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皇帝順序倒過來會怎樣,能挽救嗎?

白囟遊戲視頻


這個問題問的好,如果倒過來,確實能挽救,畢竟朱元璋可是蓋世人雄。那肯定是十分壯麗的逆襲,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點:朱元璋有識人之明,而且有培養人的能力

朱元璋起義起來,慧眼識人,而且還能讓跟隨他的人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從江南作戰還是後來的北伐蒙元勢力,朱元璋對於大局的把握能力是超凡的,可以說用兵如神。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等人受到了他很多軍事上的影響。如果大家認真的翻閱明史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的意見往往和朱元璋不一樣,但是朱元璋那不受大家認同的意見,最後往往是極高明的。所以如果時光倒轉,明朝皇帝的順序倒過來,那麼朱元璋的實力至少比以前開局拿著一個碗要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要做的就是不犯大錯誤,然後大明就馬上中興了。以老朱的能力,江山會變得鐵桶一般。

第二點:朱元璋悍不畏死,不懼強敵

朱元璋在沙場上,從來都是有勇有略的,所以如果明朝皇帝的順序倒過來,那麼李自成這些人會被朱元璋追著打,在朱元璋追著打他們的過程中,朱元璋自然就會把很多有能力的將領任用起來。這些將領就會真正的有所作為了,不至於像崇禎時期一樣做事總是被制約。

第三點:朱元璋會定都南京,而不是北京

如果朝朝皇帝的順序倒過來,那麼南京就會是京城,最不濟清兵攻破北京,然後大明馬上北伐,而且清軍也進不了山海關。像吳三桂這樣的,也是被逼到了絕路上,才放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的。如果是朱元璋當皇帝,那麼吳三桂這些人會拼了命的守住山海關。這個世上只有雄主手下才能駕馭住這些悍將。京師在南京,不會動搖國本,北京也能守住,真守不住也不怕,不至於一戰亡國。

第四點:朱元璋會殺掉罷免監軍太監,強力清除貪官

以朱元璋的個性,是不會讓太監做到監軍的。沒有了這些無恥監軍的存在,很多將領就能放開手腳做事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真正有能力想有所作為做點事情的將領就敢做事能做事了。而且朱元璋殺貪官的手段很強,官場馬上就會風清氣正,南方那些大資本家也就不敢亂來了,有些資敵的人就不敢明目張膽了。


指揮使吳鐵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能挽救。

其實,以明朝的制度來說,崇禎如果累成這樣就說明國家出了大問題。

因為明朝的政治制度不是清朝中後期,那種高度中央集權獨裁製度。

清朝中後期,滿清基本就是皇帝一個人決定國家大事,軍機處都是虛的。

所以皇帝個人能力非常重要,平庸的皇帝根本就無法控制國家。

但就算能力極強的皇帝,也得累吐血。

以雍正為例,在位十多年,每天都要看數百個奏摺,要寫數千字的批示。這都是國家大事,要慎重思考才能決定如何處理。只要稍微有些偏差,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所以,雍正平均每天只睡覺四五個小時,苦熬了十多年,活活累死了。

但明朝不一樣。

明朝是一個精英治國的制度,皇帝享受最後的決策權,中間是秉筆太監作為緩衝,然後是以首輔為核心的內閣。

內閣將奏摺進行篩選,選擇重要的交給皇上處理。但每個奏摺,內閣都會寫上自己的處理建議,供皇上參考。

這些建議對於皇上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很多時候皇上直接按照內閣的建議處理。

也就是說,雖然皇上是決策者,但國家大事的處理建議其實是內閣做出的。

而內閣是精選出來的高級官員,如果沒有能力是進不了內閣的。

而且內閣成員不斷更換,保證是整個官僚體系中的能人。

內閣是一群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怎麼也比一個皇帝要強。

這樣一來,即便明朝皇帝是廢物,國家也不會陷入大亂。

甚至皇上只是批示一些極為重要的國家大事,其餘一般重要的都可以交給內閣負責。

這種制度今天來看是比較先進的,缺點是可能造成內閣的專權,對皇帝有所威脅。

但明代文武是分裂的,文臣即便是內閣的首輔,也難以掌握軍權,所以篡位可能性很小。

那麼問題來了,崇禎可以說是非常勤勉的君主。從17歲成為皇帝開始,崇禎到上吊自殺,每天都忙於政務,一天也要看一二百個奏摺,同大臣至少討論數小時政務。

他曾公開說:“與諸位共同裁決政事,除了按例應免日期外,每日視朝不輟,視朝完畢,文武大臣如欲奏報,可以報名候召,敢有壅蔽者,以奸欺論斬”。

然而,這恰恰說明崇禎的執政有著嚴重問題。

正常來說,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不需要累成這樣,因為他只需要決定最重要的大事,其他應該交給內閣的能人去處理。

