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消費貸合同免費領取蘋果手機?捷信、馬上等多家消金“躺槍”

籤消費貸合同免費領取蘋果手機?捷信、馬上等多家消金“躺槍”


只需籤一份手機消費分期貸款合同,就能免費領取一部蘋果手機?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消費者權益保護線索平臺”收到一則客戶投訴信息,稱第三方以送手機的名義欺騙其簽下手機消費分期貸款合同,遭遇了詐騙,由於資金方捷信持續催債,從而產生不良徵信記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關於這一案件,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有終審判決,責令多名詐騙犯在各自參與的犯罪數額內向被害人(即客戶)退賠相應的數額。捷信方面則不予置評。


“這類案子不在少數,詐騙人往往通過一些虛構的好處為誘餌,受害者即使認識到可能有風險,最終僥倖心理還是佔了上風。”3月18日,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婷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婷婷認為,詐騙犯張勇(化名)沒有退賠,不能作為被害人免除還款義務的理由。因為生效的刑事判決已確認,被害人是名義借款人,不是消費金融公司等資金方。這意味著,資金方不存在損失,對借款人的債權仍然存在。


遭遇手機分期貸款詐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繫上受害人趙武(化名),他口中的詐騙犯則是張勇。


“幾年前,張勇告訴我,捷信在駐馬店有個網點,做手機分期,不用自己掏錢,籤份協議,就可以免費領取一部蘋果手機,價值六千多元。”趙武說。


2017年1月11日,在張勇的利誘下,趙武和妻子都提供了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簽了協議。“當時他要我提供什麼,我就提供什麼。結果他只給了兩千多元的vivo手機。”趙武說。


趙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出示的所謂協議,是一份捷信消費貸申請表。


該申請表顯示,趙武買了一部蘋果手機,價值6288元,首付1700元,貸款4588元,分15期返還,每月還款410.34元。


“張勇還了幾期,就沒還了,我意識到自己被騙了。2017年初,我們報警了,張勇很快被抓。還有好幾百人被騙。”趙武說。


3月16日,趙武還給記者出示一份泌陽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受案回執,顯示趙武報稱的“2017.1.11駐馬店市趙武被詐騙案”已被受理。


“我把受案回執發給捷信的工作人員,希望他們把我和妻子在人民銀行的不良徵信記錄撤銷。”趙武稱,   “但直到現在,捷信還是每月發催收短信。因為有了不良徵信記錄,我買房、創業等都辦不了貸款,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法院責令張勇向被害人退賠


在駐馬店市,大約有兩百多人遭遇了類似的經歷。張勇有多名同夥,從捷信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騙取貸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發現,因涉嫌犯詐騙罪、尋釁滋事罪,張勇於2017年4月24日被刑事拘留,於2017年5月27日被逮捕。


2019年9月1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10月底,張勇等人合夥開設手機店,對客戶謊稱公司搞活動,承諾“免費或交10%的手機款領取一部手機,只需客戶提供身份證和銀行卡並簽訂分期付款的單子,但不用客戶還款,手機店代為還款”。利用客戶貪圖便宜的心理,誘使客戶提供身份證和銀行卡,利用客戶提供的身份信息,讓客戶辦理與實際領取手機不符且數額更高的消費貸款業務。


張勇等人利用客戶簽署的手機消費分期貸款合同,騙取佰仟、即有(或達飛)、捷信、買單俠、深圳普惠快捷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普惠”)、深圳天道計然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有用”)、馬上消費金融等金融服務公司的貸款,隨後由張勇將騙取的貸款資金投入“中佳易購”平臺或投入他用,只為領取手機的客戶償還了少部分的分期貸款。


2016年5月,張勇又在其開設的另一家手機店,使用同樣手段騙取“佰仟”、“普惠”、“有用”、“捷信”、“馬上”等公司的資金。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核實確認,張勇在兩家手機店共計詐騙數額約106萬元。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張勇等人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而將大部分騙取的貸款投入“中佳易購”平臺,寄希望用該平臺的高額返利償還貸款,後“中佳易購”停止返利,導致手機店不能及時償還貸款,該情節量刑時予以考慮。被告人張勇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關於該案的被害人問題,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客戶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簽訂貸款合同或者簽字的法律後果,若手機店不代其還款,金融公司催客戶還款是有法律依據的,手機店只為客戶償還了部分貸款後不再還款,客戶需自己還款且徵信受損,客戶系本案的被害人,原判認定被害人系金融公司錯誤,本院予以糾正。


因此,原判責令被告人張勇等人在各自參與的犯罪數額內向上述消費貸款平臺退賠未償還的貸款共計約106萬元,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予以撤銷,責令張勇等人在各自參與的犯罪數額內向被害人退賠相應的數額,退賠款限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交納。


不過,趙武等人表示,張勇並未退賠。


陳婷婷表示:“對於趙武等人而言,比較尷尬的是,刑事判決的退賠是無法申請強制執行的,要依靠張勇主動履行退賠義務。趙武等人即使向張勇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張勇繼續賠償,在現有法律下,法院也不會受理。建議趙武等人跟消費金融公司協商,解決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