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上學時因雙向情感障礙綜合性發作入院,現在想回學校上課怕急性發病怎麼辦?

叫我東海


之所以把這類疾病稱為雙相情感障礙,這和疾病本身的特點密切相關,躁狂發作時:病人情感高漲、言語增多、活動增多、意志病理性增強;患者表現興奮躁動,言語誇大,做事虎頭蛇尾,情感的易激惹也是顯著表現之一;而當抑鬱發作時:病人可能又變得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活動減少,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周身不適感強烈,感覺自己能力減退明顯,甚至可能出現自我評價低,悲觀厭世的想法;病情嚴重者在發作高峰期還可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性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而這類症狀往往與當時的情緒障礙有直接關係,內容也受情緒影響;但情感障礙辦法的幻覺及妄想,會隨著疾病的緩解,尤其是情緒好轉而逐漸減輕或者消失,對病人的社會功能影響不大。

在這些表現中混合發作和快速循環發作表現更為突出,患者不會像其他兩種類型發作時那樣,一段時間處於躁狂狀態或者抑鬱狀態,而是在多數時間內兩種情緒障礙同時存在或者在短時間內快速交替出現,給病人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在國外雙相情感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3.0-3.4%,90年代則上升到5.5-7.8%;

浙江省(2001年)和河北省(2004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雙相障礙終生患病率為3.0-5.14;發病年齡高峰在15-19歲,首次多為抑鬱發作,往往一至數次抑鬱發作後再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發作,男女患病率接近。

問題中的家長十分擔心孩子能否繼續回學校上學,作為醫生,我覺得這首先要看患者額疾病有沒有得到控制,是否按照系統的治療計劃在執行,比如我們在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時,要從急性期、鞏固期、維持期三個階段來進行,一般來說急性期都是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期,首要目的是控制症狀、縮短病程,通過情緒穩定劑的應用,治療上要求充分,並達到完全緩解;這樣也可以盡最大可能防止症狀復燃或惡化,如非難治性病例,一般情況在6-8周的系統治療後患者基本可以恢復正常的社會功能;出院後進入到疾病的鞏固期,要求病人能夠按照在院時的標準堅持服藥,目的是防止症狀復燃,促使社會功能恢復;而用藥劑量應與急性期相同,一般躁狂或混合發作為2-3個月,配合心理治療,家屬應該提高警惕,防止患者自行減藥或停藥,造成疾病的復發;到了維持期,患者如果能堅持服藥,就會大大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能夠維持良好的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通常使用接近治療劑量的心境穩定劑,預防效果比低於治療劑量者為好,如果病人未能按照治療計劃操作,很容易在這一時期導致疾病復發。

患者疾病如果有復發跡象,我們應該怎麼及時發現呢?

我們拿躁狂發作來舉例,比如患者通過治療疾病已經明顯緩解,或者社會功能已經恢復正常;但是如果病情有要復發,可能病人會在一段時間內心情特好,覺得周圍的一切都非常美好,以前煩心的事情一件都沒有了;脾氣漸長,可因小事控制不住想發火;說話速度較以前快,感覺總有好多話要說,聲音比以前也大了;感覺腦子莫名奇妙的變聰明瞭;沒有睡意,不知疲倦,想和異性接觸等等;這些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總結的一些特點,作為家屬可以在這些方面進行觀察,而且病人是否堅持服藥很關鍵,如果上面的症狀符合比較多,還沒有繼續服用藥物,那病人很可能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再次發病,所以對於患者家屬來說,要經常和經治醫生溝通,向醫生反映患者的康復狀況,這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病人的波動,減少復發幾率,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予您幫助,感謝關注。


精神知多少


堅持吃藥,定期複查,一般情況下沒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