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是因為某些人物的原因還是其他的原因?

木瓜


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並不是有些人說的原因很簡單,也不是單個因素造成的,而是因為大清國家的體制以及人為的因素混合而造成的。

【鑑春秋】,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知今,學史明智。

史書已經做了定論,甲午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

沒錯,在這之前的,由清朝統治階級發起的,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口號、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也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在這場改良運動中,我們都知道,重點改革的都是器物層面的,尤其是軍事裝備方面。大清前前後後建造了很多的兵工廠,比如有名的江南製造總局、漢陽兵工廠、輪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等等。最有名的就是北洋水師的建立,那是這次改良最重要的結果。

據後來統計數據,當時的大清海軍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那為什麼會如此慘敗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國家體制

我們知道洋務運動是清朝統治階級為了改變大清落後於西方,而發起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改良由於是統治階級發起的,所以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侷限性,他們不可能觸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來達到國家制度方面的改革,當時西方有兩種先進的體制,一種是民主共和制,另一種是君主立憲制,不管哪一種,都是對皇權的削弱,都是對統治階級的一種本質改革。

但是大清在洋務運動中,根本就沒有進行體制方面的改革,這是最高統治集團所不允許的。所以,在國家體質方面,大清還是舊的、落後的封建帝制,而日本卻經過明治維新後走上了君主立憲制,這是比較新的、先進的體制。舊的、落後的體制與新的、先進的體制對抗,失敗是註定的,也就是甲午戰爭發生之初,就蘊藏著註定失敗的結局。可悲呀!

二、人事制度

大清雖然在進行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由於國家體制沒有學習,所以在人事制度上也是依舊如故,根本沒有比較先進的人事制度。比如,1861年成立的總理衙門,就是總攬洋務運動的最高行政部門,但是就是這麼如此重要的部門,還是由朝廷的權貴來主政,而不是由懂洋務的人來做主。尤其後期,清朝統治階級越來越腐敗墮落,總理衙門由於接觸的都是西方先進的事物,過手的資金比其他部門更多,所以總理衙門越來越腐敗,派來的大臣也都是門外漢。這是在行政部門的人事上。

還有就是軍事人事上,洋務運動以來,清朝軍隊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建造了三大水師,北洋、南洋、福建水師。但是在人事上用的還是八旗兵,只有個別是在西方留學回來的,水師的作戰水平整體不高,像鄧世昌、劉步蟾等這些人才,在當時是很稀缺的。很多步兵將領還沒等到日軍到來就棄城而逃了。

三、軍事體制

洋務運動雖然搞得紅紅火火,但是其實在慈禧太后那裡並不是特別看好的,因為洋務運動的很多骨幹人才都是漢臣,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他們的發展壯大,其實很是讓慈禧太后等一些頑固派忌憚的,所以最高統治集團一方面支持洋務運動,一方面又處處掣肘。

比如,在慈禧太后過壽時,由於銀兩短缺,不惜挪用北洋水師購買英國先進戰艦的銀子,最後英國把戰艦賣給了日本,就是與定遠艦相對的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吉野號”。航速更快,艦體靈活,威力雖然不及定遠艦,但是航速足以彌補。

還有,由於清廷的腐敗,給北洋水師供給的炮彈也是啞彈,根本沒有任何的威力。反而成了北洋水師的累贅。

而且在戰爭之初,水師提督丁汝昌就負傷下艦,指使整個水師的指揮系統幾乎癱瘓,各個艦船各自為戰,毫無戰術可言,被日本聯合艦隊各個擊破。

總結

本來北洋水師亞洲第一,世界第九,跟日本一戰是沒有問題的,即使失敗,最起碼也不會全軍覆沒。之所以全軍覆沒,除了戰艦等武器方面相對落後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事上的腐敗,清朝後期官僚腐敗已經成為大清這個大廈的蛀蟲。

而清朝的封建帝制卻是甲午戰爭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這是近代以來,新舊兩種制度的終極一戰,毫無疑問,新制度戰勝了舊制度。

