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到底是誰毒死的?

秋天楓葉1


2008年,北京法醫鑑定中心出了一個鑑定結果,立刻成為了當時媒體的頭條,這個結果便是大清光緒皇帝的死因鑑定,經過科學周密的化學測定和毒素測定,中心曝光的報告顯示,光緒皇帝死於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中毒,說成老百姓能聽懂的話就是,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

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被如此下作的手段毒死,咱們先把時間的指針調到光緒死亡前的那場變革-百日維新,這一年,慈禧皇太后戀戀不捨的把手上的權利部分移交給了光緒帝,自己跑了用北洋海軍軍費修復好的頤和園中養老,光緒帝作為極盡的,熱血的一代君主,立志能成為像康熙大帝那樣力挽狂瀾式的英雄君主,所以在他掌權後,開始急不可耐的對大清國這艘破船開始整修,他組建了維新變法派,企圖改變傳統的政治格局,改變清國落後的制度,他開始任用那些有著新派思想的維新人士,一如康有為,梁啟超,但是他們的改革觸犯了守舊大臣的根本利益,他們抱團抵制變法,並處處難為新政的推行,就這樣,光緒下旨處罰了幾位位高權重的大臣,這幫官場老油條,很快的把火引到了頤和園慈禧身上,最終,慈禧再度出山,再次發動了政變,逮捕了變法的激進分子,並且把光緒皇帝軟禁在了中南海的瀛臺之上。自己重掌大權。

時光如梭,轉眼慈禧就重病在身,她在死亡的前一天,光緒皇帝竟然駕崩了,自那天起,坊間就一直謠傳,光緒之死絕不是自然病死,而是被謀殺致死,08年的鑑定結果,把這一傳言坐實了。光緒確實是被毒殺而死,經過一些當事人的回憶錄,他們把殺人兇手幾乎都鎖定了一個人,那便是慈禧太后,理由很簡單,慈禧不想在自己死後,光緒帝重新掌權,不想掌權後的光緒對自己全盤否定,弄不好還會清算自己,所以這一點是慈禧萬萬不想看到的,所以據一個老太監回憶,慈禧在死前曾經賜給了光緒一大碗老北京酸奶,在光緒飲下後,光緒七竅流血駕崩.....


老豬的碎碎念


光緒皇帝死於1908年11月14日,而在光緒帝死後僅僅1天,即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也死了,因為光緒帝死的太突然,太巧合,所以關於光緒帝的死因一百多年來爭議不斷。

不過,到今天為止,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光緒帝不是死於正常疾病,而是被毒死。因為2003年一群歷史學家和法醫組成了一個聯合調查組,對光緒帝的頭髮和遺骨進行了測量,結果令人非常震驚,其頭髮和遺骨中的砒霜的含量超過現在正常人的三千倍。所以,光緒帝被毒死無疑。

其實,最早認為光緒帝被毒死的人是溥儀皇帝,溥儀皇帝認為光緒帝是因為吃了袁世凱所送的酸奶而被毒死。

不過,關於到底誰是毒死光緒帝的幕後真兇則一直沒有確定。有人講是慈禧太后,有人認為是袁世凱,也有人認為是李蓮英或者崔玉貴。但是到現在為止一直無法真正確認。

不過,相對而言,慈禧太后的嫌疑要小一點,因為慈禧太后死在光緒帝之後,不是之前,如果想要除掉光緒帝,慈禧太后完全有條件在光緒帝被囚禁的十年間任何時間下手。


青年史學家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皇宮開始增加衛兵,凡是出入宮的人都要檢查,當時傳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人隨時可能崩逝,宮中氣氛非常緊張。

十月二十日,清朝廷以光緒帝的名義發佈兩道詔令。第一道:命醇親王之子溥儀,在宮內教養,並在上疏房讀書。第二道:授溥儀之父載灃為攝政王。所謂:“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

二十二日清官方宣佈: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臺的涵元殿駕崩。終年38(虛)歲。

二十二日清晨,慈禧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慈禧終日忙碌於料理光緒帝的後事,前一天晚上休息比較晚。但是據說她氣色很好,起床後,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梳洗工作,因為慈禧太后特別注重保養,故每日用於梳妝檯上的時間很長。

梳洗完畢後,像往常一樣慈禧用了豐盛的早餐。之後,慈禧開始召見軍機大臣,共與皇后(按:即光緒帝之妻,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後的隆裕太后)、監國攝政王載灃等人洽談多時,後以新國君的名義下詔書,尊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為太后。

