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影響延續,飼料行業或將迎來更大“洗牌”!

關注本頭條,農牧新動態一手掌握!

近日,全國畜牧總站披露了《2019年全國飼料工業發展概況》,其中涉及了諸多有關2019年飼料行業發展的大數據。透過這些大數據,我們也能清晰的看到行業已經或正在發生的變化和呈現出的趨勢。

非瘟疫情影響未消,飼料行業或迎來更殘酷洗牌!

從總體來看,2019年,全國飼料工業總產值8088.1億元,同比下降9.0%;營業收入7780.0億元,同比下降10.5%。其中,飼料產品產值7097.7億元、營業收入6858.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8%、11.5%;飼料添加劑產品產值839.3億元、營業收入763.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2.4%、13.4%;飼料機械總產值47.8億元、營業收入60.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3%、1.4%;寵物飼料產品產值103.3億元,營業收入97.6億元。

飼料工業總產值及各類營收紛紛下降,原因何在?從產量及品種上來看,我們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

非瘟影響延續,飼料行業或將迎來更大“洗牌”!

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2885.4萬噸,同比下降3.7%。其中,配合飼料21013.8萬噸,同比下降3.0%;濃縮飼料1241.9萬噸,同比下降12.4%;添加劑預混合飼料542.6萬噸,同比下降10.6%。分品種看,豬飼料7663.2萬噸,同比下降26.6%,其中仔豬、母豬、育肥豬飼料分別下降39.2%、24.5%、15.9%;蛋禽飼料3116.6萬噸,同比增長9.6%,其中蛋鴨、蛋雞飼料分別增長27.2%、1.8%;肉禽飼料8464.8萬噸,同比增長21.0%,其中肉雞、肉鴨飼料增長17.9%、25.2%;反芻動物飼料1108.9萬噸,同比增長9.0%,其中肉牛、奶牛、肉羊飼料分別增長32.5%、0.8%、7.8%;寵物飼料產量87.1萬噸,同比增長10.8%;水產飼料2202.9萬噸,同比增長0.3%;其他飼料241.9萬噸,同比增長29.5%。在飼料總產量中,豬飼料佔比從上年的43.9%下降到33.5%,禽飼料佔比從上年的41.4%上升到50.6%。

通過如上兩份數據可以看出:

飼料總產量直接影響著飼料總產值;

豬料總產量對飼料工業總產量的影響最大!

綜上所述,2019年瘋狂席捲養豬業的非瘟疫情,對飼料行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豬料常年產量在9000萬噸左右的情況下,過去的一年產量只有7600餘萬噸,在整個工業飼料總產量中的佔比,也從2018年的43.9%下降到33.5%。即便如此,生豬飼料依舊是對整個工業飼料總產量影響最大的那個,進而其產量對飼料總產值影響最大!

非瘟影響延續,飼料行業或將迎來更大“洗牌”!

非瘟疫情讓諸多養殖場從業內消失,進而導致部分飼料企業客源流失,產能下降;還有部分中小飼料企業,在疫情和行業巨頭雙重擠壓下,抵擋不住強大的市場壓力及資金壓力,隨之退出市場,導致產能下降。簡言之——非瘟徹底加速了中國飼料行業的“大洗牌”!

回頭來看,目前非瘟疫情對於養殖領域的影響並未消失,故必將繼續影響我國飼料工業總體發展。加之目前氣溫逐漸升高,非瘟在多地貌似已經呈現出“抬頭”趨勢,在這種大環境下,飼料企業之間的競爭必將更加白熱化,疫情影響並未消除,不排除對整個飼料行業進一步“洗牌”的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飼料企業退出歷史舞臺……一些大企業也存在被逐漸淘汰出局的可能!

