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他爸不工作30幾歲開始全職玩股票,這正常嗎?

biubiubiubiuqiu


很正常啊,如果有一定的資金,有一定的技術,有一定的經驗,甚至有了一套行而有效的投資策略和系統,那麼勢必可以在股市裡獲得一個財務自由,並不需要去上班!

就拿上海來說吧,目前一個比較不錯的上班族一年的工資年薪大約是10萬左右!只要在股市裡每年的收益率遠遠大於這個數字,你就可以不用上班了!那麼對於那些在股市裡全職投資,並且能夠保持穩定盈利的人是如何去做的呢??

他們絕對不會每個月,每年都賺到那麼多錢,但是他們可以通過一輪一輪的完整大級別牛熊市的規律來進行復利和週期的賺錢!

其實和大家算一筆賬,你就會知道了!我們以一個100萬資金來計算:

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市場,假設一輪完整的牛熊市可能是7年左右,那麼如果我們只做一個波段的操作,就是熊市底部買入,等待牛市後逢高賣出,賺取的盈利為100%,平均到每年的收益就是11%,結果就是遠遠跑贏通脹的7.5%-8%!

但是如果你做的非常不錯的話,收益不僅僅只是100%,甚至一輪完整牛熊市並不是7年,而是5年左右的話,那你每年的收益將也不僅僅是11%哦!這樣算的話,100萬的資金,平均每年的收益就會有11萬左右,比上班多,但是如果不僅僅只是11%的收益,試想下你每年平均收益有多少???這就是要麼不開張,開張吃N年的理論!

所以,在股市裡30多歲開始不工作,全職炒股非常正常,但是你的朋友只告訴了你一個結果,他沒有告訴你一個事情的全部,在他爸爸30多歲全職萬股票之前,一定是經歷了十多年,甚至很多年的磨鍊,才能夠在股市裡獲得這樣的穩定持續盈利的成績!

因為對於盈利的關鍵還是在於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劑,而非能夠持續盈利的本質。如果自己沒有投資邏輯、模式、紀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氣氛比較嗨而已,但這跟你最終是否盈利無關。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經歷了牛市照樣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所以,潛心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才是投資的大道,這個過程時間很長!


琅琊榜首張大仙


你好,你朋友說他爸30歲開始職業炒股,我就假設你朋友現在18歲,因為來玩頭條的,基本都成年了。據推測他爸應該是2000年初入市的,以上證指數為例,2000年入市的人會遇到一波持續一年半這樣的行情,假設從1500點漲到2200點,指數漲幅40%,我就當他爸買股票的收益率是指數的一倍,即80%的收益。你朋友他爸職業炒股還能賺到錢養全家人的話,2000年按南寧這邊一碗2兩米粉6元來算,帶喝飲料,一天消費大概30元。一個月開支900/人,2000年南寧打工的平均月工資1200元,你朋友他爸打比方養三個人,那他必須每月賺3600塊錢以上,還不帶房租情況下。2000年全年總共家庭支出要4萬3千塊錢。2000年開戶入市,需要多少的資金量才能賺到這4萬3千塊錢呢?我們假設他年收益率80%。最低要求要6萬起步。我們就當他就只有6萬元。2001年開始,6萬的本金,賺4萬8千塊錢,那也存不下錢啊!2002年指數開始走熊長達3年多至4年時間,那他要如何跑贏市場,賺夠那麼多的錢來養家?幾乎一年要一倍的收益,100%收益率。我覺得不現實,而且要養你朋友到18歲成年,壓力更大。年收益率只要20%就可以應付全年一家三口的費用的話,這個比較容易實現,比較安全。就投資交易所ETF就可以達到了,只要本金20萬元。他還必須每年賺30%以上才可以跑贏物價變動,既養家還使本金增加。假定他現在還做股票,按2019年南寧一碗二兩米粉15塊算,一天帶喝水,大概要花70塊錢。每月2100/人,三個人就6300塊。一年一家三口要8萬塊錢開支這樣。按年20%就可以完成,本金大概就需要40萬元,10年需要翻本金一倍才可以應付一家三口的所有費用。每年保證15%才能跑贏物價。ETF是不錯的選擇,上面還沒有算教育、娛樂、出行、購物的開支。要真那樣,你朋友他爸一定炒股很厲害。估計是做短線交易的或波段操作。他每月至少都30%以上收益。不然他活的累。職業炒股,需要本金很大,需要穩健持續盈利的能力,一年一倍收益,估計比公募基金經理還牛。比巴菲特還牛。而且還要在平均長達3.5年的熊市裡保證收益率。更難得了!



順其自然生活日記


顯然不正常。

股票這個東西不適合短期投資,短期投資的都是投機分子。不要談什麼技術分析,什麼看盤,什麼分析師,這些都是忽悠廣大股民的鬼把戲。30多歲了,有家室有孩子,全職炒股票跟天天去麻將館賭博沒有區別。就算他炒股水平比我這種曾經當過交易員的水平還高超,但他始終躲不過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和不可預料的金融危機和經濟週期,把一家人的生計都託付給未知數,真的是個大丈夫所為嗎?