正午午時,慈禧照例吃午飯,最初尚無異常,可吃著吃著,慈禧便開始頭暈目眩,慈禧自知大限將至,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後慈禧病情加劇,便命令軍機大臣起草遺詔。軍機大臣將起草的遺照呈上後,慈禧改了幾處,譬如“不得不再行訓政”與“回念五十年來”云云。

她對身邊人說道:“我畢生垂簾聽政數次,不瞭解的人認為我是貪婪權力,實際上是迫於時勢不得不做出此決定。”緊接著,她又說出了最後的話:“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自我以後,任何女子不得干預國事,必須好好維護本朝家法,尤其是嚴防太監專權!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為鑑)!”

二十二日下午,在光緒皇帝死去二十二個小時之後,慈禧張著嘴盍然而逝於中南海儀鸞殿內,終年74歲。

時間如此巧合,光緒的死因引發了諸多議論、猜測和傳說。當時就有很多人認為光緒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所害。清宮御醫的屈貴庭在一本民國時期的雜誌《逸經》第29期上發表一篇文章說:在光緒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光緒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便死了。這位御醫認為,雖不能斷定是誰害死了光緒,但卻可以肯定光緒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而被誰人所害,又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慈禧說。光緒的起居官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及徐珂所編著的《清稗類鈔》等書認為,慈禧在病危期間,惟恐自己死後,光緒重新執政,推翻她既定朝政及平反她一手製造的種種冤案,於是令人下毒手將光緒害死。

第二種,李蓮英說。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臺泣血記》等書認為,清宮大太監李連英等人,平日依仗著主子慈禧的權勢,經常中傷和愚弄光緒。他們深恐慈禧死後光緒重新主政,會清算他們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為強,在慈禧將死之前,先把光緒謀斃。

第三種,袁世凱說。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談過,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決不會輕饒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毒死。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對清宮檔案大規模整理發掘工作的開展,歷史學家、檔案學家、醫學專家共同合作,仔細收集和研究光緒的脈案和藥方,探索其一生的健康情況,卻得出了與被毒死說截然相反的結論。詳考清宮醫案,專家們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說,光緒是受肺結核、肝病、心臟病、風溼等慢性病長期折磨,致使身體的免疫力嚴重缺失,釀成了多系統的疾病,最終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併急性感染而死亡。1980年,有關部門清理並重新封閉了崇陵,對光緒的遺骨做過簡單檢測,沒有發現外傷痕跡亦無中毒表現,故只能以脈案作分析。光緒之死屬於正常死亡,遂成定論。

《病原述略》中說:“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洩較少者,並非較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故。”

2003年,中央電視臺清史紀錄片攝製組到易縣清西陵採訪,得知1980年曾對清光緒帝及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槨(於1938年被盜)進行清理並重新封閉,而光緒及隆裕皇后的頭髮被移至棺槨外,在清西陵管理處文物庫房保存至今。經與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鑑定中心專家研討,徵得文物部門同意,提取多根光緒帝頭髮送至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室設計所進行測試。

中央電視臺清史紀錄片攝製組、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四個單位開始共同合作,組成“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運用最先進的技術,採用最精密的儀器,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以及墓內外環境進行反覆的檢驗和縝密的分析研究。

歷經5年到2008年,他們發佈研究結果: 光緒頭髮中含有高濃度的元素砷,其最高值為隆裕皇后的260多倍,為當代人的4000多倍。光緒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區部位、繫帶和領肩部位的含砷量非常高;內層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於外層。而對光緒棺槨內、墓內物品和陵區水土等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光緒頭髮上的高濃度砷物質並非來自環境沾染。推測原因應當是大量砷化合物曾存留於光緒屍體的胃腹部,屍體腐敗過程進行再分佈,侵蝕了遺骨、頭髮和衣物。

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劇毒的砒霜,經過測算,光緒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 按照這一研究,那麼就與第一種說法一致—— 光緒帝是被謀殺的,那麼謀害他的最大犯罪嫌疑人只能是慈禧。

結合光緒死亡的前一天,清廷發佈的溥儀即位、載灃攝政的詔書,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因為慈禧的這兩個詔書一下就等於告訴天下,光緒即將死亡。這是袁世凱和李蓮英都辦不到的事情!

