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肆虐,美国在几天时间内就成为继欧洲大陆之后的又一个疫情中心。截止3月20日晚上8点,美国确诊病已经超过了1.9万例,死亡人数为224例。与其他国家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美国确诊病例在近三天以每天40%左右的速度增加,几乎是爆炸式发展。事实上,美国在1月21日才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疫例,随后26天无一例新增。直到2月29日,美国出现了第一例死亡病例。但是到了3月7日,美国确诊病例的死亡率达到了7.38%。钟南山曾经警告,对于医疗水平最发达的美国来说,这个死亡率意味着有大量患者未被确诊。事实证明,美国的确诊人数少不过是“不测不报”的结果,等到了3月19日,美国核酸检测人数达到10万人之后,死亡率降到了1.46%。

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美国《大西洋月刊》在20日公开了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率变化的真正原因,也等于解开了美国疫情的真相。据统计,截至3月8日,美国总共完成的病毒核酸检测量只有3201人。对于一个拥有3.3亿人口的发达国家来说,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关键时期,这个检测量可以说是一个耻辱,拿当天其他国家的数据来对比就能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英国是一个准备执行“群体免疫”的国家,当天的检测量为2.35万人;意大利是一个只有6000万人口的国家,当天检测量为5万人;韩国被公认是应对疫情的典范,当天的检测人数为19万人。如果用人口比例来计算,韩国检测量是美国的410倍,意大利是美国的90倍。

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数据再次证明,美国疫情大爆发的真正原因就是美疾控中心无法提供大范围的病毒检测,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国将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甚至会超过欧洲大陆。《纽约时报》在19日报道称,特朗普在18日称自己是“战时总统”,并启动了《国防生产法》用来扩大防疫物资的生产,还准备向美国人提供1000美元的现金补助,这一切与一份美国内部研究报告有关。

该报告认为,在缺少疫苗和其它防疫物资的情况下,如果美国不取采措施“压制”疫情,将会有81%的人口被感染,220万人死亡。就算采取了“减缓疫情蔓延”的措施,如果只对重症患者进行收治,让轻症患者回家“自行治疗”,对病床和医疗用品的需求也是美国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的8倍,仍会有110多万人死亡。

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美媒认为,特朗普对疫情的轻视已经犯下了大错。这次疫情已经导致美国股市连续熔断,还会造成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大幅增加,更会造成惨重的人员死亡。如果把新冠肺炎疫情当成一场战争的话,死亡人数会超过美国在一战、二战、越战和内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不断变脸和甩锅的过程。在全球疫情爆发的早期,特朗普采取了引以为傲的关闭国门的办法,美国政府高层甚至对战略竞争对手落井下石;在美国出现确诊病例的一个半月时间内,特朗普政府告诉美国民众的是“不需要戴口罩,新冠病毒对美国人的威胁很小”;在欧洲疫情大爆发之后,特朗普再次采取的关闭国门的办法;直到3月5日,负责疫情控制的副总统彭斯确认美国存在病毒核酸检检测盒不足的问题,大量美国人根本没有条件进行病毒检测,从而引发了对美国疫情的质疑。

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从此,特朗普开始了对疫情态度的逆转。他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之后,又表示自己早就认识到这会是一场大流行,承认美国经济将会进入衰退。与此同时,特朗普开始了一连串的甩锅举动,他把病毒检测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前任奥巴马政府和美国疾控中心,把应对疫情预算不足推给了民主党,把美国境外病例输入的责任归咎于欧洲国家未能控制疫情,甚至把新冠病毒“污名化”。

当地时间3月18日,曾经输掉2016年总统大选的希拉里开始向特朗普“捅刀”。针对特朗普把新冠病毒“污名化”的举动,希拉里表示:“美国总统正在转向种族主义言论,以此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实际上是想掩盖白宫未能及早认真对待新冠肺炎、未能向群众提供广泛检测的过失,美国政府并没有为应对危机做好充分准备。”

美疫情爆炸之谜破解,将有110万人死亡,特朗普甩锅遭希拉里捅刀

事实上,美国在国内出现首个确诊病例后的6个周时间内几乎没有采取过任何防控措施。美国疾控中心放着国际上成熟的核酸检测盒不用,非要自己研发,结果还不可用。身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不给民众免费检测,甚至为花钱检测都设定了很高的门槛,特朗普称美国有钱人先检测病毒是“命运”。白宫还一度下令所有具有官方背景的传染病专家禁言,要求媒体与特朗普政府保持一致的乐观。然而,纸总是包不住火的,“不测不报”的结果就是疫情的突然大爆炸,而特朗料在乎的美国经济、政府信任度和美国总统大选都将因此而泡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