【鑑春秋】,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知今,學史明智。歡迎進行討論~


鑑春秋


甲午戰敗其實很簡單,沒那麼複雜的原因。就是軍制不如日本。日本有統一的司令部,參謀部,各級單位,比如軍師旅團營,統一的海陸軍協同,以及比較先進的金融融資能力。

在實戰當中,日軍投入24萬軍隊,也死亡了2萬多,雖然裡面有很多是非戰鬥死亡。就是太平洋戰爭日軍大部分也是非戰鬥死亡。就是說死亡人數,日軍也死了2萬多人,清軍損失4萬人。

雙方戰鬥力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清軍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近現代司令部,參謀部和後勤的單位。也沒有軍級,師級,甚至連團級指揮機構都沒有。因此,清軍都是最大作戰單位是步兵營,騎兵營。

清軍投入戰鬥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的20-60個營,日軍投入戰鬥是完整指揮後勤和策劃能力的1個或者2個師團。

清朝末年,最大的問題在軍事上就是一直沒有進行軍制改變。一直採取營為最高戰鬥單位,一直到編練新軍才有了步兵師級別的單位。在甲午戰爭,清朝只要有統一的戰區司令部,後勤單位和旅一級戰鬥單位,就有機會在戰區投入整建制部隊進行戰鬥。

不至於這裡投入1個營,哪裡投入3個營,都是添油戰術投入戰鬥,還都不互相統屬,結果被優勢日軍快速各個擊破。


深度軍事


當雪崩出現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甲午戰爭,中國是開始的莫名其妙,打的一塌糊塗,輸得萬分憋屈。在連日本天皇都以只吃一頓飯來為前線輸送物資的時候,中國這邊卻撐不住了。試想,如果中國再拼盡全國之力撐它幾個月,能不能打的贏?可是從戰爭一開始就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的光緒帝卻坐不住了,他無論如何也要議和。這麼說來,他要不要負責?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為了辦六十大壽,挪用了海軍經費給自己蓋頤和園,導致海軍用的炮彈不少都是啞炮,甚至都對不上炮筒的口徑,而李鴻章竟然也就同意了。這麼說來,慈禧和李鴻章要不要負責?

可是隻有這三個人要負責嗎?北洋水師內部,淮軍系和福建系矛盾重重,又不服從洋教頭琅威理的管教,最後竟然把這位海軍教官給轟走了。作為水師提督的丁汝昌、主力艦長的劉步蟾,要不要負責?

再往遠了說,此時南洋還駐紮著另一支艦隊——南洋水師。從北洋水師與日軍接戰到全軍覆沒,南洋水師未派出一兵一卒,究其原因,竟然只是因為南洋水師的創始人是左宗棠,而北洋是李鴻章而已。那麼,南洋水師,要不要負責?

再去看看全中國吧。彼時的日本已經動員起了全國上下的力量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頗有後來那句著名口號“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的氣魄;而中國呢?從上到下,似乎打仗的只有丁汝昌和他的部下,其他各地並沒有投入戰備的狀態,也不見任何物資和兵力的支援。這個責任,又要誰來負?

最可笑的是,最後莫名其妙的,所有的鍋都扔給了在日本還捱了一槍子的李鴻章。這個甩鍋的責任,又該誰來負?

人啊,也許只有在發現別人身上問題的時候才最睿智。



青言論史


中日甲午戰爭雖然已過百年,但是我們對於這場屈辱的戰爭的反思卻從未停止過。在影響甲午戰爭失敗的因素中,某些歷史人物對戰爭的走向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影響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在於當時統治階層內部的影響,接下從當時統治階層的內部問題入手分析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

一 統治者的內耗與爭鬥

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各方勢力無法團結一心,各方勢力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拼命的打壓政治對手,尤其是帝后黨爭,雙方的最高權力人物也就是光緒和慈禧互不信任,手底下的官員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抱緊自己的核心人物,這就使得有才華的官員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而皇帝又不能任人唯賢。帝后之爭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李鴻章提出避戰求和,最終造成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從這可以看出,民族性格中的內耗與爭鬥是導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 統治階層受小農思想的影響

中國數千年來一直受小農思想的影響,儘管在明末清初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但始終無法成長。在小農思想的影響下,統治者認為只要百姓安居樂業,就能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但是這種思想卻造成了整個社會不思進取,所以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清朝的政治制度就沒有大的變革,到了甲午戰爭時期,以封建制度對抗資本主義制度,從這裡看出,小農思想對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

