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上次講劉秀的時候,順帶講了一句西漢最後一個皇太后王政君。

東漢光武帝劉秀:位面之子的開掛人生

說起來,王政君傳奇人生的錦鯉程度,也只比劉秀差那麼一點吧。擱現在,就是網絡言情小說裡一路開掛上位的女主角。

從沒有背景的平民女子,一步步到至高無上的皇太后,順便帶旺了整個王氏家族,以及一手毀了西漢的王莽。

當王莽捧著被王政君摔破一個角的玉璽,一步步走向他夢寐以求的至高皇位時,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今天這一切,在63年前,他的姑姑王政君入宮時就已經悄悄拉開了序幕。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王政君的父親是廷尉史王禁,母親本來是王禁的正妻,但是因為王禁好色,納了許多小妾,王政君的母親就與他離異再嫁了。

因為小媽多,導致兄弟姐妹也很多,王政君共有四個姐妹八個兄弟。

但凡傳奇人物的出生時必然會有異兆的,王政君的母親據說在懷她時就曾夢到月亮入懷。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是這麼寫的:初,李親任政君在身,夢月入其懷。及壯大,婉順得婦人道。嘗許嫁,未行,所許者死。後東平王聘政君為姬,未入,王薨。禁獨怪之,使卜數者相政君,“當大貴,不可言。”禁心以為然,乃教書,學鼓琴。五鳳中,獻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為家人子。

王政君長大以後天生麗質性情溫婉。到了她十四五歲該適人的時候,王禁就給王政君說了一門親事,對方姓許,結果還沒過門,未來夫君一病不起就掛了。

這婚事就耽擱了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東平王,就是漢宣帝的三兒子劉宇,想納她為姬妾,王禁想了想,覺得也還行吧,畢竟對方是諸侯王。

結果,又是還沒等過門,東平王也一病就病死了。

這事兒就邪乎了啊,於是王禁趕緊找了算命的先生來給看看,結果先生留下六個字就跑了:“當大貴,不可言!”

這“大貴”能是哪兒呢?連諸侯王都給剋死了啊。好吧,看來只能是送皇宮裡頭了。

於是王禁就開始培養王政君,琴棋書畫女工女德一樣不落下。

到了王政君十八歲那年,正好宮裡選人,王禁就把女兒送到了宮裡,當了“家人子”。

這家人子呢有說是對無官職名號宮女的稱呼,也有說是太子嬪妃的候選人。

總之啊,家人子這個看似簡單普通的崗位,卻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平臺,從這個位置上也曾出現過幾位影響西漢歷史的名人,如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戾太子劉據的母親衛子夫,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的王昭君等等。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王政君的相貌如何,史書沒有特意記載,不過東平王能來求娶,想必也是有幾分姿色的。

但是帝王的後宮,那可是全國佳麗的集散地,王政君這幾分姿色,到了那裡,也就泯然於眾人了。

而當時的太子後來的漢元帝劉奭後宮中已經有了一大群的嬪妃,其中最最受寵的是司馬良娣。

良娣是太子后妃品級較高者,地位僅次太子妃。

所以王政君在後宮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完全沒有一點要飛上枝頭的徵兆。

但是女主的人生怎麼可能這麼平淡無奇呢?

機會馬上就來了。

司馬良娣突然病重,在去世前,她將自己發病的源頭,歸結為其他妃嬪的詛咒,並懇求太子將她們全部拋棄。

沉浸在悲痛中的劉奭一口答應,並且真的在愛人死後便遷怒於其他妃嬪,把她們全部冷落了。

這下漢宣帝可急壞了。先別說這兒子是他此生摯愛許平君的血脈,就是僅憑太子這個身份也不可能不給我生個孫子就搞得後宮空虛啊!

行吧,你不是討厭現在這些個嬪妃麼?得了,都不要了,重新給你找!

於是當時的王皇后就在家人子裡選了五個,送去給太子劉奭。這五個裡面,就有王政君。

劉奭雖然還沉浸在愛人去世的悲痛中,但皇帝皇后的心意沒法拒絕啊,就看也沒仔細看隨手一指:那就這個留下吧。

指的正是王政君。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這王政君的肚子也是爭氣,跟劉恆的母親薄太后一樣,一夜寵幸便珠胎暗結,十個月後為劉奭產下長子劉驁。

這下可把漢宣帝高興壞了,這是他和許平君的長孫啊!

