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還在種地幹活的農民有很多,農村養老到底怎麼解決?

小老表生鮮


由於我國農村養老 體系建立的比較晚,從2011年才開始在農業實施,現在70歲以上的老農民都沒有交過養老保險金,他們今天每月所領取的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金,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保。

因為農村養老保險的問題,城鄉兩大階層在網上也不斷髮生戰爭,我認為這都是不瞭解城鄉兩階層的養老體系而引起的矛盾,我們兩大階層都是共和國的公民,有必要互相指責,互相漫罵,互相傷害嗎?

我國的工業養老體系始建於1986年,當時主要是針對國營企業的工人建立的養老體系,是由國家和企業共同出資積累基金,在工人到退休年齡後領取養老金,一直到去世。養老金制度為我國的工人階層提供了養老資金,使他們能夠老有所養。在以後的二十幾年裡,城市養老保險制度經過不斷改革和不斷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比較完善的城鎮養老保險制度,保險資金的來源是個人.集體.國家三方面共同集資,個人到法定退休年齡按月領取養老金,一直到去世為止。

農民的養老金制度是從2011年開始建立,由於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多,國家對農民的補貼的資金相比之下少於城市居民的資金,農民又沒有集體資金補貼,因為村集體是拿不出半毛錢做農民的社保基金的。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的養老基金就只剩下國家補貼的那數十元錢了,這就是農民的養老金為什麼低的具體原因。

城鄉養老金的較大懸殊問題讓農民心裡很是不舒服,也就有人提意見發嘮叨,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有個別不知道國家養老制度的工薪階層的人士,他們開口就罵農民是好吃懶做,貪得無厭,最好是一分錢也不給你們,都是把你們慣壞了,不交錢就想拿錢,等等讓農民聽不下去的言論,好像國給農民的社保金是從他家裡拿出來的,危害了他們的利益,這種短視直接激化了城鄉之間的矛盾,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是我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家應該互相團結,利益共享,才能讓社會和諧安定,如果有一方非要認為自己高人一等,那是非常危險的思想。

農村70歲以上的老農民只所以還要堅持農業勞,是有多種原因的,其主要原因還是他們沒有收入造成的,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想辦法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在其他行業的老人都在享受改革開放的紅利的時候,也讓我們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農民也因為有了養老錢而高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