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何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

用戶64325646


趙宋出自於李克用的沙坨集團,沙坨集團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擅長玩重騎兵快速突擊的戰術,而且沙坨集團曾經打的遼太祖痛哭流涕,打的遼太宗只能騎駱駝逃命;到了北宋就再也沒有重騎兵突擊戰術,而且戰術越來越死板,嚴重依賴工事,可以說喪失了靈活性。

如果總結宋軍的特點,可以發現宋軍真是可愛的要死:

第一、戰術上往往依託工事死守,這等於是主動放棄了戰場主動權;

第二、步兵當中長矛兵的比例持續降低,只有十之二三甚至更低,相比之下弓弩等遠射兵種佔據了絕大多數,也就是,宋軍步兵只有兩三成甚至更少的重步兵,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不擅長肉搏的輕步兵;

第三、騎兵捉急,北宋並不缺騎兵,甚至達到了20萬的規模,比契丹的騎兵還多,但是問題在於,北宋騎兵編制多,單位小,而且只是步兵的附庸,而且北宋騎兵和步兵一樣,絕大多數的騎兵都是弓騎兵,只有一兩成的騎兵是刀矛兵,也就是北宋重騎兵的比例只有一成;

而且不僅是北宋,兩宋都不會養馬,曾經有兩百多頭馬養死了三分之二,僅得幾十頭小馬駒,所以這就造成了後來的問題,就是騎兵缺馬。

所以,宋軍註定無法在野戰中打敗對手,因為宋軍的對手共同點都是兵種齊全,編制合理,輕重步兵、輕重騎兵都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比例,所以在戰場上能夠有效配合。所以宋軍往往被打的不敢野戰,只敢守城。

而且宋軍尤其懼怕重騎兵的牆式衝鋒,畢竟宋軍只會死板的防守工事,只要各兵種配合得當就會給重騎兵創造衝鋒的機會,所以宋軍只有被宰殺的命。

而且,北宋打擊軍功貴族、拔高知識分子和文官的政治、社會地位也是造成宋軍不如五代省長的原因之一。因為趙大就是靠篡位起家,為了防止別的軍頭有樣學樣,自然會先收了軍功貴族的兵權,等於讓他們在軍隊中失去影響力。其次,北宋拔高文官的政治地位以此來打擊武官的政治地位,所以同級別的文官高武官一頭,而且文官指揮武官也成了政治正確,雖然文官並不懂軍事。

這麼玩的後果就是對內穩定,對外疲軟,但是趙家為了龍椅的安全,寧可用對外疲軟換來對內的穩定。

同時,志大才疏的趙二做掉趙大黃袍加身之後,為了獲得篡位的合法性,就妄圖通過北伐大遼獲得燕雲十六州來遮羞,只可惜高粱河一役,宋軍被大遼打的狼奔豕突,趙二屁股中箭只能坐驢車逃命。

雍熙北伐更是搞笑,不僅慘敗而歸,五代留下的軍事精英徹底被趙二葬送

所以後面的趙三隻能認蕭太后當嬸母,以變相向契丹稱臣的方式來換和平。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說到這個問題肯定有人說宋朝的文武問題,但既然被派去“督軍”要是能打勝仗自然也是有功,很少有扯後腿的,戰爭的結果也是和宋朝的國防情況有關。

宋朝的強大軍備

宋朝雖然有一百多萬的國家常備軍,可皇帝卻一個比一個荒誕,甚至還出了宋微宗那樣的奇葩皇帝導致了北宋滅亡,但宋朝的軍力如果拿到歐洲也可以橫掃歐洲了。

宋朝的軍力大多都是步兵,因為其幽雲十六州被遼國控制,河西走廊被西夏控制,青海被羌人佔領,雲南地區被大理國控制。

這些地方都是產馬地,因為宋朝和遼國西夏長時間處於戰爭狀態也就得不到良好的馬匹,這就導致了宋朝的騎兵數量極少。

但宋朝也確實比較的努力,通過茶馬互市來向羌人和藏人來換取馬匹,有時候也會高價收購,但收來的馬匹參差不齊,數量也極少,根本武裝不起來一隻強大的騎兵隊伍。

面對這樣的情況,宋朝也沒有放棄,開始了大力發展步兵抵抗騎兵,但因為周圍的遼國和西夏也是多民族生活國家,也掌握了兵器冶煉與鑄造技術,武器的差距並沒有當年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差距大。