是誰毒死了他,我想大家都清楚。

文 | 寶葳,簡書籤約作者


簡書


引用描述如下:

光緒皇帝的棺槨被盜墓賊用錘斧鑿開了一個大洞,屍體的腳被盜墓者拉出,落在了棺床上,鞋子沒有了,光著腳,身上穿著一件隱隱顯出龍紋圖案的衣服,已經破爛的不成樣子,仔細走近一看,光緒皇帝的身體是趴著的,顯然是盜墓賊把屍身翻過來的,頭上沒有了皇冠,連枕頭也不見了,鋪蓋也不知哪去了,隨身應該佩戴的裝飾幾乎全部被盜空。

而令光緒帝在天之靈比較欣慰的是,“沉冤昭雪”——他的死因被另一波專家研究並破解!光緒帝死於他殺,確切的說是被慈禧指使人殺害的,因為時間,因為膽量,沒有人敢直接幹掉皇帝,只有慈禧這麼明目張膽,而袁世凱,沒有機會。

還有下面的推測,但是概率不大,個人還是覺得慈禧下旨處決光緒帝的可能性最高。

我們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慈禧的死被隱瞞了很短的一段時間,慈禧的身邊奴才怕慈禧死後,上臺的光緒帝對他們下手(這幾乎就是肯定的,因為雖然是慈禧不斷禍害著光緒帝,但執行的可是這些下人)所以或真或假的傳了“懿旨”,讓光緒帝先一步歸天,並且所有人都不能哭,一旦哭出聲來,意味著大權旁落,光緒帝變成了天下主宰,這都不需要什麼程序,也沒有什麼爭議,死前殺那是遵懿旨,死後殺因為君權歸位的關係,那叫弒君殺主,那叫行刺,所以慈禧死前殺和慈禧死後殺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這個原因,這些人才在光緒帝死後馬上開始號喪,因為塵埃落定,也算是喜極而泣吧。

下面引用一段記述:

末代皇帝溥儀在回憶錄中談到了小時候,老太監李長安告訴他的一件事: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著名書法家啟功(頭條號古今通史注:雍正九代孫,但他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皇族身份)也曾說,他的曾祖父曾照顧慈禧和光緒的病,親眼看見一個太監從慈禧居住的樂壽堂出來,給光緒皇帝送過“塌喇”(酸奶),送去之後不久,隆裕太后的親信太監小德張就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

上段是文史資料的證據,而我想重點說明——因為屍身腐爛,肌肉消弭,盜賊光顧後把光緒帝的屍身胡亂一扔,造成:光緒帝的辮子接觸到了胃部(胃部當然早已消失,但殘留物尚存)請注意,就僅僅是辮子搭上而已,專家的檢測卻令我們大吃一驚——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專家表示,辮子沾染上的砷,也就是砒霜的含量極高,胃部附近衣服上都有高於正常人3000倍的砷(胃部消失後,胃中殘留物沾染到衣服上)


古今通史


1908年,光緒帝突然暴斃,年僅38歲。當時為光緒帝看病的醫生說在光緒帝駕崩3天前,曾在床上抱著肚子嗷嗷直叫,並且面色發黑,舌頭髮黃,這和光緒帝一直以來有的病症狀並不一樣,在那時就有人懷疑光緒帝並不是因為生病而死。

100年後,也就是2008年,專家對光緒帝的遺體進行鑑定,最終從光緒帝的一縷頭髮上得出了他真正的死因:砒霜。沒錯,光緒帝是被砒霜毒死的。那麼到底是誰如此膽大,敢毒殺皇帝呢?

在學者種有3種說法,第一種就是被慈禧毒殺,第二種是袁世凱,第三種則是大太監李蓮英。

慈禧說

慈禧和光緒帝的關係一直都不好,而且慈禧曾多次讓光緒帝自縊,《景善日記》有說過,當時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慈禧曾說過逃跑不如殉國,並且讓光緒帝也跟著殉國。

曾陪侍過光緒帝的惲毓鼎在《崇陵傳信錄》中記載,光緒帝為慈禧祝壽,慈禧將其拒之門外。當時慈禧正身患疾病,有大臣告訴慈禧說光緒帝看其生病,面露喜色,慈禧當即說了一句”我不能比他先死“。

從各方面來看,慈禧都是毒殺光緒帝的第一人選。兩人之間的仇恨已不是一句兩句能說的清楚的了。

袁世凱說

袁世凱當初背叛光緒帝,令光緒帝對其有些怨恨,慈禧當時已然要仙逝,所以袁世凱害怕慈禧走後,光緒帝對其報復,於是先下手為強毒害了光緒帝。

這種說法,有些勉強,因為袁世凱當時並不在光緒帝身邊,不可能給光緒帝下毒。

李蓮英說

關於李蓮英,我們就不多說了,他是慈禧忠心耿耿的奴才,很多人都認為是慈禧授意,讓李蓮英給光緒帝下毒的,也就是說李蓮英是直接毒殺光緒帝的人。

以上3種說法,只有慈禧說比較靠譜,你覺得呢?


