沒有的新奇玩具可以玩,還有關於小汽車的繪本”,我家孩子很喜歡去科技館,還會跟他說老師會帶小朋友們一起去參觀科技館。

久而久之,現在跟孩子提要準備去幼兒園了,他不再抗拒,而是說“我和我的小夥伴在同一個班嗎”,“我可以在幼兒園沙坑挖沙子嗎”等等。

就是用孩子喜歡的東西慢慢引導他,告訴他幼兒園不僅有他喜歡的東西,還有他的小夥伴,許多小朋友,還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滑滑梯、小推車等等,大家在一起就會玩得很開心,一個人在家就沒有小夥伴玩了。孩子上幼兒園也是需要一個階段慢慢適應的,根據孩子的心情慢慢引導。





媽咪V我愛你也喜歡你


不同幼兒,他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做出相對應的回答!

首先,還沒有入園前,家長可以和孩子說說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會有很多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幼兒園有很多你沒玩過的玩具,你也可以到幼兒園,把你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讓孩子從小就有分享的意識)讓孩子對幼兒園充滿好奇感!

其次,小班的孩子,入園一段時間後,沒有了好奇感,很多時候會哭鬧!這時候,你可以和孩子說,在幼兒園,每天你會認識很多新的朋友,晚上回家後,你要和媽媽說,今天你都認識了哪個小朋友!看看,我們的寶貝能夠認識多少個好朋友!時間長了,孩子對幼兒園得其他小朋友熟悉了,對幼兒園的環境熟悉了,也就不會哭鬧了!這樣,和在家進行對比,孩子自然就會選擇去幼兒園!

最後,如果是中班或者大班的孩子,可以和他們說一些他們聽得懂的語言,爸爸媽媽要上班,這是我們的工作,那麼你現在長大了,你也是咱們家庭的一員,上幼兒園學習知識,是你的“工作”等,讓孩子有融入到家庭,他也是家庭的一員!

無論多大的孩子,父母都要和孩子講一些安全知識,自己在家會遇到的安全問題,都要涉及到!可以和還你說:如果在幼兒園,這些安全問題,媽媽就不擔心你了,可以安心的工作了!但是,如果你自己呆在家裡,媽媽會一直擔心你,沒有辦法好好工作!等話語!


幼師家族育兒知識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問過家長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去上幼兒園?為什麼我不可以自己待在家裡?或者是他可能會問媽媽為什麼媽媽你不去上幼兒園呢?我覺得這樣的孩子應該是比較理性的,有的孩子如果他不願意上幼兒園,他根本不會去問家長這些問題,他會直接哭鬧,然後找各種理由來拒絕去上幼兒園。但是孩子既然去問家長這個問題,只要家長給他的解釋合情合理,我相信他肯定就會理解的。



所以當孩子在問家長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可以這麼告訴孩子:因為你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媽媽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也已經離開家,離開媽媽自己到幼兒園裡面去上學了。然後你上完幼兒園還要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至參加工作,就像現在媽媽一樣,媽媽要上班,然後你要上幼兒園,所以這是我們兩個人的責任,是我們現在這個年齡階段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讓孩子明白他上幼兒園是他的責任,他不能推脫,更不能找任何理由來拒絕履行他的這個責任。所以說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其實是能直接影響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一個比較強大的一個催化劑。因為孩子既然去問家長這個問題,說明他還是非常信任家長的,只要家長給他一個合理的答案,那麼他絕對會聽家長的。

給大家舉兩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案例一:我們班一個小朋友,每天來幼兒園都不開心。有一天早晨,他媽媽送他到教室門口要走的時候他問他的媽媽: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呀?為什麼你可以在家裡待著,我就不可以在家裡待著呀?然後他的媽媽直接回答他:因為你是小孩,我是大人,我讓你上幼兒園,你就必須要上幼兒園。然後家長走了孩子灰溜溜的進了教室裡面。

然後我們的老師就問孩子:你剛剛聽到媽媽的回答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你能接受嗎?然後孩子說:很生氣,我為什麼一定要聽媽媽的話?等我長大了我就堅決不要聽媽媽的話。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家長給他的回答根本沒有讓他了解他要上幼兒園的意義,也沒有得到他必須要上幼兒園的原因。



他只聽到他的媽媽強制性的讓他去上幼兒園,因為必須要聽家長的話,所以孩子心裡想的就是等他長大了之後,他就要開始反抗家長,就開始不聽家長的話了。那麼這樣的孩子如果一直比較聽話還好說,如果他到了叛逆期真的出現不聽話的情況,到那個時候家長再要用這種強硬的方法管教他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案例二,同樣的我們班級的一個孩子,然後也在教室門口問自己的媽媽: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呀?而媽媽你就可以在家裡面待著呢?他的媽媽聽到他問了這個問題愣了兩秒,隨後直接蹲在了孩子的面前,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訴他:他現在上幼兒園是因為他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像他這麼大的孩子都必須要上幼兒園了。

而且媽媽知道你是不願意離開媽媽,不願意離開家,但是呢你在幼兒園裡面能交到很多的好朋友,老師能教給你很多的知識,這樣等你回到家裡面就可以交給媽媽了,你就能比媽媽更優秀了。然後孩子聽到媽媽的回答之後就開開心心的說:好的媽媽我知道了,我今天一定好好的聽老師的話,然後老師交給我的兒歌,我回家都交給你。

孩子從此以後上幼兒園的時候,再也沒有出現過負面的情緒,所以同一個問題,不同家長的回答對於孩子最後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既然孩子問了家長這個問題,說明他就想要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家長一定要慎重的回答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他上幼兒園不僅是他現階段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他上幼兒園能讓他學到很多的知識,能讓他交到很多的好朋友,能讓他變得越來越優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揚和鼓勵的,都希望得到正面教育。而不是被家長強制性地要求,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正面回答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也能很好的讓孩子認清他的各種觀念,所以我覺得家長如果聽到自己家孩子問自己這句話的時候,一定要做一個理性,有遠見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