宋朝沒有了騎兵,就開始發展重步兵,這些重步兵最大特點就是身披重甲,根據當時的記載,這些鎧甲重達29公斤。

這就要求了宋朝的徵兵標準極高,不然也扛不動那一副鎧甲,所以宋朝的軍隊一水的高大漢子,身材要求要在161公分以上。

而宋朝投入巨多的重步兵也沒有讓宋朝失望,只要主帥沒有大的失誤,同時也是正面交戰的話也是可以獲勝的。

可因為重步兵的機動性極差,所以戰果一般都是勝則小勝,敗則大敗始終對於敵方沒有太多的削弱,也就沒有太多的勝利案例流傳下來,都是大敗的例子留了下來。

並且宋朝也缺乏一個有效的大腦,皇帝大多優柔寡斷,甚至在大勝的情況下去跪舔敵方要繳納保護費換取和平,皇帝都是如此,下面的士兵也沒有辦法。


瘋狂青史


主觀上: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其實就是宋朝戰鬥力低下的罪魁禍首。他利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採取了“杯酒釋兵權”解除手握重兵的手下兵權,避免日後“尾大不掉”的隱患。還在軍事、政治管理制度上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為了皇位的穩固,趙匡胤制定了一大套控制和防範屬下造反的制度,例如極致的仰文抑武、以文制武,極度控制貶低武將軍人,綁住軍隊的手腳,使他們在作戰上不能自主靈活因地制宜、外行領導內行、將帥不能同心同德,所以屢屢吃敗仗。

但是趙匡胤的這一套辦法確實有效的防止了屬下犯上作亂的可能性,皇位穩固,後來的君主基本上都在沿襲這些辦法,導致後面的王朝都會被傳染這個頑疾。只不過宋朝病的更極端。

客觀上:

宋朝地處中原,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送出去了,完全無險可守。當時的遼金蒙古都是騎兵為主,宋朝自從吐蕃國被滅後軍馬越來越稀少。步兵對騎兵肯定是非常被動,打贏了也沒辦法殲滅敵軍,只能擊退敵人。過段時間別人又捲土重來,被動之極。

南宋的宋高宗心裡本來也不想跟金國打,因為就算打贏了金國,他父兄老皇帝被救了出來,那麼他的皇位就很難保住了。

而宋朝每年給金國的朝貢,對於當時的宋朝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計。宋朝當時富裕至極,是世界上最富裕有錢的國家,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何必要去跟悍匪肉體性命想搏呢?

所以從主觀和客觀上都可以分析出宋朝對外戰爭輸的非常非常多。


許顏輝


趙匡胤削弱了武將的權利,降低了武將的地位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他當皇帝之前正處在五代十國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那個時候的君臣之間沒有情義,誰拳頭大誰當老大。而趙匡胤是禁軍將領,被他的屬下“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奪了天下。



趙匡胤建國之後,他手下的將領個個手握重兵,誰敢保證“黃袍加身”不會再重演一遍?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奪了他們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另外,他還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加強自己對軍隊的掌控。



首先,禁軍指揮權由二變三,這樣以來,就大大降低了禁軍將領的地位,原來兩個人商量就行了,現在的三個人的點頭才行。

第二、設立樞密院。樞密院是一個管“調兵”的機構,調兵權和指揮權分開,讓他們互相牽制。

第三、實行更戍法。中央禁軍被一分為二,一部分駐紮在京城,另一部分駐紮在軍事戰略要地和邊疆地區,兩邊數量相當,互相牽制。並且三年一換防,兵可以動,但是將不能動,這樣將領就很難培植自己的勢力。對皇權的威脅就很低了。

第四、安排一些聽話的,資歷淺的人當禁軍將領,堅決不能讓他們掀起任何風浪。

所以,這些政策一實行,雖然加強了對軍隊的管控,但是,也大大降低了軍隊戰鬥力。

另外,趙匡胤還在全國挑選精壯男子補充禁軍,致使地方防禦力量薄弱。



文官治軍

宋朝大多文官治軍,而文官又沒有實戰經驗,大多是紙上談兵。再說,這些文官讀過幾本兵書還未可知。

尚武精神的集體缺失

在宋朝,是文官的天下。文官不僅地位高,待遇還好。包括一年四季的衣服、布料、糧食。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福利,喝茶錢、酒錢、木炭、廚房用的調料、以及官員出差的差旅費伙食費。



另外改革科舉制度。宋之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科舉考試,到了宋朝,哪怕你是農民都能參加科舉考試。

以前人參軍不就是為了混口飯吃嗎?我征戰沙場保家衛國九死一生,到最後還被人低看一等,會有人幹嗎?況且現在文官待遇那麼好,所以很多人都選擇棄武從文。

所以到最後沒人願意當兵,沒人願意打仗。

在北宋與遼的戰役中,高粱河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身受劍傷。雍熙北伐,宋軍還是打敗。使得朝廷上下對“遼”有了恐懼症。

到宋真宗時,遼又來了。宋真宗是被寇準“逼”的御駕親征,本來有了勝利的希望,但是蕭太后求和,真宗也不想打了,訂立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發點壓歲錢打發了。

宋朝從上到下尚武精神的整體缺失是很可怕的,文臣武將,就好比一個人的左膀右臂,皆不能缺,這樣的宋朝,就像是被砍斷一根臂膀的人,雖然也有力量,但跟全民皆兵的遼夏金相比,差距一目瞭然。


杉杉說歷史


原因很簡單,武將沒有軍權,每遇戰事派文官帶隊,不客氣地說,好比是讓瞎子射箭,讓瘸子賽跑,其結果可想而知。舉個例子,遼國蕭太后率軍入侵中原,當時負責總管軍事調度的副宰相王若欽望見來勢洶洶的遼軍時,站在城頭上督戰的他,盡然被嚇的小便失禁。試想主帥首先認慫,士兵談何士氣!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每個朝代的前期半都是生龍活虎般存在,而唯宋朝一開始就疲軟。在周圍國家眼中,宋朝就是一塊橡皮泥,想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立國精。

