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

齐秦的这首《大约在冬季》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感动过无数人。经典金曲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只要前奏响起,大家仍能跟着旋律哼上几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是齐秦1987年根据自己真实的经历写出来的,表达了对恋人离别的不舍和思念。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动,或许是因为音乐勾起了曾经的回忆,那份刻骨铭心又无疾而终的爱恋,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懂。

30年过后,这首歌成为了饶雪漫《大约在冬季》同名小说的灵感来源,男女主角因《大约在冬季》这首歌相识、相恋,两人的爱情与歌曲背后的故事彼此照应。而《大约在冬季》也从音乐IP衍生成了小说IP,原IP缔造者齐秦还亲自为小说作序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显然,《大约在冬季》的IP价值不仅局限于音乐、文学,它还有着衍生到影视作品的可能性。

今年下半年,电影《大约在冬季》将正式与观众见面,那份久违的感动或将再次延续。影片由王维明执导,饶雪漫编剧,马思纯、霍建华、魏大勋、张瑶、林柏宏、文淇等演员出演,侯佩岑、齐秦特别出演。影片已定档11月15日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电影《大约在冬季》讲述了在洛杉矶长大的女孩小念回国后偶然发现了一张琉璃手链的照片,由此揭开了一段关于母亲安然与齐啸的爱情往事,他们在1991年齐秦演唱会上邂逅相识相爱,这段热烈的爱情却因为误会、变故和时代原因遗憾分离。

在定档预告片中,这段尘封了近30年的爱恋伴随着男女主的独白而开启。1991年的北京冬天,女主安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显得孤独且无助,这时男主齐啸给她递来了一张门票,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此开始。

预告片呈现出了90年代独有的电影质感,不仅是人物的服装、造型,连同旧时光里的老北京,都像是回忆里的模样。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通讯还不发达,恋人之间寄托相思只能依靠书信。预告片中,安然与齐啸的关系经由书信的往来而变得密切,在这一点细节的处理上,影片还原得比较出色,既烘托了时代氛围,也交代了人物关系。

由此,电影质感是电影《大约在冬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能够将观众拉回到90年代的旧时光中,唤起曾经的回忆,代入感强烈。

预告片同时传达出了影片的情感厚度,从1991年到2019年,情感跨度近30年,横跨大陆、台湾两地。时间的流转,空间的位移,都让男女主的爱情变得厚重。显然,这份爱情承载着更多时代的印记。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具有电影质感和情感厚度的《大约在冬季》是典型的商业爱情片,影片的影像风格浪漫唯美,并流露出一丝伤感,爱情故事曲折动人,很容易打动年轻男女的心。

如果说10月是献礼片的天下,主旋律电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那么11月的电影市场,则有着更多元的类型,动作、悬疑、爱情、剧情等类型百花齐放。而在爱情类型上,《大约在冬季》是难得具有卖相和市场潜力的电影。

从三个维度上分析,首先是IP方面,《大约在冬季》有IP属性的加持。这首经典的歌曲是一代人的回忆,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首歌就广为流传,齐秦也凭借这首歌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手,在华语乐坛拥有了一席之地。这首歌有多经典,大众的IP认知度就有多高。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到了作家饶雪漫的笔下,《大约在冬季》成为了小说IP,也可以说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一定程度上与之前音乐IP带来的关注度有关。《大约在冬季》影视化后,相当于同时拥有了音乐IP和小说IP的双重加持,受众范围覆盖更广,有一定的观众基础。

其次是阵容方面,影片的演员阵容颇为亮眼。饰演女主安然的马思纯,是华语影坛的实力派演员,曾凭借《七月与安生》的精彩表现荣获第53届台湾金马影后,此前还凭借饶雪漫的另一部影视IP《左耳》获得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演技方面得到了专业的认可。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饰演男主齐啸的是演技派的霍建华,霍建华主演过多部热门影视剧,并受到很多大导演的青睐,出演过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建军大业》等电影。而《大约在冬季》选择霍建华,也是因为角色与演员的契合度很高,同样是台湾人,也同样有温文儒雅、成熟稳重的气质。

看到预告片及海报,这对CP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观众也非常好奇马思纯和霍建华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此外,人气男演员魏大勋、金马男配林柏宏、金马女配文淇、实力女演员张瑶的加入,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小演员文淇,年纪轻轻就凭《血观音》、《嘉年华》等高品质电影获得金马奖青睐,是目前有实力的明日之星,她在影片中的表现令人期待。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最后是情感方面,音乐所带来的共鸣将会转化成情感共鸣。被《大约在冬季》这首歌深深打动的观众不在少数,每个人的情感经历或许不同,但歌曲中传达的那种不舍、留恋、无奈、忧伤的情绪是能够感同身受的。结合影片的爱情故事,在音乐的催化下将直击人心,引发更多人的情感共鸣。

去年《后来的我们》,今年《大约在冬季》,都能戳中你的心。

研究电影票房市场会发现,观众的情绪是最大的生产力。不管是笑还是哭,只要抓住一点发挥到极致,就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让人笑的喜剧能够一直有市场,而让人哭、戳人心的爱情片也容易出爆款。

《前任3》中以“前任”为主题,戳中了现代年轻男女的心,因此成为了贺岁档的爆款;《后来的我们》则是瞄准北漂男女群体,他们的爱情有着现实的无奈和沉重,让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有共鸣;《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以生命守护爱情,击中少女心。

《大约在冬季》同名商业爱情片,它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吗?

如果要拿其他电影做参照,那么《大约在冬季》的最佳参照物应该是《后来的我们》,从主题上看,两者的爱情都有着许多现实因素,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遗憾错过,它们的戳心程度比较一致。且两部电影都是以时光回溯的方式去讲述,多了份缅怀的忧伤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