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3月5日,一場全球石油減產協議談崩,徹底擊垮了石油價格。短短11個交易日,國際油價慘遭腰斬,累計暴跌超50%,截止發稿,WTI原油價格僅剩23.33美元/桶。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面對俄羅斯的拒絕減產、美國頁岩油的崛起、原油價格崩盤,全球最大的產油大戶:沙特阿拉伯,更是祭出 價格戰 ,直接給予亞洲、歐洲、美國的客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折扣。

同時,沙特表示,將大幅提高產量,沙特阿美在未來數月繼續以1230萬桶/日的水平供應原油。

3月18日,原油價格一度跌破21美元/桶,最高跌幅達24.8%,創2002年3月以來的新低。

一場全球石油價格戰,正在上演。

中國“抄底”原油

20-30美元/桶的石油,到底有多便宜?請看下圖: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眾所周知,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是任何工業國都不可忽視的寶貴資源,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中國對原油的依賴程度居全球前列。

面對如此低廉的石油價格,中國掃貨“比水還便宜”的原油行動,已經開始。3月18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官網的一篇新聞顯示,中國部分巨型油輪已拔錨起航,前往沙特港口而去,將從海灣掃貨廉價的原油。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據中國海事融媒體的最新視頻信息顯示,3月17日,全國各港口的部分VLCC已拔錨、起航,開始了買油行動。

據估算,中國84艘巨型VLCC一趟可運回約1.68億桶廉價輕質原油,這相當於中國一箇中型油田全年的產量,若按照2019年同期的原油價格(59美元/桶)計算,此次84艘巨輪集體出擊可節省超60億美元的開支。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原油價格暴跌,全球搶購原油熱情飆升,全球大型油輪的需求大漲。在沙特一口氣搶租多達25艘VLCC之後,VLCC運價飆漲超過600%,甚至一度突破了40萬美元/天。

據機構預測,到2020年4月,全球VLCC租賃市場的缺口將達到60艘之多。

中國對原油的需求有多大?

眾所周知,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之一,中國曆來都是石油的消費大國。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石油消費量達到6.2億噸,近20年以來,對石油的消費量累計增長了210%。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如此龐大的石油需求量,是的中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據中原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截止 2018 年我國原油需求佔比已經達到 13.9%,2019年中國能源需求甚至佔據了全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長的80%,已經成為能源需求最大的來源。

2020年春節以來,中國突然遭遇疫情衝擊,導致經濟出現暫時性的停滯,國際權威機構紛紛下調2020年原油需求展望。IEA(國際能源署)的核心基礎預測中,中國石油消費的大幅萎縮,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出現 2009 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然而,受資源稟賦限制,截止2018年年底,中國探明的石油儲備約259億桶,佔全球總量1.5%,位居全球第13位。與此同時,近十年以來,中國的原油產量幾乎停止增長,截止2019年,全國原油產量僅1.9億噸。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每年不到2億噸的產量,顯然無法滿足中國巨大的石油消費需求。因此,中國原油的進口依賴度逐年增長,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70%以上的原油、40%以上的天然氣都需要進口。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儘管近2年中國經濟增速的下行壓力較大,但對原油的進口仍保持了6%以上的強勁增長。從進口來源看,我國的原油主要進口自西非、俄羅斯、中東的沙特、伊拉克、科威特等國家。

而此次,沙特阿拉伯重點打折的客戶中,就包含了中國在內,並宣佈對一家印度石油公司、2家中國石化企業實施不限購政策。

由此可見,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為何直言,全球原油價格暴跌,簡直是天上掉金磚一般的喜訊。

有業內人士測算,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每年可以省下1070億元的支出。

更大的目的: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

面對如此廉價的84艘巨型油輪已集體拔錨起航,前往海灣掃貨石油,除了維持日常的工業製造所需,有一個更加遠大的目的:快速補充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

回顧近十年中國的大額採購歷史,每逢國際油價暴跌之時,中國的戰略儲備便會加速採購原油,例如2015年-2016年國際油價低點的時候中國戰略儲備註入速度明顯提升。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據中大期貨指出,一般認為在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時,中國就會打開建立原油戰略儲備的窗口。

根據國際慣例,一個國家需要近90天的石油儲備量來保障國家的正常運行,但中國的戰略儲備仍低於這個數字。

中國對石油進行戰略儲備起步較晚,大約是在21世紀初加入WTO之後開始的,2004年開始我國開始大力建設石油儲備基地,目前已經建立起了大連、黃島、鎮海和舟山等原油基地,並將在2020年完成三期原油儲備基地的建設,將為中國新增2800-8500萬噸的原油儲備能力。

另外,據《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08-2020年)》顯示,2020年以前,中國將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淨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

2019年9月,國家能源局表示,商業和戰略原油庫存約為80天的淨進口量,較目標至仍有20天淨進口量的缺口,約2570萬噸。

可以預期的是,恰逢國際石油暴跌之際,2020年中國大概率將大額進口石油,將儲備規模達到預期目標。

據業內人士測算,若不受基礎設施等的制約,包括三月份消化的商業庫存和新建成的戰略儲備基地,理論上,中國可能具備2億桶左右的原油進口空間。

石油崩盤,有人歡喜有人哭

面對已被腰斬的石油價格,中國已經開始行動,可以從容掃貨廉價原油,補足石油儲備,並大幅降低進口成本。

另外,3月19日晚間,美國財長努欽也宣佈,要在低油價時期購買價值100億甚至200億美元的原油。

然而,石油價格崩盤之下,有人卻高興不起來。首當其衝便是,全球最大石油巨頭—沙特阿美(2222),股價連續暴跌,短短9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超12874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貴州茅臺的總市值。

而,美股上市的全球能源巨頭更為慘烈,股價亦連續崩盤、暴跌,甚至用破產式暴跌形容亦不為過。

其中,在美股上市的南非薩索爾(SSL.N)於2020年年內已暴跌超89%,但如此慘烈的暴跌並非跌幅榜榜首。據Wind數據顯示,同樣在美股上市的加拿大能源(OVV.N)年內跌幅更是逼近90%,成為全球崩盤之下,最慘的一家市值超1000億的上市公司。

石油價格暴跌,中國從容掃貨廉價原油


追溯加拿大能源的股價表現,持有該股的投資者可謂是心驚肉跳。2020年年初,加拿大能源的股價一度超過24美元,3月9日的石油崩盤之下,其股價單日暴跌72%,一度跌得剩2.14美元/股。

另外,英國能源巨頭殼牌石油總市值已蒸發超18526億元,高居榜首。而緊隨其後的是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總市值亦蒸發超10390億元。

石油崩盤之下,全球上市的能源巨頭們堪稱“財富絞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