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午间休息,小编的同事A提一提戴着的口罩,躲向远处慢条斯理地说:“早上出门,我没戴口罩就下楼了。”同事们异常同步地瞪大了眼睛……A赶紧补充说:“忘戴了忘戴了,我还没没出楼门就返回去戴了。那一刻,我感觉我就像在‘裸奔’。”


这一幕,让大家联想到近日的热搜话题——澳籍华人女子返京后拒绝隔离,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受到网友的口诛笔伐,网友的愤怒可以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举国上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才取得了如今的疫情防控成果。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逐渐好转,容不得大意和疏忽。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对热爱跑步的跑者来说,不能出门跑步或戴口罩跑步的确是一种折磨,毕竟戴口罩跑步会增加需氧量,不利于换气,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呼吸不畅,缺氧头晕等症状。长期下来,甚至可能对肺呼吸系统有影响。戴眼镜的跑者,可能还需要额外忍受“云里雾里”的朦胧感。


疫情期,的确给跑者这个群体带来了很多不便,但规矩不可破,需隔离的人一定要守规隔离,健康人士出门跑步尽量带口罩。不做违规“裸奔”者。


然而,历史上则不乏一些不守规的真正的裸奔者,让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不守规的真正裸奔者。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1974年,迈克尔·奥博里恩在特威克纳姆的橄榄球赛场上,开创了冲进体育赛场上裸奔的先河。


美国的第一次裸奔事件发生在华盛顿大学,1804年,华盛顿大学的在校生乔治·威廉·克伦普(George William Crump)全身赤裸地跑过了弗吉尼亚州的列克星敦市。即使他的动机已在时间的冲刷中被遗忘,但他还是因为那次裸奔被逮捕了,从而被停学了一个学期。可是,你完全不用担心克伦普的前程,那之后他顺利毕业并成为了医生,甚至后来成为了一名美国国会议员。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学生们成群结队地在公共场所裸奔,这让大学管理者们大为恼火。观看者们无法查明年轻人突然决定脱掉衣服、结队裸奔的原因,那可能是由几个因素所致:改变对性和裸体的态度;对权威和体系的普遍不信任;裸奔受到的媒体关注度和吸引更多成员。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1974年,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学生带着面具跑进了加州圣路易斯奥比斯波的雪茄工厂餐厅。


但到了1974年,裸奔从反主流文化的校园活动演变成了一场疯狂的闹剧。裸奔者还登上了《生活》杂志。甚至一名裸奔者还打断了当年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有人说这是颁奖典礼抓住时代精神的一种预先计划好的方式。


大约就是在那个时候,裸奔开始更有组织性、更具规模,俨然发展成了一场场大型集会活动。在德克萨斯州的斯蒂芬奥斯汀州立大学,裸奔成了一种“流行病”,以至于学校的管理人员专门为裸奔空出了时间和场地。(想想《人类清除计划》,只不过裸奔代替了杀戮。)有记载以来,美国最大的裸奔活动发生在1974年3月的乔治亚大学,当时1543人赤身裸体地慢跑。“爱尔兰斗士”(圣母大学著名的橄榄球队)的队友们也深受裸奔热潮的困扰。


裸奔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并随着里根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兴盛。在“Me Decade”时期,裸奔逐渐发展为一种“自我/本我”的活动,是一个人短暂出名的方式。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2004年,“裸奔巨星”马克·罗伯茨在第38届超级碗比赛中翩翩起舞,并冲向了赛场。


裸奔第一次出现在体育大赛上,是澳大利亚人迈克尔·奥博里恩(Michael O 'Brien)开创的。1974年,他一丝不挂地冲进了位于特威克纳姆的橄榄球赛场上,只因他和英国朋友打赌要横穿赛场,直到他摸到围墙为止。然而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他被赶来的警察逮捕了。奥博里恩被带出赛场时,一名警察用警帽遮住了他的下体,而这张照片也为摄影师赢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大奖,并成为了《生活》杂志的年度图片。