理科男讀歷史


根據2008年的化學檢測,證明光緒皇帝是因為砷中毒而死(砒霜),由此關於光緒由誰害死的猜測再次成為熱點。其實自打光緒去世之後,關於光緒被害的傳聞就甚囂塵上,其最令人懷疑的就是光緒先慈禧一天死去,這未免也太過巧合了。

關於殺死光緒的真兇基本上有三個懷疑對象:

一、慈禧太后

最可能的真兇,慈禧和光緒自從戊戌變法之後變開始交惡,在“西狩”的時候甚至想廢掉光緒,在國內外的反對之下才罷手,不過一直保留了“大阿哥”溥儁以備不患。慈禧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怕光緒皇帝對自己死後反攻倒算,開始對光緒皇帝有了殺心。關於慈禧殺光緒的記載多見於野史,《清稗類鈔》都記載過。光緒皇帝被毒死後,第二天慈禧就死了,足以說明問題,因為人一旦解脫後,離開人世就很快了,這已經算是個常識了。

二、李蓮英

可能性不大,英國人普蘭德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臺泣血記》等書認為是李蓮英。其實李蓮英和光緒皇帝的關係很好,光緒甚至叫李蓮英“安答”,甚至認為如果沒有李蓮英的照顧,自己可能都活不了幾年。而且光緒和李蓮英沒有利益衝突,李蓮英根本沒必要。

三、袁世凱

有動機,但難度大。袁世凱在戊戌變法中辜負了光緒的信任,這令光緒十分惱火,甚至揚言要殺之,當時的袁世凱已經到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成為中樞重臣。他有能力毒殺光緒。但袁世凱是外臣,要動手必然要聯繫內臣,這麼做的風險是比較大的,稍不留意就會使信息外洩。況且當時袁世凱手握大權,且是新軍的絕對領袖(當時已脫離軍職,但其實軍隊依然聽他的,後來對抗辛亥革命就是證明),即使光緒重新掌權也不敢對袁世凱怎樣。

大清滅亡後,出宮的御醫屈貴庭就說過:“光緒雖然身體不好,但去世之前也沒什麼大病,屬於突然死亡。”而砒霜屬於劇毒,如果中毒完全符合突然死亡的特徵。我個人認為慈禧是兇手的可能性最大。


黑水布衣


除了慈禧,還能是誰?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只有37歲,即便自小體弱,可是作為一個皇帝,擁有最好的醫療條件,他又豈會死得這麼突然。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已經73歲了,為何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光緒死後的第二天突然嚥氣?

這可不是一個巧合,而是慈禧臨死前所製造的一場謀殺案。

對於光緒皇帝的死因,雖然清朝官方資料說他是病死的,可是他死後一直流傳著“光緒被毒死”的說法,這難道真的只是空穴來風的謠言?

顯然不是。

2008年的時候,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等部門曾聯合組成了一個專門研究光緒皇帝死因的課題研究小組,在光緒去世100年之後,用科學技術對光緒的死因展開檢驗、鑑定和研究分析。

最終,這個課題研究組得出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研究結論——光緒皇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所以,光緒皇帝顯然是被人毒死的。

另有時任清朝禮部尚書溥良事後回憶,1908年11月14日傍晚,他當時正在慈禧的寢殿外守候,以防慈禧突然嚥氣,可是沒等來慈禧嚥氣的消息,他卻看到一個太監捧著一個蓋碗從慈禧的寢殿中匆匆忙忙地走了出來。

溥良攔住這個太監,問了句:你這端的是什麼?

太監自然也認識溥良,所以乖乖回答:這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

這個太監口中的“塌喇”即為我們所熟知的酸奶,可是讓人疑惑的是,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光緒皇帝喜歡喝酸奶,為什麼慈禧會突然讓人給光緒皇帝送酸奶?