崇禎累成這樣,只能說明一個道理,他的內閣基本無效了。

崇禎不信任任何人,尤其不信任內閣。

崇禎執政時期,兵部尚書就換了十四人,而刑部尚書換了十七人,內閣大學士在這些年間居然任命了五十多人,朝政也因此大為混亂。

事事親自處理,不要說崇禎,就算耶穌復生也不可能掌管中國這麼大的國家。

崇禎應該做的是知人善用,敢於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而不是自己獨攬一切,又沒有能力做好。

其實,崇禎很多決定,導致國家災難性後果。

比如孫傳庭和李自成主力決戰的汝州之戰,孫認為後勤補給無法堅持,不能隨便決戰。

但崇禎強迫孫傳庭出兵。結果孫雖擊潰李自成主力,但隨後因補給不足崩潰,李自成立即追殺,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明軍最後的實力被消耗殆盡,再也沒有能力和農民軍作戰。

所以說,崇禎是很有問題的。

但退一步說,就算朱元璋復生,取代崇禎繼續執政,他也是沒有辦法。

當時大明嚴重缺糧,北方地區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大面積饑荒。

從崇禎上臺開始,嚴重的自然災害斷斷續續持續了十多年。

甚至到了崇禎14年,也是如此: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在豫西的發展,當時在城內明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深感形勢的嚴峻,他在給福王的信中說:“三載奇荒,亙古未聞。村鎮之餓死一空,城市皆殺人而食。處處土賊盤踞,加以流賊數萬陰相結合,連破魯山、郟縣、伊陽三縣,又六日之內,連破宜陽、永寧二縣。賊勢洶湧,窺洛甚急。無堅不破,無攻不克。且饑民之思亂可虞,人心之瓦解堪慮。況撫臺大兵無一至,雖有操、義二兵,亦無糧餉,及城頭垛夫又皆鬼形鳩面而垂斃者。城中一無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

這種情況,就算神仙來也難以扭轉,更別說朱元璋了。


薩沙


我是飛眼視角,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明朝皇帝順序倒轉過來能否挽救明末危局?答案是肯定的,能!

仁宣之治未明末局勢打下堅實基礎。

比起怠政的萬曆帝及因紅丸案而喪命的明光宗,明仁宗和明宣宗兩位皇帝則愛民勤政許多。如他們取代萬曆與明光宗兩位帝王則必定會重現明初仁宣之治的盛況,我明末剿滅農民軍和後金政權打下良好基礎。

永樂大帝若在,努爾哈赤唯有稱臣納降

仁宣之後,永樂大帝在位。這位馬上得天下打得北方蒙古哭爹喊孃的主兒面對區區努爾哈赤的女真叛軍想必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剿滅。因此如若永樂帝在,努爾哈赤及其後繼者皇太極的明智之舉就是稱臣納降!

洪武帝登臨,李自成就如同陳友諒

洪武帝朱元璋本身就是自元末農民起義軍中殺出來的皇帝。有朱棣在前解決外患後金政權,那麼手握明末不亞於明初的名將集團(祖大壽、滿桂、毛文龍、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這手好牌,剿滅義軍輕而易舉。

總結

如果明末諸帝如果順序顛倒換做明初各帝,明末危局能夠輕易破解。李自成不足慮,後金不足慮!

畫外之音

如若明朝皇帝順序顛倒,明末危局可解,但是否想過明初的局面如何破解?若讓崇禎帝面對元末張士誠、陳友諒這等強大的農民軍對手,志大才疏的崇禎帝不可能應付得了?更何況北方元朝依然強大,元軍有奇男子王保保坐鎮,崇禎帝如何敵得過?所以若明朝皇帝順序顛倒,那元末明初那一輪明朝就挨不過,談何明末之局!