趙匡胤是後周皇帝郭威最親信的大將,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叛變的大將,結果郭威剛剛去世,趙匡胤陳橋兵變,一夜之間篡奪後周江山。登上皇位的趙匡胤不再信任任何人,他杯弓蛇影地認為武將暫時不叛變是因為還沒有累積夠叛變的資本,所以他既不授予武將軍權,但也不讓文官掌握實權太久。

宋朝最高的軍事機構叫作樞密院,而擔任樞密使一職的是文官,武將則在其他部門掛職。每遇戰事皇帝派文官或宦官為主帥,臨時調度來的武將只有臨時的作戰指揮權,但整體上要服從文官主帥的指派。當戰事結束,武將交出軍權,再調往別的部門掛職。如此一來,統帥與武將不熟悉,武將與士兵又不能"親密接觸",雖然杜絕了叛變的可能,但軍隊的戰鬥力受到致命傷害,再龐大的軍隊也不過一群烏合之眾。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1.唐自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使宋代加強了對武將的約束

唐朝從安史之亂後其實就沒真正消停過,各地軍閥割據,朝廷中樞無法制約,多次國都丟失皇帝出逃。

延綿到五代十國,更是拳頭上面說話,有兵就是草頭王,今天他稱帝,明天我造反,比的是軍事實力,上下級之間也毫無忠誠可言。

作為從五代十國中衝殺出來的宋帝國第一代統治核心來說,當年的悽慘是他們親身經歷過的。

因此從宋帝國建立開始,加強對武將權力的約束就成為了首要問題,一直被皇帝和文官團體所警惕,只要有一點苗條就要趕快扼殺掉,寧殺錯不放過。

這種政策直接受害者中最著名的就是:狄青,岳飛。

另外就是“將不過三代”,即一個家族不能有三代以上的人在軍隊裡掌握兵權,這樣避免了軍隊家族私兵化,因此什麼呼家將,楊家將根本在北宋就不可能出現,不管多顯赫的將門,三代以後要不做文官要不遊手好閒,比如曹彬的孫子曹國舅,當神仙去了。


2.趙匡胤得位不正,使他對武將十分防範

趙匡胤是靠欺負老領導柴榮家的孤兒寡婦登上了至尊位的,這使他時刻警惕於其他的武將會有樣學樣,回頭給他也來這樣一手。

歷史上殺戮功臣最重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幾乎將和他們一起起於草莽的弟兄殺戮殆盡,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出身太低,創業時比較隨意,沒有像地主階級所建立政權得第一代統治者一樣從一開始就確定君臣隸屬關係。

趙匡胤也是這樣,他的部下很多都是他當年結義兄弟,同袍戰友,彼此一直是朋友關係,這使他非常警惕這些朋友,一次打獵時故意試探他們:你們誰要當皇帝現在可以殺我。

後來又“杯酒釋兵權”,將這些老兵頭手中的軍隊收歸中央,全部回家養老,提拔重用了曹彬,潘美等人,曹潘這些後起之秀從開始就奉趙匡胤為主公,君臣名分清晰。


3.趙光義得位更不正,創造了“陣圖”和“太監監軍”。

趙匡胤時代雖然採取了一些削弱軍隊和將領的手段,但畢竟是開國之君,戰鬥能力還是保持住了,所以滅蜀,滅南唐初步完成了統一,可惜在北伐前去世了。

趙光義是少見的弟弟接班,關鍵是趙匡胤自己的兒子都成年了,而滿朝文武都是趙匡胤舊部,這就使趙光義登基後如芒刺在背,他後來重要降將楊業,也是希望培植點自己人。

他很天才的創造出兩樣法寶,使強悍的宋軍一下子淪落成了戰五渣。

其一是“陣圖”,即將領出徵前,皇帝授以陣圖,要求將領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抗旨,說白了就是剝奪了前線將領的臨機指揮權。

荒唐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作戰將領忠實的按照皇帝預先授予的陣圖列陣,結果發現這樣的話會有一部分士兵得站在湖裡。

第二項就是“太監監軍”,每一位將領身邊都派出了心腹太監充當監軍,說一不二,而且有戰場上誅殺大將的權利。

著名受害者就是楊業,被監軍太監逼著出兵送死,撤回來又沒人接應,他指望的潘美實在不敢惹監軍太監,兩大名將面對遼軍千軍萬馬都不怕,生生讓個太監先後給玩死了(楊業死後不久潘美也鬱悶而死)。


4.幽雲十六州丟失使宋帝國失去天然北方屏障

戰略態勢上來說,北方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使遊牧騎兵出於居高臨下之勢,整個華北平原任其縱橫馳騁,宋軍步兵擋也費勁,追更追不上,時不時來一圈,根本沒法搞經濟建設,還得花錢花力氣修建工事,把地都刨了,挖溝栽樹,以阻擋遼軍的深入。

