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要是問您冷兵器和熱武器哪一個殺傷力大。恐怕沒有人會選擇冷兵器吧!

確實,就算是口徑再小的槍支,破壞力和殺傷力都比一般的冷兵器強得多。

那麼,假如一個人穿越到了三國時期,配上一把加特林機槍,一個人佔據一座城池,能不能做到百軍辟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道具。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加特林重機槍通常為六炮管。

有喜歡設計類遊戲,或者是軍事愛好者的朋友或許對於加特林不陌生,而平時不怎麼關注這兩方面的朋友,可能對於這種武器就比較陌生了。

加特林機槍是一種手動型多管旋轉機關槍。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在1860年設計而成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後,加特林機槍輸入我國,當時稱其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50年代以後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國經重新改良後應用在槍械及小口徑航炮和防空炮上,改良後的該機槍,射速普遍可以達到每分鐘每管1000發以上。

這樣子說,您可能沒有什麼概念。

這麼跟您說吧,現階段的美軍制式火神加特林機槍,槍身一共配備了六條槍管,也就是說每分鐘可以射出6000發以上的子彈,相當於每秒鐘就有600發子彈呼嘯而過,平均射出一發子彈的時間只用0.00167秒。

而我們人類眨一次眼睛的時間最快的為0.2秒,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迎著加特林的掃射前進,在他眨一次眼的時間,就有120發子彈對著他射來。

而且,通常單兵加特林機槍配備的是5.56mm或7.62mm口徑的子彈,也就是普通步槍子彈大小口徑。其威力,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如果實在不知道去哪裡搜,可以看一下吳京的電影《戰狼》,美國僱傭兵救倪大紅飾演的敏登的時候,就有一個人用的單兵式加特林。)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要是您實在不知道,可以看一下電影《戰狼》里加特林的表現。

如果是火神炮系列的,就更可怕了,使用的是20mm口徑子彈,幾乎可以媲美小型炮彈了。

事實上,加特林雖然名義上是重型機槍,不過其威力已經遠遠超過了重型機槍這個領域,其打擊能力足夠和大炮相提並論!在加特林問世之後,一個士兵就能夠單獨抗衡大批部隊!

道具介紹清楚了,再來說說我們的條件。

首先,時間設定在三國時期,具體哪裡隨意。不管是冀州還是河北,又或者說是荊襄九郡等等,都可以。

如果您喜歡的話,西涼,蜀中也行。

只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隻有一個人守城。

這一切都介紹完之後,您覺得,咱們的這位穿越者能不能做到百軍辟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呢?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您認為,能不能守得住呢?

您認為能不能做到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能
<button>投票/<button>

雖然,小編這裡還沒有看到大家的答案,不過,我想恐怕會有很多人選擇能!

至於到底能還是不能,小編這裡先買個關子,咱們一點點分析。

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綜合考慮幾個方面的影響才能夠得出最後的答案。

大體上,這些問題分成兩個方面:

  1. 物理層面影響,確切的說是工具的影響。它包括了槍支本身使用壽命和後勤補給。
  2. 精神層面影響,確切的說是自身心理層面以及所在城池的原住民的態度影響。

我們來結合這些方面,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首先是物理層面影響。

任何工具,都有使用壽命,這一點上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至於說後勤,其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子彈補給。

那麼這樣一來,這一層面的影響也就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 現實情況

槍支以及彈藥數量,都是在正常狀況之下。當然,彈藥數量可以適度放寬,可以假定穿越者就是在穿越的時候被連人帶槍連帶著足夠數量的子彈被一起扔到了城門樓上。

  • 科幻情況

這種情況聽起來很玄幻,其實如果您是一名無限流小說的愛好者,那您就能理解了,就是在無限流小說中經常出現的,無槍械損耗,無限彈藥的科幻武器。

再來是精神層面影響。

這裡,就比較複雜了,自身和原住民都可以分成兩種情況。

1、自身心理層面

要知道,作為一個禁槍的和平國度,我們國家的民眾絕大多數人是沒有經歷過戰爭場面的,並且也絕少有人經歷過殺人的場面,因此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結果的因素。