飛眼視角


個人認為挽救不了,一個人能為成為歷史上偉大的人物不光靠自己,也要看時代。首先,朱元璋是創業而非守業,他從地方勢力不斷打拼,最終建立一個王朝,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時代改革的阻力和明末的朝局相比要小的太多,洪武大帝的威名也震得住一眾宵小。其次,二人的人格魅力和個人魄力也相差甚遠,朱元璋北伐時並非自己親征,北伐的重任全權交與徐達、常遇春等,而崇禎帝看似胸懷大志,玩弄權衡之術,但從歷史上他的表現看,他實在不是一個好老闆,也不善於用人,可以說是“用人而疑其心”,試圖改革受到巨大阻力卻無法破局,最終落得國破身死的結局,也許崇禎帝處於明中期的話不能成為聖主,興許還能算是明君。就我看來,崇禎帝若處於元末,陳友諒的鉅艦早就一夜下江陵了。


吳樾江南


這個問題的另一種理解是,如果明朝皇帝排序是先暗後明而歷史環境不變,明朝是否有救?我的回答是:無救。

一是歷史週期使然。縱觀古代中國,皇權越來越專制是歷史趨勢,從秦朝的“兩相制”到唐宋的“多相制”,再到明清的“無相制”,專制導致帝國晚期政治失去彈性,無法自我調節,帝國新陳代謝差,政治運行越來越低效,再英明的皇帝也不能超越時代,通過先知先覺扭轉時代頹勢。

二是農業經濟使然。經濟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古代中國長期推行重農抑商,無法通過區域貿易乃至國際貿易解決勞動力過剩問題,土地與人口矛盾長期存在,馬爾薩斯陷阱一直都是古代中國改朝換代的“魔咒”,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導致人口急劇下滑,人少地多為大一統國家提供了走向盛世的客觀條件,當王朝達到盛世時,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會凸顯出來,王朝的敗象也就開始顯露,就算朱元璋也無法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

三是自然氣候惡劣。很多人認為明朝滅亡與小冰期關係不大,舉的例子是北宋雍熙年間也是小冰期。這一點我不贊同,作為農業經濟國家,小冰期會讓支柱產業農業長期“欠收”,加上小冰期帶來草原退化,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為爭奪經濟資源成為必然,國家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同時加劇,內外戰爭拖垮了本已貧弱不堪的經濟。而北宋初年能活下來是因為國家處在草創時期,社會處於上升階段,行政效力較高,人地矛盾也不突出,而明朝處於末世,自然無法抵禦。

四是全球貿易到來。雖然中國長期重農抑商,但商品交換是人類活動的共有基因。中國長期貴金屬(金、銀、銅等)產量低,無法滿足需求,賤金屬(鐵)攜帶不便,紙幣濫發在宋元明相繼失控,導致人們自覺不自覺得回到貴金屬交易和物物交換階段,新航路開闢及隨之而來的白銀內流為中國帶來了白銀盛世,但全球貿易及貨幣國際化也給古老中國帶來了外部風險,所以晚明衰落和嘉道中落都與新航路中斷、白銀供求不足有關。貨幣供應突然短缺,社會通貨緊縮出現,商貿驟減,國家財政薄收,難以應付危局。

因此可以說,明朝滅亡是時也,命也,運也。


指畫天下


答:能挽救!

但是倒過來也不會誕生明朝了!

明朝一共16位皇帝,逐一講不大現實,我們就來說說末代皇帝崇禎和開國皇帝朱元璋。

  • 崇禎皇帝

崇禎帝雖然很勤奮,但他是一個情商智商雙低的一個人。

他是明亡的最終禍手,這在我的文章《明朝愛好者的一廂情願:忠賢不死,大明不亡?》中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這裡不再贅述。

朱由檢連現成的班底都管理不好,你讓他去組建創業團隊去?這可能嗎?

他不被陳友諒、張士誠這種人精扔進長江餵魚就不錯了,何德何能建立王朝?

  • 朱元璋

朱元璋在明朝的創建過程中,已經證明了自己一代梟雄的本質。

雖說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但我們知道,朱元璋是個“反腐先鋒”,而且頗有手段。

明朝亡本質不是打不過別人,而是官員腐敗、國庫沒錢。

恰恰朱元璋的特點是抄貪官的家,充盈國庫。

如果把朱由檢換成朱元璋,在朱元璋在位時明朝的延續是不成問題的,在他死後那誰也說不準。

因為也沒人可以再倒序了,難不成換成他爹朱世珍?手動狗頭


陸一說歷史


歷史發展就想樹一樣,越長越繁茂。每個朝代的問題都是伴隨著發展出來的,也會長成一棵大樹。這個不是一個皇帝,能解決的!解決時政問題,需要的是當時的國家群體智力!



數據歷史


你好,我是御史大夫001,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如果反過來就沒有明朝了,朱元璋能打敗元朝統一,朱由檢能辦的到嗎?連元朝都推到不了,真不知道能挽救什麼!

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什麼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話估計秦始皇都還可能活著呢,更沒有什麼明朝了。

你這個如果如果的也太大了吧,皇帝都能反過來,本來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我的優質回答還差一個,還剩幾天的時間,萬一如果回答了你的這個如果的問題通過了優質回答,那就謝謝你的這個如果。回答完畢?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