另外,在根據各個動物飼料品種來看,亦是能說明一些問題。可以看到,除了豬料產量下降,家禽、反芻、寵物、水產及其他飼料產量同比增幅分別為9.6%、21.0%、9.0%、10.8%、0.3%、29.5%。在非瘟疫情的影響下,諸多傳統豬料企業轉戰家禽、水產等各個領域,企圖在行業環境鉅變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進展也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家禽行業,當下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影響;而水產領域,從去年諸多豬料企業轉戰水產前期,就遭受到了水產料企業的強力阻擊,一切並沒有按照預先設定的劇情發展……

中獸藥、微生態、酶製劑等飼料添加劑迎來重大機遇

2019年,全國飼料添加劑產量1199.2萬噸,同比增長8.2%。其中,直接製備飼料添加劑1130.2萬噸,同比增長7.6%;生產混合型飼料添加劑69萬噸,同比增長20.0%。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產量分別為330萬噸、127萬噸、59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5%、14.7%、4.1%。酶製劑和微生物製劑產量繼續快速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16.6%、19.3%。

非瘟影響延續,飼料行業或將迎來更大“洗牌”!

根據《概況》中提供的數據可見:飼料添加劑領域在過去的一年裡,總量增長了8.2%。其中,混合型飼料添加劑、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酶製劑、微生態製劑總量都有大幅增長!這與國家及行業發展相關趨勢、政策密不可分。

在“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及食品安全問題更加受到重視的環境下,近年來“禁抗、限抗”,推廣抗生素合理化使用及積極尋找替代產品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主流。加之整個養殖行業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理念由“治已病”轉變為“治未病”,由藥物治療向保健預防為主,原來用於飼料添加的諸多化藥原粉、抗生素產品等市場份額被削減。另外,在非瘟肆虐的情況下,諸多中獸藥、微生態添加劑等產品,在預防非瘟方面也表現出了一定作用,故讓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根據豬易數據進行的統計分析數據來看,中獸藥、微生態、酶製劑等幾大類產品市場表現依舊強勢!伴隨著行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對食品安全的更高標準,結合農業農村部“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的不斷深入影響,這幾大類產品在新形勢下,必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未來市場,強者愈強!

從飼料企業集約化程度來看,數據顯示:全國10萬噸以上規模飼料生產廠621家,比上年減少35家;飼料產量10659.7萬噸,同比增長3.7%,在全國飼料總產量中的佔比為46.6%,較上年增長3.3個百分點。全國有7家生產廠年產量超過50萬噸,比上年減少1家,單廠最大產量110.7萬噸。年產百萬噸以上規模飼料企業集團31家,在全國飼料總產量中的佔比為50.5%,其中有3家企業集團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

而針對區域變化情況,全國飼料產量超千萬噸省份9個,比上年減少2個,按產量排序分別為山東、廣東、廣西、遼寧、江蘇、河北、湖北、四川、湖南。其中,山東省產量達3778.9萬噸,同比增長5.9%;廣東省產量2923.8萬噸,同比下降8.3%;山東和廣東兩省飼料工業總產值繼續保持在千億以上,分別為1057億元和100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3.1%和22.6%。全國有12個省份產量同比增長,其中貴州、雲南、甘肅、寧夏、新疆等5個西部省份增幅超過20%。

從產業集約化及區域變化情況而言,大規模飼料企業和巨頭,在市場競爭中依舊保持穩步發展態勢,結合前面的飼料總量來看,行業頭部企業亦是佔據重要位置。百萬噸級別飼料企業佔據了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那麼,在面臨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及各類風險時,這類企業定能掌握一定主動權,故飼料企業會呈現出“強者愈強”的發展趨勢!

而從區域變化來看,飼料產量大的地區,多為養殖業發達或養殖密集區,但由於市場趨於飽和,競爭加劇,難以繼續帶來增長,而西北、雲貴地區的增長,則是由於近年來多方因素疊加的影響下,養殖企業將發展目光投降這些地區,該類地區養殖量的增長,促進了飼料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注本頭條,農牧新動態一手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