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海闊天空)幾個版本的尾奏

(海闊天空)這首歌,譜曲填詞和主音都是黃家駒一人完成的,其他三子則參與了編曲及伴奏。大概是黃家駒在92年底寫出小樣,爾後經過後期製作,直至93年初發行,距今足有二十多年了。一般,流行歌曲壽命為3個月,能流傳一年的被稱作金曲,存活3年的堪稱經典,而歷時20年而不衰的就是一種文化現象了。

(海闊天空)是一首真正驚世駭俗的音樂作品,它遠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深遠,就像家駒那些被塵封起來的千餘件遺作一樣不被人所知。它鋒利霸氣,有如一柄出綃的寶劍,它激情豪邁,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不敢想象這是一個非學院派的人寫出來的。


(海闊天空)正歌部分以鋼琴聲作鋪墊,剛開始的第一個沉重的音符帶著悲劇的底色,似乎隱喻著結局,冥冥中自有定數一般。由“雪,霧”引申到副歌時,很明顯有大小提琴的絃樂的痕跡(也有人說是鍵盤模擬的),絃樂的逐漸升起與鋼琴的力度相互相承,高低音配合巧妙,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直到最後的結尾才用了電吉他,高潮後面那段solo是(海闊天空)最核心的靈魂所在,終於在這裡將前面所有的壓抑爆發出來,起伏變化,無數情感交織在一起,開出絢爛的火花。最後的那段solo,全曲在吉他減弱中漸行漸遠,有種意猶未盡的意境,本曲最打動我的地方就在這裡,文雅但又不失烈火一般的豪情。

(海闊天空)的樂器lsolo部分,我認為有四個版本值得細品,而且,(海闊天空)尾奏除了黃貫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彈出那種味道,不同時期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93年錄音版的尾奏,激越,豪情,意境深遠,中規中矩,穩紮穩打,無懈可擊,適合靜靜的聽,我給它的標識是“希望”;96年家駒紀念會上的吉他聲如銳利的刀鋒劃過心窩,似在向你訴說最深最痛的傷,悲憤莫名又不屈不撓,有一種壯志未酬的悲壯,聽者動心,觀者落淚,我給它的標識是“悲謒”;03年在超越演唱會上的琴聲輕靈悠揚,又如雄鷹般直衝雲霄,振奮著人心,從一開始就是高潮,讓人覺得巔峰狀態的Beyond又回來了,無愧於“超越”二字,所以我給它的標識當然是“超越”;05年告別巡演的吉他沉悶慵懶,僵硬的咆哮著,沒有悲傷,也沒有振奮,有了謝幕的意味,就像是對你說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我給它的標識是“告別”;另外有一個特別的版本是93年馬來西亞不插電演唱會里面的箱琴版本,相比電音吉他的激揚,箱琴多了些即興意味和感性色彩,更豐富了這首歌的內涵,這個版本是家駒在世時唯一的現場版本,我想也應該是家駒最喜歡的版本,是真正的絕版。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家駒和黃家駒的{海闊天空}並不過時,沒有人能超越黃家駒和黃家駒的(海闊天空),就連Beyond自己都不能。祭奠黃家駒,祭奠(海闊天空),一併祭奠我那凋零的青春,祭奠那些逝去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