這種只能被動防禦的態勢使宋朝在河北地區投入了巨大的軍力,根本沒有力量再去開拓其他疆土,也使宋帝國的機動兵力大為減少,連鎮壓西北和南方都很吃力。

南方叛亂出來了狄青給平定了,西北方向上李元昊鬧騰起來就沒法平息了。


5.早年未能開拓西北,西夏崛起後徹底失去養馬地

由於早年沒有騰出手來開拓西北,大量軍力被部署在華北平原上坐等遼軍進攻。好不容易遼國消停了一些,西北李元昊又獨立了。

李元昊的獨立直接的影響就是宋朝徹底失去了染指西北養馬地的機會,不要小看這件事情,古代戰爭,騎兵在速度,衝擊力和機動性上對步兵具有天然的優勢。

因此後來王安石變法有一條叫“保馬法”,實在是軍隊沒馬真不行,就算是退役的軍馬,這種大牲畜農業生產也是急需的。

沒有騎兵部隊想開拓疆土,反擊敵國,那就是痴人說夢。步兵只能勉強做到依託城堡和工事進行防禦。


結語:由於以上這些歷史原因,使宋帝國本來先天就不足,後天再為了維護皇權一通胡搞,部隊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很難有所作為。只能仗著國力還算是強大,和敵國進行消耗。屢戰屢敗也就不稀奇了。


西域大都護


宋代在經濟文化方面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相對於經濟文化的輝煌,宋代的軍事成就遜色了很多。宋軍在戰爭中常敗,致使宋朝歷來被認為是積貧積弱的一個朝代。不可否認宋朝在軍事上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重文輕武,加強皇權,削弱將權"就是導致軍事力量衰弱的原因之一。

重文輕武

宋朝統治者從立朝開始就制定了文治天下的政策,中央集權比以往的朝代更進了一步。宋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便是“重文輕武”。

宋仁宗時蔡襄便說過:“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趙匡胤力倡文治,抑武事,這本非壞事;但宋代統治者所提倡的“文治”,主要是以空談心、性、理的“理學”為指導思想,務虛言,不切實際,議論多而成功少。甚至以不懂軍事的文臣代武事,擔任邊疆大帥,這就使武人喪氣,文官貪汙,吏治敗壞,武備廢弛。

這樣不注重軍事的發展,使得宋朝的軍事發展在宋朝的社會生活中始終處於從屬地位。重文輕武,使用文人典兵,便於皇帝駕馭。文人一般不懂軍事,至於北宋中期領兵對西夏作戰的範衝淹和南宋初采石之戰的虞允文,則是極其少見的會打仗的文官。宋朝重視文科的選拔,而對軍事人才的培養幾乎是零,在宋朝文武兼備的武臣很少,宋朝對文武兼備的人才多猜疑,能夠得到信任賞識的往往是那些有勇無謀的勇夫。

加強皇權

宋代兵制的中心問題是在於削弱大將的兵權,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趙宋王朝建立以後,最高統治者對唐後期至五代因藩鎮割據、武人驕橫而造成政權頻繁更替的歷史教訓,始終記憶猶新,寢食不安。直至二三百年後的南宋中期,他們對此依然銘記在心。

自宋太祖趙匡胤以下的歷朝皇帝,都無不把抑制武人作為自己的基本國策,自立國之初起,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武臣專權。禁軍不設最高統帥,把五代時候的殿前司和侍衛馬步軍司分為“三衙”,即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鼎足而立。三衙的將領則任用一些資歷較淺,容易駕馭的人來擔任:將領雖統率軍隊,而調兵權由樞密院掌管,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實行“更成法”,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換一次,而將領卻不隨之調動,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防止將領與軍隊相勾結;以文臣知州郡,收選天下精兵以備宿衛,兵力部署“內外相維,上下相制”,以保證中央對京師和地方全面控制。

宋朝兵權的集中是空前的,而兵權的集中又是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重要環節。宋朝兵權的過分集中,雖然防止了將領的擁兵自重,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這是封建朝廷的軍事制度中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南宋時期一些著名的將領如岳飛、韓世忠等人,自行招募和訓練軍隊,形成了戰鬥力強大的岳家軍、韓家軍。但是南宋皇帝不患金統治者的入侵和失地之不能收復,而患軍權的旁落。最後,這些抗金將領的兵權,終於被一一收奪,他們招募來的軍隊也都被解散了。

削弱將權

宋代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雖然有效地防止了武人的專橫跋扈,鞏固了中央集權,卻嚴重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能動作用,削弱了國防力量,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帶來了不良影響。自太宗朝後期起,北宋對遼、西夏及後來女真的戰爭,屢屢遭到失敗,主要就是多年來執行“將從中御”將兵分離,以文臣取武將和千方百計壓制武人的結果。

另一方面,在宋代皇帝和士大夫心目中,衡量武臣好壞的標準,不是能否打勝仗,而是是否順從。將領只要一切按皇帝的意志辦事,以皇帝的陣圖出征,縱然打了敗仗,照樣可以獲得升遷,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恣橫”輕視朝廷,打勝了也決不優待。

