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60後的你打算怎麼養老?還能像從前依靠子女養老嗎?

新大風歌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農民開始步入城市務工賺錢補貼家用,之後更是農民工大潮前往城市發展,有不少也賺到了錢在家裡蓋起了樓房。時光流轉,一眨眼老一批外出打工的農民都已經日漸老去,特別是一些60後,以後該靠什麼養老呢?如果在城市裡有保障的,是可以退休安心養老的了,每個月還可以領取不菲的養老金,和老伴出去旅遊閒玩了。不過對於沒有保障的農民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活到老幹到老才是我們真是的寫照,能過看到子女成家立業兒孫無憂無疑就是最為幸福的事情了 。 那麼日漸老去,如何養老就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難題了,結合我們國家農村現實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解決養老問題。 一、依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領取國家養老補貼,只要按照政策繳納養老保險,到60歲以後就可以每月領取一些養老金,在我們國家有的省份建立了高齡補貼制度。像我們本地60歲以上老人基本每月可以領取120元,80歲開始就可以領取高齡補貼,每年為800元。雖然養老補貼不是很多,但也可以作為日常生活開銷的一部分。 只能依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農保雖然說是針對農民工唯一的養老保障。 二、 農村60後,年齡段都在50歲~60歲之間,只要身體好,還能活動,都會耕種一些土地,日常吃喝用的瓜果蔬菜等還會親自種植。自己動手,還會豐衣足食,儘量給子女減輕負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種不動地了,再靠身邊的子女作為農村老人,在吃喝方面,自己能種就種,能不買就不買,這也是他們一輩子節約的生活習慣。   三、趁早為自己積攢一些養老錢,以此保障以後的老年生活。農村60後,基本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他們節衣縮食一輩子,把兒女都供養的成家立業後,有的還會繼續辛苦奮鬥。這樣能給自己積攢一些養老錢,以後自己真的老了,沒有收入來源了,靠積蓄還能維持自己的生活,不用向兒女伸手要錢。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人面臨上面養老的問題,所以,無論再艱難,六零後農民一定要堅強地邁過去,相信隨著農村的發展,困擾農民群眾多年的一些難題也會得到解決,農村的發展也會變得越來越好,農民也會過得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