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評丨“專業伴讀”照顧“工作日的留守兒童”值得借鑑

東方快評丨“專業伴讀”照顧“工作日的留守兒童”值得借鑑

  連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很多孩子成了“工作日的留守兒童”。針對這一現狀,江蘇省海安高新區發揮農家書屋的資源優勢,組織文化志願者對孩子們進行“專業伴讀”,志願者與孩子們一起快樂遊戲,指導孩子們閱讀、繪畫,給孩子們輔導功課。此外,基層社區也想方設法關愛這些“留守兒童”,解除家長們的後顧之憂。(3月19日《工人日報》)

  企業已經復工復產,職工要上班了,可學校還沒有開學,孩子還要在家中上網課,這些“工作日的留守兒童”誰來管?毫無疑問,組織文化志願者充當孩子的“專業伴讀”,幫助孩子們渡過難關,這樣的做法值得借鑑。

  復工之後,孩子誰帶?這是疫情帶來的一個最大問題。北京發佈的《關於因防控疫情推遲開學企業職工看護未成年子女期間工資待遇問題的通知》指示,每戶家庭可有一名職工在家看護未成年子女,視為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情形,期間的工資待遇由職工所屬企業按出勤照發。杭州也有類似的規定。上海市總工給出的建議是:企業儘可能採取彈性工時、遠程辦公、居家辦公等措施,使職工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也能兼顧好子女看護。員工通過協商的方式,職工、工會與企業充分溝通,採取企業自設福利假,或者職工之間調班輪休、使用帶薪年休假等辦法。不過,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規定”恐怕對於夫妻雙方都要外出打工的家庭來說,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夫妻外出打工,可能要面臨找新的工作,不太可能還有一方在家“帶薪帶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了,孩子在家中就是“留守兒童”了,現在上網課,不同於尋常的學校上課,特別是要上傳作業、打卡,或是打印卷子、拍視頻等,如果孩子不會,孩子的爺爺奶奶恐怕更不會。這些孩子怎麼辦?換言之,在疫情之下,“留守兒童”更困難了。一邊是企業缺少員工,復工率不高,一邊是“留守兒童”面臨更大的難度。這個矛盾誰來解決?

  在企業復工但學校未開學的情況下,誰來照顧“工作日的留守兒童”?這顯然要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視,唯有讓孩子能夠安全在家中上網課,孩子的父母才能安心外出。招聘文化志願者,對孩子們進行“專業伴讀”,監督他們上網課,輔導孩子作業,這樣的做法很不錯。疫情之下,“留守兒童”在沒有父母在身邊,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有了“專業伴讀”,則會不一樣,還能幫助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當下,各地都相繼推出諸多有利政策推動復工復產,比如健康碼的通用,“點對點一站式”包車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復工率的提高。但如果能夠幫助解決“工作日的留守兒童”的問題,讓家長放心外出打工,這也是助推復工的大動力。畢竟相比於以往,外出打工的“包袱”更重了。讓孩子在家中上網課,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多,也更令人家長揪心。“專業伴讀”照顧“工作日的留守兒童”更具積極意義和現實意義,各地應該因地制宜出臺措施幫助疫情下的“留守兒童”,讓他們既能夠上好網課,又能夠很好的抗擊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