在日常生活中,對武臣更是續密防範,嚴加約束,只許他們俯首帖耳,恭敬從命,稍一不從,後果不堪設想。這種對武臣的猜忌、偏見和防範,年復一年,絲毫不加改變,百十年間,已被朝廷視作祖宗家法。

在和平年代裡,武臣作用不大,他們與皇帝、文臣之間,彼此尚可相安無事。但是,一旦局勢發生劇變,國家無力亦不能控制軍隊時,一切聽命朝廷的傳統做法就會被打破,出現武人跋扈自不用說,就是將領的便宜行事或不同尋常的安置,也會招來朝廷的猜忌不安,從而使雙方矛盾不斷加深。

重文輕武政策給趙宋統治集團所造成的這種政治上的後遺症,往往為人們所忽略。這也是宋代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先生侃古今


最近有些人說,宋朝武力厲害很得,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宋朝對外戰爭勝率70%,這個數字不知從何而來,胡說八道。宋朝三百年的歷史,除去開國史,大多數時間裡,武力確實是比較差的。又有人說,宋朝要是武力差,怎麼還能存活三百年,這是靠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來的。如果宋朝真的強,哪來那麼多不平等條約呢?

那麼,宋朝軍事力量弱,對外戰爭敗多勝少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與宋朝抑武的基本國策有直接關係

大宋開國後,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軍人亂政的局面發生,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手段,把主要將領的兵權都削了,兵權統一於朝廷之手。

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裡,宋朝武將的地位是最低的,這在一定程度避免宋朝出現五代軍人干政的現象,但是也從根本削弱了宋朝的軍事力量。這個政策是“強幹弱枝”,強化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兵權,避免唐代以來的藩鎮勢力過重的現象。


在宋太祖、宋太宗時代,這個弊端表現得還不十分明顯,畢竟當時大宋還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而且宋太祖、宋太宗都是從戰亂年代出來的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有經驗的。然而,從宋真宗開始,重文輕武的後果,就開始變得嚴重起來。既打不贏契丹,也打不贏西夏,最後都是送錢以求和平。

第二,兵多而不精

在宋太祖時,帝國正規軍(包括中央禁軍及地方廂軍)數量是37萬人;到了宋英宗時,軍隊猛增到了116萬人。表面上看,大宋帝國的兵力頗為雄厚,但是基本上是中看不中用。為什麼呢?兵多而不精。

光從數量上看,英宗時代116萬的常備軍,放在今天也算是龐大的武裝。可是大宋軍事上的孱弱,在仁宗時代就盡現無遺了。且不說與西夏交鋒時完全處於下風,就連西南算不上強大的儂智高,憑著數千兵力就可蹂躪兩廣,一路向東打到廣州城下。這麼多的軍隊幹什麼用呢?

問題出在哪呢?

第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

宋朝的軍事制度是這樣的:兵權收集於中央,地方兵權很弱,也就是“內重外輕”的軍事制度。全國主要軍事力量都集中於中央,那麼邊防怎麼辦呢?

於是朝廷採取了一種輪戍的辦法,中央禁軍輪流到邊疆戍兵。這有什麼弊端呢?邊疆將領沒有一支固定的軍隊,軍隊沒有固定的指揮官,即所謂的“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領與士兵長期嚴重脫節,士兵的訓練水平很低。遇到邊疆有戰事時,匆匆派中央軍前往,結果士兵既不熟悉敵情,也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將領,戰鬥力自然十分低下。

第四,王安石對軍事制度的變革其及失敗

到了宋神宗時,大宋帝國其實已經很弱了,不變法是不行了。

針對大宋軍事制度“內重外輕”、地方武裝薄弱的特點,王安石推出保甲法,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每家若有兩個男丁以上的,抽一人為保丁。實際上就是組建民兵或地方治安隊,是維繫地方治安的重要力量。保甲法的出臺,對加強地方武裝,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兵多而不精”、冗兵過多的特點,王安石推出“裁兵法”,王安石執政後,大刀闊斧裁軍。在熙寧年間,軍隊由一百多萬削減到了六十萬左右,差不多砍掉一半人。把節約下來的錢用於精兵簡政上,提升作戰能力。

針對軍隊中存在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況,在全國設置92個集中訓練的軍分區,每個軍分區由一位主將負責。全國共設92將,其中京幾、河北有37將,西北有42將,主要用於保衛首都及防禦契丹、西夏,其餘地區有13將。

不過,王安石的變法遭到很多挫折,許多措施都無法落實,因而也失去拯救大宋的最好機會。


君山話史


在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哥倆之後,打仗這件事,對宋朝人來說,就是不可能的。

宋朝,不是屢戰屢敗的問題,而根本是不想打的問題。

對,就是不想打。

朝堂沒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國家也就不會有開疆拓土的準備,社會也沒有動員戰爭的組織基礎。

不要用數據統計的戰場勝率,給宋朝人臉上貼金。宋朝是雄踞華夏中原的大國,戰場武功,得看它打了多少大仗、打贏多少大戰、幹翻多少大敵。從這個角度來說,防守尚且不足,就別說對外開疆拓土了。