如果要利用股票做長期投資,這裡的長期一般指代一年以上,看好一隻股票的基本面後,買入並持有一年以上。事實上,長期投資的資產收益率可能比銀行利率高一些,我曾經做得好一年大概150%以上的收益,當然這還是遇到了極好的行情,如果普通行情也就10%的收益了,差的行情可能還需要被動長期持有。

作為專業人員(以前是,現在做理論了,不搞這些操作了),股票跟菜市場的菜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奉勸散戶不要玩短線,不要拿身家性命去炒股,不要妄想著一日暴富,如果真的有閒錢並且可以承擔一些風險,建議投資基金,包括股票基金。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切記!


大問號家


中國有1.5億股民,這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是能夠盈利的。題主問題中的情形是很正常的。筆者是全職交易者,以期貨和外匯為主,身邊的朋友的確有以炒股為生的。

全職炒股只是一種職業而已。

社會普遍的認知對於全職炒股有錯誤的認知。交易對於筆者而言就是一項工作,交易員同木匠,廚師一樣沒有什麼區別,筆者經常說交易員其實是一項技術活,要做好也交易也要都工匠精神。通過工作獲得收入生活。生活之餘同絕大多數人也是完全一樣。

筆者交易日的工作同普通人多上班是一樣的。早上7點開始分析行情,確定當天的交易計劃。9點辦公室繼續關注行情。整天根據交易系統制定的交易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交易。交易信號多就忙,信號少就閒,一天沒有信號就能不交易。

筆者的辦公桌。

如果你把交易當作是開來一家商店,客人多就忙,客人少就閒,沒有客人就歇著,從本質上沒有區別。

筆者辦公室閒暇時候喝茶,聊天的地方。

全職交易寬進嚴出;能夠做好並盈利的少。

如果你是廚師或者木匠,只要你有點手藝基本就能找到工作,尤其是當下的社會手藝人越來越受歡迎,你就可以獲得收入。但是全職交易者,如果你學藝不精,手藝不好,不能穩定盈利你是沒有收益。

所以全職交易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可行的事情。

而且大家還有一種錯覺就是炒股如果成功可以無限量的增加資金,通過賬戶的盈利實現人生價值甚至人生自由。但是木匠開傢俱廠,廚師開海鮮城的例子也有的。

一定不要神話全職交易,它很難但是並不特殊。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朋友他爸30幾歲就放棄工作專職炒股,按年齡推算他爸應該是45歲到50歲,其專職炒股應該是2000年左右,那個年代人民幣還是很值錢的,有閒錢投資股票說明他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再者從2000年1月份到2001年6月有一段牛市,上證指數從1361點漲到2245點,漲幅超過60%,如果抓住這段牛市,想必是嚐到了股市的甜頭。而此人能在30歲之前放棄工作專職炒股,說明他之前就有炒股經驗。而1995年到2000年是長期牛市,上證指數從512點上漲到1858點,漲幅達260%。

下圖為2000年開始的上證K線圖和1995-2000年月K圖。

吃上了利好當然會積極參與,更有勇氣參與投資,時間久了經驗也開始老道,熊市虧錢也不會太多。

綜上所術,只要抓住牛市,專職炒股也會積累財富。




股經自傳


不工作30幾歲開始交易股票,在中國確實屬於正常的現象,我周圍就有很多的老的的股票期貨職業交易者,很多都是大概90年代就進去股票市場了,估計現在都交易股票20多年了。最開始都是兼職做股票的,但是到了後來確實也賺了一點的資金,就開始辭去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股票的交易中,並且還有了不錯的收入。

但是這些都是一些光鮮的例子,還有的交易者因為全職做股票,有的甚至是貸款以及高利貸做股票,每次牛市結束,都會有聽到跳樓的消息,這也是做股票一些非常不好的例子。其實股票的本身沒有錯,但是確實是一把雙刃劍。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投資理財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一定要理性的看待股票和期貨交易,不要把這當做自己的事業,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工作。投資一部分股票,可以豐富自己的理財生活,但是想靠股票發財以及不勞而獲,確實很多人都是虧的傾家蕩產。

希望大家謹慎的投資股票,不要盲目的跟風,降低倉位,不要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祝大家投資順利!


發財仙人球


樓主說,30多歲全職玩股票,正常嗎?

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行,不能完全否定。

首先我分析一下各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沒有工作。

在大家的潛意識當中,認為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經的工作,收入穩定,可以終老,而現實生活當中,大家都在自主擇業的現象也很普遍,而工作有很多種,對於金融投資市場而言,職業交易員,證券分析,私募基本也都是工作。所以對於是否有工作來說,並不能評價一個人是否熱愛生活及能力。

第二:全職玩股票:
在現在的生活中,很多人把投資做成了工作,很多人都喜歡做股票 期貨 等投資,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尤其是股票電子交易市場,一根根K線就是大把的資金,所以對於投資市場,有的人很愛,有的人很恨,愛的原因就是在市場中盈利了,恨的人就是在市場中虧損了,但是不管是虧損還是盈利,投資市場都對投資者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全職玩股票,不能說是不務正業,也不能否決為遊手好閒。我們需要對玩股票的結果進行分析。

1.玩股票你耽誤事了嗎?