漢宣帝不僅親自為孫兒取名,還經常把他帶在身邊,疼愛得不得了。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記載:宣帝愛之,自名曰驁,字太孫,常置左右。

而王政君也一步登天母憑子貴成為了太子妃。

但是劉奭並不喜歡她。

在漢宣帝這篇裡曾說過,太子是個生性文弱柔順,自己沒啥主見的人。

從死囚到一代賢主,漢宣帝劉病已:他真正把漢朝推向了巔峰

但是劉奭喜歡的女人可都是個性美女。

前面死都要拉幾個墊背的司馬良娣自不必說,後來的新歡也個個性格鮮明。

有性格潑辣、有心計、有野心的傅昭儀、有敢於擋熊而立的馮媛馮昭儀、最有名的就是自請去匈奴讓他追思不已的王昭君。

相比較而言,不算太漂亮個性溫順的王政君,並不是他喜歡的類型,因此他對王政君也一直都很冷落。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兩年後,漢宣帝王駕崩。劉奭即位為帝,是為漢元帝。

劉奭即位後,王政君先被封為婕妤,三天後晉升為皇后。王政君封后後,她的老爸王禁隨即被封為陽平侯。

劉驁在8歲那年被封為太子。

但王政君的皇后生涯過得並不順心,整天戰戰兢兢的。

當年漢元帝純粹就是“靈犀一指”,對王政君並沒有什麼興趣,談不上有多深厚的夫妻感情。

王政君自身也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王禁雖然被封了爵,但那就是個榮譽,沒啥實權。

而且王禁沒幾年就死掉了,長子王鳳襲爵之後也不過是當個中層官吏。

而兒子劉驁呢也不是太爭氣,不但沒繼承到劉奭的多才多藝,其他方面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

話說漢元帝劉奭其實是個挺有才的人,善史書、通音律、好儒術。如果不做皇帝,劉奭可以做一位音樂家、史學家、學者,但是偏偏做了皇帝,他優柔寡斷的性格,最終導致朝政混亂,西漢也由此走向衰落。

他不喜歡皇后王政君,也不喜歡太子劉驁。

那個時候他走出了失去司馬良娣的痛苦之後,立刻又寵幸上了傅昭儀和馮昭儀。這兩個妃子也是爭氣,很快各自生了兒子。

要不說王政君女主光環呢,她那時候要不是一夜恩寵就生下長子,基本上劉奭隨便一指以後她也就只能在後宮孤獨終老了。

劉奭最寵幸的傅昭儀給他生的兒子是定陶王劉康,這劉康簡直和劉奭一模一樣,也是善史書、通音律、好儒術,劉奭對這兒子喜歡得不得了,於是就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就在王政君和劉驁岌岌可危之際, 王政君的女主光環又讓她遇到了一位貴人:史丹。

要說這史丹呢,本身是沒有太高的才能的,不過有一點,劉奭在當太子時,史丹在他身邊當了十來年的侍從(中庶子),因此很得漢元帝的信任。

史丹是堅定的站在太子這一邊的。沒啥理由,就是古代的立長立嫡的傳統觀念。

為了保住劉驁的太子之位,史丹首先建議漢元帝劉奭將自己生母許氏家族的平恩侯許嘉之女立為太子妃。劉奭對於自己生母早亡一事始終耿耿於懷,對許氏家族也相當優厚,於是同意了史丹的建議。

劉驁有了許氏家族的女子為妻,暫時保住了太子之位。劉驁為了討好老爹,也是專寵許妃。

劉奭見劉驁還算老實,又有史丹力保,就漸漸放鬆了改立太子之事。

在漢元帝生命最後的時光裡,王政君和劉驁已經根本見不到漢元帝了,在身邊專寵侍奉的是傅昭儀和定陶王劉康。

傅昭儀也不是省油的燈,這最後的機會里,她一直試圖讓劉奭廢掉太子劉驁改立定陶王劉康。

還是史丹,利用侍奉的機會,跑到元帝榻前哭訴:“皇上啊,太子是您的嫡子,都立了十多年了,這名號可是深入人心了啊!現在大家看您這麼寵愛定陶王,這外邊兒都在傳您要廢太子啊!您要是真的無故把太子廢了,外面的大臣肯定要鬧事的啊。要不您先把我殺了吧,這樣外頭那些人就都消停了!”

看這話說得多好,既表了忠心,又保了太子,還全了皇帝的面子。

要說這漢元帝呢一直也就不是個有主見的人,臨死了腦子又糊塗,看史丹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也就絕了換太子的心思,還拉著史丹的手說:“朕不行了,朕死了以後,太子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輔佐他啊!”