  • 能夠承受
  • 不能夠承受

2、原住民情況

這一點就比較簡單了,只有兩種情況:支持,和不支持。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落到最後,大體上是兩方面影響,六個問題。

這樣一來,所有的影響因素組合到一起就會出現以下8種情況:

  1. 現實情況+心理能夠承受+民眾支持
  2. 現實情況+心裡不能承受+民眾支持
  3. 現實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4. 現實情況+心裡不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5. 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支持
  6. 科幻情況+心裡不能承受+民眾支持
  7. 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8. 科幻情況+心裡不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我們的討論的是最次是一個人守住城池。

而如果說,作為守城的人在心理層面上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那麼毫無疑問的必然就會導致守城失敗,所以,只要是涉及到心理無法承受的假設,都可以直接劃入失敗了。

那麼這樣一來,就還剩下了4種情況:

  1. 現實情況+心理能夠承受+民眾支持
  2. 現實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3. 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支持
  4. 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民眾不支持

不過,如果說面對的是滿城百姓的反對的話,那麼作為守城的人實際上可以選擇的餘地不多,如果說想要守住城池,那麼必然就需要先搞定成立的反對者們。

可是這樣一來,就無非只有三種情況:

  • 在敵方攻城的時候還沒有將城裡的事情搞定。

如果說是這樣的話,不用說,守城的事情必然會失敗。

  • 敵方攻城的時候城裡的事情正在處理。

這樣的話,毫無疑問的,守城的事情也不然會失敗。

  • 敵方攻城的時候,反抗者已經全部搞定。

這樣一來,守城者就可以專心應對攻城的人,可以先放在一邊。

那麼,這樣子篩選下來之後,就只剩下兩種情況了:

  1. 現實情況+心理能夠承受+反抗者已經擺平
  2. 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反抗者已經擺平

去掉了所有註定不可能成功的條件組合之後,我們現在就來再分析一下,這剩下的兩個情況。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去掉了那些註定不會成功的組合之後,就只剩下兩個條件組合了。

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僅剩下的兩個情況。

首先是第一個:現實情況+心理能夠承受+反抗者已經擺平

加特林的威力,在之前已經跟大家介紹過了。其在戰場上的表現在一戰時期以及1879年的祖魯戰爭都曾經得到了驗證,大放異彩。

所以,毫無疑問的,當戰事開始的時候,處於冷兵器時代的三國時代的攻城部隊將會遭受慘重的打擊。在每分鐘6000發子彈射速的重機槍的打擊之下,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會使攻城部隊的攻勢遭受到毀滅性打擊。

可是,高射速伴隨著的必然是子彈的高損耗,幾分鐘時間足以摧毀攻城部隊的攻勢,可是在這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也足夠守城的人打光所有子彈。

這時,如果想要繼續就只能選擇重新裝彈。

而在這個中斷時間,必然會導致攻城一方得到喘息,甚至攻上城頭。

就算在敵方剛剛攻上城門的時候守城者就已經裝彈完畢,這個時候也已經晚了。因為這個時候其實攻城者就需要面對已經攻到自己身邊和城下攻城者的兩線作戰情況了。輸掉,就成為了必然。

況且就算是在敵人還沒來得及攻上城樓,守城者就已經完成了裝彈可以再次射擊,最後他也依然會是失敗的下場。

因為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任何的器械工具都是有使用壽命的,加特林機槍也是一樣。

加特林的每根槍管的壽命大概是10000發子彈,6根槍管的最大極限就是60000發子彈,按照加特林的射速3000~6000發/分鐘,不考慮槍管發熱的問題,在持續射擊10~20分鐘的情況下,槍管就會報廢。

即便是我們在最優考慮之下,沒一發子彈可以殺傷一個敵人,從開始到槍管報廢,總共可以殺傷60000人。

可是,我們來看一下三國時期的戰爭場面,以曹操攻打徐州為例,當時曹操投入軍隊20萬,也就是說,在把加特林機槍用到報廢為止,最多可以消滅掉曹操攻打徐州的人馬的1/4而已,壓根就不足以徹底摧毀對手的力量。