三 統治階層狹隘的思想

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便於列強發生過多次戰爭,雖然這些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一些先進的知識也開始反思為什麼中國會在戰爭中失敗,但是他們得出的答案是戰爭失敗的原因是技術不如人,而自己的制度還有文化都是由於其他國家的,當北洋艦隊成立時,李鴻章認為北洋艦隊在亞洲已經沒有對手了,但是他沒有想到甲午戰爭給了他當頭棒喝。

綜上,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不僅僅和人有關係,更深層次的是整個統治階層內部的狂妄自大導致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


時光穿影


北洋艦隊沉沒124年後,一艘被打撈上岸的軍艦揭露了甲午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

沉沒124年後,軍艦被打撈上岸,74顆子彈讓北洋水師沉冤得雪。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認為,以北洋艦隊的實力,他們一定可以順利戰勝日軍,因為北洋艦隊的軍事裝備水準其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

甚至連日本國內自己都不認為自己一定能夠獲得勝利,所以不少人覺得,甲午中日戰爭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士兵棄戰而逃的原因。但是,從被打撈上來的軍艦的狀況來看,北洋艦隊的士兵們其實已經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了。

考古專家們在打撈上來的北洋艦隊船上發現了彈孔和彈殼,說明他們並沒有翫忽職守,而是進行了堅定的抵抗,只不過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他們最終輸掉了戰爭。一方面是因為後期慈禧挪用軍費,導致北洋艦隊沒有充足的資金來購買國外先進武器。

另一方面則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武器裝備存在大量偷工減料的現象,導致真正要用到他們的時候,就發現他們不太好使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軍事先截獲了他們的情報,佔據了優勢。這三個原因綜合起來,才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跪射俑


甲午戰爭好比兩個時代的戰爭,中國在當時還是一箇中世紀帝國,而日本早已升級為一個近代化國家,一個近代化國家去打一箇中世紀帝國,這就好比降維打擊,是毫不費力的事情。

當時的中國雖然進行了洋務運動,建立了不少近代化工業企業,但是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從一箇中世紀帝國升級為一個近代化帝國,因為當時的中國自然是舊制度,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並沒有為這些引進的近代工業文明的紅利去進行必要的調整,比如說近代化經濟、教育、社會等方面的調整。所以,中國雖然引進了近代文明的紅利,但是由於制度的落後,導致這些紅利並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再者,當時中國的統治集團的思維也停留在農業文明的時期,簡單點說就是

有就可以。當時的中國人就這麼認為,洋人有的鐵路、電報、火輪船、槍炮什麼的我們都有了,那麼我們就強國了,而且中國成功驅逐了阿古柏匪幫以及中法戰爭中國本土未受損,更是加深了這一錯覺。

所以洋務運動本質上來說,不過是一次修修補補罷了。然而相比之下,明治維新對日本來說則是脫胎換骨,因為日本進行了全面的近代化改革,完成了從中世紀國家到近代化國家的轉變。

所以,日本當時的綜合實力遠強於中國。舉個例子,日本當時的軍事制度已經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後備制度,而中國理論上有百萬大軍,先不說都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軍,這百萬大軍打沒了就沒軍隊可用;日本雖然只有十幾萬軍隊,但是日本打沒了多少還能補充多少。

而且這些後備軍人並非拿起武器的平民,而是專門經過了軍事訓練,動員令下達之後知道應該去哪支部隊報道,也知道應該到哪個兵種去報道。

同時,日本的工業實力也遠強於中國。當時中國只有一個船塢能給海軍使用,而且每次只能容納一艘戰艦入塢;而日本的船塢比中國的船塢多,所以日本可以同時修復多艘軍艦。而且日本的社會動員能力也強於中國,比如日本船廠的工人可以加班加點的給海軍修船,中國的船廠工人一聽說日本人來了基本上是一鬨而散,這也是為啥中國連一艘船都沒修完就不得不放棄旅順的原因。

再者,日本一直在為戰爭做準備,而中國在中法戰爭之後一直是歌舞昇平,陶醉在大國崛起的夢幻中,因為中法戰爭的結果讓當時人認為,我們中國也能讓列強吃癟,所以當時沒人把日本這個“蕞爾小邦”當回事。而且日本當時是全國上下一心準備戰爭,明治還為此做了出戏騙大家捐錢買軍艦。

