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出4月底前請假,回來都必須隔離14天,這個做法對麼?

鳳棲吾同木


疫情期間,全世界都難,中國防禦初步取得成效不易,建議咱聽指揮。而且企業不敢公然非反勞動法。



觀點派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的確,這次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在疫情面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高於一切!首先,我們要明確公司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安全第一,初衷是好的。但隨著疫情,慢慢地得到控制,各地也陸續復工。各企業也制定了嚴格的復工計劃以及防疫措施,我認為像作者提出的這種請假在返工的情況公司可以制定一定的措施。本人請假期間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並且避免到那些疫情高風險區。復工之後也要如實彙報自己的行蹤。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再作相應的應對措施。而不是一刀切,只要請假,都可第14天。這樣也會影響到工作的進度。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CEO學堂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多一個防範舉措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請假期間的員工動向,完全不受公司控制,防範隔離有利於對大家的保護,在疫情面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高於一切!公司這樣做的目的肯定是確保安全第一,初衷是好的。本人也應該詳細向公司說明請假具體事宜和大致出行路線,請假期間應該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到疫情高風險區,銷假之前也要如實彙報自己的行蹤,以便企業判斷防控。


路北說職場


觀點:合理,我單位就是這樣安排,畢竟因疫情影響,單位會有所損失,回不來的提倡先休假,再居家辦公,回來後根據地方要求單身居家隔離14天,並沒有扣薪,符合人性化管理。

這點要求也是非常合理的。請遵照單位服從單位談安排吧,畢竟疫情工作誰也不能疏忽,不能因為某一個員工而造成整體的防控疫情的突破。

另外一點,因為按照目前疫情防控隔離要求,以及各個地方政府的要求,涉及跨市跨省地區,必須要進行醫學單身隔離觀察14天的要求,這同樣是遵循了新冠病毒的潛伏期14天的醫學依據。

個人覺得可以與你單位人事或者上級領導進行溝通,確定最終的執行方案。

一、地區不同,隔離要求不同。

首先你需要與你用人單位人士或者相關上級領導經溝通,因為就目前病毒疫情的影響,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實施用綠碼進行通行,但是從題主的疑問來看,需要受制於地方政府及單位所在地的政策,服從公司安排把,畢竟防控疫情不能忽視!

二、醫學觀察單身隔離14天是有科學依據的。

其次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瞭解了,有觀察課第14天是因為病毒疫情的潛伏期大約在兩週左右,通過醫學隔離可以大大的減少交叉感染,同時也確保相關人員的安全。

三、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地參加工作。

另外一點其實也是出於人與自身安全的角度考慮,隔離14天是為了自己與同事之間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現在我們單位針對跨市或者地區回來的員工設立的單身宿舍進行集中隔離,並安排人員每天三頓送飯,統一管理,14天結束後開具解除隔離相關證明。這樣有了證明之後,員工才能進行上班,這樣的話對整體管控非常有效。

四、疫情期間人性化的管理。

就像我們單位一樣,很多企業為了鼓勵員工返工,並沒有完全的扣薪,而是鼓勵員工以休假的形式將今年或者去年積累的假期進行休完,一方面是鼓勵員工在家心安理得,從公司角度也是為了減輕相應的成本,畢竟一些影響此次公司面臨的損失也是非常大。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價值觀上,員工直接同心協力,共度此次疫情難關。

總結:雖然這個問題看過來有點不合理,這從公司角度第一要遵守當地政府的相關規定,第二次為了其他同事的安全,以防萬一出現交叉感染,所以說隔離14天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其實反過來說這樣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好處,一旦公司出現一例,那麼這個公司將面臨巨大的損失,所以人家都可能先進行隔離。所以說聽從公司安排吧,這一點是非常合理的。


職場勵志事兒


有健康證就不用。


金色字體版佛經


不對!疫情體現了事多的人怕死的人大有人在!也可能是公司不想要你了?這就是現實!


和平200077220


當然要隔離,誰知道你都上哪裡轉了?


565981841216


首先明確告訴你:公司這個做法合理,而且有理有據。

現在我們國家疫情已經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多個省市已經多日“零”通報。那在這一片大好形勢下,我們也要時刻清醒。

對外來人員實行最嚴格的隔離14天措施,不僅是對外來人員自身健康的重視,也是對原本就在這的人員的保護,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面對經濟損失壓力下,面對生命抉擇前,也要保持14天隔離不鬆懈,爭取最後的勝利。


浪涯人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還是應該隔離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ebf7a5fa7be4160b34923b01f65947f\

錢三哥


在特殊時期是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