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导语:这几天重看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两次观影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影片将近4个小时,这个过程却不像在看电影,像是参与者,和剧中人一起度过了那些日子。

电影的结局有点类似前段时间在奥斯卡收获颇丰的《寄生虫》——两把刀最后捅向的都不是恶人,甚至可以说是好人。《寄生虫》主角最后杀死了给自己全家提供工作机会的老板,《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少年最后把刀捅向的是自己喜欢的女孩。

那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呢?少年的心路历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这同样是少年想要对抗世界(这是少年们眼中的世界,大人觉得他们只看到了局部,却也可能他们看见了全部),改变世界,以失败告终的过程。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背景介绍

1960年9月,小四在读建中夜间部初中二年级。小四由张震饰演,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演员张震,在剧中也叫张震,小四是小名,家里排行第四。下文出现人名均为剧中人物名字。

小四这一代,父母大多是1949年随着国民党迁居到台湾的,还依然处在对前途的未知和惶恐之中。小四这些少年,在这样不安的环境下,往往以组织帮派来壮大自己的弱小,从心理上更好地求得安稳。

小四最初的状态

开始时小四是典型的好学生,是家里的骄傲和希望。小四现在才上初二,但一家人早早地就盼望着他能考上名牌大学。

电影开头和结尾部分出现的收音机都在播放着台湾一些著名大学的学生录取名单,这是电影采用的母题比喻手法,一前一后,象征着家里对小四考上好大学这一希望的开始和破灭。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当时小四的周围有两个对抗着的帮派——“小公园”和“217”,但小四没有参与其中任何一个。他的课外娱乐包括但不限于和班里关系最好的“小猫王”王茂去学校隔壁的片场偷看女演员或者到小树林看别人幽会。

这就是开始时小四自娱自乐的课外生活,处在帮派的外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少年小四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小四与世界交锋的过程

01/小四被滑头挑衅,他反抗了。这是小四对抗这个世界的开始。

滑头是“小公园”的人,在一次测验中,滑头叫小四给他抄答案,小四没有按照滑头说的做。考试结束后,滑头在教室门口推了小四一把,小四的脸擦破了,小四拿过了飞机刚买的70多块钱的棒球棒想要打滑头。这个时候,训导处的老师看见,没收了球棒,小四不忿地走回教室。

你不要看他是好学生,你要是跟他搞上的话,他跟你玩真的。

这是小四走回教室后王茂对滑头说的话,表明了小四不是那种默默受人欺负,是会奋起反抗的性格。

回到家里,小四谎称脸上的伤是打球撞到的。但小四却在笔记本上写上了“滑头逃不过一天”这句话。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小四还是让滑头抄了,但他还是用了点小心机,故意写错让滑头抄。只是过程不重要,结果就是请家长了。这一次,父亲是站在小四这一边的。

父亲:如果一个人还为他没有犯过的错误去道歉,去讨好的话,那这种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啊?

小四:可是,我好像觉得,这世界上这种事情太多了。

这是他们父子俩从学校回家路上的一段对话。

这就是小四首次对身边不公平的事反抗,并且可以说是胜利了。他得到了父亲的庇护与开导,增强了他的信心。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父亲与小四

02/小四拿起砖头走向胖叔,小四主动地向不公平的人和事发起挑战。

胖叔是小四家的邻居,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之类的。小四家之前常在胖叔那赊账买东西。

现在,小四的大姐考上了好学校,胖叔的女儿考了好几年都考不上,激起了胖叔的嫉妒心。因为看不惯,胖叔对小四一家都是冷言冷语的,甚至恶言相向。

一天晚上,小四在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胖叔。这个时候的胖叔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小四骑着自行车折了回来,并且下车拿起了砖头。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如果说第一次小四拿起球棒是被动的,是被滑头逼着反抗的举动。那么这一次,小四是主动的,他有了思考的过程,他处于主动的那一方。虽然平时对于胖叔的言行小四没有作出过多的反应,但按照他的性格,他肯定看不惯,并且可能有怨恨。

当他慢慢走近胖叔,发现有点不对劲,胖叔在大喘气,可能有哮喘病之类的,又喝了那么多酒,已匍匐在地。

小四很快地放下了砖头,想走近点看看胖叔到底怎么了。没想到胖叔因为害怕后退着滚下了水沟,小四慌忙地叫来在路上吆喝卖东西的赵班长一起救了胖叔。

这时候,小四心中的善良很快战胜了燃起的歹念。但这一次,小四是主动的,心中的恶念虽然很弱小,却在慢慢牵引着他。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胖叔和小四的妈妈