在與主要對手的較量中,宋朝就是屢戰屢敗,敗得勉強招架、敗得只能防禦。究其原因有三:

1.宋代朝堂就沒有開疆拓土、武霸天下的雄心

西漢是平民朝堂,魏晉是士族朝堂,隋唐是士族朝堂、軍事貴族和科舉朝堂的過渡階段,宋朝則是一個徹底的科舉朝堂。換另外一個詞,就是士大夫朝堂。

在宋朝,儒家進入思辨層面,發展出了一套複雜體系,複雜到這群士大夫都不知道自己信得是什麼、說得是什麼。但是,士大夫們的價值觀卻是恆定的,那就是道德聖人與和諧治國。

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馬光。司馬光對漢武帝是這樣評價的:

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

司馬光的這個基調,奠定了大宋朝堂的執政基調,就是不能學秦皇漢武、不能讓百姓受苦、不能搞得天下疲敝。

有了這樣的朝堂基調,還能指望宋朝去開疆拓土、去秦皇漢武、去撻伐四夷嗎?不可能,永遠都不可能,所以打仗這件事,對於宋朝,就是不可能的。

說宋夏戰爭打了百年,但對於西夏,宋朝一直是當做內患來處理的。

本來寧夏之河南地、甘肅之河西地,就是中原領土,就是老趙家的土地。你們党項人在這造反建國,這是內部叛亂。對於內部叛亂必須得幹,因為它直接關係大宋的生死存亡。

後來,西夏越打越強,宋朝也不得不承認西夏國的存在。但是,西夏直接威脅關中、且覬覦陝西,而陝西之外,過了洛陽就是開封。所以,為了保住陝西,也得幹。這是逼不得已,因為不打會死。

至於遼國和金國,基本上都是人家打宋朝,而鮮有宋朝去打人家的,也就是在戰略選擇上就是防禦,守住了就行。

2.大宋國家沒有對外戰爭、打大仗的準備

宋朝一直奉行強幹弱枝,就是中央禁軍集中了全部精銳,然後駐在首都開封養起來。這就不是要打仗的架勢。

漢朝也有龐大的中央軍隊,但是州府兵也很強,特別是邊地郡縣的太守、縣令們,儼然軍鎮一體的諸侯。即便是國內,在要害地區也要駐紮大軍,比如劉邦死得時候,就讓陳平、灌嬰帶著十萬大軍駐在滎陽。這才是時刻準備戰鬥的架勢,軍隊就該扼守邊疆、就該放在要害之處。

唐朝就更厲害了,直接把最多的軍隊和最精的戰士放在邊鎮,然後鼓勵他們開疆拓土、對外搞事情。但過猶不及,搞出了安史之亂,因為中央太弱而邊鎮太強,但強得是軍事。

宋朝吸取唐朝教訓,把邊鎮弱化了,把州郡弱化了,然後把軍事存在都養在首都了。這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準備。所以說,宋朝就不想打仗。

這是軍事力量的設計,宋朝沒有對外戰爭和打大仗的準備。內政設施也是如此,宋朝根本無法在緊急時刻組織舉國動員。

王安石變法,有一項就是保甲法,保甲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防範盜賊,而是在國家危機的時候,能夠快速有效地實施舉國動員。但沒能成行,士大夫不喜歡,老百姓也覺得折騰。

所以,金國人的大軍已經打到開封了,宋朝都不知道怎麼把南方的財富和北方的人力組織起來。宋朝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金人把自己的皇帝和宗室擄走,然後連追都不敢追。原因就是國家有得是錢、國家有得是人,但就是組織不起軍事力量,頂層和政府根本就沒有這個設計。

3.宋朝的社會基礎也應付不了大戰爭

秦漢時期,搞得是全民兵役制,每個老百姓都得參軍打仗,地方長官還得考核平時訓練的成績。而其重農抑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老百姓固定下來。等打仗了,就可以最有效率地組織人力、財力。

唐朝繼承了北朝體制,搞府兵制,也是一種變相的全民皆兵。不打仗,大家輪流當兵、輪流訓練。但要是打仗了,兵戶鎮戶先上,然後大家一起上。

而宋朝呢?

遍地是商人,滿朝是士大夫,市井裡不是無賴就是青樓,連個保甲制度都推行得敷衍塞責。這種社會組織樣式,怎麼可能長出強大的軍隊。

整個社會風氣也是一種重文輕武。壯志少年郎,不會勤練武功報效帝王家,因為報效無門;社會精英,也不會研習兵法去邊關為將,因為沒這個可能。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而宋朝男兒的回答則是不要。

這種社會組織、這種社會風氣,你怎麼指望宋朝人能出去打仗。金人大軍打到開封的時候,中央禁軍的騎兵將領,甚至連馬都不會騎。所以,別說屢戰屢敗,而應該直接說他們就不能戰,也不想戰。

最後,肯定得問,那還搞什麼海上之盟,聯合金人攻打遼國。因為幽雲十六州的情結,這是宋人心裡的疙瘩,皇帝宋徽宗想完成祖宗志向。但是皇帝有了雄心,朝堂能有這份雄心嗎?