这位现代“裸奔巨星”奠定了在体育大赛上裸奔的基础。其中“最成功”的是来自英国利物浦的马克·罗伯茨(Mark Roberts),从1993年香港大球场举行的七国橄榄球巡回赛上第一次裸奔开始,他连续裸奔了超过550场赛事,裸奔的足迹遍布足球赛、高尔夫锦标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奥运会和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其中,在第38届超级碗比赛中场休息时,罗伯茨扮成裁判冲到球场,脱下了衣裤,最后只剩下丁字裤,在目瞪口呆的卡罗莱纳黑豹队面前跳起了舞,直至被爱国者队的一名后卫拦截。随即他被逮捕、被起诉、并被罚了1000美元。但是,当你知道赞助商付给他高达100万美元的酬劳后,你就会明白他为何这么做了。罗伯茨已经臭名昭著,英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前,安保人员都会提前拿到他的照片,禁止其入内。


罗伯茨是一个“纯粹的裸奔者”,只在比赛中场休息时出现,取悦观众。他既不会打断正在进行的比赛,也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偶尔接受赞助费),获得最多的,无非是那句“嘿,裸男!”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2017年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前,一名男子正在赤裸全身热身。


而如今的某些裸奔者是由社交媒体所驱动的,甚至会带有一点儿政治色彩。维塔利·多罗夫斯基(Vitaly Zdorovetskiy)就是一个例子,他在 YouTube 上的用户名 VitalyzdTV 更被人所熟知。他的“壮举”是,在2015-2016赛季NBA总决赛第四节的1分12秒,勇士队领先骑士队时,上身赤裸着冲进球场,胸前写着“TRUMP SUCKS”(“川普是烂人”),背后写着“LEBRON 4 PRESIDENT”(“勒布朗当总统”)。他在场上狂奔,球场上下引起轰动,多名警察和安保人员对其进行了围追堵截,他跑了没几步,最终被安保人员扑倒在地,带离了场地。


多罗夫斯基的这段令人屏住呼吸的五分钟视频(他赤裸上身奔跑两秒钟左右)在YouTube上有近500万的点击量。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2015-2016NBA赛季总决赛上,维塔利·多罗夫斯基被安保人员拉下场。


裸奔不是男性的专属行为。还有一些名扬海外的裸奔女性,比如艾瑞卡·罗伊(Erica Roe),在1982年的英格兰对澳大利亚的橄榄球大赛中,她陡然冲进场中,脱尽上衣手舞足蹈,因此赢得了“特威克纳姆裸奔者”(Twickenham Streaker)的绰号,即使在此之前迈克尔·奥博里恩已经开创了先河。2000年,在英国公开锦标赛上,老虎正走向夺冠的最后一洞果岭,杰奎·沙蒙(Jacqui Salmond)赤身裸体地冲了上来,并围绕旗杆不停地做天使飞翔的动作。


【RW战疫】不戴口罩就是“裸奔”?

2000年英国公开锦标赛上,杰奎·沙蒙赤身裸体地冲到了圣安卓球场的最后一洞果岭。


赤身裸体参加大型公共活动也存在安全问题。1999年,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有七名学生因参加裸奔活动受伤住院,之后该校不得不取消了裸体奥运会(Nude Olympics)。还有名誉损害和产生犯罪前科的隐患。因为参加一场活动或者打断一场比赛所带来的刺激,而导致被列入性侵犯者并不值得。


请记住这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


户外跑步要守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劼若表示,结合目前的疫情特点和病毒传播途径,非武汉地区的跑者做好足够的防护和准备,可以去户外跑步。(引自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1. 身体情况良好,没有不适,有跑步习惯的跑者可以坚持跑步。但从来不跑步的人就不要跑了。

2. 在户外通风的地方跑,不要在马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选择人越稀疏的时间、地点越好,和其他路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3. 戴好医用外科口罩跑(最极端的情况是跑的路上遇到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的飞沫,但在2米以外的距离,戴了口罩,而且空气流通,被传染上的机率非常低)。

4. 自己一个人跑,不要多人一起跑;降低跑步强度、速度、频率,健身性质地跑,30分钟左右最合适,不大强度、长时间地跑步。

5. 跑后尽快回家换干衣服,避免受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