03/小四跟着去砍人,质问山东是不是他杀了哈尼。小四想为不公平的现状讨个公道,却不料也是慢慢地走向深渊。

山东是“217”的老大,哈尼是“小公园”的老大。哈尼因为之前出事逃亡到了台南一段时间,回来台北不久后因为演唱会场地的事跟山头起了争执,被山东推倒在行驶的汽车下,死了。

这件事被警察定性为意外交通事故。

“小公园”一众忿忿不平。在一个台风天的夜晚,下着雨,3辆人力车共十几个“小公园”的人拿着刀冲进了“217”的地盘。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这一次,小四参与了,虽然他被安排守后门,没有直接参与砍人。小四的参与,是因为两个人——哈尼和小明。

小明是影片的女主,是贯穿全片的灵魂人物,她和哈尼是男女朋友。哈尼逃亡后,小明换了几个新的靠山,小四是其中一个,小四也是喜欢小明的。

小明之前有跟小四谈起过哈尼。哈尼回台北后,也和小四交谈过。

小四发现,自己和哈尼很像,本身是个老实人,只是不服气,很多事情看不顺眼,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那次谈话过后,小四更是把哈尼当成了仰慕的对象,甚至想要成为哈尼。哈尼死后,小四大胆地跟小明表白说要保护她。除了喜欢,小四想代替哈尼扛起责任。这次,小四就是来要说法的,他想为不公平的事讨公道。跟哈尼一样,保护小明,努力地去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当山东被砍倒在地奄奄一息时,小四走进来质问山东:“哈尼是不是你杀的?”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04/小四在训导处拿球棒怒砸灯泡,他近一步对抗不公平的世界,却离深渊也更近了一步。

小四和小明常来校医室,这是见证他们故事很重要的一个地点。校医室的医生知晓了他们的事,在劝导小四时护士来帮腔,小四辱骂了护士。被请到训导处,叫来了家长。

小四的父亲已不像上一次来训导处那么精神饱满了。大概是政治上犯了错误,被警备总部的人带去问话了,应属于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事件。小四爸爸精神和自尊都受到了损害,还有可能公家饭碗不保。

小四看到父亲唯唯诺诺的样子,还有训导处老师挖苦挑衅的嘴脸,气不打一出来,就拿起球棒把灯泡给砸了。然后,小四被退学。

回家路上,父子俩的角色跟上一次完全调转,小四说了很多,还提起上一次他爸爸说的话,没想到最后父亲只说了几句关于钱的事情。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其实这件事开始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医生只是在劝导说在这样的年龄谈恋爱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是小四把事情闹到退学这么严重的,这个时候的小四已经迷失了自己。

首先,小四已经确定了和小明的关系,他要保护小明。这个时候的男人责任心是爆棚的,感觉自己强大到能撑起一片天。其次,小四以为父亲还会像上次那样护着他,跟训导处的老师据理力争。有父亲和小明的加持,让这个时候的小四志比天高。把握不住自己,就容易跌入深渊。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05/小四把刀捅向了小明,小明跟这个世界一样,他都无法改变,他彻底败了。

小四退学以后,他也真的在努力备考。可当他听滑头说了小明和小马的事情后,他就无法平静下来了。

小明是一个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她在不停地换着靠山,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小马成了她的靠山。

小马是转学来的,慢慢地成了小四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小马和小明的事情,小四有找小马谈判,几次无果之后,小四起了杀心。小四手中的这把小刀,原本的目标是小马,最后却捅向了小明。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小明:你的意思是要帮助我来改变我是不是?你怎么跟别人一样啊?我看错你了。你原来跟那些人都一样。对我好,就是想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这是小明对小四说的最后一段话。这段话,彻底击垮了小四。

这段话之前,小四其实已处在奔溃边缘,小明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知道小明所有的事,他想要改变别人对小明的看法,改变小明,就像他在对抗着这个世界,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一样。小明,可以说是他与这个世界交锋的根源。可是,小明的这番话,彻底否定了他之前一直所做的。

既然留不住这根稻草,就拉着她一起沉入水底。既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就跟这个世界一起沉沦。

重看8.8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剖析少年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

结语

重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发现这部影片真的有很多细节内容值得品味和推敲。比如看第一遍时,我有一个疑惑:“小公园”和“217”这两个帮派的人惹了事情,甚至出了人命,都没受到什么处置,草草了事了。这一次看时,我才发现,剧中有一批神秘人物——“老头”,就是这些人的老爸,是这群“老头”摆平的。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精彩内容的同时,也应让我们更加关注少年这个群体。这个年龄的少年,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误入歧途。我想起了毛主席说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少年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应是向上的,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