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

北嶽恆山是大名鼎鼎的,而懸空寺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地方,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翠屏峰的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

懸空寺: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

來到恆山腳下,遠遠可以看到懸在半山腰的懸空寺,整個寺院懸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地依勢而建,顯得格外錯落而有節奏感,詩人李白當年遊覽過懸空寺後,揮筆寫下“壯觀”二字,寫完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又在“壯”上多加了一點,這兩個字至今刻在寺院腳下的岩石上。

懸空寺: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

寺院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一個完整的寺院佈局,建在山崖間,第二、第三部分則是真正“懸”在崖壁上,兩部分之間連接的木棧道更是好像憑空浮在半空中一般,遊人走在上面看著下面的懸崖,心也不由跟著懸起來,表面上看,支撐整個建築的只有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子,讓人不禁擔心它隨時會掉下來,而實際上,整個寺院是“插”在旁邊的岩石上的,這些木柱子大多隻起裝飾作用,給走在上面的人一些心理安慰罷了,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代匠人的智慧,寺院的內部設計也非常獨特,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有大小房屋40間,把美學、力學和宗教巧妙地融為一體,確實非常的“壯觀”。

懸空寺: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

除建築外,懸空寺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第三部分上層的三教殿,這裡你可以看到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的塑像供於一室,這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很少見的,懸空寺光線最好的時候大約在上午九、十點,這也是參觀懸空寺的最佳時間,懸空寺離北嶽恆山不遠,大概就四五公里距離,上午早早遊覽過懸空寺後,可直接轉戰恆山繼續遊玩,如果是包車前往且對宗教人文比較感興趣,建議上午去過懸空寺後,繼續前往雲崗石窟,下午正是看雲岡第20窟大佛的最好時間。

懸空寺: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

懸空寺是佛、道、儒3教合1的寺廟,在1400多年前北魏時期建造的,寺廟不大,殿、閣一共40多間,我們的祖先利用力學的原理,用膨脹螺絲的方法,在山壁上打出樁基,再在上面搭建寺廟,懸空寺的門票30元,只能遠看,如要上樓,另外付100元上樓費,60歲以上,門票可免,但100元上樓費一定要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