反觀當時的中國,可以說很少有人為國家負責。比如說負責給海軍提供煤炭的開平礦務局把優質煤炭出口賺外匯,出口對象甚至包括日本,給海軍的煤炭都是散碎的劣質煤。

劣質煤燃燒不充分,會降低戰艦航速,產生的濃煙會暴露艦隊位置,更要命的是會加速鍋爐損耗。戰前,海軍各艦航速普遍降低,編隊航行甚至都到不了10節,而且各艦的鍋爐幾乎報廢。而且當時清政府高層內鬥劇烈,導致海軍不僅沒有增添一艘戰艦,就連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都做不到,要不然為啥鍋爐報廢,因為翁同龢的戶部不給撥款,換不了鍋爐。

而當時又是一個海軍快速變革的時代,一艘戰艦在圖紙上的時候還算先進,但是還沒下水就迅速落後,比如致遠級。致遠之後的海軍革命,英國就推出了一系列火力、噸位和速度遠強於致遠的新式巡洋艦,比如白朗古和吉野。當時海軍要是有幾艘白朗古,也不至於最後完全喪失了主動權。

白朗古

吉野

而且甲午戰爭這個國戰時期,翁同龢仍然把扳倒李鴻章放在第一位,而且他是比日本人更希望戰敗的,因為這樣他就有了報仇的藉口。相比於日本舉國動員,甲午戰爭中國不敗才怪。

最後,在軍事制度上日本也強於中國。因為日本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工、後勤、訓練、組織體系,而且裝備上已經統一。但是當時的中國,先不說都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軍,裝備上就差了一大截,比如參戰各部隊裝備上極不統一,堪稱萬國造;也沒有一個靠譜的後勤制度,要不然陸海軍也不會出現打著打著彈藥匱乏;組織上更差,比如葉志超因彈藥告罄撤出平壤,結果撤退變成了大潰退。

雖然當時中國並不缺血性兒郎,也不缺敢死之將士。

比如鄧壯節公與艦同沉

左忠壯公平壤殉國

以及向日軍發起決死衝鋒的300海軍陸戰隊將士

以及犧牲於奉天的三等侍衛永山,但是血肉之軀彌補不了代差,只是徒增悲壯罷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戰敗可以說是相當可恨。

北洋艦隊是清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九。但是卻是敗了。

1.第一個原因便是錢

光緒的老師翁同shu主張,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裝備。因為養戰艦實在是太花錢了,這就好比買的起車,燒不起油一個樣。李鴻章只能通過天津兵工廠,給北洋水師生產炮彈,可是質量十分地下,打不響。知道戰爭開打前,能打的戰船就只有8艘。

2.炮彈

北洋水師的是老式炮,小日本的是新式的,炮彈的射速比北洋水師的快了九貝,還有就是炮彈質量差。

3.指揮戰術差

北洋海軍的管理制度還是晚清軍隊的制度和習氣。清朝建立艦隊的目的就是“自守”有餘。

4.還有就是腐敗的,不協同的,什麼的我也懶得說了


王建國xxy


把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歸罪於某些人物,這是把複雜的歷史問題簡單化,弱智化,甚至是低俗化,適合市井小民民族主義情緒化表述。

甲午戰爭從表面上看是大清帝國與從來沒被看上眼的蕞爾小國日本之間的決鬥,實際上卻是傳統中國農耕文明與已經徹底西化了的日本為代表的工業文明之間的碰撞,是小舢板與鐵甲艦,長毛大刀與速射炮之間的較量,雖然中國當時已有了北洋水師這些近代化武備,但是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停留在天不變世道亦不變的古代社會,輝煌的五千年曆史讓中國人在工業文明的力量面前有了一種盲目的自信,自認為中國僅是器物不如人,精神層面領先西方,只要引進西方現代武器就可以改變落後的狀況,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來開展洋務運動,而不明白西方的科技昌明,船堅炮利僅是看得見的結果而非原因,背後卻是工業文明一系列制度層面的全面領先。

日本在鄰居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開始意識到中華文明的落伍和西方工業文明時代的到來,危機感讓他們提出“脫亞入歐”,心悅臣服的從制度層面全面學習西方,在明治維新後十幾年就實現了國家從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而中國拒絕學習制度層面的結果就是北洋水師雖駕馭著現代化的戰船,依然是一支古代的軍隊,朝廷的決策未經廣泛的討論就憑皇帝拍腦袋決定,於是就像我們現在看阿拉伯軍隊一樣,再先進的武器在他們手裡也打不了勝仗。