更讓人奇怪的是,慈禧讓人去給光緒皇帝送了酸奶之後,沒過多久,便傳來了光緒的死訊,這還能說是巧合嗎?

除此之外,屈桂庭曾經入宮給光緒皇帝診治,他在事後也回憶了當時在宮中所見到的種種“異狀”:

迨至十月十八日,餘復進三海,在瀛臺看光緒帝病。是日,帝忽患疼痛,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時,中醫俱去,左右只餘內侍一二人,蓋太后亦患重病,宮廷無主,亂如散沙,帝所居地更為孤寂,無人管事。

光緒突然發病,突然聲嘶力竭地喊疼,可是,此時不僅沒有御醫在一旁診治,甚至是服侍光緒的人也只留下了一二人。

即便此時慈禧也生病了,可是御醫不可能只有一兩個人,清政府難道已經窮得連御醫都養不起了?顯然不可能,更何況即便當時御醫去休息了,可是光緒皇帝發病了,留下來服侍他的人總得去叫御醫過來搶救一下吧?

可是,屈桂庭卻用了四個字去形容當時的場景——無人管事。

誰有這樣的能耐,或者說誰有這樣的膽量壓著所有人,不讓他們救光緒?顯然只有慈禧才有這樣的能耐和膽量。

同時,屈桂庭入宮給光緒治病的時候,奕劻便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有無危險,可直言先告訴我,密奏太后。”

奕劻聽命於慈禧,奕劻的意思自然也就是慈禧的意思,慈禧為什麼讓奕劻對屈桂庭說這樣的話?是則是為了實時監控光緒的病況,治不好自然就沒事,可如果病情好轉了的話,那就得慈禧下手了。

所以說,光緒皇帝絕對死於慈禧這個老婦人之手。

那麼,對於已經叫了自己幾十年“親爸爸”的光緒皇帝,慈禧為何一定下此毒手呢?

慈禧認為自己和光緒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所以為了避免將來自己死後被光緒皇帝清算,她只能讓光緒皇帝先死。

慈禧和光緒發生過兩次衝突,致使他們徹底決裂:

第一次是光緒發動戊戌變法的時候,試圖實施“圍園殺後”計劃,結果反被慈禧搶先發動政變,然後軟禁了他。當時,慈禧想要廢了光緒,另立一個小皇帝,繼續名正言順地掌權,可惜為洋人所阻撓。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攻入京城之前,慈禧瞞著光緒處死了他最寵愛的珍妃,將珍妃投入井中活活淹死。

光緒皇帝恨不恨慈禧呢?當然會恨,慈禧對他有奪權之恨,有囚禁之恨,還有殺妻之恨。

所以,不論光緒心中有沒有想過報復慈禧,慈禧都不可能冒險留著光緒,如果光緒清算她的話,恐怕鞭屍都不為過。

所以,慈禧只能讓光緒先走一步了。

只不過讓慈禧沒想到的是,她雖然除掉了光緒,免除了光緒可能會秋後算賬的後患,可卻算不到自己最後會栽在孫殿英的手中。


史不知味


光緒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這點在2008年已經得到證實。但關鍵的問題究竟是誰毒死了光緒帝?根據歷史學家們百年來的不斷研究,推測最有可能殺死光緒帝的有那麼五個人。首先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早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當時慈禧她感到走投無路,準備自殺時,就明確說明要光緒一起死。


其次嫌疑比較大的是袁世凱。光緒帝認為因袁世凱的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自己遭幽禁,所以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如果有機會光緒復出,光緒第一個要殺的人可能就是袁世凱。據說,光緒被幽禁時,在瀛臺的居室內,牆上到處畫烏龜,烏龜背上寫著袁世凱的名字,然後用竹杖打,而且是邊打邊罵。一旁伺候的小太監問:榮祿、剛毅等人也害你,你為何只打袁世凱一人?光緒答說:榮祿、剛毅本來是太后的人,為太后出力害我,那是理所當然的。可袁世凱是我的人,卻幫他們來害我,所以我要斥罵他。



所以光緒的存在,成為懸在袁世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柄劍因為慈禧架著而無法下來。一旦慈禧死,光緒復出,就是袁世凱斃命之時!所以光緒的死,對袁世凱來說最大的威脅不存在了,命和名利都保住了。

李蓮英,身為慈禧的心腹,必須得替慈禧做事,如監督光緒帝。所以導致光緒特別反感!慈禧一旦歸西,恐怖李蓮英也是難逃一死!在廢黜光緒帝這件事上,李蓮英還在一旁煽風點火,對慈禧說:自古明君,皆以孝治天下,今皇上竟違迕慈意,何以上對祖宗,下對臣民,不如早為之耳!可見,李蓮英並不希望光緒復出掌權!



