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如果说2019年是5G网络的萌芽时期,那今年就是5G网络的爆发性成长期。国内的主要通信运营商将正式开启5G大规模集采,带动5G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先生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夯实5G领先基础,2020年年底前,开通30万个5G基站,发展1亿位5G套餐用户。

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继中国移动之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发布了“2020年5G SA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目前不仅已经在全国31个省开通了5G共建共享,在50多个城市实现了5G网络的正式商用;还合作开通了全球首个5G SA共享基站,持续大力推进着5G网络建设。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透露,截至3月5日,中国联通累计开通约6.6万个基站,其中自建开通4.3万站,共享电信2.3万站。加上去年的成果,双方已合作建设了5万个基站,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第二阶段的目标定为25万个,计划在9月底完成。

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据GSMA预测,今年全球将有170家运营商实现5G商用,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会覆盖5G网络,5G用户数将达1.7亿,而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17.7亿,全面进入5G时代。

5g时代即将到来,那具体到5G标准下的标识与解析,也就是俗称的入口方面,将会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移动互联网入口?二维码不能承受之重

在互联网时代,毫无疑问,说到入口,答案肯定是域名。但是,传统域名“一个域名,对应一个网站”的单一应用模式,并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应用,多平台,多入口的特点。在智能手机可作为扫码工具这个前提下,以前只是作为物品编码的二维码被“委以重任”。

似乎在一夜之间,之前稳坐钓鱼台的域名瞬间被边缘化了,满大街的二维码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符号。但问题随之而来,因为二维码本身是一种机器语言,并不具备品牌属性,所以不能被人类所识别、记忆和传播,这种先天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

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对企业来说,目标用户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二维码。另外,每个企业一般都有多个入口,这就意味着有多个二维码,如何将它们全部展现出来,描述出来也是一个难题。对于用户来说,最大的弊端在于二维码的安全性。如果一不留神,很有可能打开不安全的应用连接。

这说明,二维码只是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权宜之计,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成熟与深入,二维码难以独当大任。

5G时代,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5G技术的大背景下,物联网、移动计算、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医疗、VR等被认为是受益最大的领域。

在这些应用场景下,之前包括手机在内的扫码设备与二维码的单一识别模式,肯定无法满足5G万物互联的需求。域名凭借其可识别、记忆、传播的商标属性,完全符合5G时代移动互联网入口标准的要求。

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什么是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标准?

其次,域名的商业本质即是互联网上的商标,中文域名的出现,使得这一价值更加放大;中文域名可以与实体商标保持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二维码+移动互联网域名”的方式互补,人机全覆盖。另外,5G背景下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中,都可以借助日渐强大的语音技术,使得相关指令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传达。

综上,移动互联网域名拥有符合5G时代需求的应用场景,结合二维码可以共同构成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门牌号”和入口,势必带来无限的应用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