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多能幹你能舉個例子嗎?

用戶3576274422130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動物的能力很多我給你介紹幾個對比一下

阿達克斯羚羊

你是否曾經希望不用昂貴的染料就能改變頭髮的顏色?嗯,阿達克斯羚羊可以。每當季節變化,這位女士都會給自己一個新的鬃毛。她在夏天是白色的,以反射太陽的熱量,在冬天變成灰棕色,以幫助自己保暖。

貓鼬

貓鼬周圍的黑眼圈不僅讓他看起來很可愛——它們就像內置的太陽鏡。黑色的毛皮可以阻擋陽光的刺眼,讓狐獴直視天空,遠眺。

永生水母

長生不老的秘密可能就藏在海底。水母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可以重新啟動她自己的生命週期。受傷後,水母可以回到海底,把自己變回珊瑚蟲——水母的幼體。從那裡,它會花幾個月的時間成長為一個完全恢復活力的成年水母。

百毒不侵的負鼠

你可能意識到負鼠在受到攻擊時會裝死,但是你也許不知道,他不會受到毒液的傷害。是的,這些傢伙配備了一種肽,可以中和蛇毒!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蛇成了負鼠的日常主食。






棕熊博士


一、水平飛行速度最快的動物—白喉針尾雨燕

 

白喉針尾雨燕,是菲律賓特有物種,體長20-20.5釐米,棲息在山地森林,常在溪流、河谷水面等處出現。水平飛行速度最快的動物,時速最快可達170千米。

 

 

二、遷徙路線最長的動物—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雖然小巧玲瓏,但卻矯健有力,在所有的徒徒動物中,北極燕鷗長途跋涉的本領是罕見的。

當北半球是夏季的時候,北極燕鷗在北極圈內繁衍後代。

當冬季來臨時,便向南飛行,越過赤道,繞地球半周,來到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在這兒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來臨,它們才再次北飛,回到北極。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

南北兩極遷徙最短的距離為19000公里,事實上,以前的研究嚴重低估了北極燕鷗每年的遷徙距離。它們走的是蜿蜒的路線,而不是像人類以前設想的那樣走直線,這些鳥經過一段曲折的路線以利用盛行的風。

北極燕鷗平均每年往返遷徙的距離70900公里,最大可達81600公里。

北極燕鷗平均壽命為30歲,根據上述研究,在其一生中旅行約240萬公里,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的往返超過3次。

迄今為止為任何動物記錄的最長的遷徙。

 

 

三、飛行高度最高的鳥類—黑白兀鷲

黑白兀鷲,是一種分佈在非洲薩赫勒的大型兀鷲。其現時數量約有3萬隻,但卻因失去棲息地等而正在減少。它們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可以飛高達海拔11000米。它們可以以高達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飛行,到離開鳥巢150公里以外的地方覓食。

 

四、移動速度最快的蛇類—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為眼鏡蛇科曼巴蛇屬的一員,是非洲最長的毒蛇,最大個體記錄長度是4.48米,在津巴布韋捕獲。其名字中的“黑”字,其實是形容其烏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灰色或棕色的身體。黑曼巴蛇也是世上移動速度最快的蛇,其短距離的移動時速可達16-20公里。它常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毒蛇。分佈於非洲各地。已發現過它的地方有索馬里、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博茨瓦納、烏干達、贊比亞、津巴布偉、安哥拉、納米比亞、馬拉威、莫桑比克、南非共和國及剛果。

 

 

五、陸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獵豹

 

獵豹,現在主要分佈在非洲與西亞。同其它貓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來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全速奔跑時速可以超過120公里,相當於百米世界冠軍的三倍快,據動物星球節目資料指出觀察過的野生獵豹100米直線,最快曾達5.13秒,這種速度是世界百米紀錄保持人烏塞恩·博爾特9.58秒的1.86倍快。

 

六、速度最快的海洋魚類—平鰭旗魚

平鰭旗魚,體延長,略呈圓筒形,稍側扁。頭較長,吻長而尖,呈劍狀突出。第一背鰭長而高,呈帆狀,具有黑色斑點,體青褐色,有灰白色圓斑,腹部銀白色。是速度最快的海洋動物,時速可達109公里。

 








老賀聊近視


首先得問一下這個“幹”到底是啥意思?如果是幹活的那個意思,人類馴化的牛、大象可沒少幫助人類,如果是繁衍行為的那個意思,也有很多動物“天賦異稟”不同凡響。

幹活的幹

人類受限於身體結構和體型,很多活是幹不來的,倒拔垂楊柳只見於傳說故事中,現實生活中誰能把碗口粗的樹倒把起來那可就了不得了。而人類的演化、發展也是人類認到了自身的不足,馴化了很多動物幫助人類完成一些重體力勞動,馬可以作為運輸工具,牛可以協助耕種,大象更是以龐大的體型和強大的力量,可以幫助人類運輸很多笨重的物體,一頭大象頂二三十個成年人的力量,可以輕易地拔起一些較小的樹木。南亞一些地區,大象被馴化得相當聽話了,會給人按摩,或者馱著人類逛景點。動物的本能之一趨利避害,使它們在人類的力量威脅下乖乖聽話。

另一個方面的“幹”

生物的另一個本能是繁衍,兩性繁殖的生物的繁殖方式就是交配,實現基因組的重組,結合來自父母雙方基因的後代,具有更好的基因多樣性,更利於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生存繁衍,而由於個體實力、生存環境等因素,生物的交配繁衍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人類稍微好一點的是人類群體實力強硬,自主意識發達,可以自主選擇啥時候繁衍,一年頂多生一胎;大多數動物都缺乏這樣的自主選擇能力,更多的是手荷爾蒙影響,到交配季節不釋放就不舒服,像貓叫春似的鬼哭狼嚎的。

有的生物由於處於較高的生態位上,它們的繁殖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採取的是多嘗試的辦法,像雄獅在繁殖季節,除了巡視領地和吃喝,甚至多數時間都在交配,但是時間卻很短,每次大約在30秒左右,在交配季節的時候,一天下來需要交配40到50次左右,但它們強悍的正是頻次比較高,繁殖季節可以每天都以很高的頻率交配;

而一些實力較弱的物種,多是通過強悍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中生存,但是也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的,有一些就是多產卵,有的則是通過提高生殖幾率的方式,寬足袋鼩就是後者,每到繁殖季節這種動物都很瘋狂,一次最長達14小時,睪丸素升高也會引起荷爾蒙暴漲陡增,甚至會使免疫系統崩潰而死亡。

還有乾燥的“幹”

也就是能在身體水分大量損失的情況下仍正常生存,這就不得不提水熊蟲了,它們體內有特殊的蛋白,並且有一層堅實的外層皮膚,有多種隱生狀態,可以在缺水、缺氧、寒冷的狀態下存活,也能承受比人類高得多的核輻射,甚至在太空環境中都能隱生存活,實驗表明某些種類在隱生一百多年後遇到合適的環境再次重新煥發生機;還有很多細菌,可以形成特殊的芽孢狀態,可以抵抗缺水、較高溫度、低氧和高劑量藥物的環境,但極端缺水的環境中,它們只是能以特殊方式存活,卻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殖繁衍活動。


來看世界呀


比如說蜂巢的構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