那麼最後的結局也只能是失敗,自己被攻城部隊殺死。

再來說說第二個情況:科幻情況+心理能承受+反抗者已經擺平

這種情況之下,剛剛討論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但是最後的結局就會如開頭提問,一個人就做到了百軍辟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只怕,還是很難!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就算是無限流小說裡的無限彈藥無損耗的科幻武器,依然難逃失敗的下場。

我們來看一下漢代城池的復原模型。

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城池大致呈口字型,也就是說,每一座城池基本上都會有四面城牆,就算是依山而建,也會有三面。

守城的人,或許可以憑藉手中的超時代武器守住一面城牆,可是另外的三面或者說兩面怎麼辦呢?

一旦被攻城的敵人從另外的城牆攻進去,那麼無疑就會重複先前所說過的雙線甚至是三線作戰,腹背受敵的情況。最終的下場會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

那麼假如說攻城的一方真的腦子一根筋,只從一個方向進攻呢?

如果說真的是這樣的情況,只怕想要達成目標也很難!

戰爭不是過家家,更不是下棋。

在我國,尤其是經歷了春秋時代的思想大爆炸之後,冷兵器集團作戰早就形成了一整套非常複雜並且非常具有效果的戰爭方式,對於攻城更是如此。

水攻、火攻、挖掘地道等等攻城手段數不勝數。

就比如在《三國演義》之中,就記載了許多種攻城的手段。

尤其是水攻,我國古代的城池大多毗鄰水源河流,而城牆周圍也多數建有護城河,非常方便水攻攻城,再加上古代築城一般是採用的三合土,這種材料在乾燥的情況之下確實是堅不可摧,但是要是真的被大水泡了,就會變成軟踏踏的爛泥,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敵人不去破壞,城牆自己也很難支撐。

就像是曹操與呂布的戰爭,曹操就是採用郭嘉的計謀,掘開沂、泗兩河,水淹下邳,使得號稱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也不得不俯首稱臣,舉手投降。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再先進的武器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也終歸是渺小的。

如果說攻城一方真的採用水攻,那麼就算是科幻版的無限彈藥的加特林在手,想要守住城池都只能是妄想。畢竟再先進的武器,在面對大自然的力量的時候,也顯得是那麼的渺小。

除去前面所有的分析,還有一種更重要的隱藏因素

我國古代的確是沒有現代火器這樣子的大威力的遠程武器,但是卻並非就沒有遠程武器了!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曆史上有一種叫做神臂弓的弓弩,這種弓弩威力極大,射程高達五百米,堪比現代步槍。

而在三國時期,雖然沒有這種宋朝的遠程武器,可是卻有這種神臂弓的前身——大黃弩。

大黃弩的具體威力與神臂弓接近,射程高達300米以上。弩箭的瞬間初動能高達上萬焦耳。

這麼來看,實際上在射程上面,其實加特林雖然佔優但是優勢卻沒有那麼大。

並且,我國古代弓弩兵的比例在軍隊之中的佔比非常高。這也就是說守城的這位穿越者實際上面對的可不是一個或者幾個神箭手這麼簡單,而是要面對鋪天蓋地的箭雨覆蓋襲擊。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面對這種箭雨襲擊,如果躲避就沒辦法阻擋敵軍登城,不躲的話必然被射成篩子。

這種打仗方式,有些類似於現代的空軍密集轟炸,其威力就從當年秦國憑藉這種戰法橫掃六國一統寰宇就可見一斑。

可以想見,如果類似的方式用到了對付守城的這位身上,會有多麼慘烈的後果!

總的來說,如果說是單兵對決,或者說面對少量的敵人,憑藉現代的先進武器,或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如果說想要就憑藉現代火器,就可以在古代混的呼風喚雨,為所欲為,那還是算了,只怕下場會很慘。這種夢,還是就在小說裡做做就好。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現代兵器》

三國時期一個人一座城、一把加特林;真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