崔玉貴,慈禧的又一心腹,因為崔玉貴不僅多次受慈禧之命監視光緒,還是親自將珍妃推進裡的兇手。而珍妃是光緒唯一寵愛的妃子。光緒對崔玉貴是恨之入骨,所以,一旦復出掌權,崔玉貴肯定是難逃厄運!慈禧曾對崔玉貴說過那麼一句話:你害死了珍妃子,我死了之後,你可怎麼辦呀?所以,光緒和崔玉貴的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榮祿,“榮祿久直內廷,得太后信仗。眷顧之隆,一時無比。事無鉅細,常待一言決焉。”雖然,榮祿在廢光緒帝上由猶豫不決轉向反對,但是 當時,光緒皇帝依靠維新派頒佈了《

明定國是詔

》,推行新政,起用新黨等引起了一班守舊大臣的極度恐慌。榮祿知道後,立即進京密謀於慈禧,在這次政變中立下首功。隨後,又轉為“後黨”一派。況且,在維新變法的計劃中,就有誅殺榮祿那麼一條。所以,若光緒不死,榮祿難活!

新鮮歷史


說起這段歷史,難免讓人有些悲傷,也會勾起"若光緒不死,中國將走向何方"的遐想。

光緒皇帝,這個甲午戰爭中堅定的主戰派,戊戌變法中希望通過變革維新使國家富強的年輕皇帝,不幸的出生在最哀傷,最腐朽的年代,以至於他的理想尚未完成就死於非命。



光緒帝是如何死的呢?

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光緒皇帝生前的脈案描述,光緒帝自幼體弱多病,睡覺的時候如果輩子蓋不嚴就會感覺渾身冰涼難以入睡,並且長期夢遺,導致身體十分虛弱,只能通過長期服用藥物維持。那光緒帝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長期病魔纏身,導致突然死亡的呢?

1938年,一夥不明身份的軍隊闖入光緒陵墓,把陵墓內的財寶洗劫一空,野蠻的把光緒皇帝的棺槨劈開一個洞,光緒皇帝的雙腳被脫出棺外,萬幸沒有對光緒帝的屍身造成嚴重的破壞,為後人揭開光緒之迷保留了條件。



2006年,專家對光緒皇帝的遺骨、遺物進行檢驗發現光緒皇帝是遺骨、頭髮,衣服上均有高濃度的砷,胃部區域砷含量最高,甚至將貼身的內襯前後各腐蝕出了大洞,這說明光緒皇帝生前一定服用了足以致命的三氧化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砒霜,證明了光緒皇帝是被人謀害的。



兇手是誰?

關於謀害光緒皇帝的兇手,現在還無定論,但普遍認為嫌疑人有三個。

一、慈禧

光緒皇帝與慈禧有著三十幾年的恩恩怨怨,在慈禧的壓迫下,光緒皇帝可以說惶惶不可終日。有一次慈禧和光緒皇帝一起看戲,這出戏的名字叫《打龍袍》,看戲過程中慈禧說:"打龍袍幹什麼?皇帝犯錯了就應該直接打。"此時一旁的光緒皇帝連連稱是,由此可見兩人關係十分緊張。據說慈禧大限將至,有太監對慈禧說:"知道老佛爺身體欠安,皇帝面帶笑意。"慈禧聞言對著光緒帝方向說:"我不會死於爾後。"於是命李蓮英將光緒毒死。

關於慈禧毒害光緒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動機不夠充分,而且證據不足,慈禧與光緒最大的矛盾無非就是權力之爭,慈禧知道自己大限已至,這個矛盾已不復存在,那麼慈禧為什麼還要不依不饒,非至光緒於死地呢?而且光緒若死,大清後繼無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期,無疑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作為政治人物的慈禧應該明白這一點,她為什麼要親手斷送清帝國的前程呢?更何況她也沒有心怡的繼承人。除非她確實老糊塗了,或者本身就是個變態。



