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七十多歲的老人每天還在給兒女做飯,這樣應該嗎?

小蝸牛kxg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中國🇨🇳的父母大多數都願為兒女分擔,為他們排尤解難,而且不求回報,當然要看身體情況,如果身體可以,接送孩子,做做飯也沒什麼,反而煅練了身體,有事可幹,有些人把做飯當一大樂趣,他喜歡做,父母的家永遠為兒女敞開,就是兒女的家,兒女的家不是父母的家,這個道理都懂,但父母從不計較,我周圍好多,都是孃家媽看孩子,從一懷孕就住在了孃家,坐月子都是孃家媽,直到孩子上學接送,買,洗,做飯都是,一直住,現在孩子馬上上五年級了還這樣,而且無怨無悔,又貼錢又出力,都這樣,只要身體可以,兒女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願意,是可以的。[可愛][可愛][可愛][贊][贊][玫瑰][玫瑰]


開心果917212589474


70多歲的老母親還天天給我們做飯好嗎?

這個問題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像我婆婆,馬上73歲了。每天一早,我到公司吃早餐、上班。

先生也是,可以到單位吃早餐。但是,先生往往會在家陪婆婆吃早餐,然後步行去公司上班。

中午,先生又步行回家,陪婆婆午餐。很簡單隨便吃點,很多時候都是麵條。

晚上我回家後,我們三口人一起吃飯。一般兩菜一湯什麼的。如果菜多了,我們還會勸婆婆少做點。可是,她往往還是會多做。吃不了的,都便宜了那條大狗。

我早就問過婆婆,如果不行咱們就請個鐘點工或保姆,幫助她買菜做飯收拾家務(其實沒那條件,我就是試探婆婆能行不。當然,如果她確實體力不行,我們又必須上班,至少鐘點工還是應該考慮的)。

但是她的回答是,不!

她不喜歡家裡有外人。

還有,每天拖個拖車去買菜,對她而言,就是社交活動。

要知道,公公在時,她唯二的工作就是照顧公公,和我們倆的晚餐。公公不在了,她的心空了,如果在一點事情都沒有可做的,估計她會更了無生趣。

就像昨天吧,週六,我們要去我父親家看他們,跟她說我們不會在家吃午飯晚餐。早餐是我們自己做的。

結果,她說那就不去買菜了。然而,在家坐立不安了幾遍,她還是拖了拖車說,我還是去看看有啥買的。

所以,如果老人還能動,適當動一下也是好的。

但是,我們會承包洗碗、拖地等事務,讓她丟了碗,就可以去休息。不過她的休息,也就是看不完的電視。

如果不能動了,晚輩還是應該承擔一切家務,並照顧老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一代撫養一代,一代反哺一代,這是人類的自然規律。


雲是鶴家鄉680


七十多歲的老人還天天給兒女做飯,就太不應該了!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在城裡還是農村,都會有這樣高齡的父母在為兒女天天做飯,他們都在認為自己還有力氣為兒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也說自己很樂意,很開心,正因為這樣,那些兒女也很樂意,也願意接受老人的賜恩,真實這樣不太好,也不應該。

先從年老的父母來講,不要以為自己這樣做是幫兒女省時間省麻煩,父母在兒女真沒時間做飯的情況下,偶爾做做也是可以的,但天天為兒女做飯就不應該了,這樣不單苦了累了自己不說,你天天去做也會讓兒女在心裡上有一種過分依賴的習慣,這樣的習慣會養成一種懶惰的習性,這種惡習性一旦養成了,有一天父母做不了或是忘記做飯了,兒女就會有一種反感的心裡。就算沒有也可,都這麼老了,偶爾做做可以,也不能天天做,畢竟兒女也要學會去做飯做菜,去想去做出自己想要的飯菜口味。

再說兒女,就不要認為父母還能做,也想做。你不去和父母商量一下,叫父母該停下來歇歇了,該享受生活,歡度晚年了!該讓兒女做出可口的飯菜孝敬一下,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的父母了!更何況兒女也要在做飯做菜中去感受生活,一對夫妻有好多感情也是在一起做飯做菜中培養出來的!一天再苦再累下來,通過做飯做菜也能讓苦累煙消雲散,這就是生活的樂趣!

建議兒女,還是自己親自動手去做飯做菜好些,說句不好聽的話: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交由他人控制,那就談不上生活了!





小不點追夢


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老人心甘情願,以此為樂。一種是力不從心,非常勉強。我們家屬於抱團的那種,當初女婿讀博,留學,女兒外孫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兒子下班也幫我哄外孫,我老公是美食家,我跟他學會了很多做菜的手藝。自從娶了兒媳婦,女兒怕我累就自已做飯,但都住在一個院裡,做了什麼好吃的互相端過來交換吃,沒事大家到外面去磋一頓。做飯是我的樂趣,看著孩子們吃的開心,我更開心,這不剛給女兒發微信,明天中午讓他們過來吃冬至的餃子。


許大米95


我認識一個老奶奶,她不識字,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她很能幹,把一大家四代人的飲食起居都操持的妥妥貼貼。