即便朝堂有雄心,但朝堂的士大夫們又有幾個知道打仗是怎麼回事,即便是樞密院也都是一群紙上談兵的趙括,他們根本就沒有打仗的準備。

即便朝堂定下了戰略,就是要打,但宋朝的軍隊能堪當大仗嗎?宋朝的百姓能動員起來嗎?

既然都不能,那就是要麼不打,因為不想打;要打就肯定屢戰屢敗,因為不能打。

北宋末期以及南宋以後,確實堪當大仗了,但這是因為國家一直處在危機之中,再不想打仗、再不能打仗、再不準備打仗,就真得只能被別人打死。


減水書生


公元960年,後周皇帝柴榮的寵將,殿前禁軍統帥趙匡胤於陳橋驛黃袍加身,代周建宋,北宋統治政權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北宋王朝在立國之初,就秉承了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餘剩未盡的威力,經過先南後北、“緩進急戰”的戰略部署而統一了半壁江山。

可是,趙宋王朝在和東北地區由契丹人建立的遼朝政權乃至崛起於西北之地大夏國政權的長期周旋對立中,北宋卻是一直敗在下風,處於劣勢,而敗多勝少。

趙宋與契丹的之爭,首先是源於疆域所屬的問題,也就是“幽雲十六州”統治權的紛爭。

眾所周知,“幽雲十六州”的軍事價值,自秦漢、魏晉南北朝、唐朝時期就一直是極其重要的邊陲重地,原隸屬於中原王朝所有。

公元936年(清泰三年)間,五代十國時期,開闢後晉政權的後唐政權大將沙陀族人石敬瑭起兵反唐,後唐興兵討伐,大軍兵臨城下。

石敬瑭則受困於太原城,在內憂外困之際,向遼國皇帝耶律德稱臣納貢,為了能得到契丹人的幫助,而把雁北地區與華北平原上的十六座軍事重鎮,大手一揮,拱手獻給了契丹政權。

公元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間,北宋太宗趙光義統帥三軍御駕親征北漢政權。

北漢末主劉繼元獻城而降,立國二十八年的北漢政權自此亡國。北宋在消滅北漢之後,乘勢北上,欲借殲滅北漢之餘威就勢攻陷幽州之地。

但是,公元979年和986年間,宋遼政權在幽州地域先後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軍團鏖戰,最終皆以北宋大軍全面敗北而告一段落。

從此,趙宋王朝由主動攻擊變為戰略防禦,至宋亡,也未在主動擊之。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間,遼國太后蕭燕燕和遼聖宗耶律隆緒親率契丹鐵騎再次縱深踏入到了中原腹地,大軍兵臨澶州城下。

北宋王朝迫於形勢所迫與遼國簽署了城下之盟,採取向遼國進貢歲幣的形式來交換暫時性的政局安定。

(宋朝每年送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宋真宗趙恆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結為異性兄弟,並尊稱遼國的蕭太后為嬸母。此次事件發生於澶州,因而稱之為“澶淵之盟”)

宋夏之爭!

但是,伴隨著西北地區黨項拓跋氏族的崛起,宋朝和西夏政權之間“戰與和”一直是北宋王朝外交政策的中心焦點。

公元1038年,党項族魁首李元昊建國稱帝,立國號為大夏,宋夏之間的諸多矛盾也日益激化頻發。

公元1040年,西夏的党項大軍屢次發動攻宋戰爭,先後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等一系列戰爭中連續戰勝北宋軍隊。

公元1048年,元昊之子,西夏太子寧令哥在沒藏皇后之兄,國相沒藏訛龐的唆使下持刀弒父,西夏政權過渡到李諒祚,李秉常兩朝。

公元1071年,由於西夏內部政變不休,北宋統治者決定部署五路大軍伐夏,但依舊是被西夏所擊敗。

最終,北宋因為戰敗所迫,為換取西夏王朝能息兵休戰,再次複用進貢歲幣的方式向西夏妥協。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間,北宋王朝戰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個階段,金國的大軍一舉攻陷北宋京城,劫持了宋徽、欽二帝等眾多大臣與百姓,北宋政權自此淪亡。

不得不說,北宋王朝自建國到滅亡,一個存在了大約一個半世紀,期間頻頻與遼朝、西夏、金國等政權爆發了諸多的大小兵戈爭鋒。


但是,北宋卻是敗多勝少,究其原因是為什麼呢?


首先,站在客觀規律而言,宋朝軍隊的戰鬥力量遠遠遜色於一直遊牧於北部地區的騎兵。

因為,活躍於西北地區的党項羌、崛起於東北地區的契丹、女真等皆是遊牧民族,其具有機動靈活、善於騎射的特點,站在軍事角度上來看,這種特徵屬於是集團化的騎兵作戰體系,所以在曠野地帶開展大規模的奔襲作戰中擁有絕對性的優勢。

