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賣房”自救,年淨利1.13億,3600萬靠出售房產

探路者“賣房”自救,年淨利1.13億,3600萬靠出售房產

作者 | 市界 齊敏倩

3月19日晚,戶外用品品牌探路者發佈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探路者實現營收15.11億元,同比下降24.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增長162.16%;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達1894.8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9%。

2017年和2018年,探路者一直身陷虧損泥潭,一度面臨被停牌退市的危機。2019年,探路者扭虧為盈,意味著公司暫時擺脫了退市風險。

1999年,探路者靠做帳篷生意起家,之後又開始涉足戶外運動鞋服行業。2009年,公司成功掛牌上市,被稱為“戶外用品第一股”。董事長王靜同時也是登山探險圈的知名人士,曾4次登頂珠峰。

2015年是探路者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公司發展迅猛。2015年探路者營收從2011年的7.5億元猛增至38億元;歸母淨利潤從1億元增長至2.6億元。

探路者“賣房”自救,年淨利1.13億,3600萬靠出售房產

2013年至2016年,探路者開始嘗試多元化佈局,在戶外用品之外開始涉足旅遊和體育兩大產業。2013年,公司投資戶外活動網站綠野等;2015年收購易遊天下74.56%的股權。之後,還成立併購基金佈局體育產業。

尷尬的是探路者的多元化佈局沒給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反而因投資不善,成為2017年和2018年虧損的重要原因。

2017年探路者出現上市後的首次虧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8485.39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85億元。

這一年,公司還對之前投資的短期內不能達成預期盈利目標的非戶外業務投資實施減值測試,最終計提的商譽、投資和資產減值對淨利潤產生1.92億元影響。

在這之後,探路者開始重新聚焦主營業務。2019年,探路者關閉了428家經營不善的門店,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渠道新開188家店面。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有連鎖經營門店1173家,2014年巔峰時,公司門店數量超過1600家。

探路者的業務調整初見成效,在營收微降的情況下,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1.13億元,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達1894.83萬元。

不過,除了業務調整費用降低影響了利潤之外,去年,為了免除停牌退市風險,探路者還出售了兩項資產。其中,公司出售的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6號錦秋國際A座21層自有房產為公司增加當期稅後淨收益3625.26萬元,佔公司淨利潤總額32.06%。除此之外,公司還以740.66萬元出售了易遊天下29%股權。

今年第一季度,各行各業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探路者也不例外。根據公司公告,疫情當前,雖然公司很快生產了非醫用防護服、防護型漁夫帽等產品,進一步增大線上影響,但線下銷售收入大幅減少,預計一季度公司將虧損500萬到1000萬。

對探路者來說,走出停牌退市危機只是開始,若想重現往日輝煌,還要再花番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