93歲時,她還上下8樓(沒有電梯)去買回一天的菜和早點。每天做2餐飯,分類收、洗(洗衣機)大人孩子的衣物。

喜歡吃五花肉,喜歡大笑、唱歌,說話語音洪亮,思維敏捷。我們都預計這老奶奶能活過100呢。

可是,老奶奶在97歲那年離世了。

原來她95歲那年,在買菜回家的路上,被一輛摩托車撞至踝關節骨折,臥床半年養傷,此後她的精氣神都明顯衰退了,時有恍惚,再想繼續做家務,已力不從心。

96歲那年,堅持生活自理的她,忘記身後有一桶開水,一屁股坐進去,她又一次因燙傷住院、臥床養傷。

可惜,這一次,老奶奶再也沒能恢復元氣,終因機體功能極速衰退,導致併發症而不治。

老年人,要懂得順應自然,要懂得服老。做與自己年齡、體力相符的事情,不要逞強好勝。


樂呵


七十多歲的老人每天還在給兒女做飯,應該嗎?

應不應該還得看家庭情況吧!理論上肯定不應該,但實際生活中卻不是這樣的。

我們村有戶這樣的人家,家中兩個老人,一個八十多歲男老人,一個七十多歲女老人,有個兒子和兒媳婦每天早出晚歸的上班,根本沒時間做飯。

每天老人家都是第一個起來,先去菜地裡摘些菜,幹一會活,之後再回來給兒子們做飯,有的時候即便做好了飯,兒子兒媳連吃都不吃一口,起來就急匆匆的上班去了,於是只有兩個老人自己吃。

有時候兒子兒媳下班回來,看到還沒有做飯,也不管老人去做什麼,即便忙了一天,也會被兒子罵,各種埋怨,有時候甚至還破門而出。更可悲的是,有時候老人都把飯菜做好了,兒子兒媳回來還嫌棄寒酸,老人即便有無數委屈,也只能憋在心裡,有時候我們看到,也會莫名的心酸。

不僅如此,兩個老人一年的低保,基本上都被兒子們以各種方式要去,老人連買營養品的錢都沒有。

更不幸的是,老人兒子因為在工地上班,不小心發生意外,腿被機器砸斷了,現在只能待在家裡,老人們負擔更是加重了。



xianbo5201315


我媽媽70多了,天天做飯。每天早上我,我媽,我孩子,一起開車出門,先送孩子上學,然後直接去菜市場,買菜,買早點。回家後,吃過早點,老孃就去打癩子(天津麻將)。中午,騰騰飯吃。中午,老孃睡會一覺。這時,我會把晚上要吃的菜,洗好,切好。老孃醒了,看會電視,我去接給孩子,每天5:30老孃準時開始炒菜!碗誰刷的時候都有,其它家裡的活,都是我幹。老公,只管上班,家務適當幫幫我。就這樣,我覺得挺好,每天,一起出去溜溜,玩會,做飯,也適當乾點家務,很充實。當然,是身體允許。


甘棠遺愛2012


我姐兩兒,小兒跟著,我姐做飯可是一把好手,都願意回來吃飯。這倆兒子都有了孩子後乾脆都在一起住,這可害苦了姐姐一邊給他們哄孩子(大兒三個,小兒一個)一天做三頓飯,兩個媳婦們回來等吃上網購物比著來,兩個兒子吃了飯就跑出去不是這事就是那事。每次我們去到姐那玩,姐的抱怨聲從頭到尾。我們說了姐二十多年教他們從小學會獨立,成家後各過各的去,反正他們一家一套房子。姐說:“他們就是不要臉都不想做飯,還有個陰謀就是想把孫子推放到這”。說著說著哭起來!姐就是這樣刀子嘴豆腐心說她沒用,該帶孩子帶,該做飯做,一天到晚就是大嗓門對著不聽話的孩子,孫子懟,在也沒有我小時候那個先笑後說話,溫柔,甜美的姐姐啦!這就是慣壞孩子的毛病,養的廢人,自己總覺得累死累活挺委屈的樣子,其是不放手己害殘了他們。


一條大路通四方呦


我都七十多歲了!可我非常願意孩子們來吃飯!我看到他們愛吃我做的飯我心裡覺得我還有用!心中非常喜歡!一個人老了還能為兒女們做點什麼多好!等老的什麼也幹不了那才沒有意思呢!我兒媳開玩笑說:媽,你八十還給我們做飯吃!我說:中!只要兒女孝順不生氣家庭幸福,當媽的做飯多好啊!我願意為他們服務到做不動了!再等他們侍奉我,給我做飯吃!在家裡不要總說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只要各家各戶過的美滿幸福快樂就好!


用戶9585480775850


對勤快又閒不住的老人,願意做飯,給兒女減輕負擔是正常的。兒女可以僱一個小保姆在家陪著她,一起做。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一直到79歲中風後,還在廚房坐著教保姆做飯。

對於喜歡一個人出去玩或跳舞的老人,兒女應該支持,那就誰先回來誰做。有的兒女工作很忙,孩子還要按時吃飯,怎麼辦?老人能幫上忙就幫幫唄!

對於比較懶的老人,不心疼兒女,堅決不做飯的,或有病的老人,那隻好等兒女下班回來做,或僱保姆做。

一家人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如果身體好,有時間,我80歲也願意給兒子做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