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這段時間:將往事重新掏出來,回憶一下我們曾一起走過的地方,發生的趣事;伸長手臂將未來拉近,暢想一下我們要一起去的地方。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 ——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樂天旅行


要不是還保留著當時的線路文檔,我幾乎要忘記當初走這條線路的順序了,只記得晨霧中恍若上帝遺留的綠寶石般的小七孔,和夜色中用燈光勾勒出山體的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青巖古鎮結束的當天,下午便直奔大小七孔景區,遊覽了大七孔。奈何時隔一年,對於大七孔的印象只停留在乘坐竹筏盪漾一池碧波之上,還有一條寬闊的瀑布被茂密植被劈成了數十條奔流而下,近身處立著一塊牌子“跟著貝爾去冒險”拍攝地。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許是因為到達大七孔的時間是下午,陽光直射,總覺得少了些美感。所以對次日清晨去的小七孔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在出發去小七孔之前,天將將透出光亮,酒店附近的農貿市場將我叫醒。趁著出發前的時間,趕緊去溜達一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去一個地方總喜歡逛一逛它的農貿市場,看看不同的特產風物,聽聽不一樣的鄉音。心理會有一種對於煙火氣的親切和地理上的陌生,這種感覺讓我特別迷戀。而且平日裡,若去當地的農貿市場,如果舉著手機一通亂拍,一定會有異樣的目光投來,而在這裡,以遊客的身份總是容易被理解。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賣蔬菜的苗家阿婆,看著蘿蔔紅通通的煞是好吃的樣子,便買了一袋。)


我們是從東門進入小七孔景區的,進去後不遠便是無數風光片裡所見到的古橋。

湖水的綠意順著磚石的縫隙生長,給古橋也了披上的翠綠的衣裳。唯有橋下七孔倒映在水面,和水面合成一個素描畫中陰影的圓,極具美感。霧氣像個頑皮的孩子,會看察言觀色,在初升太陽的溫柔目光中賴著不走,在橋洞中穿來蕩去,不到那目光凌厲起來,是決不肯退場的。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橋的另一邊,清潔工穿著特色民族服裝,撐著一隻獨木舟。一支青翠的竹竿,一頭繫著網袋,既是篙子,也是清潔工具。黑襖白褲,當腰一條刺繡的腰帶,竹竿撐起,木舟過處,將碧綠的翡翠劃開一道道波紋。他的工作,已然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再往前是68級疊水瀑布,說是瀑布但落差極小,水流在石間流淌得也溫柔起來,連帶著石上的苔蘚也是柔軟的鵝黃色,照片拍出來像極了一塊鵝黃色的絲綢,流水是它的紋路。如果除去石邊的蒲草和石上的苔蘚,頗像九寨溝的珍珠灘。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越往山谷裡走,風越清涼起來。因為一路步行有些微微出汗,吹在身上倒也不覺得正好怡人。山谷的縫隙,將陽光逼仄得根根分明,像豎琴的弦。如果有個演奏的高手,定能奏出悅耳的天籟。

風震動著樹梢的細葉,我以為是蜻蜓立在了枝頭。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春日“黔”行——大小七孔和千戶苗寨(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