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代漢自立的精密佈局(二)丨打破宦官與何氏的同盟關係

第一篇講到,頻繁出現的幼年皇帝、外戚專權和宦官干政,外加黃巾之亂,皇室逐漸喪失控制力,東漢王朝變得風雨飄搖。這一切,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全都看得清清楚楚,滋生出代漢自立的想法。

在漢靈帝駕崩之後,蹇碩受靈帝遺詔欲殺何進立劉協,但被自己的下屬潘隱用眼色提醒了何進,導致計劃失敗。隨後立劉辯為帝,袁隗與何進共同輔政,錄尚書事。袁氏與何氏權勢日盛。

蹇碩殺何進立劉協的計劃敗露之後,袁氏順水推舟,不露痕跡地走出了代漢自立的第一步——袁紹勸何進殺掉宦官蹇碩,挑起兩派的爭鬥。讓他們彼此消耗,以便坐收漁利。

在袁紹的鼓動之下,何進入局。

袁氏代漢自立的精密佈局(二)丨打破宦官與何氏的同盟關係

宦官幫忙殺宦官

蹇碩計劃失敗之後,眼看著汝南袁氏“倒向”何氏,心中更加不安。既然已經撕破臉皮,蹇碩心裡清楚,何進早晚會對自己下手,那就先下手為強。

於是,蹇碩給自己信得過的幾個宦官寫了一封密信:

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合,急捕誅之。

第一次謀殺何進失敗之後,蹇碩肯定沒有總結失敗經驗,因為這一次他又在同一個地方栽倒了——被“自己人”出賣!

中常侍郭勝,何進的同鄉,何氏得勢的引路人之一,也收到了蹇碩的密信。郭勝想也不想直接把密信交給了何進。

於是蹇碩被殺。

蹇碩被殺之後,西園八校尉也落入何進手中(袁紹是僅次於蹇碩的中軍校尉),何進掌握了全部兵權。表面看,外戚取得了對宦官集團的壓倒性勝利。

袁氏代漢自立的精密佈局(二)丨打破宦官與何氏的同盟關係

何太后的阻力

這時袁紹又適時地跳了出來,勸何進更進一步:盡數誅殺宦官,一次性解決東漢王朝宦官干政這個歷史性問題。

“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後漢書·竇何列傳》

在袁紹的鼓動和吹捧之下,何進心動了,他要更進一步,不僅要獨攬大權還要名垂青史。但在清剿宦官之前,何進必須先給自己的妹妹何太后打聲招呼,因為自己的一切權勢都是靠這個妹妹得來的。

而何太后能有今天的尊貴,卻是依靠宦官的幫助。所以,何太后不同意盡數誅殺宦官。

建寧三年(170年)很太后在宦官幫助下,被選入掖庭為貴人,光和四年(181年)何太后鴆殺劉協的母親王美人,靈帝大怒,是宦官出錢取悅漢靈帝,才保住皇后的位置。“四年,生皇子協,後遂酖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后,諸宦官固請得止。”

如果知恩圖報不足以支撐何太后反對誅殺宦官的想法,那麼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和弟弟何苗的話則給了她更充足的理由:“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

大將軍殺宦官是想專權,然後控制皇帝。一邊是異母哥哥,一邊是親生兒子,何太后當然會選擇自己的親生兒子,她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何進的傀儡。

舞陽君與何苗作為外戚,為什麼要替宦官說話?因為他們收了宦官的錢——“太后母舞陽君及苗數受諸宦官賂遺”。

袁氏代漢自立的精密佈局(二)丨打破宦官與何氏的同盟關係

更像“同盟”的宦官與外戚關係

出身寒微的何屠戶何氏一族,與東漢王朝以往的外戚集團不同,他們不是名門望族,是依靠宦官的幫助才得勢。“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

何皇后當初選入掖庭為貴人是宦官的功勞;殺王美人而沒被廢,也是宦官的幫助;宦官又常賄賂何苗、舞陽君。所以這一朝的宦官與何氏不是敵對關係,而更像是暗中的盟友。

至於蹇碩,則是個例外。蹇碩統領西園八校尉分何進兵權,以及欲殺何進立劉協,全是漢靈帝的授意。也就是說蹇碩只是皇帝平衡權力的一枚棋子。

靈帝崩,蹇碩死,不僅沒讓宦官集團與何氏集團開戰,反而讓兩方勢力更加緊密。蹇碩與何進撕破臉之後,是宦官陣營裡的十常侍郭勝,向何進告密,何進才得以反殺蹇碩。

蹇碩被殺之後,何進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清剿宦官集團,因為何氏與宦官集團早就走到了一起。

但宦官與何氏走到一起,是袁氏不願看到的。所以,在蹇碩被殺之後,袁紹緊接著鼓動屠夫何進更進一步,盡誅宦官。沒有理由就給他理由,拿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殺害嚇唬何進,用名垂青史引誘何進。

屠戶出身,有沒有決斷的何進,再一次被袁紹牽住鼻子。

欲盡誅宦官,宦官必然反撲。

袁氏的第二步也是一舉兩得:何氏與宦官集團的“聯盟”瓦解,何氏集團內部出現分歧。


何進會如何選擇,袁氏能不能成功,明晚八點準時更新——袁氏代漢自立的精密佈局(三)丨致命的第三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