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前地攤上買的幾枚古錢幣中有這樣一枚,是什麼?見圖片?

胡安福彩之友


這是五銖錢,中國流通時間最長的錢幣,流通時間達720年之久。它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株是古代貨幣單位,一兩的24分之1為一株,所以所謂五株其實很輕的。西漢東漢時期盛行,到唐朝開國後開鑄了開元通寶,五株錢才結束流通的。所以五株錢存世量巨大,除了某些特殊版別價值稍高。朋友的五株錢品相嚴重不足,個人覺得收藏價值一般。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多多包涵!



有範兒的可樂


我這個多少錢




張韓


看到下面的評論發現有網友還分辨不出隋五銖和漢五銖的區別,下面我來科普一下隋五銖和漢五銖的基本常識:

隋五銖是隋文帝楊堅在開皇元年(公元581)始鑄。錢幣正面鑄有“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鑄幣材質有青銅和白銅之分。錢幣直徑24毫米左右,重量2.8g左右。

隋五銖特徵如下:

  1. 隋五銖的錢幣的外郭多寬。
  2. 錢幣正面穿空右邊,有一垂直的豎畫與“五”字相連

隋五銖可以分為兩個版別:置樣五銖(直筆五銖)和 五銖白錢(曲筆五銖)。

置樣五銖的五字交叉筆畫為斜直。而五銖白錢的五字交叉筆畫為圓曲。

漢五銖是西漢武帝劉徹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始鑄。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從西漢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被廢除,五銖錢歷經滄桑700多年。先後有10多個王朝和政權、20多位帝王鑄行過五銖錢。漢五銖正面鑄有“五銖”二字篆書。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彷彿如一箭鏃。正面穿口無郭,少數在穿口上有一橫劃,錢幣的外郭多窄。鑄幣材質以青銅為主,另有金、銀、鐵、錫之分。錢重量4g左右。

隋五銖與漢五銖的區別:

  1. 看外郭寬窄。外郭寬為隋五銖,外郭窄為漢五銖
  2. 錢幣正面穿空右邊,是否有凸起垂直的豎畫與“五”字相連,有則為隋五銖,無則為漢五銖。
  3. 稱重量,漢五銖重4克,隋五銖重2.8左右

以上個人意見,供您參考。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古泉小窗


我有一小罐 我有一枚麒麟幣 有請方家指點——




風過橫塘


圖中錢幣為隋五銖正樣型。

以下內容為隋五銖錢的基礎知識點:

①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長期分裂、混亂的時期,重新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

②隋朝錢幣:隋文帝楊堅,整頓貨幣積弊,實行通貨緊縮政策,鑄開皇五銖錢(又稱置樣五銖)。

③隋煬帝楊堅開皇五銖:中國最後一枚"銖兩錢制"的錢幣,始鑄於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青銅質,小平錢,錢文"五銖"篆書,順讀,筆畫精整,邊緣較寬,製作不俗,面穿無廓,"五"字左端近穿處有一豎畫,左轉90度,"五"字為"兇",光背,肉好均有廓。

按照"五"字交筆寫法分為圓曲、斜直兩種,早期製作精整,後期粗糙,偶有鐵錢。

公元585年,"自是錢貨始一,所在流佈,百姓便之",加上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迅速恢復,國家進入開皇盛世。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大興土木,王綱廢弛,幣制漸壞,官錢多摻鉛錫,致使錢色發白,稱為"白錢",加之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奢極侈,財政枯竭,惡錢氾濫,私鑄成風,至剪鐵為幣,糊紙為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義軍蜂起,隋朝滅亡。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三年後,李淵創鑄開元通寶,至此,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創鑄五銖錢至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止,行用739年的五銖錢至此告終其間,官鑄、私鑄種類多而複雜,特別是魏晉南北朝這幾百年的五銖錢形形色色,大小紛繁,名目眾多。

④隋五銖線分三型五版:

三型:正樣型、大字型、曲筆型。

五版:大字版、大字長金版、大字短金版、大頭金版、平頭金版。

圖①為隋五銖正樣型。

圖②為隋五銖大字型。

圖③為隋五銖曲筆型。





土疙瘩LR


隋五銖



風飄至南


這不是日本錢,s大師請指點!



德德202283483


藏友好、我是@小開收藏。我的回答是:這枚錢幣從圖片來看、為五銖錢,保存的還不錯,包漿也是比較厚實的,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了,市場價值這些還可以。

五銖錢從漢五銖到隋五銖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可以說在古錢幣歷史長河中,還是佔有比較大的作用的,也為後面各時期鑄造不同錢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後期也有鑄造不同的五銖錢、如明代的五銖花錢、清代鑄造五毒辟邪大花錢等。

那麼一枚“五銖錢”的市場行情怎麼樣呢?能賣到多少錢?

下面就為大家分享部分“五銖錢”的市場行情價值:漢代金五銖一枚,直徑:26mm,重7.7g,保存完好,甚為珍貴

估價(人民幣):80,000-100,000

成交價(人民幣):110,000

漢“太和”五銖二枚,“ 卍 ”字五銖一枚,直徑:24毫米,附劍花樓收藏紙夾,極美品。

估價:4000-5000

成交價:10350

漢“五銖”一枚,直徑:25毫米,極美品

估價:3000-4000

成交價:12650

漢“五銖”十二枚鐵範一件

估價:9000-10000

成交價:9900

西漢“雞末五銖”背“福壽”一枚,直徑:11mm,保存極佳

估價:3000-4000

成交價:3360

清代“五銖”背五毒避邪大花錢一枚

估價:1500-2500

成交價:1680漢代金質“五銖”一枚,直徑:24mm,重量:6.3克,有一處破損,製作精美,少見

估價:85000-95000

遇到了精美五銖錢、千萬不要錯過哦;歡迎轉發點贊、多多關注@小開收藏


小開收藏


這不是漢代的五銖錢嗎。就像下圖

漢武帝時開始鑄造,唐代廢止。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最多,使用最廣泛,持續年代最長的貨幣,沒有之一。

五銖錢的錢範挺值錢的,就是鑄錢用的母模,可以達到200-300萬人民幣一枚。但普通錢不值錢。題主這枚是普通錢,而且磨損嚴重,價值不高。

24銖為一兩,五銖錢重5銖,可見其很輕。更由於有些朝代偷工減料有時僅重3銖多,就更輕了。

雖然五銖錢歷史地位很重要,但其鑄造時間長,流通量大,所以價值不高。甚至不及某些地方性貨幣,比如說太平天國貨幣。


物質文化史


根據照片所示,

應該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所使用的銅製錢。叫、五銖錢!

這種錢當時應該製造的多,且小巧輕便。所以留存至今的也很多。

這枚五銖錢,因鏽蝕嚴重,

值不了多少錢,100元人民幣左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