二、袁世凱

光緒皇帝大力推行維新變法,一心想讓自己的王國快速的富強,但變法牽扯著各方利益,必然受到各方阻撓,帝黨多文士而乏兵勇,遂拉攏手握六七萬新軍的袁世凱,若皇帝有難,可進京勤王,併合謀挾持慈禧。袁世凱表面應允,實則話裡話外提醒光緒,勸光緒放棄,反對康梁這等新晉之臣,認為他們,雖有勇氣但缺乏政治鬥爭經驗,做不成事。政變前一天還對光緒說:“至新近諸臣固不乏明達猛勇之士,但閱歷太淺,辦事不能慎密,倘有疏誤,累及皇上。”可此時同樣沒有經驗的光緒一心變法圖強,錯誤估計形式。當帝黨的變法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時候,慈禧覺得這些娃娃鬧的過分了,於是發動政變,此時光緒最後的倚仗,手握新軍的袁世凱未動一兵一卒,還將帝黨要挾持慈禧的事報告給慈禧。光緒皇帝認為袁世凱背叛了他。

那麼當慈禧歸天光緒重掌大權,袁世凱怕不怕?皇帝會怎麼對付他這個叛徒?何不趁此時光緒還是個兒皇帝,先下手為強?在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關於光緒之死這件事,溥儀回憶"一個叫李長安的太監曾經說起,光緒帝吃了一劑藥後腹痛不止,最終身亡,這劑藥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個人認為光緒為袁世凱所害,可信度較高。



三、李蓮英

李蓮英在慈禧必經之路上唱戲,慈禧是個票友,自然被吸引,還跟李蓮英對了幾句,李蓮英又是個造型師,會梳頭,從此深得老佛爺喜愛,在老佛爺面前他是奴才,在別人面前他可是實實在在的主子。李蓮英狗仗人勢,早被帝黨憤青列為必殺之人,光緒帝對此態度並不明朗,消息靈通的李蓮英自然知曉,若慈禧西歸,皇帝掌權,帝黨復活,自己必死無疑,於是暗害光緒,或假借慈禧名義,毒殺光緒皇帝。

個人認為有這個可能,但概率很低,李蓮英固然有權有勢,卻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與魏忠賢這種不是一類人,欺負欺負弱小,說幾句壞話,跟慈禧打打小報告一定是有的,但若讓他參與皇室內鬥,以他這麼聰明的人是不會做的,而皇帝只是態度不明朗,並且有些史料記載,李蓮英當時是兩面討好,未曾得罪光緒,光緒還感念李蓮英獻被之情,所以我覺得李蓮英可以排除在外。



1908年11月14日,年輕的皇帝懷著憤恨與不甘,結束了他悲哀又無奈的一生,至死都沒能擺脫慈禧的魔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享受帝王葬禮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靈柩跟在女人棺材後面出殯的皇帝,我們不再評價,好的壞的都隨著那一捧黃土埋入地下,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一切關於光緒之死說法都只是人們的猜測,而這段熱度不高的歷史,或許終將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永恆的謎案。


李大膽真敢說


歷史上對光緒皇皇帝的死因有好幾種說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1種就是說光緒皇帝得了天花。因為當時宮裡面確實有天花,有一個公主在光緒皇帝死之前的三天的天花死了,這個是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所以得天花死這個理由,勉強可以說得過去。

第2個就是說光緒皇帝是得了花柳病,就是所謂的梅毒。因為當時的御醫接到慈禧太后的安排到宮中給光緒皇帝看病,慈禧告訴他們說皇帝得了天花,所以他們只能拿天花的方法來治,但是他們知道是得了花柳病,而且當時的花柳是沒有辦法治好的,所以最後光緒皇帝最鐘身體潰爛而死。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在光緒皇帝死的前一段時間多次探望他,他在自己的日記裡面,有每次探望皇帝都記載。日記裡面只是提到了皇帝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沒有沒有明確記載是什麼病,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亦或者是因為花柳病不光彩,所以不能讓外人知道吧。

第3種說法就是慈禧死之前把他帶走的,這種說法民間比較容易接受,因為從利益的角度上來看,慈禧下屬毒死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光緒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史學界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來界定光緒皇帝的死。

個人覺得呢還是天花死的可能性比較大一點,因為畢竟當時的醫療水平確實不行,而且皇宮裡面確實有人得天花死了。所以還是不要把慈禧太后想的再惡毒了,因為這個女人已經揹負了太多的罵名,實在不想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