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雲喝酒",明日的再相聚

剛剛過去的這兩個月,中國人集體開始了一種"宅家模式"。如果叫得高大上一點,也可以說是"雲模式"。

春節期間,大家在家"雲拜年"。春節過後復工復產,大家則開始了"雲辦公"、"雲課堂"……

但生活總該有些樂趣,於是又有人發明了"雲喝酒"。

所謂"雲喝酒",即網絡喝酒。有網友一本正經的解釋到,"雲喝酒這一獨特現象來自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在全民抗疫的大形勢下,雲喝酒無疑是在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同時交流感情的一種絕佳方式。

那麼"雲喝酒"的不同姿勢又是什麼樣的呢?不妨讓我們來觀摩一番。

普通姿勢:開心就好

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喝酒的目的主要是親朋聚會、交流感情,"雲喝酒"喝的就是一個氛圍,要的就是開心。

今天的

約上三五好友,約定同一個時間,打開手機視頻通話,一場說走就走的"雲喝酒"就可以開始了。

至於地點,隨意就好,餐桌是主流選擇,客廳、臥室亦可,喝著喝著還可以瞅兩眼電視。

下酒菜當然得自己準備,不過朋友間的調侃玩笑亦是一道"下酒菜"。"幾個菜呀,喝成這樣?""別光顧著喝酒,吃菜"面對嘲諷,你一定要氣定神閒。

至於酒杯,一定要統一口徑。雖然是"雲喝酒",咱也得有基本的酒品不是?

文藝姿勢:縱享情懷

酒,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最愛。李白斗酒詩百篇,古人們一喝酒便文思泉湧。

如今我們身處現代社會,但酒也是伸展情操的必備之選。對於"文藝青年"們來說,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種情懷。

要想有著文藝範的"雲喝酒",就必須要有儀式感。

不管是自己獨飲,還是邀好友視頻相聚,蓬頭垢面都是不行的。至少……也得先洗個頭。

而酒,自然也不能是俗品。

今天的

喝什麼酒不重要,但請喝糧食酒,關鍵時刻,健康更要緊。

尚書郎醬香酒,來自茅臺鎮,汪洪彬大師精釀,純糧食釀造,不上頭,不頭疼,醒酒快。

喝酒的同時,或暢談天下大事,或探討專業課題,或講述心路歷程,或憧憬美好未來。一場文藝的"雲喝酒",留下的更有對人生的感悟。

專家姿勢:三步品酒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如何專業的去品酒,是一門學問,也是一件頗有樂趣的事情。

專家級的"雲喝酒",獨自一人是最好的選擇。免去外界的紛紛擾擾,保持一片清靜的空間,留給自己一份從容。

具體的品酒,大體可分三步: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

今天的

以尚書郎醬酒為例,首先觀色,將酒杯舉起放置離眼睛20釐米處,可看到酒體微黃晶瑩剔透;然後輕輕轉動酒杯,順著杯壁轉動豎立兩秒,可見酒液懸掛到杯壁、像清泉傾流而下——這即是"掛杯"。

第二步聞其香。將酒杯放至鼻下兩釐米輕輕吸氣,感受到濃郁香氣後將酒杯挪開再呼出氣體,。如此反覆幾次,你會感受到香氣越來越濃郁,持久不散。

第三步品其味。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三口為一品。品好酒,也需要三口,第一口輕抿一滴,舌尖輕觸,你會感受到酒體分外甘甜;第二口輕嘬兩滴,讓酒液佈滿整個舌面,再緩入舌的兩側,感受酒中的飽滿與醇厚;第三口一飲而盡,體會酒液如溫暖璞玉般順滑入喉,馥郁的醬香由腹而上,直達頭頂。

小結:

其實無論什麼姿勢,保持心情愉悅都是最重要的。不知道你是不是懷念起往日可以面對面喝酒的日子了?

"雲喝酒"是苦中作樂,本質是傳遞樂觀的精神。不管有多少困難,都是暫時的。守得雲開見月明,今天的"雲喝酒",明日的再相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