甲午戰爭之後引發“戊戌變法”運動,開始嘗試從制度層面向西方學習,實現國家從古代到現代的轉型,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甲午戰爭的失敗不能歸咎於 某些人。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一、政治腐敗

1888 年,北洋海軍成軍後,成為亞洲第一。但清朝腐敗阻礙海軍繼續發展。滿漢矛盾、帝后兩黨之爭、官僚之間的相互傾軋與鬥爭,嚴重威脅到海軍的發展,無法全力準備對日戰爭。翁同龢與李鴻章一向矛盾很深,1891 年推動朝廷兩年內停止北洋、南洋海軍購買軍艦、槍炮撥款,既阻止向李鴻章控制的北洋海軍撥款,又鼓吹對日開戰;欲借北洋海軍戰敗打擊李鴻章權勢。帝黨與後黨之爭,那拉氏生活奢侈,動用朝廷和地方資源籌備六十大壽慶典,慶典和修建圓明園,花費白銀 1300 多萬兩白銀,挪用海軍軍費 750 萬兩白銀;再加上光緒皇帝大婚花費大批銀兩。朝廷不願戰爭也沒有準備戰爭。

二、制度落後

洋務運動提倡「富國強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政治制度、傳統思想文化、教育體制、軍事體制沒有進行改革。李鴻章自豪地說,「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頑固派更是故步自封,以天朝上國」而妄自尊大,連「師夷之長技」也反對。清朝很多官員嘲笑日本明治維新一味仿效西方,破壞傳統耗費大量國力。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全面進行改革,「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脫亞入歐」,「求知識與世界」。學習西方君主立憲制度仍帶有專制色彩,建立內閣、帝國議會制度,廢除武士特權,實行市民平等,尤其是學習德國軍事體制,實行軍國主義,推行近代教育。這使得與中國相比,日本改革更為全面、徹底,效果也更明顯。




生活大話家


古往今來,重大的歷史事件從來不會因為個別人物而改變,更不能歸咎於個別人物身上。站在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說,歷史是行走的車輪,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義無法抗衡蒸蒸日上的資本主義。這其中當然包含了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各方面的考量,單純站在軍制或者經濟等角度只是兩國整體實力的一個縮影。甲午戰爭發生時期,日本已經已經經過明治維新,基本走上了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道路,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雖然外表給人印象不太強烈,但整體實力已經躍居亞洲一流。相對民主的體制,近代資本主義化投融資運作,新式軍制排練以及革新後的武器裝備,無不昭示關乎兩個國家戰爭的結果。

主觀原因:清朝統治集團腐朽。光緒皇帝雖然年輕有為,力圖改良,但無實權,皇權式微。掌握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對國家命運前途漠視,只顧自己享樂,甚至挪用海軍軍費來籌備壽宴。軍機大臣欺上瞞下,對前線戰事諱莫如深,只恐驚擾天聽,丟了烏紗帽。海軍,陸軍缺乏操練,更沒有經過實戰籌備,戰術思想落後,高層軍官只求自保,消極對戰。反觀日本方面,君臣上下一心,為了給海軍購買新式戰艦,明治天皇每天只吃一頓飯。軍隊被灌輸對外擴張思想,為了戰功群情激憤,戰鬥士氣高昂。

客觀原因:國際局勢不利於清朝。甲午戰爭時期,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尾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過渡到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對外資本輸出需求極為強烈。早期與清政府簽訂的一些商品輸出為主的不平等協議已經不能滿足其需求,單各國勢力在華相互制衡,沒辦法打破局面。正好日本作為新晉資本注意列強跳出來挑戰現有局面,如果清朝獲勝,便可以制裁日本;如果日本獲勝,邊藉機瓜分清朝。所以戰爭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保持中立態度,以致於李鴻章寄希望於國際調停的計劃破產。

總之,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多方面原因交織形成的,根本在於封建主義的落後腐朽。甲午戰爭後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後果,大大加深了清朝的半殖民化進程。回顧歷史,我們要吸取教訓,不忘國恥。更要以史為鑑,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