市場中有職業的交易員,也存在大批的散戶投資者,樓主說全職做股票,我們首先來看,做股票的同時,你有沒有耽誤事情,比如說家庭方面。孩子教育方面等,只要不影響家庭生活,那麼就可以認為是正常的,如果因為做股票,導致家庭出現了問題,生活出現了問題,那就不正常了。

2.全職做股票,你賺錢了嗎?

這是直接的問題,做股票的目的是盈利,而市場中,盈利的只有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只能作為陪襯,所以,當您在全職做股票的事情,是否達到了你預期的收益,如果沒有,甚至在不斷的虧損,那就問題大了,甚至可能出現病態的投資。

我見過很的的投資者,因為做股票,家庭破裂 妻離子散,這就不屬於投資了,已經入魔了。所以全職做股票,也要看是否有收益,如果收益不錯,能夠維持家庭的生活,並且改變生活,那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做了一年是虧,兩年是虧,那就早點離開的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

所以對於正常不正常,我們需要通過事情的結果來分析,只有全職做,可以穩定盈利,那麼我們也應該去支持,畢竟,有一個喜歡的事情工作。時間充足,如果連續虧損,導致了各方面的原因,那還是早早退市,選擇正當的工作為好。


林木風


目前國內股民數量在1.5億戶,這裡麵包含了新老股民,當然也是存在著七虧一賺二平的概率,大部分人還是虧損的。你朋友的父親30多歲就開始全職玩股票,可能也是屬於老股民,不工作專職玩股票是非常正常的行為,並不是說都沒有人賺錢,起碼10%的人在股市是長期獲利的。

投資並不在於進入時間的長短,和年齡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在於投資者如何更快的領悟到股市投資的技巧,如何進行有效的投資避免風險,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那朋友父親30幾歲開始全職玩股票,正常在哪裡?

一、擁有投資經驗,或者已經實現了長期獲利。

一般能全職炒股,並且還能正常生活買車買房的人基本在股市是賺到錢的居多,很多人也專注炒股,但是股市不僅僅風險高,獲利幾率也很小,投資者如果沒有專業的能力是難以在市場生存的。也可以說朋友的父親已經是有豐富的投資經驗,或許實現了穩定收益才能全職玩股票。

其次,全職炒股不工作除了穩定盈利,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資金能養家,如果100萬一年獲利10%,50萬一年獲利20%,起碼一年就有10萬收入,對於一般的家庭是足夠開支的。

小資金只能在股市賺小錢,在沒有穩定盈利前,是不建議拿大資金入股市的,很顯然你朋友的父親在股市的資金不會少。

二、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全職炒股,大部分人都是虧錢。

很多人都想在股市實現財富自由,但是大多數人都是虧損離場。主要原因在於股市中要具備賺錢養家需要有三點因素,1,足夠的資金。2,操盤實力。3,控制風險。

1,資金起碼至少要50萬以上才能有炒股養家的可能性,如果是10萬以下的資金,要追求一年翻倍的收益,很顯然對於長期是熊市行情的股市而言是非常難辦到的。

2,操盤實力很關鍵,一輪上漲行情有人賺錢,有人虧錢,一輪下跌行情仍然有人賺錢,但是有人被深套,這在於如何理解市場走勢,如何能把握住機會。

3,控制風險是首要任務,不會控制風險,無疑時刻和危機為伴,就算資金再大都是徒勞。很多股民之所以虧損就在於沒有限制虧損,而是擴大深套幅度,最後損失嚴重。

總之:多大年齡投資股票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能不能長期賺錢,有資金沒實力照樣虧損,沒資金有實力就需要慢慢積累財富,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反而容易在股市難以穩定。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股票是不穩定市場,這種不穩定存在每分每秒,首先你要明白股票是什麼:股票是以上市公司為目的,經濟週轉手段。股票又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別。所謂一級市場就是股票決定者所制定規則,通俗易懂點就是漲跌制定者。散戶在股市中買的是二級市場股票,散戶和一級市場信息和操作手法和一級市場是天壤之別。

所以散戶要想在二級市場發家致富,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全職做股票的散戶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你就一目瞭然。


資本尋寶


30歲尤其35歲找不到工作,只能用副業來賺錢,這個年齡很多企業都不會要你的,所以現在90後看的很清不願意去工廠幹活,因為廠子榨乾了你的青春就想辦法讓你辭職或把你辭了,到你30後就是一個無頭蒼蠅,沒有那個廠子要你,還不如趁年輕幹其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