鑑於北宋王朝沒有足夠的馬匹,北宋軍隊僅能以步兵為主,部隊在跋山涉水後征戰於地勢險要卻又非常不熟悉的地域環境中,自然也就難以施展出自身的優勢。

另外,由於“幽雲十六州”等軍事要地均隸屬於遼朝,以至於北部地區的天然邊防屏障盡失。

陰山山脈、燕山山脈、恆山山脈,本是中原歷朝統治政權歷防範東北地區各遊牧民族進犯的天險邊防,在其陷落北方政權後,遊牧於東北地區的遼金鐵騎可以隨心所欲地馳騁南侵,所以,北宋軍隊無險阻可據守,自然難以與之對抗。

所以,客觀來講,北宋王朝顯然已是處於極為不利、甚為嚴重的一種環境與形勢下,可是若是站在主觀意識形態上來加以剖析,宋所處於的境況貌似甚是不利。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拿第一次幽州之戰來說,宋太宗趙光義攻陷北漢太原之後,輕率盲目、恃勇輕敵,沒有顧及將士們的疲勞不堪,倉促北上。其最終的結果則是停頓困於堅城之下,故未能及時有效地阻擊敵人的增援之兵,以至於宋軍遭受腹背夾擊,導致宋朝大軍全線潰散。

其次,在第二次爆發幽州之戰時,恰逢北方遼國政權勢力正盛,趙光義判斷失誤,自以為遼國主幼小、母弱,趁其之危,興兵伐遼,結果又是大敗虧輸,賠了夫人又折兵,無功而返。

公元1125年,金國大軍首次陳兵開封,圍而攻之,得於諸路北宋勤王之師陸續馳援而迫於形勢所迫北撤。

此時,北宋的執政者非但沒能從中總結以往失敗的教訓,加以強化邊防戰備,反倒下令驅散諸路之增援之兵,卑躬屈膝,一味求和,最終導致金國大軍修生養息之後,重整旗鼓,再度揮師殺來,致使北宋京都城破國亡。

根據以上之剖釋,足以說明北宋王朝在戰略部署指揮上,犯下了極其嚴重的決策性失誤,這也是其頻頻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的首要原因。

同時,北宋政權的軍事軌制上的弊端亦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人盡皆知,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及其弟趙光義皆是行伍出身,又是依靠軍事力量而篡取的王朝,所以針對統御英勇善戰,兵多將廣的武將們持有防範戒備之心。

趙匡胤先是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勸退了一批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其後又創建了樞密院三衙統兵的軍事制度,部署與實施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兵事體制的分離。

“兵符出於樞密,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靖康要錄》

非但如此,北宋政權的統治者為了有效地預防邊防將帥們擁兵割據一方,固守自重,又推行與實施了“更戍法”,致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非自然現象,形成了兵將互不相識的一種嚴重惡果。

又因為,宋朝時期的執政者奉行“重文輕武、用文制武”的國策。因而自宋真宗趙恆即位以後,採用文臣受命充任地方統兵的最高領導者來監督將領外出征戰亦成常規做法。

另外,宋朝為了能削弱與制約諸武將的領導權,居然奇想天開,不切實際地獨創出了“將從中御”的舉措。

“將從中御”意指就是以陣圖之法約束前線的統兵將領。

詳情請參閱果兒的另一篇文章:

其意就是說在與敵交戰之前,先是由帝王與朝廷的臣子們根據自己主觀臆度擬定好的戰略戰術攻防陣圖之略,將其交給前線作戰的統兵武將,按照陣圖之法依次排兵佈陣。

因而說,這種荒誕失實的形式徹底地背離了軍事作戰指揮最基本的大綱。

畢竟,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北宋政權這種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行軍佈陣之法顯然也是導致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其一。

北宋政權推行軍事軌制改革的最終目標無非是為了想鞏固強化皇權對軍隊的掌控,以防禦武將以下犯上,擁兵叛亂。

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北宋的這項革新舉措,的確是顯現了其厥功至偉的影響。

可是,這種統治者權力的強化怎是以放棄北宋部隊戰鬥力為代價所交換而來的一種後果,其直接導致的惡果就是以北宋大軍在外部戰場上的懦弱無能。

最後,北宋王朝長期形成積貧積弱的現象,也是直接致使其對外戰爭發揮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盡人皆知,北宋政權本是經濟強盛,文化繁榮,按理說,其與遼、金、西夏等政權相比較而言,是一個國力富足強盛王朝,不過,因為歷史因素與實際處境等緣故,財政問題卻一直捉襟見肘。

北宋王朝財政窮困的原因,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導致。

第一、冗官冗兵的問題,北宋皇權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由於主觀意識的日益膨脹,豢養了數量龐大的官員與軍事力量,為此要擔負著數額巨大的俸祿與軍費開支。

雖然北宋軍事數量龐大,但卻源於軍事軌制的諸多弊端而萌生出種種軟弱無力的一種現象。

第二、歲貢的問題,北宋為了向遼國與西夏王朝年復一年地支付數額巨大的“歲幣”,因而,日積月累導致繁重的“歲幣”現象,引發國庫空虛,民窮財盡,以至於國勢再無繁榮富強之機。

婦幼皆知,任何的軍事行為均憑藉國家的財政作為依託,積弱積貧的北宋王朝既然沒有辦法為增強國防軍事力量投入巨資,北宋政權武裝部隊戰鬥力的強化因而也就屬於是無稽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