就這樣,劉驁的太子的位置這才算保了下來。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漢元帝死後,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也就順理成章的從皇后變成了太后。

這之後,王氏外戚逐步開始了“一門十侯,五大司馬”的權勢滔天之路。

而王政君也從太后到太皇太后,一直當了61年,成了史上在位最長的太后之一。

劉驁即位之後,開始大封王氏,晉封他老媽的大哥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他老媽的同母弟王崇為安成侯,封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王氏一家權傾朝野。

王政君本來有8個兄弟,為什麼只封了7人呢?因為還有個兄弟王曼命不好,還沒等來富貴,已先等來捉命的閻王了。

王曼雖然早逝,但他卻給歷史留下一個著名人物,他的兒子王莽。

劉驁的故事看這裡:

禍國紅顏之趙飛燕趙合德——西漢絕嗣,誰的錯?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劉驁掛了以後,因為無子,指定了定陶王的兒子劉欣繼位,於是後宮裡的女人戰隊不斷壯大。

跟隨劉欣進入長安的,還有他的母親丁姬和祖母定陶太后就是前面劉奭的傅昭儀,加上太皇太后王政君和新晉升為太后的趙飛燕,可謂是“四雌”爭霸的混戰局面。

不過史書對王政君的評價沒有錯,她不是個很喜歡爭強好勝的女人,的確性格十分溫婉。當初王氏“一門十侯,五大司馬”其實也不是她本意要王氏把持朝政,純碎就是她的兄弟實在太多了而已。

在哀帝當政期間,她在讓大司馬王莽交出權力的同時,也將王氏族人從朝堂中的重要位置上撤了出來;

允許哀帝封自己的奶奶定陶太后也就是傅昭儀為恭皇太后;

讓傅氏、丁氏外戚掌控實權;

也沒有干涉劉欣對董賢的寵愛以及對董氏外戚的封賞,這個故事見:董賢與漢哀帝:當一個直男被GAY皇帝愛上

更讓早死的傅昭儀佔了她與元帝同葬的名分;

沒有干涉面首董賢成為權傾一時的大司馬……

總之,在哀帝劉欣朝時,王氏外戚徹底地銷聲匿跡了。

公元前1年,劉欣把自己給折騰死了,作為皇太后的她,又一次被人們推向了前臺。

說起來,真不是王政君有多大的本領和野心,而是她的對手們都太差勁了,她只要好好地活著,曾經失去過的權力,隨時都會給她拱手送回來。

王政君於是召見王莽,由王莽全權負責哀帝劉欣的後事,同時授予他調集軍隊的印信和符節,暫時負責沒有皇帝過渡期間的朝政。

而此時的王政君,已經是七十三歲高齡的老人了,她已經沒有精力去過多地參與朝政了,她選擇退到臺後,默默地看著侄子王莽和漢平帝劉箕子在前臺表演。

漢平帝在公元6年病逝,年僅14歲。

王莽又立小兒劉嬰為帝並親手把持朝政。

公元8年,王莽的野心越來越彭脹,將小皇帝廢去,他要自己當皇帝。

王莽向王政君索要玉璽,王政君悲憤交加,知道無力迴天,她將玉璽砸向王莽,傳國玉璽也被摔壞一角。

王莽終於將天下據為己有,建立了新朝。

始建國五年(公元13年),王政君帶著無盡的悲憤與哀怨而死,享年84歲。

給五位皇帝當過太后的王政君:女主光環的錦鯉人生

回顧西漢末年王氏外戚集團的興起,王政君從入宮到太后,可以說是這一切變故的起點。

在這一過程中,冥冥之中彷彿真的有命運之神在頻繁照拂一般。

如果最開始許家的男子不死,王政君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普通官宦人家的妻子了此一生;

如果東平王不死,王政君可能就成為了一個諸侯王的小妾;

最神奇的是當時在太子劉奭面前的那五個女人中,如果不是太子隨手一指就指到了她,恐怕也就沒有了懷上孩子的機會,還是個男孩,那她的下場恐怕也就如後宮其他嬪妃一樣空守到老了;

當上皇后之後,如果不是史丹在幾次關鍵的時候的迴護,或者如果漢元帝的性子再固執堅定一點,那王政君最好的結局也就是隨廢太子到地方上當個諸侯太后,了此一生了。

然而,所有的一切“如果”都沒有發生,這十幾年的時間裡,王政君彷彿真的套上了主角模板一般,一步一步就走到了歷史規定好的那條路徑上。

這也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女主光環的人生真的幸福嗎?

細細想來,她在人世間什麼都沒有,老子不疼,老公不愛,兒子不孝,最終又被侄子坑死,以致留下罵名。

做為一個女人,她只有靠自己的默默忍受,才能獲得老天的一點點垂憐。

女人不易,尤其是身處後宮,每一步都是血雨腹風。她居然能熬過84年的漫漫歲月,成為中國史上最長壽的皇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