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下的養老:我生了你,你就該養我,否則你就是不孝,這樣想正確嗎?

用戶111498634487


養老送終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否則就是不孝之子,這個結論沒有錯誤,只有沒有道德觀念的人才會說這是道德綁架。


傻老頭


我們說陌生人關係吧,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軟,這個道理大家都不會質疑。和父母關係仔細想想不是一樣嗎?正常關係下,父母如果養你到成年,之後你都靠自己,那麼好像還有點不養的藉口,就是不符合民族文化的要求。在他們力所不能及時幫一把也是情理之中啊,至少父母養了18年啊。如果你成年後購房靠父母,養下一輩靠父母,有什麼理由不養父母呢?你把上一輩養老的錢掏空了,精力榨乾了,然後說以後要依靠你們自己?好意思嗎?合乎常理嗎?我們做的是人啊!


楊公子821


我是燈花物語,這個問題我來答。我生了你,你養我老,這沒毛病,更談不上什麼道德綁架。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名的二十四孝圖故事,拋開裡面存在的愚孝成分,其所宣揚的“至孝”思想,我舉雙手認可。在歷史上的封建社會,如果不孝,是沒有資格做官的;父母去世了,做官的人要辭官守孝三年。現在,民間也有老話這樣說:某某不能混,他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你看,不孝順的人,連朋友都混不上。

動物都知道感恩,何況人呢?羊糕吃奶時,要跪著吃,這是感恩。烏鴉幼鳥懂得反哺老鳥,這是回報。難道我們人還比不上禽獸嗎?

生養兒女,很不容易,父母們卻無怨無悔。做母親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裡面有痛苦,也有失去生命的風險。孩子出生了,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這裡面有太多的辛苦,太多的故事。但是,沒有幾個父母把自己撫養兒女的辛苦付出掛在嘴上,臉上流露出的是對子女健康成長的喜悅和欣慰。做兒女的往往自己也做了父母后,才能體會到自己父母的偉大 。

有的家庭,在養老上有糾紛,有矛盾,我覺得這很不應該。父母給了你生命,這是天大的恩情,你為父母做多少事,都難以回報。父母老了,你卻計較這計較那,這還算是人嗎?早知如此,當初不生你是最好了。另外,你要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未來的你自己。別看你現在蹦噠的歡,過幾十年你就老態龍鍾了。到那時,你的孩子也不管你事兒,你怎麼想?

至於“道德綁架”,我都不知道怎麼能提到這詞。不撫養老人,就是不道德,這需要綁架嗎?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應該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出現不撫養父母的事 。相反,我們應該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更高境界。


燈花物語


一句話不解釋。在中國,贍養老人是為人子女的義務。


峰癲音樂小樂樂


不是說我生了你,你就該為我養老。而應該說,我生了你還養了你,你應該為我養老!我想這是天經地儀理所當然的事!試想一下,一個人生下來沒有父母或親人的養育教導,他能健康長大成人嗎?恐怕早就餓死病死了吧!為生你養你的人養老送終是報養育之恩,而且法律也有明文規定人人都有曕養的義務!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道德綁架!


狼行千里161084713


🙂撫養和贍養是相對的,基本的法律義務和道德底線。生而不養必然老無所依。

🙃疼愛和孝順是相互的,高級的家庭關係水平。種瓜不會得豆,必須不能道德綁架。


鑫鑫劉彥楠


我是這麼認為的:

人在年輕的時候努力奮鬥,掙錢養家,負責任把子女養育好,孝順父母。

當你努力奮鬥,給子女提供力所能及最好的教育及陪伴,老了的時候,能自己照顧自己就不要去麻煩子女(以後的競爭力更大,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壓力),條件允許去幫助子女。

如果自己條件不允許,當我們老了,子女看到父母有責任、擔當,孝順上一輩。有良好的教育,子女一定不差。


槐花巷72號


這也是道德綁架嗎?父母生我們,把我們養大,培養成人;他們老了,難道我們不應該贍養父母,不應該孝順父母嗎?可能童年你父母沒有太多陪伴你,但是你的生命是父母賦予的,不要因為你個人的家庭不幸而扭曲了道德人倫!


世態炎涼HUAERDA


所以我不結婚了,一個人吃好喝好,對編者的話瞭解一二,老了也不找人養老,自己養吧,死了火葬場一推完了。


冷暖人生81879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養老竟成了道德綁架的對象了!父母生、養了你,你不去贍養父母?按理這就是不孝,這句話有什麼不正確的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國人自古就信奉“百善孝為先”。這是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連外國人現在都稱讚中國式的孝道。在社會上混,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你敢和他結交嗎?他會跟你講誠信,講道德嗎?

一個簡單的“孝”字,寫起來輕輕鬆鬆,讀出來毫不費力,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在現實社會中,難煞了不少人,也時時刻刻在考驗著做人的人性。

一個生命的出生、撫養,父母含辛茹苦十幾年,其中的奉獻、努力、辛酸,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這種深情值得我們一輩子去感恩。鴉且有反哺之義,羊還有跪乳之恩,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更應該對父母有一份愛心,孝心。

當然,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難處,外人看不清楚。情感之間的磕磕絆絆,利益之間的糾糾葛葛,家庭利益,家庭條件,性格,日常行為等諸多因素,對人的感情是有影響的,但這些並不能成為孝順不孝順父母的藉口。在現代社會的主流中,不孝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指責和唾罵,孝敬父母的人會受到人們的讚揚和尊重。

我國法律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的責任,成年子女對年老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子女給父母養老,哪裡有道德綁架之說?

幼有所養,老有所依,是人類最自然的生存方式,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生下來就會自給自足、年老體弱而不用去依靠別人的,最起碼現在的你我不是。

孝是一種責任和擔當,為人處事就要有責任和擔當,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所有的人都一樣。每個家庭都有老人、夫妻、兒女組成,撫養子女,贍養老人,讓子女健康成長,老人安度晚年,這才是中華民族傳承和倡導的、中國家庭的家和萬事興,也是人類新陳代謝的必然。

家是傳統社會的基本單位,孝敬父母是作為家庭倫理道德規範而存在的,《孝經》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代的孝被視為天、地、人三才之道,他不僅維護了家庭關係中長幼尊卑秩序,而且成為傳統社會中的傳統孝道傳承發揚。古人認為,一個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是一個自私之人,不值得深交,事業做的再大,也不值得被人們尊重。

孝作為一種親情,蘊含著父母撫養子女的責任,也有子女贍養老年父母的義務,它既不是契約關係,也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等價交換,更不是道德綁架下的養老。她是親情的自然產物,是一種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和義務,父母對子女的無私之愛,有助於培養孩子對親人、對周圍人的愛,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我覺得,孝敬父母是做人必備的道德修養,不孝敬父母是你自己的行為,為父母盡孝是一切教化的根本,你怎樣去孝敬老人?你的孩子將來也會這樣去孝敬你。這並不存在道德上的綁架。

寫了這麼多,回答的還有點跑題,但心情好多了!真應了一吐為快的俗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